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閱讀範圍:為何有人逃避自由?科學迷思如何解釋?
首先,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理解,越自由不見得越好。追求自由,往往代表著擺脫限制、束縛與壓迫,擺脫這些當然很好,但擺脫之後卻可能導致大幅放縱。也就因為如此,自由必須伴隨自主和自律,才會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或者更白話地說,太自由不見得是好事,因為我們在面對更大更廣的選擇空間時,常常不會詳細考慮各種選項,而更會依循直覺需求來做出判斷。
依據精神分析家佛洛姆的說法,除了自由感以外,歸屬感也是人類的自然需求。就歐洲而言,中世紀以前的農業社會,有天然的血緣、地域與宗教社群,皆有相應的規範與價值觀體系,歸屬感很強但自由感很弱。
然而隨著工業社會來臨,人們聚集到城市尋求新生活方式,儘管天然社群的連結不再,自由選擇的機會卻多上不少,只要你有錢。這種情況的直接結果是,中上階層的確擁有了前所未見的自由,但對中下階層而言,這樣的自由自己未必能夠享受(通常必須靠階級流動),但那種天然的歸屬感,已經一去不返。
在佛洛姆看來,這種社群歸屬的消失,導致了現代社會常見的兩種現象:一是疏離、孤獨與焦慮的高漲;二是為了避免這些負面感受,人們會主動把自己的思維與行動,交給一種外在權威,它通常伴隨著一套價值觀與獎勵體系。
也就是說,人們為了重新獲得歸屬感,寧願把自主選擇權交給新權威,並跟隨這一權威的指導,導致了「自願逃避自由」的狀況。
而在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兩種新權威,就是國家機器與資本主義,前者鼓勵你愛國,後者鼓勵你消費。但兩者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歸屬感缺乏的問題,反而刻意放任,因為這樣大家才更會從愛國與消費當中,逃離真正的心理空虛。
至於2-1,主要是談科學文化當中的迷思。簡而言之,科學沒有一般人想像地如此客觀、嚴謹與正確,它許多時候非常好用,但不該是一種現代神話,不該被人毫不質疑地信仰。理由大致如下。
首先,從科學史的角度來看,許多理論是不斷試錯與誤打誤撞的結果,不是一開始就依循嚴謹的推論或方法。其次,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經驗現象,或說經驗事實,但人類社會當中的許多價值,之所以被人們所看重,並非因為它們反映事實,而是因為它們主動去詮釋事實。
而最重要的或許是,科學除了歸納經驗,常常也規定經驗,亦即特別重視(忽略)某些經驗,或在解讀經驗或數據上持特定詮釋。書中舉的例子是,伽利略想要破解古希臘以來的說法,認為重物在自由落體時會掉落較快。為此他在比薩斜塔上進行了實驗,最後重物還是掉地比輕物快一些,但伽利略最終把原因歸諸於空氣阻力。
由於這兩節講的東西,比較違反大眾認知,所以花了不少時間在舉例解釋。一個比較特別的討論是,政府究竟應不應該刻意傳承弱勢(譬如原住民)文化,尤其是透過義務教育的課程?這個問題可以拆成三個層次:1.政府有什麼理由傳承原住民文化?2.刻意傳承原住民文化,真的對原住民比較好嗎?3.教導族語或在地事物,是優待原住民的好方式嗎?
提問者的觀點是,弱勢群體是該保護,但弱勢文化滅了就是滅了,沒有什麼不好。如果要保障弱勢團體的權益,應該要提供資源或機會,而不是以保存文化的方式為之,省得他們還要為了「傳承自家文化」,而排擠到學習其他事物的時間。
從民主政治的基本價值來看,維持文化多元是理所當然的,但它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弱勢群體本身不見得想接受這種文化傳承。文化認同很大程度上要以意願為先決條件,而政治哲學講的文化多元,在此的說服力似乎不高。它看來會導致一種情況,就是政府叫弱勢群體一定要傳承弱勢文化。
後來我用觀光產業來回應這個問題,而提問者也接受了。簡而言之,政府透過教育或其他形式宣揚原住民文化,同時在偏鄉推動觀光產業,這一來保存了弱勢文化(儘管可能有改造甚至扭曲),二來為弱勢群體提供工作機會,三來也滿足文化交流與共存的大原則。
另一個討論跟文本比較有關,就是明證性與親證性的對比。明證性就是科學式的證明,而親證性更訴諸個人體驗,提問者的疑惑是,為什麼訴諸體驗可以叫做「證」?
其實,凡是涉及價值觀的東西,必然涉及人們天生即有的道德直覺,而道德直覺又必然伴隨特定體驗。如果說這類體驗本身就蘊含某種價值甚至真理,或許不是那麼容易被接受,但我們也可以採取演化式的視角,說這類直覺體驗有利於群體在各式環境與競爭當中存活下來。
先不論本質的或效益的觀點何者更有道理,都可支持一種觀點,那就是體驗可以強化某些觀點與價值觀。當然,這種體驗得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而且和生活當中其他層面不衝突的才行。
在最後的回饋當中,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解讀不同怎麼辦,二是發言岔題怎麼辦。
在我看來,如果對書中或發言內容的解讀不同,直接問「我不太懂,能不能解釋一下」或「我的解讀不太一樣,這樣是否恰當」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通常不同解讀就是從不同角度看事情而已,只是不見得為書中原本的重點。
這就導致了岔題。事實上,由於參與我們讀書會的人,並不見得打算把書的前後脈絡徹底搞懂,而更希望藉由這些討論來釐清自己平常想的問題,或說獲取相關的、有用的資訊。這使得「岔題」經常出現,甚至必須出現。
大部分人同意岔題情況需要一點控制,但我還得想想有沒有特別好的做法。
台北,霧,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