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應許之地「與無人機一起進餐」之加沙日記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讀起來非常魔幻,雖然它不是一本魔幻現實主義的創作,但卻是我第一次看一本記錄戰爭的日記體書籍,而自己在每一個日期處停留時,都能清楚地記得當時當日,我同樣在那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經歷的種種,心中翻江倒海,幾乎每一個日子的記錄都讓我忍不住掉淚,必須反覆平復心緒才能看下去。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看下去這本記錄那場戰爭的加沙日記,我要知道那時在加沙發生了什麼。
《加沙日記》(英文書名:The Drone Eats With Me: A Gaza Diary)作者Atef Abu Saif,是從2014年7月6日開始記錄這場為期五十多天的戰爭的。第一天的日記題為「It Begins」,這個「It」之為代稱真是極盡恐怖與虛無之所能,從斯蒂芬•金的「It」到這裡真正戰爭的「It」,都完整地詮釋了那個人們想確切描述卻又太過可怖不想宣之於口的終極恐懼。有意思的是,戰爭來的消息是通過SMS新聞的方式傳到作者那邊的,而當時的我,最先也是從同事的一則SMS消息上得到了要打仗的消息,當時人在耶路撒冷,很重的任務在身,確實沒有相信那則SMS消息。不過,我們小聲討論的話音未落,空襲警報就響起,沒什麼反應時間確認原來SMS小道消息的真假,戰爭真的就來了。
書封
接著看這本書的每一篇日記,很快,心就被腳註裡一個一個的名字撕碎了。那些名字大多屬於孩子們,有時候是一整個家庭。去過耶路撒冷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的人一定記得紀念館內一處非常特別的所在——兒童遇難者紀念館。在這個紀念館裡沒有燈,非常昏暗,進去需要扶著旁邊的扶手前進,紀念館主館中完全沒有照明設備,而是由5根蠟燭🕯️和無數鏡子組成,所以置身其中非常黑暗,卻看得到鏡子中各個方向折射出的那5跟蠟燭的燭火。參觀者扶著扶手蹣跚前進,只能用腳逐一探明前路,而黑暗中展館內循環播放的是所有在納粹大屠殺中死難的孩子的名字、年齡、國籍。置身其中,聽著循環的名字,一個接著一個,不停,其餘黑暗,非常難過、非常震撼。然而,手裏捧著這本《加沙日記》,腳註中的名字讓我沒法不聯想到以上。而以下,同樣,也大多是孩子,他們的名字後面也跟著死難是的年齡,地點都是加沙⋯⋯
翻過日記的每一天,作者還是嘗試記錄與孩子、認識的人、朋友之間的互動,在極端的戰爭情勢下,他們也有一般的生活。開篇也是印象最深的便是在戰火紛飛期間加沙的孩子們也同當時在耶路撒冷的年輕人一樣,熱血沸騰地想要在酒吧裡看世界杯。7月10日,腳註裡多了六個因此付出生命的二十多歲的加沙年輕人。
同樣是那天,我癡癡盯著那場進球數空前的比賽,腦海沒有任何反應地試圖處理遠在家鄉的姥姥離世的消息,一切都來的太突然。無眠夜之後的一天又一天有的是機械地完成任務,現在想來,也不太記得內容,唯有深刻的記憶就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淚水、和必須帶著太陽鏡才能在他人面前遮擋住的哭紅的雙眼。接下來就是跑shelter的日子。看到書中那個熟悉的詞「shrapnel」,親切又好笑,本來這個詞不該在我所知的詞彙範圍呢,不過在以色列的人也一樣害怕掉下來的彈片,因為再小,都會傷到妳。
週末在戰火中從耶路撒冷打車回自己所住的城市。高速公路上遇到空襲,沒有shelter可以躲避,跟著出租車司機下車,緊貼著隧道口牆壁站著,身邊有些人停下車,趴在地上,他們更專業。我跟陌生的司機沒有趴下,但是我抬頭看了天,回響著警報的藍天、看得到爆炸聲變成幾團煙霧的藍天。到家,這位出租車司機扭過頭對我說,「我真得很想下車給妳一個擁抱,但是因為妳是女的,我不可以。你本不應該遭受我們這樣的戰爭的衝擊的。」我無言以對,太陽鏡後面都是淚水,說了句「謝謝」就跑掉了,旁邊的蔬菜店如常營業,只是紅綠的蔬菜模糊了。一口氣爬上樓,無奈,掏出來的鑰匙卻怎麼也插不進鑰匙孔,手一直在抖。
我不知道這位司機是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還是哪裡人,很重要嗎?戰爭讓這個問題變得很重要似的。
作者日記裡死了不少人,作者認識的、不認識的。作者最熟悉的卻是一個個形影不離的無人機。他記錄他們的生活被無人機監視,也紀錄日漸上升的死亡數字。他日記中的一句話很痛,卻很真——
