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桑德爾新書《成功的反思》第三章——向上流動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封面圖片:攝影師:Emily Ranquist,連結:Pexels
桑德爾在第三章以向上流動說的角度作切入,說明美國以才德觀為基礎的各種社會價值觀是如何傷害美國社會的。

才德至上與機會平等:市場、個人責任、向上流動

1980年代後,才德觀在美國慢慢成了社會與政治上主流論述背後價值觀。其一是它成了支持市場機制的理由:在機會平等的制度下,市場可以依據才德犒賞每個人,因此市場機制是實現共善的首要工具。

除此之外,才德觀也漸漸與另外兩種想法串聯在一起:其一是個人責任觀,認為因個人選擇錯誤而生病或貧窮的人不該獲得政府幫助,這使得國家福利政策的重點不再是責任緩衝、而是責任分流;其二是向上流動說,認為只要制度落實了機會平等,那國民將能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才能與努力在社會向上爬。

向上流動說:動人的許諾、傷人的羞辱

其中,向上流動說成了美國主流論述,政治領袖掛在嘴邊、民眾也大致認同,認為其是解決社會不平等的方法。然而桑德爾指出,美國的社會流動實際上比許多國家差;也就是說,向上流動說在別的國家或許實現了,但在美國依然還只是個動人的許諾。

更糟的是,即使向上流動尚未落實,但美國人民似乎普遍認為美國確實是個只要努力就能往上爬、已經落實向上流動的國家。於是,向上流動說對於「輸家」的民眾可能更像是個羞辱:明明靠個人努力就可以往上爬、那你還只能待在這肯定是你的問題。

以才德觀為基礎的才德霸權

於是乎,由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全球化下,第一章所提到的用人唯「才」的技術官僚思維、將學歷視為有「才」的必要條件的文憑主義、再加上同樣是以才德觀為基礎的個人責任觀與向上流動說,共同提供了才德霸權崛起的養分。而桑德爾認為,這種氛圍也導致了2016年英國通過脫歐公投、以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民粹反撲。


思考筆記:臺灣的向上流動 x 高等教育

身為美國人的桑德爾,自然的以美國國情為焦點。但如果把「向上流動」的概念也套到台灣上,可以感受到兩國在此方面的異同。

明顯的差異是:與僅少數人有大專學歷的美國不同,台灣學子幾乎只要願意就可以上大學,這讓台灣不會如美國社會以「大專學歷」作為族群分界。但相似的是:就像美國人想要透過高等教育情節一樣,台灣似乎也有頂大情節。

於是,儘管呈現的樣貌略有不同,但台灣似乎多少與桑德爾眼中的美國一樣,也有以高等教育為才德背書的情節;只是這裡的「高等教育」指的是「足夠優秀的大學」。

提問筆記:臺灣的才德情節造成什麼影響?

而這或許可以看出,才德觀也影響著台灣。除了「以向上流動為社會不平等解套」以外,我們也同樣重視技術官僚學歷夠不夠、也可能同樣有著個人責任觀的社會文化、而文憑在向上流動說扮演的、而文憑在向上流動說扮演的角色也同樣吃重。

這些以才德為基底的價值觀、才德霸權的養分(技術官僚、文憑主義、向上流動說、個人責任觀)其實台灣都有;另外,台灣也面臨著全球化、而「市場決定」的觀念其實也普遍;最後,向上流動說的前提——機會平等——對於台灣人來說似乎也是個可以接受的想法。

