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理性》,讀書會紀錄(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的閱讀章節,意在批評技術理性與經濟理性,或者也可以說,是在批判技術與經濟掛帥的現代社會體制。但也就因為如此,後來好像都在討論社會結構或貿易發展的問題...
簡而言之,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在過了基本門檻以後,就再也無助於主觀幸福感。甚至在強調競爭的體制、環境與文化當中,主觀幸福感還會持續倒退,最明顯的佐證,就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數與比例不斷攀升。而根據某些學者的說法,農業社會雖然物質與醫療水準不高,卻沒有這些文明病。
這時有人問,若是指追求效率、壓榨勞工的話,這種現象古代現代都有,為什麼現代人會比古代更不高興、更不幸福?
極端案例先不談。根據馬克思等人的說法,工廠工人更容易低工資與高工時,因為農業的工資與工時相對固定,畢竟這塊地就是讓你種,總會讓你分到一定比例,也只能產這麼多小麥,你再努力也有極限。但工廠可以用低工資不斷招募新勞工,也可以一直想辦法提高產能。
(至於「既然壓榨那麼厲害,為什麼不回去種田」,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但更重要的是,工廠的高度分工與流水線作業,會導致農業生產不太會有的現象,也就是異化。對農民而言,他可以在播種、發芽、除草、施肥、收成與享用等一系列活動當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或按馬克思的說法,對自己的生產活動擁有主導權。
但工人只能持續進行單調的、制式的、想忘掉自己在哪的行為,它看不到成品,往往也享受不到成品,這使得工作變成單純換取金錢的手段。
不過也有人質疑,現代社會並不全是這種制式工作?的確在高度開發的國家,服務業產值都超過了農業和工業,而服務業並不見得會有異化現象,但要求業績與競爭壓力,可能猶有過之。
總之,曾經有段時間,大家對科技、經濟相當有信心,認為我們遲早可以打造出人人幸福的天堂。但現實顯然不是如此,甚至多數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並沒有比古代人幸福多少。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現代社會資訊發達,我們總是知道別人的生活哪裡更好,也總是知道自己難以達到那種程度。相較之下,古代社會的幸福感,可能更來自於一種封閉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讓他們覺得自己在所有可能世界當中,已經身處最好的那些。
我認為這種說法值得重視,它和《成功的反思》所說的「我命皆由我,才權德合拍;成功者全拿,失敗者活該」可以有很好的對照。
後半部分,主要在說資本主義結構下的現代社會,必然導致貧富懸殊,以及各種形式的分配不均、機會不平等。書中指出,我們應該是先有某種社會或生活上的理想目標,而用經濟生產來達成與支持它;但現代社會顯然是,經濟生產決定了我們該有哪些社會理想(譬如追求更高GDP),或是該有哪些個人理想(譬如找高薪工作)。
應該不太有人會否認,經濟指數不等於幸福指數,兩者有時可能還成反比。只要把聯合國文教組織調查的國民幸福感,以及經濟組織調查的各國GDP,拿出來一比就知道了。
但這隨即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什麼是幸福感?怎麼判斷幸福感高低?什麼會提高幸福感,什麼又會降低幸福感?事實上,認知科學或心理學,對此都有一些說法,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社群或環境支持。幸福感很大程度跟個人意願或自我認知有關,而形塑意願與認知的,是社群與環境。
參與者回饋:
邊導讀邊討論更好,因為這樣不太容易偏題。
有些部分理解不太容易,需要再依靠導讀來理解。
能請大家先行預備提問嗎?但前提是參與者們都會讀而且讀得懂。
20210411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真理究竟是被人們發現的、這個世界的本質,還是人們發明出來的、理解與描述事物用的工具?
她覺得某些同齡人明明狀況還不錯,卻一直覺得自己「生病」。
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兩種權威,就是國家機器與資本主義,前者鼓勵你愛國,後者鼓勵你消費。
對於正反意見都想支持時,該換題目嗎?