The only real heroism is survival, to win the prize that is your own life. 【唯一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生存下去,贏得的獎品就是你自己的生命。】
品味了這句話,總是有說不出的感覺,戰爭中有很多熱心幫助彼此的人,以色列人也好、巴勒斯坦人也好,我看到他們、記下他們,也不會忘記他們,可是這場持續的,只能把中間幾年叫做「休戰」的戰爭禍及雙方,被傷害的、被侮辱的、被損害的會世代相傳,經歷過戰爭的、我們的祖父母輩不也都有這各式各樣的故事講。
這次巴以衝突愈演愈烈,而爭端開始居然是跟「回家」二字有關的。恰好去年冬天,我寫詩給自己的一個朋友,他來自加沙,他給我唸過他寫的詩、看他畫的畫,像這本日記中記錄的每一個加沙人一樣,那麼的堅韌、那麼的善良。詩的原文是英文,放進了圍爐,現在去鎖公開。詩歌的主題正好是「家」,所以在此關聯分享M
日記很長,記憶也很長,路很長,堆砌的名字也很長,但是這次看到的無論是芝加哥的遊行還是布魯克林的遊行,都讓我覺得Noam Chomsky在《關於巴勒斯坦》那本書中的觀點在逐漸清晰,希望和平的人會越來越多,以色列由Bibi代表的那些人將會失去舞台。
一直沒什麼勇氣去找自己那時候寫過的字,只是在這裡分享了只言片語已經覺得足以。🙏還會繼續分享,繼續寫詩,繼續閱讀⋯⋯
戰爭對參戰不參戰卻身處兩邊的人傷害都很大。
巧的是,本想在那邊繼續研究蘇珊•桑塔格的,卻不知道桑塔格早在1974年Yom Kippur戰爭期間就在以色列拍攝的紀錄片《應許之地》。看完這部紀錄片,有些片段非常不適,還是分享出來,供有興趣的瞭解。這片應許之地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巴以「衝突」愈演愈烈,勾起了我很多過去的回憶。Adania Shibli的《細枝末節》獲得2021年國際布克獎入圍提名,講的是一個非常令人不適的故事。希望通過些許回憶與故事,拼湊一個永遠不會完整的戰爭的畫面。
做了一個自己反覆被霸凌卻被當成「殺人犯」的夢,醒來睜眼就看到成都49中的事情,心裡一緊,想到魯迅曾寫過的一篇文章,控訴的是那些手握權力的師長們,由此說開去⋯⋯那些留在我記憶中的,一個個在我還小、還不太懂生死就離開校園的生命們,你們可知道我還記得你們嗎?
人,在這個小故事裡是那麼的重要,又同時那麼的不重要,人們四散而逃,是為了另一個人的到來,同為人,女王及她代表的那些人在這四十來頁的小故事中佔了不到一句,剩下全部是另一些人,他們為「人」的價值似乎那麼脆弱,而這脆弱或者說削弱,正是來自另一些人,除去那麼些形容詞,不都只剩「人」字了麼。
整理舊文,整裝待發的時候突然就到了,說不清為什麼,可能是宇宙中兩個黑洞相撞真的對我產生了不可名狀的影響。發現讀完居然從未寫過Zadie Smith新書的點滴,看到思考寫作,又正好要整裝待發,覺得情形再合適不過了,說說Zadie Smith的Intimations:Six Essays及她要表達的——
我是一個熱愛喜劇的人,因為北方方言的相通性,也喜歡各種形式的北方喜劇形式,比如相聲。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相聲可以全部背誦下來,比任何一篇《離騷》都背得要溜。現在卻記不得太多了,腦海裡剩下起首幾句,竟然跟離騷差不多齊平了。「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馬三立的《逗你玩》在我看來不是最好笑
上一篇介紹了翟理斯筆下「民主的中國」裡的兩個小案子,也是他自己經歷過的兩個觸及公義、公正、法律和調和的民事及刑事案件。今天,更想講的是他在書中對中國殺嬰傳統及「孩兒塔」的較公允的紀錄和評價。有時候會回顧他寫的這些段文字,考慮其中的客觀性,總還是比較肯定的,雖是百年前的文字了,放在今天依舊可以。
最近,巴以「衝突」愈演愈烈,勾起了我很多過去的回憶。Adania Shibli的《細枝末節》獲得2021年國際布克獎入圍提名,講的是一個非常令人不適的故事。希望通過些許回憶與故事,拼湊一個永遠不會完整的戰爭的畫面。
做了一個自己反覆被霸凌卻被當成「殺人犯」的夢,醒來睜眼就看到成都49中的事情,心裡一緊,想到魯迅曾寫過的一篇文章,控訴的是那些手握權力的師長們,由此說開去⋯⋯那些留在我記憶中的,一個個在我還小、還不太懂生死就離開校園的生命們,你們可知道我還記得你們嗎?
