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起教育,導讀《成功的反思》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譯者:賴盈滿
出版社:先覺
《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成功的反思》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的新書,這本書是很兇的,套句網路用語叫「引戰」。
邁可.桑德爾歷年著作。資聊來源:維基百科
中譯名稱淡化了這本書的激進,回到英文書名《The Tyranny of Merit》,直譯為「才德的暴政」——本文會先交代這個詞彙,接下來聚焦於「文憑主義」和「篩選機器」兩章,呼應 #言起教育 主題。

■ 才德至上(Meritocracy)

邁可.桑德爾歷年著作。資聊來源:維基百科
桑德爾提到當前社會的成功者,往往自認為一切都出自於個人的能力(才能)與努力(德性),因此 Merit 譯為才德。而 Meritocracy 譯為「才德至上」,指的是不看出身血統,只依據個人表現,給予獎賞與報償的制度,亦可稱為「菁英社會」。
才德至上的菁英社會,難道不好嗎?會引發暴政?
作者以一種「戳破」的手法,逐一盤點各面向:成功神學、才德的傲慢、屈辱政治、階級僵化、社會不平等、族群對立、技術官僚、民粹反撲⋯⋯。簡直是砲火全開、戰力滿點——好像在打你的臉。若你喜爭議、好思辨,鐵定看得大呼過癮。

■ 文憑主義/篩選機器

近年來,輸家最常被誘導而怪自己的就是沒上大學,而菁英傲慢最傷人的一個特點正是文憑主義
Photo by Anton Maksimov juvnsky on Unsplash
首先是【大學文憑武器化】,一個人學歷如何,儼然成為頭等大事,足以讓人自豪或蒙羞。無須援引書中例子(川普),光國內檯面上就不乏學位造假、論文抄襲事件,更遑論檯面下。
文憑成為極普遍的判斷依據,有如萬用的信用加分器,可以用在各種場合。
【聰明之舉】彷彿是文憑主義的附屬品,聰明一詞開始大量出現在話語中,不只出現頻率增加,功能意義也改變。
用「聰明與愚蠢」來為自己辯護,就好比用文憑來評斷人,像是「愚人的問題,智者無法回答」、「要做個聰明用路人」、「未必是聰明決定」⋯⋯不可悉數;民眾愈從「聰明與愚蠢」的角度來看待論述,就愈希望讓「聰明」的專家和菁英做決定,導致公民降能。於是「聰明與愚蠢」開始取代道德和意識型態對比,例如正義、不公和是非對錯等等;規避處理歧見,揚棄政治說服,走向【技術官僚語言】,對話流於各種資料轟炸,不然就是說「資訊不足」要閉門討論,與民眾漸行漸遠。
還有【學歷治國】,這是文憑落差造成的後果之一,極少數有勞動階級選上公職,國會與議會完全交到高學歷者手上,政府的人民代表性嚴重下滑,然政治判斷力和考試拿高分上頂尖大學幾乎沒有關聯。
更甚者,勞動階級選民投向國族主義民粹政黨,和專業菁英懷抱的中間偏左政黨,形成一道【學歷鴻溝】
總結以上,一紙文憑,催化諸多現象。
現代社會的機會分配機制操控在大專院校手上,進入頂尖學府是人人熱衷的抱負,高等教育成為才德至上制的篩選機器,背後是一路漫長的軍備競賽。
這種軍備競賽導致入學競爭偏袒富裕家庭,有錢的才德菁英占盡優勢,得以將特權傳承給子女,對促進社會流動幫助少得驚人,不平等日益惡化。
以 XMind 編纂,新視窗開啟獲得較佳解析度

