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理性》,讀書會紀錄(3)

2021/04/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的閱讀章節,意在批評技術理性與經濟理性,或者也可以說,是在批判技術與經濟掛帥的現代社會體制。但也就因為如此,後來好像都在討論社會結構或貿易發展的問題...
簡而言之,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在過了基本門檻以後,就再也無助於主觀幸福感。甚至在強調競爭的體制、環境與文化當中,主觀幸福感還會持續倒退,最明顯的佐證,就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數與比例不斷攀升。而根據某些學者的說法,農業社會雖然物質與醫療水準不高,卻沒有這些文明病。
這時有人問,若是指追求效率、壓榨勞工的話,這種現象古代現代都有,為什麼現代人會比古代更不高興、更不幸福?
極端案例先不談。根據馬克思等人的說法,工廠工人更容易低工資與高工時,因為農業的工資與工時相對固定,畢竟這塊地就是讓你種,總會讓你分到一定比例,也只能產這麼多小麥,你再努力也有極限。但工廠可以用低工資不斷招募新勞工,也可以一直想辦法提高產能。
(至於「既然壓榨那麼厲害,為什麼不回去種田」,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但更重要的是,工廠的高度分工與流水線作業,會導致農業生產不太會有的現象,也就是異化。對農民而言,他可以在播種、發芽、除草、施肥、收成與享用等一系列活動當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或按馬克思的說法,對自己的生產活動擁有主導權。
但工人只能持續進行單調的、制式的、想忘掉自己在哪的行為,它看不到成品,往往也享受不到成品,這使得工作變成單純換取金錢的手段。
不過也有人質疑,現代社會並不全是這種制式工作?的確在高度開發的國家,服務業產值都超過了農業和工業,而服務業並不見得會有異化現象,但要求業績與競爭壓力,可能猶有過之。
總之,曾經有段時間,大家對科技、經濟相當有信心,認為我們遲早可以打造出人人幸福的天堂。但現實顯然不是如此,甚至多數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並沒有比古代人幸福多少。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現代社會資訊發達,我們總是知道別人的生活哪裡更好,也總是知道自己難以達到那種程度。相較之下,古代社會的幸福感,可能更來自於一種封閉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讓他們覺得自己在所有可能世界當中,已經身處最好的那些。
我認為這種說法值得重視,它和《成功的反思》所說的「我命皆由我,才權德合拍;成功者全拿,失敗者活該」可以有很好的對照。
後半部分,主要在說資本主義結構下的現代社會,必然導致貧富懸殊,以及各種形式的分配不均、機會不平等。書中指出,我們應該是先有某種社會或生活上的理想目標,而用經濟生產來達成與支持它;但現代社會顯然是,經濟生產決定了我們該有哪些社會理想(譬如追求更高GDP),或是該有哪些個人理想(譬如找高薪工作)。
應該不太有人會否認,經濟指數不等於幸福指數,兩者有時可能還成反比。只要把聯合國文教組織調查的國民幸福感,以及經濟組織調查的各國GDP,拿出來一比就知道了。
但這隨即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什麼是幸福感?怎麼判斷幸福感高低?什麼會提高幸福感,什麼又會降低幸福感?事實上,認知科學或心理學,對此都有一些說法,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社群或環境支持。幸福感很大程度跟個人意願或自我認知有關,而形塑意願與認知的,是社群與環境。
參與者回饋:
邊導讀邊討論更好,因為這樣不太容易偏題。
有些部分理解不太容易,需要再依靠導讀來理解。
能請大家先行預備提問嗎?但前提是參與者們都會讀而且讀得懂。
2021041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07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