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丨邁可桑德爾〈成功的反思〉才德至上是一種暴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書原文標題很明確地告訴你,才德至上是一種暴政。因為才德至上的觀念引發的文憑主義、菁英思維以及拜金風潮,不僅在美國更在全球掀起一場大災難。
本書聚焦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所浮現的問題「民粹國族主義的抬頭」。這不僅是對種族、族裔和性別多元化的反撲,也是對於新科技和貿易全球化衝擊勞動市場導致失業率攀升的抗議。
作者麥可桑德爾在第一章為本書做了重點摘要,他認為是主流政黨過去40年所推行的全球化方案的其中2個面向促成了民粹
①技術官僚的思維
a.相信市場機制是實現共善的首要工具,接受市場導向全球化、認可經濟金融化
b.視公共事務為技術專業,限縮了民眾的參與,讓民眾對政治產生無力感
②從才德的角度定義贏家和輸家
才能加上努力就能往上爬的「向上流動說」無法彌補不平等所造成的落差,反促成勝者驕傲自大敗者受辱不滿的心態,同時也忽略了缺少或擁有某種才德自身以外的因素。屈辱感成為推動民粹示威的強大元素。
本書把論述重心放在第②點,筆者在閱讀後做如下詮釋。
基於「向上流動說」,鼓勵所有人追求更高的學歷,廣開大學之門。看似雨露均霑的政策,卻是一場齊頭式平等的災難。高所得者能夠提供子女較好的受教環境、負擔課後補習,並掌握更多的"入學門路",讓他們從起步就站在較高的立足點。所以儘管上大學的機會變多,但能擠進校門的低所得者還是少之又少。儘管如此,那些倚靠家族財力等先天環境優勢取得大學學位的人,卻自認是靠努力讀書獲得成功,而更加推崇「才德至上」的概念,有意無意間為那些因為無法負擔高額學費、成長於教育資源缺乏之環境等諸多因素而無法取得大學學位者,扣上一頂不夠努力咎由自取的帽子,造成他們的屈辱感,加深了階級對立。
「向上流動說」曾經是宣揚美國夢的美好口號。但時至今日夢想幻滅,美國國內貧富不均愈趨嚴重,社會階級流動更加困難,人人上大學反倒成了鞏固階級的幫兇。因為高所得父母比以前更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子女上大學,因而使低所得者藉由提升學歷翻身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再來,透過大學教育獲得財富、權勢和地位那些所謂的「菁英」,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報酬。而作者對於「應得」2字打上問號。我們當然不能否認成功者的努力,但很少人光靠努力就能成功。成長在相對優渥的環境、擁有某項特殊才能、某項才能在"對的時代"受到青睞,這些都該算是運氣而非個人功勞。社會誇大了努力的重要性,我們已經來到即使努力也不一定會成功的年代。
其二市場化社會一切都以金錢為衡量,相信報酬反映了個人對於經濟的貢獻。
作者舉出毒販和高中老師的收入差異來反駁,我們不能因此就認定毒販的工作比高中老師還有價值,給予毒販更高的認可。吹捧高所得者,輕視低所得者的觀念,正是屈辱感的來源之一,也是民粹主義的火種。要讓那些被政策邊緣化的「非菁英」重拾工作尊嚴,需要重新定義共善。共善不是為了追求經濟成長去擁抱全球化,使底層勞工的工作權益受到排擠,讓付出最少的菁英階級受益;而是把施政重心轉向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者,訂出對社會基層更實質有利的政策。
avatar-img
卯吉的音樂沙龍
24會員
83內容數
純粹翻譯一些自己關注的日本流行音樂,不針對特定的歌手或類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卯吉的音樂沙龍 的其他內容
莎士比亞說: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安全力量 這部連載小說是一位久病少年小柴利助在一間叫做「健康道場」的結核病療養院的生活記錄,以給好友的書信方式呈現。 戰爭無預警地結束了。聽完天皇發表終戰詔書的廣播後,小柴利助的內心忽然有種解放的感覺。
