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梅根會客室|我可能是個普通人,又怎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有位遇到工作困境來訪者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老師,我一定要有目標嗎?我不能就這樣平凡過一生嗎?這讓我想起我曾和一個員工做離職面談的對話:「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問我離職以後要做什麼?難道沒有目標也不行嗎?我就只想要這樣過日子就好!」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個員工眼眶泛紅的控訴著,因為我也問了她同樣問題。 我也曾遇過有人沮喪的對我說過:每次很艱難的跟上大家後,心裡都會想「為什麼自己這麼的吃力,是不是我不行?」

這是個很值得省思的議題。

成功人生只有一個標準嗎?我可不可以是個普通又快樂的人?

「內卷」是什麼?

2020年,關於「內卷」的討論成為大陸社交媒體的熱點話題。人們發現,社會的分層愈來愈難被攪動,即使拚盡全力,擠占他人的生存空間,也只能獲得為數不多的競爭優勢。
當所有人向上看,面對難以縮短的差距,很多人會選擇縮回自己的殻裡。而在那裡,只有情緒,沒有答案。當人意識到自己並非天才,沒人告訴他們要怎麼度過普普通通的一生,也沒人指導如何從「天才」到「普通人」身份轉換的適應。

現在最紅的話題是什麼?「普通學」

在今年三月,大陸一個很火熱的豆瓣討論組『普通學』,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入組人數超過5000人。組建人陳誠談到他在成立時的動機:為什麼只有成功學,沒有普通學?
對於加入「普通學」討論組員來說,接納自己是個普通人,是一個人生命題。而練習做一個「珍貴快樂」的普通人,是討論的標的
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組員的分享:「對自己的定位完全是通過跟別人競爭所產生的,因為沒有自己的坐標而她最後的發現:原來人沒有必要過得很苦,才能過得很快樂。傳統的教育,只告訴我們怎麼把自己塞進一個標簽,變成一個工具,把別人踩在腳下,但它並沒有告訴你如何面對失敗,度過空虛,如何獲得意義感,成為一個「人」。

什麼是「普通學」?

「普通學」教人對抗的是一種「病態的競位意識」。也就是「退出競位」。

要怎麼做?