■ 後記:不只普及,還得落實

回扣 #言起教育 命題,大師給的具體解方,提倡在原有的成績制度加上運氣成分,來決定誰能夠進入菁英大學。可想像為新兵結訓時抽外島籤,只要滿足前置條件,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儘管在此譬喻中,多數人的目標似乎是「不」要雀屏中選(笑)。
再者,是關於道德與公民教育,不只普及,還得落實
論普及,這種批判反思與民主素養的培育,不該視為大學的專利,應該拉到教室外、工作中,讓智慧與知識(非指技術專業)遍佈於各個階級與職業。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技工比不上管理顧問,無法掌握民主論述的技能。
論落實,我就捫心自問,以前中學時期「公民與道德」課形同虛設,其時數都分給了考試科目;出了社會,服事金融業,有一門基礎的證照叫做「金融市場常識與道德」,有人戲稱「道德」這科不用準備,只要順從你的渴望,「不」要選你想做的選項,就穩妥 pass 啦!
於是道德成了一張試紙,距離落實還很遠。
真正的公民德性蘊含了感激和謙遜,唯有如此,方可洗去才德的傲慢。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7K會員
702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作者經濟 IMO 的其他內容
你可曾經想過,極簡主義也可以應用在數位生活上?
自此,對經濟學發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宏觀全局的了解。
透過「數據、圖表」穿針引線,談世界真正的樣子。
你可曾經想過,極簡主義也可以應用在數位生活上?
自此,對經濟學發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宏觀全局的了解。
透過「數據、圖表」穿針引線,談世界真正的樣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前言 這是一部改編自日本攝影大師——淺田政志的寫實電影,故事一開頭便為結局埋下了伏筆,相當有趣,有興趣觀影的朋友記得留意。 電影以二宮和也飾演的主角淺田政志其生長歷程作為故事軸線,全篇與「攝影」脫不了干係,包括兒時的夢想、青春期的悸動、大學選擇的專業、畢業後的迷惘,再到放手一博追夢、開個人攝影展、
Thumbnail
現實是許多可能性中的一朵雲,雖然歷史能讓我們瞭解這世界的形成,但每個時代,皆有其特殊性。但是如果我們再教導學生時,僅讓孩子認為面對許多事情,如同選擇題,凡事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或是僅剩一個行動可行,實際上便是危險觀念的種植。
Thumbnail
「如果孩子一週只上20個小時的課,那他們到底能學到什麼?」他們就去學習如何當個小孩!
Thumbnail
藍佩嘉教授認為親職不會單純的複製階級結構中的既有模樣,而是父母會「把自己的生命經驗當成對象來看待與反省,從而定位自己的教養態度與實作」,建立自己的「親職認同」並「想像孩子的未來」。而每位教育工作者勢必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教職敘事」。
Thumbnail
怡辰老師算是我立定要轉往教學之路時,從一開始就追蹤(臉書)的前輩,同時也是為台灣而教(TFT, Teach For Taiwan)的在地督導、講師。想透過觀看資深老師的教學紀錄,時時與自己對話,想像若是我遇到同樣的狀況、問題,會如何處理。 而開始當老師後,同樣都在帶領閱讀/寫作...........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小小導覽員—創意導覽工作坊〉的第一天,在民生國小六年五班的同學分成兩兩一對,並挑選好自己欲導覽的作品中畫下句點。今天,他們將為由淡水遠道而來的鄧公國小小朋友們進行導覽解說,甚至也要為尋常時間來看展的一般民眾們導覽!
Thumbnail
在不遠的未來,尤其當人工智慧有突破性發展之時,人類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意能力的機器相處,是當今迫切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本屆數位藝術節透過藝術家與對應感知有關係的產界、學界的跨界合作,探討人如何增能獲失能、如何與機械共存或共斥。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前言 這是一部改編自日本攝影大師——淺田政志的寫實電影,故事一開頭便為結局埋下了伏筆,相當有趣,有興趣觀影的朋友記得留意。 電影以二宮和也飾演的主角淺田政志其生長歷程作為故事軸線,全篇與「攝影」脫不了干係,包括兒時的夢想、青春期的悸動、大學選擇的專業、畢業後的迷惘,再到放手一博追夢、開個人攝影展、
Thumbnail
現實是許多可能性中的一朵雲,雖然歷史能讓我們瞭解這世界的形成,但每個時代,皆有其特殊性。但是如果我們再教導學生時,僅讓孩子認為面對許多事情,如同選擇題,凡事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或是僅剩一個行動可行,實際上便是危險觀念的種植。
Thumbnail
「如果孩子一週只上20個小時的課,那他們到底能學到什麼?」他們就去學習如何當個小孩!
Thumbnail
藍佩嘉教授認為親職不會單純的複製階級結構中的既有模樣,而是父母會「把自己的生命經驗當成對象來看待與反省,從而定位自己的教養態度與實作」,建立自己的「親職認同」並「想像孩子的未來」。而每位教育工作者勢必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教職敘事」。
Thumbnail
怡辰老師算是我立定要轉往教學之路時,從一開始就追蹤(臉書)的前輩,同時也是為台灣而教(TFT, Teach For Taiwan)的在地督導、講師。想透過觀看資深老師的教學紀錄,時時與自己對話,想像若是我遇到同樣的狀況、問題,會如何處理。 而開始當老師後,同樣都在帶領閱讀/寫作...........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小小導覽員—創意導覽工作坊〉的第一天,在民生國小六年五班的同學分成兩兩一對,並挑選好自己欲導覽的作品中畫下句點。今天,他們將為由淡水遠道而來的鄧公國小小朋友們進行導覽解說,甚至也要為尋常時間來看展的一般民眾們導覽!
Thumbnail
在不遠的未來,尤其當人工智慧有突破性發展之時,人類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意能力的機器相處,是當今迫切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本屆數位藝術節透過藝術家與對應感知有關係的產界、學界的跨界合作,探討人如何增能獲失能、如何與機械共存或共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