這些桑德爾到本章提出的價值觀、面對的世界洪流,雖然程度、模樣未必相同,但可以說台灣一個也沒少。那接下來的問題大概就是:台灣也會如桑德爾所說的產生才德霸權、屈辱政治崛起,公民失去「休戚與共感」、並進而失去「公民連結」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n Tao Chen的沙龍
11會員
11內容數
Wen Tao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1
桑德爾反對才德觀的第二個理由是:才德觀社會就算實現了機會平等,也是個社會尊嚴失衡的分裂社會。 而不但才德至上的社會會造成社會失衡,就連反對才德的海耶克與羅爾斯,他們所提出來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以及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也同樣會造成社會尊嚴失衡。
Thumbnail
2021/06/21
桑德爾反對才德觀的第二個理由是:才德觀社會就算實現了機會平等,也是個社會尊嚴失衡的分裂社會。 而不但才德至上的社會會造成社會失衡,就連反對才德的海耶克與羅爾斯,他們所提出來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以及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也同樣會造成社會尊嚴失衡。
Thumbnail
2021/06/09
臺灣近年來吹起的哲學教育風潮下,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期待哲學教育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而這些期待又是否是哲學教育確實可以兌現的承諾,他能做到什麼、而他的極限又在哪?
Thumbnail
2021/06/09
臺灣近年來吹起的哲學教育風潮下,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期待哲學教育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而這些期待又是否是哲學教育確實可以兌現的承諾,他能做到什麼、而他的極限又在哪?
Thumbnail
2021/06/04
桑德爾在第五章比較正式的提出兩個反對才德觀的理由。其一是才德觀可能不公正。 為此,桑德爾提出了另外兩種社會制度:海耶克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羅爾斯的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他們雖然同樣反對獎勵才德,但對於「重分配」卻有相反的結論。 但桑德爾認為,這兩個反對才德的論述,其實都跟才德精英社會有一樣的毛病。
Thumbnail
2021/06/04
桑德爾在第五章比較正式的提出兩個反對才德觀的理由。其一是才德觀可能不公正。 為此,桑德爾提出了另外兩種社會制度:海耶克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羅爾斯的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他們雖然同樣反對獎勵才德,但對於「重分配」卻有相反的結論。 但桑德爾認為,這兩個反對才德的論述,其實都跟才德精英社會有一樣的毛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成功」對個人而言,代表著成就。除獨善其身外,也能推及及人地幫助著他人,在物質上、精神上、道德上的助益。但真的是這樣嗎?本書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教授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成功是對個人的推崇,但對別人或許會是傷害。他為什麼能這麼說呢?在這本書中詳實地辯證他的觀點。
Thumbnail
「成功」對個人而言,代表著成就。除獨善其身外,也能推及及人地幫助著他人,在物質上、精神上、道德上的助益。但真的是這樣嗎?本書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教授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成功是對個人的推崇,但對別人或許會是傷害。他為什麼能這麼說呢?在這本書中詳實地辯證他的觀點。
Thumbnail
本書原文標題很明確地告訴你,才德至上是一種暴政。因為才德至上的觀念引發的文憑主義、菁英思維以及拜金風潮,不僅在美國更在全球掀起一場大災難。
Thumbnail
本書原文標題很明確地告訴你,才德至上是一種暴政。因為才德至上的觀念引發的文憑主義、菁英思維以及拜金風潮,不僅在美國更在全球掀起一場大災難。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似乎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 從川普當選、英國脫歐,乃至歐洲極右派勢力捲土重來,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都出現了類似的派動。民粹崛起,社會嚴重極化對立,斷裂的兩方彷彿永無溝通、對焦的可能。 所以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似乎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 從川普當選、英國脫歐,乃至歐洲極右派勢力捲土重來,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都出現了類似的派動。民粹崛起,社會嚴重極化對立,斷裂的兩方彷彿永無溝通、對焦的可能。 所以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才德至上的菁英社會,難道不好嗎?會引發暴政?和教育的關係又是?
Thumbnail
才德至上的菁英社會,難道不好嗎?會引發暴政?和教育的關係又是?
Thumbnail
讓贏家認為我的成功與財富是我自憑著聰明與努力掙來的,自己的「才德」配德上我擁有的,進而瞧不起輸家,而那些在底層工作的人因此被貼上「不夠聰明」、「不夠努力」的標籤,而倍感沮喪。桑德爾教授認為,這種勝者驕傲自大,敗者受辱不滿,就是民粹崛起的溫床  二十世紀末期開始,挾帶著龐大資本與制度鬆綁加上科技的’幫
Thumbnail
讓贏家認為我的成功與財富是我自憑著聰明與努力掙來的,自己的「才德」配德上我擁有的,進而瞧不起輸家,而那些在底層工作的人因此被貼上「不夠聰明」、「不夠努力」的標籤,而倍感沮喪。桑德爾教授認為,這種勝者驕傲自大,敗者受辱不滿,就是民粹崛起的溫床  二十世紀末期開始,挾帶著龐大資本與制度鬆綁加上科技的’幫
Thumbnail
桑德爾在第五章比較正式的提出兩個反對才德觀的理由。其一是才德觀可能不公正。 為此,桑德爾提出了另外兩種社會制度:海耶克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羅爾斯的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他們雖然同樣反對獎勵才德,但對於「重分配」卻有相反的結論。 但桑德爾認為,這兩個反對才德的論述,其實都跟才德精英社會有一樣的毛病。
Thumbnail
桑德爾在第五章比較正式的提出兩個反對才德觀的理由。其一是才德觀可能不公正。 為此,桑德爾提出了另外兩種社會制度:海耶克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羅爾斯的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他們雖然同樣反對獎勵才德,但對於「重分配」卻有相反的結論。 但桑德爾認為,這兩個反對才德的論述,其實都跟才德精英社會有一樣的毛病。
Thumbnail
本章,桑德爾詳述美國社會盛行的向上流動說。並以這個做為才德霸權養分之一的價值觀做切入,說明這種以才德觀為基礎的社會價值觀,如何奚落「輸家」、造成社會分裂、並為民粹反撲種下伏筆。
Thumbnail
本章,桑德爾詳述美國社會盛行的向上流動說。並以這個做為才德霸權養分之一的價值觀做切入,說明這種以才德觀為基礎的社會價值觀,如何奚落「輸家」、造成社會分裂、並為民粹反撲種下伏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