前幾天陪媽媽去診所看診。 才開門沒多久,我們進去時已經有幾位長輩打完疫苗坐在裡面休息。緊跟在我們後面的是一位外表看起來超過75歲的爺爺,他匆匆忙忙地走進來,用焦急的聲音向護理師說要打疫苗。 防疫生活你我都有的不僅是責任,還有緊繃的肩膀和只漲不跌的焦慮值。
君に夢中 為你著迷 Oh 人生狂わすタイプ Oh  是為愛奮不顧身的類型 Ah まるで終わらない deja vu Ah  像永不結束的記憶幻覺 バカになるほど 君に夢中 為你著迷到失去了自我 完璧に見えるあの人も疲れて帰るよ 看似完美的那個人也有筋疲力竭歸來的時候 才能には副作用 才能是有副作用的
多年來台灣家長和學子對美國名校光環的崇拜始終不曾退潮,殊不知掀開鍋蓋裡面藏著許多被制度給黑的醜惡真相。作者在本書《謬誤與真相》的第四章裡告訴我們其實當名校生吃了多少悶虧。 1.選不到課畢不了業 教授排課可以按照個人方便選擇在甚麼時段開甚麼課程,以至於多數課程可能被安排在相同時段造成課程衝堂,讓學生
昭和19年(1944年)太宰治應出版的邀稿,踏上了為期三周的津輕半島小旅行。 在太宰治心中,久違的故鄉巡禮是一趟尋找初心的旅程。 津輕通篇滿溢著太宰治近鄉情怯的心情,深怕習於都市人流裡流氣的自己,和記憶中樸實無華的故鄉格格不入,也擔心故鄉人能否一如既往地接納自己。 然而津輕人的好客與質樸,輕易地
正義與微笑出版於1942年,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內容取材自太宰治的弟子堤重久的弟弟中學時期的日記,加上濃厚的太宰治個人色彩而創作出的長篇小說。描述一位立志成為演員的少年芹川進,在超過一年半的奮鬥歲月間所經歷的心理變化。 許多人說正義與微笑洋溢著太宰治作品中罕見的積極與熱情,但筆者認為,這或許是
莎士比亞說: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安全力量 這部連載小說是一位久病少年小柴利助在一間叫做「健康道場」的結核病療養院的生活記錄,以給好友的書信方式呈現。 戰爭無預警地結束了。聽完天皇發表終戰詔書的廣播後,小柴利助的內心忽然有種解放的感覺。
前幾天陪媽媽去診所看診。 才開門沒多久,我們進去時已經有幾位長輩打完疫苗坐在裡面休息。緊跟在我們後面的是一位外表看起來超過75歲的爺爺,他匆匆忙忙地走進來,用焦急的聲音向護理師說要打疫苗。 防疫生活你我都有的不僅是責任,還有緊繃的肩膀和只漲不跌的焦慮值。
君に夢中 為你著迷 Oh 人生狂わすタイプ Oh  是為愛奮不顧身的類型 Ah まるで終わらない deja vu Ah  像永不結束的記憶幻覺 バカになるほど 君に夢中 為你著迷到失去了自我 完璧に見えるあの人も疲れて帰るよ 看似完美的那個人也有筋疲力竭歸來的時候 才能には副作用 才能是有副作用的
多年來台灣家長和學子對美國名校光環的崇拜始終不曾退潮,殊不知掀開鍋蓋裡面藏著許多被制度給黑的醜惡真相。作者在本書《謬誤與真相》的第四章裡告訴我們其實當名校生吃了多少悶虧。 1.選不到課畢不了業 教授排課可以按照個人方便選擇在甚麼時段開甚麼課程,以至於多數課程可能被安排在相同時段造成課程衝堂,讓學生
昭和19年(1944年)太宰治應出版的邀稿,踏上了為期三周的津輕半島小旅行。 在太宰治心中,久違的故鄉巡禮是一趟尋找初心的旅程。 津輕通篇滿溢著太宰治近鄉情怯的心情,深怕習於都市人流裡流氣的自己,和記憶中樸實無華的故鄉格格不入,也擔心故鄉人能否一如既往地接納自己。 然而津輕人的好客與質樸,輕易地
正義與微笑出版於1942年,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內容取材自太宰治的弟子堤重久的弟弟中學時期的日記,加上濃厚的太宰治個人色彩而創作出的長篇小說。描述一位立志成為演員的少年芹川進,在超過一年半的奮鬥歲月間所經歷的心理變化。 許多人說正義與微笑洋溢著太宰治作品中罕見的積極與熱情,但筆者認為,這或許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廚房裡的偽魚販》,作者林楷倫,時報出版。 本文是魚販這個供貨商的視角對台灣高端餐飲側寫得了的半虛構小說,即便是平常不吃Fine Dining的讀者我想也能從故事與筆觸中獲得非常多的閱讀樂趣,推薦。