人,在這個小故事裡是那麼的重要,又同時那麼的不重要,人們四散而逃,是為了另一個人的到來,同為人,女王及她代表的那些人在這四十來頁的小故事中佔了不到一句,剩下全部是另一些人,他們為「人」的價值似乎那麼脆弱,而這脆弱或者說削弱,正是來自另一些人,除去那麼些形容詞,不都只剩「人」字了麼。
整理舊文,整裝待發的時候突然就到了,說不清為什麼,可能是宇宙中兩個黑洞相撞真的對我產生了不可名狀的影響。發現讀完居然從未寫過Zadie Smith新書的點滴,看到思考寫作,又正好要整裝待發,覺得情形再合適不過了,說說Zadie Smith的Intimations:Six Essays及她要表達的——
我是一個熱愛喜劇的人,因為北方方言的相通性,也喜歡各種形式的北方喜劇形式,比如相聲。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相聲可以全部背誦下來,比任何一篇《離騷》都背得要溜。現在卻記不得太多了,腦海裡剩下起首幾句,竟然跟離騷差不多齊平了。「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馬三立的《逗你玩》在我看來不是最好笑
上一篇介紹了翟理斯筆下「民主的中國」裡的兩個小案子,也是他自己經歷過的兩個觸及公義、公正、法律和調和的民事及刑事案件。今天,更想講的是他在書中對中國殺嬰傳統及「孩兒塔」的較公允的紀錄和評價。有時候會回顧他寫的這些段文字,考慮其中的客觀性,總還是比較肯定的,雖是百年前的文字了,放在今天依舊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等待在夜裡被捕》是一本討論新疆維吾爾地區的種族滅絕的回憶錄。作者塔依爾用著平靜的語氣,敘述著維吾爾人在中國恐怖統治底下,被官方各種抹黑與貼上標籤,以極端宗教思想、民族分離主義與暴力恐怖等原因,受到打壓、逮捕,甚至被送去「教育」。 ╻我們與新疆的距離 作者塔依爾當初用維吾爾語書寫回憶錄,如今
自由又出包? 「去年十月七日以色列對哈瑪斯開戰前,每日平均有超過五百輛運輸卡車進入加薩。」? 那天,明明是哈瑪斯以火箭攻擊以色列並進入擄人。
Thumbnail
繪本原力開始時立了一個「八十本書環遊世界」的題目,用了一年時間選了八十本有關世界不同地方的繪本,最初搜尋有關中東地區的故事時剛遇上了塔里班全面攻佔阿富汗的消息,此前敘利亞烽火十年還未落幕,戰事永無休止,後又爆發了烏俄戰爭,這些時刻也在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
Thumbnail
時間回到2001年,震驚全球的客機恐攻事件爆發後,美國開始積極在全球各地尋找潛在的國安威脅,本書的作者「穆罕默德・撒拉希」也遭到逮捕,並且開啟超過十年的牢獄生涯,《失控的審判: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正是源自他在獄中撰寫的日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特拉維夫的一次驚險之旅,當途中發生戰爭、恐攻的情況,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生動描述了這段經歷,透過文章呈現了當下的緊張與焦慮,以及險象環生的情境。
Thumbnail
習慣讓女兒早餐時看國際新聞,最近最熱的新聞就是以巴加薩戰爭。我看到電視裡加薩走廊的孩子在哭泣,聽到大人排隊排十個小時只領到一小條吐司,這一條小吐司得分給二十個家人,加薩的糧食存量只剩不到一星期,看得愈多
Thumbnail
  上課的這週,是以巴開戰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因素,我閱讀了很多關於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歷史以及兩個國家間的淵源,深知沒有一方是絕對無辜正義的,然而戰火無情,受苦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民,配合日常平等心的練習,我在「你是我、我就是你;我是巴勒斯坦、我也是以色列」的想法中心碎不已。
閱讀《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在指涉的歷史事實、南美洲在二十世紀經歷過的種種獨裁與軍事政變之外,在無數的死亡、噤聲、暴力、殘酷、遺忘、荒謬之外,或是在彷彿等不到天明的本能性激情與溫柔外,最初或最終的強烈印象,是這本書的文體。片段的、破碎的,像是筆記般暫時記下的,欲言又止又像說得太多的一段一段文字。
Thumbnail
