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雖然是不太多話的店,至少也會跟客人問候,不過,倒有不少客人一句話也沒說就離開了。感覺像是每一個人,都把在這裡的時間,變成重要的時間。」
看著照片上的大坊勝次先生,右手執著手沖壺左手拿著法蘭絨濾布,嘴吧抿成直線在臉頰邊擠出深深的幾道紋路,看不清鏡片後的眼神,但想必是專注。彷彿透著無法被捕捉的靈光。
這模樣我在好幾個人身上也過見過。他們總是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全心全意對待一件事,真的是把自己掏空般的付出。這類型的故事令我著迷,甚至是羨慕。因為他們是那樣的耀眼而我無法企及,簡直是燃燒自己生命,也相應帶來充滿溫度的故事。
「對老闆您來說,或許理所當然,但每天理所當然地做著同一件事,理所當然地繼續下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工作是由日復一日恆常的瑣碎之事組成,若沒有足以支撐的熱忱很容易便會倦怠。尤其是直接面對人的工作,更是如此,情緒勞動消耗的是內在能量。
「把在這裡的時間,變成重要的時間。」不只是對顧客,對店主亦然。看似簡單的道理,要維繫可一點也不簡單。而那份用心,也會完整地透過咖啡傳達給每一個回以心意的人。
學過了幾年手沖咖啡知識技巧的半吊子;以及咖啡因重度成癮的患者,擁有這雙重身分的我,很快就被這本書的前幾頁深深吸引。在當中讀到的是,大坊先生身為職人的自覺及信念,還有作為咖啡師、烘豆師的心得分享,隨著大坊先生具體的描寫,也忍不住遙想他在翻轉手搖烘豆機時逸散出的香氣,想著當咖啡豆被研磨、最終沖煮出來的滋味究竟會是如何呢?
然而這不是我原先以為的那種書。不只是那種書。
除了前半部有談論關於他的咖啡工作、開店的緣起、以及他對一間咖啡店的想像和實務,後半部則是花了不少篇幅談論他所喜愛的陶器家、推崇的畫家……初讀時稍微有些困惑,乍看好像沒有太大關聯。
然而沉澱了思緒之後,便有種「回甘」之感,其實便是藉由這些不同的切面,更立體的展現出大坊先生的價值觀——他的咖啡/人生觀。
「三十八年來,無論工作、居住地、人生都有著很大的變動,這是歲月本來的樣貌。」
我總是很好奇,用盡全力會抵達什麼樣的境界?極端如《決戰終點線》的尼基勞達,為所愛之事幾乎可以奉獻他的生命。或是像大坊先生這般,超過半生的時間都在經營同一家店,能堅持除了毅力之外,一定還有別的什麼吧?
便是藉由這些文字,讀見大坊先生在這些日子以來所累積下來的經驗,無論是他的待客之道、他的生活美感、他的人生哲學;這些是組成他這個人,也是組成這間店的一部份。一天接一天地開店,一次一杯地沖煮咖啡……時間流逝,就這樣累積了三十八年,是歲月本來的樣貌,大坊先生平淡的描寫,不過這卻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樣貌。
他的人生故事,要細細品嚐;就像一杯好的咖啡,看起來或許不華麗,要慢慢地喝,才能感受到那絕倫的滋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