退一個台階,但不等於躺平,而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人生定位快樂地生活著」
  • 關注當下的快樂,並選擇放大生活中微小時刻的高光,脫離身上的競爭意識。
  • 對於從塔尖退下來的人來說,「普通」是需要練習的。
  • 普通不等於躺平什麼事都不做,普通人也要好好努力,找到自己的光,努力讓它燃燒的更旺。
  • 很重要的觀念:普普通通的活著,並不代表碌碌無為!
最後,分享電影Soul 對白:火花不是人生目標,當你用心感受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就已經被點燃。每個人,擁有不同的靈魂,都有自己的火花,而它會驅動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精彩多樣。
Photo Credit:網路圖庫
文章參考来源于真实故事计划,作者王夕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會員
140內容數
追夢人生/自在未來。左腦人資職涯發展/右腦藝術療癒。以射手座熱愛人生為信念,以專業為工具,幫助他人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深信,追尋美好的人生 Never too lat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遇到幾個職涯諮詢個案有類似的背景:優秀的畢業學校,漂亮的大公司工作經歷,也有創業的經驗,現在要回到職場卻遭遇年齡及各方面的限制一直找不到工作,灰心沮喪焦慮的神情不斷表現在諮詢言談之中。這麼優秀的人才,應該是順風順水,不怕找不到工作才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前陣子大陸有篇上海富人區的保姆招聘新聞引起火熱的討論:一個月薪約人民幣四萬(折合新台幣十八萬)高薪保姆需要的條件:管家、司機、調酒師、家教、厨師五合一。這種級別的保姆已經顛覆我們過去的想像,那些拿著高薪的「天價」保姆們,無一不是多項技能傍身的。是時候我們要戒掉刻板印象了
最近遇到幾個擔任高階主管的精英們,對現在工作不滿或是被公司裁員,以為換份工作不難,沒想到現實打臉找不到工作,無力之餘來找我做諮詢。這就是職場人不想面對的真相: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這回事。真正的穩定不是找個看起來穩定的公司或工作,而是找到不管離開哪家公司或工作都能活下去的底氣。
很多人問我挑選人才的必要因素,老實說除了專業外,重要的是候選人怎麼介紹自己,這是人資打的『第一印象』分數。 為什麼呢?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清楚條理的介紹自己,在日常工作上是否也能好好溝通協調也會被打上問號。在職場上,這是一個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技術,怎麼做呢?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這把年紀了,可以像你一樣創業嗎?你好有勇氣,我很想但不敢;我年紀這麼大,去大陸發展會太晚嗎?;我都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這樣的聲音常常出現,尤其是討論到「年紀」。什麼是創業「適合」的年紀?
最近來找我做諮詢的來訪者,不約而同都苦惱著要走那一條路:自己想要的 V.S. 他們說的。而很重要的一步是:你不能改變世界,直到你停下來。所以,心態很重要,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同,不用比較。而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呢?
最近遇到幾個職涯諮詢個案有類似的背景:優秀的畢業學校,漂亮的大公司工作經歷,也有創業的經驗,現在要回到職場卻遭遇年齡及各方面的限制一直找不到工作,灰心沮喪焦慮的神情不斷表現在諮詢言談之中。這麼優秀的人才,應該是順風順水,不怕找不到工作才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前陣子大陸有篇上海富人區的保姆招聘新聞引起火熱的討論:一個月薪約人民幣四萬(折合新台幣十八萬)高薪保姆需要的條件:管家、司機、調酒師、家教、厨師五合一。這種級別的保姆已經顛覆我們過去的想像,那些拿著高薪的「天價」保姆們,無一不是多項技能傍身的。是時候我們要戒掉刻板印象了
最近遇到幾個擔任高階主管的精英們,對現在工作不滿或是被公司裁員,以為換份工作不難,沒想到現實打臉找不到工作,無力之餘來找我做諮詢。這就是職場人不想面對的真相: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這回事。真正的穩定不是找個看起來穩定的公司或工作,而是找到不管離開哪家公司或工作都能活下去的底氣。
很多人問我挑選人才的必要因素,老實說除了專業外,重要的是候選人怎麼介紹自己,這是人資打的『第一印象』分數。 為什麼呢?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清楚條理的介紹自己,在日常工作上是否也能好好溝通協調也會被打上問號。在職場上,這是一個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技術,怎麼做呢?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這把年紀了,可以像你一樣創業嗎?你好有勇氣,我很想但不敢;我年紀這麼大,去大陸發展會太晚嗎?;我都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這樣的聲音常常出現,尤其是討論到「年紀」。什麼是創業「適合」的年紀?
最近來找我做諮詢的來訪者,不約而同都苦惱著要走那一條路:自己想要的 V.S. 他們說的。而很重要的一步是:你不能改變世界,直到你停下來。所以,心態很重要,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同,不用比較。而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成功的人生」是什麼? 這是我一直以來很困惑的。 做為人一定要成功嗎?一定要成為「有用的人嗎?」   回想兒時的記憶, 學校的作文題目常常是「成功的人生」「理想的職業」「如何成為有用的人」, 從小開始,每個人都被這樣教導, 從小開始,我們就一直思考要麼樣有用、有理想、最後成功。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許多人總是懊惱著,為什麼對某些人而言,結合生命中的興趣與志業這麼容易,對於你而言卻這麼困難?你總是難以回答「長大後要做什麼」的問題,你對於許多事情都展現了高度興趣;你總是埋頭投入每個興趣,卻又再深入鑽研瞭解過後,感到無聊。」 有可能,你並不是沒有目標,只是被文化高度浪漫化的「天賦說」侷限了你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自己的追求,但我覺得人生的目標一般不會。
Thumbnail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人才不應該是標準化產物,人才沒有固定的成長路線,高級人才是自由發展的產物。這一生就是一天天努力變聰明,卻同時要持續知道自己其實始終蠢笨的過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成功的人生」是什麼? 這是我一直以來很困惑的。 做為人一定要成功嗎?一定要成為「有用的人嗎?」   回想兒時的記憶, 學校的作文題目常常是「成功的人生」「理想的職業」「如何成為有用的人」, 從小開始,每個人都被這樣教導, 從小開始,我們就一直思考要麼樣有用、有理想、最後成功。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許多人總是懊惱著,為什麼對某些人而言,結合生命中的興趣與志業這麼容易,對於你而言卻這麼困難?你總是難以回答「長大後要做什麼」的問題,你對於許多事情都展現了高度興趣;你總是埋頭投入每個興趣,卻又再深入鑽研瞭解過後,感到無聊。」 有可能,你並不是沒有目標,只是被文化高度浪漫化的「天賦說」侷限了你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自己的追求,但我覺得人生的目標一般不會。
Thumbnail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人才不應該是標準化產物,人才沒有固定的成長路線,高級人才是自由發展的產物。這一生就是一天天努力變聰明,卻同時要持續知道自己其實始終蠢笨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