歡迎回到午夜飛行。你是否曾對世界感到失望?無止盡的烽火,一幢幢倒塌的房舍和碎裂的夢,每天都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無聲的心碎。烏俄戰爭敲響粉碎人們和平幻夢的第一記警鐘,接著加薩走廊戰火又起,加上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組織,世界好像一團亂,失去了秩序。辛波絲卡的一首詩,替你分享這份失望,化為希望的火光。
中日戰爭時,四川挖了很多的萬人防空洞!以下的故事,好像是在傳記中看到,還是初中的歷史老師在上課時講述的。反正是那次空襲的時間很久,打開防空洞的門時,𠊷了一地的人,有窒息而死的、也有被踩擠而亡的人。 沒有死在敵人的轟炸,卻死在自家人的手中!還不如被炸死呢?至少圖一個痛快。 我至今還是不懂,為什麼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等待在夜裡被捕》是一本討論新疆維吾爾地區的種族滅絕的回憶錄。作者塔依爾用著平靜的語氣,敘述著維吾爾人在中國恐怖統治底下,被官方各種抹黑與貼上標籤,以極端宗教思想、民族分離主義與暴力恐怖等原因,受到打壓、逮捕,甚至被送去「教育」。 ╻我們與新疆的距離 作者塔依爾當初用維吾爾語書寫回憶錄,如今
自由又出包? 「去年十月七日以色列對哈瑪斯開戰前,每日平均有超過五百輛運輸卡車進入加薩。」? 那天,明明是哈瑪斯以火箭攻擊以色列並進入擄人。
Thumbnail
繪本原力開始時立了一個「八十本書環遊世界」的題目,用了一年時間選了八十本有關世界不同地方的繪本,最初搜尋有關中東地區的故事時剛遇上了塔里班全面攻佔阿富汗的消息,此前敘利亞烽火十年還未落幕,戰事永無休止,後又爆發了烏俄戰爭,這些時刻也在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
Thumbnail
時間回到2001年,震驚全球的客機恐攻事件爆發後,美國開始積極在全球各地尋找潛在的國安威脅,本書的作者「穆罕默德・撒拉希」也遭到逮捕,並且開啟超過十年的牢獄生涯,《失控的審判: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正是源自他在獄中撰寫的日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特拉維夫的一次驚險之旅,當途中發生戰爭、恐攻的情況,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生動描述了這段經歷,透過文章呈現了當下的緊張與焦慮,以及險象環生的情境。
Thumbnail
習慣讓女兒早餐時看國際新聞,最近最熱的新聞就是以巴加薩戰爭。我看到電視裡加薩走廊的孩子在哭泣,聽到大人排隊排十個小時只領到一小條吐司,這一條小吐司得分給二十個家人,加薩的糧食存量只剩不到一星期,看得愈多
Thumbnail
  上課的這週,是以巴開戰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因素,我閱讀了很多關於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歷史以及兩個國家間的淵源,深知沒有一方是絕對無辜正義的,然而戰火無情,受苦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民,配合日常平等心的練習,我在「你是我、我就是你;我是巴勒斯坦、我也是以色列」的想法中心碎不已。
閱讀《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在指涉的歷史事實、南美洲在二十世紀經歷過的種種獨裁與軍事政變之外,在無數的死亡、噤聲、暴力、殘酷、遺忘、荒謬之外,或是在彷彿等不到天明的本能性激情與溫柔外,最初或最終的強烈印象,是這本書的文體。片段的、破碎的,像是筆記般暫時記下的,欲言又止又像說得太多的一段一段文字。
Thumbnail
歡迎回到午夜飛行。你是否曾對世界感到失望?無止盡的烽火,一幢幢倒塌的房舍和碎裂的夢,每天都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無聲的心碎。烏俄戰爭敲響粉碎人們和平幻夢的第一記警鐘,接著加薩走廊戰火又起,加上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組織,世界好像一團亂,失去了秩序。辛波絲卡的一首詩,替你分享這份失望,化為希望的火光。
中日戰爭時,四川挖了很多的萬人防空洞!以下的故事,好像是在傳記中看到,還是初中的歷史老師在上課時講述的。反正是那次空襲的時間很久,打開防空洞的門時,𠊷了一地的人,有窒息而死的、也有被踩擠而亡的人。 沒有死在敵人的轟炸,卻死在自家人的手中!還不如被炸死呢?至少圖一個痛快。 我至今還是不懂,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