成立於2004年的驫舞劇場,除了在臺灣現代舞蹈界有著響亮名號,近年來更投入表演藝術參與的領域,舉辦適合不同年齡層與族群的工作坊。最獨特的是,他們透過課程設計,讓過往被認為身體弱勢的樂齡長輩,也願意舞動身體,驫舞劇場是如何辦到的呢?
驫舞劇場:集體共創,追尋自由
2004年,蘇威嘉與陳武康以及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編舞家共同成立了
驫舞劇場。由陳武康擔任藝術總監,蘇威嘉擔任團長,希望能夠在臺灣的舞蹈環境中開創一場新革命。
成立之初,舞團便採用了「集體創作」這種在臺灣舞蹈界相對獨特的方式。有別於傳統編舞由一位編舞者主導,集體創作更像是「大家一起寫一篇作文」。以2008年獲得台新藝術獎的《速度》舞作為例,共同決定主題後,藝術總監陳武康認為身體如同牛頓鐘擺的穩定節奏能呈現相對速度,於是利用身體的各種撞擊與敲擊,發展出獨舞。其他團員解讀後,嘗試與之對話,實驗出對應舞步,最終加以統合。
集體創作雖然比傳統編舞更加耗時,主題也更難聚焦,卻讓每位舞者都成為編舞者,相互刺激,吸收彼此養分,無形間凝聚了舞團的向心力。驫舞劇場也會定期邀請國內外的藝術工作者駐團創作,孕育出風格多變的亮眼作品。
透過集體創作,蘇威嘉找到舞蹈的另一種可能性。他在2007年進入研究所就讀,2009年因緣際會赴紐約加入世界級大師Eliot Feld帶領的Ballet Tech舞團,擔任客席舞者。這段經驗帶給他很大衝擊,除了領會到自身的不足,他更深受Eliot Feld作品中寬廣的詮釋及舞蹈自由度所感動。因此回國後,以畢業製作為基礎,蘇威嘉於2013年啟動長達十年的《自由步》創作計畫,意圖真誠地回歸身體與舞步本質,挑戰自我與創作上的極限,展現舞者自己都未曾發現的姿態風景。
蘇威嘉2004年與陳武康等年輕編舞家共同成立驫舞劇場,目前擔任驫舞劇場團長。(攝影/呂國瑋)
從「大家一起來跳舞」到樂齡身體工作坊
2016年蘇威嘉獲選為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開始投入各樣的跨界合作。舞團汲取過往經驗,提出「大家一起來跳舞」計畫,宛如一座位於兩廳院的舞蹈補習班,開放給所有人。驫舞劇場後續開展了型態多樣的藝術參與計畫,讓不同族群都有機會踏上過去覺得遙遠的舞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
在這些工作坊中,蘇威嘉個人覺得樂齡族群最有意思,看到他們盡情展現自己,跳舞時露出的笑容而感到滿足。而投入樂齡族群,也源於同一時期自己的奶奶跌倒,膝蓋復健狀況不佳,身體開始退化。在跳舞這條路上,奶奶總是給他最大的支持。遺憾的是後來奶奶失明,他再也無法實現教奶奶跳舞的願望,於是將這樣的心情轉化為發展工作坊的動力。身為舞蹈工作者,若能早點讓長輩認識身體,或許在關鍵瞬間就能更好地控制身體重心,減少傷害。
然而對於長者,其實工作坊最大的限制不是身體,而是「參與動機」。長輩可能害羞或對身體缺乏自信,為了鼓勵他們勇敢參與,舞團推出「帶著爸媽一起來」的規劃,讓小孩帶著樂齡長輩一起參加。
而工作坊現場,除了活動肢體,也會設計許多有趣的遊戲。例如:把自己身體交給夥伴「遙控」,讓對方用大拇指控制你的肩膀等等。這些遊戲與練習,能讓身體與關節變得更開闊,增強肌力與協調性。在過程中,可以看到過去不擅於表達情感的母親,從最初的粗魯動作,慢慢學會溫柔控制力道,也與自己的孩子發展關係。
只要願意動,我們都會有方法
「有時候我們會說,你不要把他當成藝術,你來,就當作運動。」蘇威嘉認為藝術沒有那麼了不起,就算只當成運動,最起碼獲得了健康,流點汗、交點朋友,開開心心就很足夠。誰說跳舞一定要有標準體型或專業訓練,樂齡族群為什麼不能是表演者?這樣的想法改變了過去看似高高在上的舞臺,讓素人也能感受舞蹈之美。
