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與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日一位在夜校進修的朋友和我分享,他們專業科目的老師被申訴了,還告到了校長那,老師被通知要寫很多報告以讓校方了解實際狀況,事後老師在班上大發雷霆,沒留給這學生一點面子。我好奇是什麼原因如此折騰,根據那位學生的說法,是老師的考試方式同時兼顧手寫與電腦打字,他覺得很複雜,所以就申訴了。
而根據我朋友的說法,那位老師確實在課堂上經常因為考試方式弄得人心不快,如果有人因而心生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但至於申訴,論嚴重程度,我朋友主觀上認為遠遠不至於需要做到這樣,因為這老師確實認真用心,自製講義不說,連考試都會想盡辦法讓中低程度的學生也能通過,因此時常調整考試難度與方式,所以多少造成不便也是情有可原。
我媽媽: "同樣身為老師,感同身受啊...想到就來氣,我們班那個小霸王,不寫功課、擾亂班級秩序不說,不僅不受教,家長還不讓管,家裡也是有點背景,訓導主任出馬也只能點頭哈腰,連學校高層都要禮讓三分......"
我爸爸: "人說有情理法三面,然而願意在法理之外,稍微顧及情面的學生和家長實在是鳳毛麟角。其實不只教育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是如此,法理為主,情為輔。兒子,之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倘若要他人看點情分,你必須要有價值(專業能力、人脈、金錢和權力),他人才可能因為這點網開一面,這就是價值流動。"
我妹妹: "哥我覺得你那朋友想太多了,哪來那麼多情有可原?這個申訴的學生自己肯定也有問題,一般學生會動不動就申訴?還有老師,這老師一定平時言語或作業處理上得罪了不少學生,而這個申訴者就是他們被推派出來的。我跟你說......"
老師和學生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和人與人差不多,答案就藏在諸葛亮識人七法中。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鏗鏘有力,各具涵義。教育樹人百年基業,真正該學的,我們學到了嗎?
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幾日群組裡來了個新組員,一位看起來文靜、純樸的女孩。逐漸聊開了後,知道她的家人因為工作緣故,在很小的時候,就帶著她一起飛去馬達加斯加旁的小島生活、學習。這五個月......
一個位高權重的男人和四位女人,遭跟拍、洩漏、大肆宣傳、輿論壓力等...這個場景是否似曾相似? 在中,知府高瀚文被設計和芸娘偷歡而留下把柄,因此捲入風波。同樣的情境,同樣的角色,職場和官場還真是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這幾日群組裡來了個新組員,一位看起來文靜、純樸的女孩。逐漸聊開了後,知道她的家人因為工作緣故,在很小的時候,就帶著她一起飛去馬達加斯加旁的小島生活、學習。這五個月......
一個位高權重的男人和四位女人,遭跟拍、洩漏、大肆宣傳、輿論壓力等...這個場景是否似曾相似? 在中,知府高瀚文被設計和芸娘偷歡而留下把柄,因此捲入風波。同樣的情境,同樣的角色,職場和官場還真是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師生的戰爭現在網路上在吵,到底小六生對,還是報警抓人的老師對。筆者覺得,兩者都不對,也都對。在升學壓力,與教育部對校方老師一直加工作的壓榨下,老師有教學壓力與教育部的壓力,學生有升學和怕考試考不好的壓力。 @在師生都面臨高壓的情況下,老師有可能把學生當出氣筒,學生也有可能把老師當出氣筒,如此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即使身為老師,也很難去愛每個學生,學生並非都是單純可愛的,有時候就連老師也會被學生的惡意所傷。 我見過一位認真教學的數學老師,卻因為身材粗壯,聲音低沉,被學生在背後嘲笑是「金剛芭比」,甚至在她轉身寫黑板的時候朝她丟橡皮擦屑。這位老師沒有說出口,但我很確信她知道學生並不喜歡她,我看過她臉上黯然的神色。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師生的戰爭現在網路上在吵,到底小六生對,還是報警抓人的老師對。筆者覺得,兩者都不對,也都對。在升學壓力,與教育部對校方老師一直加工作的壓榨下,老師有教學壓力與教育部的壓力,學生有升學和怕考試考不好的壓力。 @在師生都面臨高壓的情況下,老師有可能把學生當出氣筒,學生也有可能把老師當出氣筒,如此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即使身為老師,也很難去愛每個學生,學生並非都是單純可愛的,有時候就連老師也會被學生的惡意所傷。 我見過一位認真教學的數學老師,卻因為身材粗壯,聲音低沉,被學生在背後嘲笑是「金剛芭比」,甚至在她轉身寫黑板的時候朝她丟橡皮擦屑。這位老師沒有說出口,但我很確信她知道學生並不喜歡她,我看過她臉上黯然的神色。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