貧富差距,在不損及特定人群權益的情況下,是否就難以緩和?
真理究竟是被人們發現的、這個世界的本質,還是人們發明出來的、理解與描述事物用的工具?
她覺得某些同齡人明明狀況還不錯,卻一直覺得自己「生病」。
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兩種權威,就是國家機器與資本主義,前者鼓勵你愛國,後者鼓勵你消費。
對於正反意見都想支持時,該換題目嗎?
貧富差距,在不損及特定人群權益的情況下,是否就難以緩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富的真正涵義 我們或許非常熱愛一份工作,但如果這份工作是別人安排給你的,或者你無法自由決定工作時間,那麼你可能會產生心理學家所稱的「對抗心理」。 人類天生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即使是你熱愛的工作,一旦變成了被迫進行的任務,你也會感到抗拒。 財富的價值在於提供選擇的自由。 當你不再希望受
Thumbnail
本文是聽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那種社會更幸福?(Youtube標題節錄)有感,我還蠻喜歡聽這位中國說書人分享閱讀心得,但這影片所談內容有我想吐槽的地方,因此想寫文說出我的看法。 作者用的例子,社會主義的人民由於是政府平均分配物資、工作也是國家指派,體制下大家都獲得相同的資源、持有相同的物品,不存在誰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Thumbnail
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強而有力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模式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問題,這讓我很有共鳴,有人能替我將心中感受到的不對勁講清楚的感覺非常舒服。 本文簡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有舉例也有個人感受,也指出了我認為今天的異化更嚴重與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地方。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歷史教會了我們甚麼?   為甚麼人越來越不快樂? 工時越來越長?   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更現代更進步 但人卻沒有因此更幸福更滿足 多還要更多 好還要更好   過往的工時所製造的產出 肯定無法來得及填補現在及未來無止盡的慾望   因此 當人類想要的越多 就
Thumbnail
 你幸福嗎? 近幾年來,你們有發現更多的人關注「幸福學」的議題嗎? 也許是因為科技的進步,忙碌的生活,資訊的爆炸,生活的不確定感,讓人類感知生活中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焦慮與不安的情緒充斥在生活當中,現在有些公司及人資在訓練上已經開始調整,不再只是安排和工作上直接先關的硬課程,希望員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富的真正涵義 我們或許非常熱愛一份工作,但如果這份工作是別人安排給你的,或者你無法自由決定工作時間,那麼你可能會產生心理學家所稱的「對抗心理」。 人類天生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即使是你熱愛的工作,一旦變成了被迫進行的任務,你也會感到抗拒。 財富的價值在於提供選擇的自由。 當你不再希望受
Thumbnail
本文是聽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那種社會更幸福?(Youtube標題節錄)有感,我還蠻喜歡聽這位中國說書人分享閱讀心得,但這影片所談內容有我想吐槽的地方,因此想寫文說出我的看法。 作者用的例子,社會主義的人民由於是政府平均分配物資、工作也是國家指派,體制下大家都獲得相同的資源、持有相同的物品,不存在誰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Thumbnail
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強而有力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模式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問題,這讓我很有共鳴,有人能替我將心中感受到的不對勁講清楚的感覺非常舒服。 本文簡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有舉例也有個人感受,也指出了我認為今天的異化更嚴重與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地方。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歷史教會了我們甚麼?   為甚麼人越來越不快樂? 工時越來越長?   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更現代更進步 但人卻沒有因此更幸福更滿足 多還要更多 好還要更好   過往的工時所製造的產出 肯定無法來得及填補現在及未來無止盡的慾望   因此 當人類想要的越多 就
Thumbnail
 你幸福嗎? 近幾年來,你們有發現更多的人關注「幸福學」的議題嗎? 也許是因為科技的進步,忙碌的生活,資訊的爆炸,生活的不確定感,讓人類感知生活中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焦慮與不安的情緒充斥在生活當中,現在有些公司及人資在訓練上已經開始調整,不再只是安排和工作上直接先關的硬課程,希望員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