每場工作坊都會針對客群持續調整,即使行動不便,也可慢慢完成,甚至動手不動腳,都沒關係。例如舞團曾與臺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合作,帶領帕金森氏症患者舞動身體。蘇威嘉憶起當時曾有一位症狀較嚴重的長者,所有站起來移動的動作都需看護全程抓住。然而,即使跟他說坐著就好,他還是堅持要站起來賣力完成。
「這樣反而是很健康的喔。」健康並非單純是一種身體狀態,有不少人身體健全,卻輕易關上內心不願意嘗試,這樣更加可惜。「只要願意動,我們都會有方法。」蘇威嘉說,表演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但要願意去嘗試。因而,如何鼓勵所有參與者給自己的身體一個機會,成了最大關鍵。
青銀共創,與臺灣表演藝術環境的未來
正如同驫舞劇場帶領樂齡長輩舞動身體,臺灣各領域也有許多青年團隊投入「青銀共創」,促進跨世代的交流互動。如何能讓長輩跟年輕人的距離更近呢?「對我來說,是要做到問心無愧。」蘇威嘉從舞團經驗說明,長輩是很難預測的,任何人都不應該預設「老人家就是怎麼樣」。永遠要準備充足,設想各種狀況,在現場設身處地的觀察與調整。唯有真誠互動,耐心地說服長輩動大一點、勇敢一點,彼此的心胸才會打開,產生無限可能性。
回到臺灣表演藝術的環境,公部門可以如何提昇全民的表演藝術素養呢?蘇威嘉認為,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各單位都需要認知到:表演藝術的推動不是「一件事」而已——不是一次性的徵件或活動,而是要塑造能讓「大家都動起來」的氛圍。蘇威嘉表示,唯有當機關長官、承辦人再到舞團,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同身受地得到樂趣,不執著於KPI,將藝術培養視為長遠計畫,才能讓更多舞蹈工作者加入,真正帶來改變。
兩廳院「樂齡表演藝術產地直送計畫」:舞蹈肢體開發工作坊。
驫舞劇場「和你跳一支雙人舞」樂齡舞蹈分享計畫,與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合作,講師為蘇威嘉與謝慧超。
此外,藝術素養是跨世代課題。臺灣經濟發展到能支持文化消費與娛樂,不過一兩個世代。在國外,表演藝術的觀眾常是中高年齡層,這背後顯示的意義是表演藝術是伴隨觀眾一起長大的。回頭看看自己,我們能不能讓「看表演」深化為一種生活習慣,積累成為每個人的成長記憶?
從專業舞作到身體工作坊,「自由」可說是驫舞劇場持續追求的核心理念。自由意味著編舞形式的自由、舞蹈詮釋的自由,也意味著自由不設限的參與門檻。然而,要讓表演藝術回歸生活,人們必須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不論是參與工作坊,或者觀賞表演。當眾多樂齡長輩跟著蘇威嘉與驫舞劇場熱情舞動身體,不禁讓人反思,或許老化無關年齡,而是失去願意嘗試的心。
驫舞劇場
2004年成立,2008年以《速度》舞作獲得第六屆台新藝術獎,2013以《雨男》獲得德國科特尤斯國際編舞大獎首獎及最佳觀眾票選獎(Kurt Jooss Preis)
官網:horse.org.tw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28巷24號
電話:02-2967-4495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北辰》刊物 Vol.3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採訪撰文|謝爾庭
圖片提供|驫舞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