這本書,由凱文·特德希(Kevin J. Todeschi)所著,他是探索及領悟協會(ARE)的CEO,也是埃德加·凱西研究的專家。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阿卡西記錄」這一概念,這激發了我對哲學本體論、認知論和倫理學的思考。閱讀此書,如同踏入一場關於存在、意識和意義的思辨之旅。這不僅僅是對一種靈性
Thumbnail
這篇文字是《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的讀書筆記,探討基督信仰中「由死入生」的奧祕。文章從救恩、作主門徒、宣教、迫害、殉道等面向,闡述了基督徒如何透過向罪、自我、個人抱負、安危、生命等而死,來經歷復活的新生,最終走向永恆的生命。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習慣了菁英制度的價值觀,想要成功,想要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努力與提高自己的才能,認為自身的成功都是來自自己的努力,而那些處在社會下層的人都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最容易顯現的地方就在文憑學歷,唯有取得大學文憑,工作才有尊嚴,能在社會立足,這樣的論述也漸漸貶低了不具大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個在韓國銀行工作了14年的銀行員所寫,並且依照台灣的狀況作了一些編修跟數據的補充。這個銀行員透過10年讓自己不斷學習有錢人的生活然後財富自由,覺得是身為上班族的我們都可以開始的書,不管是做怎麼樣的職業,重點是要開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廚房裡的偽魚販》,作者林楷倫,時報出版。 本文是魚販這個供貨商的視角對台灣高端餐飲側寫得了的半虛構小說,即便是平常不吃Fine Dining的讀者我想也能從故事與筆觸中獲得非常多的閱讀樂趣,推薦。
這本書,由凱文·特德希(Kevin J. Todeschi)所著,他是探索及領悟協會(ARE)的CEO,也是埃德加·凱西研究的專家。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阿卡西記錄」這一概念,這激發了我對哲學本體論、認知論和倫理學的思考。閱讀此書,如同踏入一場關於存在、意識和意義的思辨之旅。這不僅僅是對一種靈性
Thumbnail
這篇文字是《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的讀書筆記,探討基督信仰中「由死入生」的奧祕。文章從救恩、作主門徒、宣教、迫害、殉道等面向,闡述了基督徒如何透過向罪、自我、個人抱負、安危、生命等而死,來經歷復活的新生,最終走向永恆的生命。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習慣了菁英制度的價值觀,想要成功,想要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努力與提高自己的才能,認為自身的成功都是來自自己的努力,而那些處在社會下層的人都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最容易顯現的地方就在文憑學歷,唯有取得大學文憑,工作才有尊嚴,能在社會立足,這樣的論述也漸漸貶低了不具大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個在韓國銀行工作了14年的銀行員所寫,並且依照台灣的狀況作了一些編修跟數據的補充。這個銀行員透過10年讓自己不斷學習有錢人的生活然後財富自由,覺得是身為上班族的我們都可以開始的書,不管是做怎麼樣的職業,重點是要開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