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睛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己不常看著別人的眼睛講話
是別人告訴我之後我才漸漸發現的
講話的時候我常常看著自己的手、看著地板或是看著天空
而有的時候我就只是別過臉,看著旁邊說話
注意到這點之後,我也曾經強迫自己看著別人眼睛說話
但是我發現只要我強迫自己看著別人的眼睛
腦中就會一片空白
那是某種資訊過多導致過載的感覺
同時還有大量的緊張感
只有在我很放鬆自在的場域
我才有可能看著別人的眼睛
或是說,維持適當的眼神接觸
看著別人的眼睛會佔用我太多的能量
以致無法好好思考
但是我後來發現
其實所謂「一般人」也不總是看著別人講話
其中一個數據是:
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有70%時間有眼神接觸
而自己在講話的時候,有50%時間有眼神接觸
這跟我的觀察符合
也許因為聽別人講話的時候,需要更多來自他人的資訊
而自己在講話的時候,需要更多能量去思考自己要講些什麼
看別人眼睛講話似乎被視為一種必要的禮儀
在持續觀察別人看眼睛頻率,成功訓練自己之前
我會看著別人的眉心、鼻子附近
這樣看起來就像是在看著別人眼睛說話了
許多人說我看起來不像亞斯
或是說我根本就沒有亞斯
但我自己知道,在模仿「正常人」的路上
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avatar-img
28會員
20內容數
讓有亞斯伯格症的我,讓你看見我看見的亞斯樣貌,而不僅僅是由刻板印象認識亞斯。 我是鯨,我是成人亞斯伯格症者,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論對所謂「一般人」或是亞斯都有所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亞斯星來的殺人鯨 的其他內容
有的亞斯很不需要朋友,但是我不是,幾乎可以說我的興趣之一就是研究如何社交了。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殺人鯨的社交策略」,介紹我是如何用「思考」去彌補亞斯伯格症帶給我的障礙。 而這次寫的這篇文章我寫的是「實際上我怎麼做」,在常見的社交場合中我如何應對。
關於我如何在有亞斯伯格症的情況下,避免因為說笑而冒犯到他人。
了解一個人可以從標籤 但不要忘記去了解他所有的樣子 了解一個特質可以從身邊有這個特質的人開始 但不要忘記即使都是有這個特質的人 他們還是都是不同的個體 我只代表我自己。
有的亞斯很不需要朋友,但是我不是,幾乎可以說我的興趣之一就是研究如何社交了。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殺人鯨的社交策略」,介紹我是如何用「思考」去彌補亞斯伯格症帶給我的障礙。 而這次寫的這篇文章我寫的是「實際上我怎麼做」,在常見的社交場合中我如何應對。
關於我如何在有亞斯伯格症的情況下,避免因為說笑而冒犯到他人。
了解一個人可以從標籤 但不要忘記去了解他所有的樣子 了解一個特質可以從身邊有這個特質的人開始 但不要忘記即使都是有這個特質的人 他們還是都是不同的個體 我只代表我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假設出生時,沒有意外的發生,那人都有一雙眼睛,與耳朵當你用該眼睛看待世界時是什麼想法,而後在走出舒適圈看到別人時呢? 隨後當你用眼睛看著鏡子中的自已時又是什麼想法,當你用耳朵聽時能聽見什麼?風、溪水、鳥鳴... 世界亦是自然生態,各種國家的自然生態,那些鬼斧神工能被留著不過是因為人類無法斬除,它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如標題一樣,I傾向的人好比像是月亮,不是自然發光體,沒法像E傾向的人自帶更多熱情。 I向人需要跟多思考空間去審視,該什麼場合講什麼話比較洽當。 遇到E向人的直球對話,難免不知道怎麼接話,尤其有一種E向人在講話時真的不經大腦,讓I向人真的很不尊重,是當場可以吐血的那種。 I向人就可能會翻白眼,直
你一定見過這種眼神。 他看著你,他注視你,你知道順著他的視線直線延長的落點,只能是你。視線終點的你,應該要在視網膜上接住他的眼神與意會,然後迅速做出適當的眼神反應與情緒回饋——這是好的互動循環。 但你的視網膜一再落空。 他看著你,他注視你,但他的視線落點不在你眼裡,而是在你頭顱背後的某個空間,
Thumbnail
你我眼神 不必言說的默契 世人無法懂得
我發現很多人講話是毫無意識的,他並不知道他自己在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及動機?講出來之後,對方的可能感受以及對對方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身為一位醫護人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假設出生時,沒有意外的發生,那人都有一雙眼睛,與耳朵當你用該眼睛看待世界時是什麼想法,而後在走出舒適圈看到別人時呢? 隨後當你用眼睛看著鏡子中的自已時又是什麼想法,當你用耳朵聽時能聽見什麼?風、溪水、鳥鳴... 世界亦是自然生態,各種國家的自然生態,那些鬼斧神工能被留著不過是因為人類無法斬除,它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如標題一樣,I傾向的人好比像是月亮,不是自然發光體,沒法像E傾向的人自帶更多熱情。 I向人需要跟多思考空間去審視,該什麼場合講什麼話比較洽當。 遇到E向人的直球對話,難免不知道怎麼接話,尤其有一種E向人在講話時真的不經大腦,讓I向人真的很不尊重,是當場可以吐血的那種。 I向人就可能會翻白眼,直
你一定見過這種眼神。 他看著你,他注視你,你知道順著他的視線直線延長的落點,只能是你。視線終點的你,應該要在視網膜上接住他的眼神與意會,然後迅速做出適當的眼神反應與情緒回饋——這是好的互動循環。 但你的視網膜一再落空。 他看著你,他注視你,但他的視線落點不在你眼裡,而是在你頭顱背後的某個空間,
Thumbnail
你我眼神 不必言說的默契 世人無法懂得
我發現很多人講話是毫無意識的,他並不知道他自己在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及動機?講出來之後,對方的可能感受以及對對方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身為一位醫護人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