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看電影度過疫情,有用嗎?
付費限定

看電影度過疫情,有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隨著疫情昇溫,越來越多人或自願、或被迫在家隔離,不少線上影音平台也順勢推出優惠方案,協助隔離者度過難熬的時光。類似這樣的場景,從去年的歐美各國到現今的台灣都反覆出現。

究竟看電影只是用來打發時間的方式,或者還有其他更深層的意義?今天就藉著這篇5月中的最新研究,向各位細說分明。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雖然Impact factor只有1.139,卻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期刊(1979創刊),刊登大眾媒體與文化、社會關連性的研究。

過去的類似研究,幾乎都是讓受測者在研究室中觀看特定影片,再詢問他們的感受,分析不同類型電影對心理狀態所造成的影響。本研究則是透過「回顧」受測者曾觀看過的電影,評估不同類型電影對他們的「實際生活」所造成之影響。

研究人員透過網路募集1098位受測者,請他們從以下電影片單中選出自己觀看過的電影,然後隨機從兩組中各選出一部,請受測者回顧該電影,並陳述對自己所產生的影響。

電影片單是40部1985年以後上映的好萊塢電影,都是廣為人知(確保受測者一定看過其中幾部),而且在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獲得大量留言評價的作品(作為分組依據)。

  • 第一組20部都是獲得留言評價為「內容淒美、激勵人心、具有意義」的(poignant, inspiring and meaningful),如辛德勒的名單、貧民百萬富翁、盧安達飯店等。
  • 第二組20部則是沒有獲得這類評價的純商業娛樂片,如神鬼交鋒、料理鼠王、鬥陣俱樂部、黑色追緝令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2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14會員
1.0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很重要,因為它不但直接影響身心狀況與生活品質,更牽涉到我們有沒有「辦法」與「意願」持續目前的工作。而除非是家財萬貫、或者存夠退休金了,否則藉由工作收入支應生活所需,原本就是現代社會的常態。正因為如此,心理學領域進行了大量與這個議題相關的研究
雖然每個人體內的「腸內菌」(或稱「腸道菌」)有數百種,數量更高達10~100兆,但過去只被認為與消化功能相關,並未受到重視。直到近年來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才揭露出腸道菌與免疫、代謝、腦神經系統都有關係。
原本沒有打算要寫這篇文章。正好4/30「國際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前後,台灣新聞媒體與網站有幾則相關討論,而手上又有一篇4月中的最新研究,所以就決定先「插隊」。 
運動很重要,不論對身、心健康皆然,這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常識了。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相關研究發表,與過去不盡相同的概念也陸續被提出來。本文就為各位讀者介紹三篇近期發表的最新研究。
何謂「小不快」?比如:一進辦公室就碰倒咖啡杯,1小時才來一班的公車在你面前開走,約好時間結果對方遲到10分鐘,忘了今天是特價最後一天結果沒買到。 以上這些生活中看似「無害」的小事,竟然會造成長期、持續的影響,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隨著社群網站的使用率、滲透力持續增加,「假新聞」的影響與傷害也越來越顯著。 「政治」方面的假新聞不用多說,對於社會和諧、人民共識、國家發展、甚至國家安全都可能帶來嚴重傷害。「醫學資訊」方面的假新聞,則會傳達錯誤的保健醫療知識,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很重要,因為它不但直接影響身心狀況與生活品質,更牽涉到我們有沒有「辦法」與「意願」持續目前的工作。而除非是家財萬貫、或者存夠退休金了,否則藉由工作收入支應生活所需,原本就是現代社會的常態。正因為如此,心理學領域進行了大量與這個議題相關的研究
雖然每個人體內的「腸內菌」(或稱「腸道菌」)有數百種,數量更高達10~100兆,但過去只被認為與消化功能相關,並未受到重視。直到近年來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才揭露出腸道菌與免疫、代謝、腦神經系統都有關係。
原本沒有打算要寫這篇文章。正好4/30「國際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前後,台灣新聞媒體與網站有幾則相關討論,而手上又有一篇4月中的最新研究,所以就決定先「插隊」。 
運動很重要,不論對身、心健康皆然,這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常識了。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相關研究發表,與過去不盡相同的概念也陸續被提出來。本文就為各位讀者介紹三篇近期發表的最新研究。
何謂「小不快」?比如:一進辦公室就碰倒咖啡杯,1小時才來一班的公車在你面前開走,約好時間結果對方遲到10分鐘,忘了今天是特價最後一天結果沒買到。 以上這些生活中看似「無害」的小事,竟然會造成長期、持續的影響,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隨著社群網站的使用率、滲透力持續增加,「假新聞」的影響與傷害也越來越顯著。 「政治」方面的假新聞不用多說,對於社會和諧、人民共識、國家發展、甚至國家安全都可能帶來嚴重傷害。「醫學資訊」方面的假新聞,則會傳達錯誤的保健醫療知識,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