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 17] 在紛亂中,因寫作找回純粹的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起來,一直以來自己很習於用寫作當作療癒方式。而將寫完的作品靜靜地放在自己的私人空間,如筆記本或電腦硬碟等,這種療癒過程讓我很安心,而且讓寫作作為療癒這件事,變得很純粹。
不過,在今年初因緣際會重新在開始在公開的區域書寫,雖然有點害羞,可是想不到竟然正如許多人說的一樣:會產生化學反應!怎麼個化學反應呢?這近五個月來,每天不再只是自己寫自己看,或寫完就算了,最顯而易見的發現就是:對文字變得更敏感了!
透過一直書寫,並且是在能被閱讀的場合中寫,我發現一篇文章不再只是文章,而是一種溝通想法的媒介,或說會產生化學反應的酶,因此,如何掌握文字,並且用合宜的方式撰寫(尤其,因為自己可能才脫離碩士班,所以有時候寫著寫著不免就銳利了起來,講話/寫出來的字讓人聽不懂,或是總會想加入一些自己喜歡的名詞)然而,既然是要溝通,既然是要公開,想要闡述一點事情,那麼「說人話」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然而,說起來,當意識到要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文字,這樣就真的「好」嗎?而且這樣的話,療癒的性質還在嗎?
這就是第二個讓我最驚訝的地方:再公開的地方書寫,雖然會因此轉而說人話,可是卻也讓我發現,在公開的地方書寫,其實很療癒,甚至,比自己書寫還更療癒。
尤其,當遇到志同道合的筆友,彼此溝通想法,彼此互相交換為文的一些心得資訊,或是偶爾溫柔的一聲問候,都讓對於文字比日常還敏感的我,有種「啊!為什麼我們現在才相識」的感覺。
即便日常裡的我,的確有點孤僻:害怕與人相處,以禮貌稍稍劃出一點界線;喜歡埋首在書中啃些稀奇古怪的知識,跳躍歷代不同的思想之間。我曾自問過無數次,為什麼我會有點害怕與人相處?歷年來,我有時候會自我回答:「我不夠優秀。」有時則會回答:「可能因為原生家庭的一些負面回憶。」說起來,前者是真實的,可後者真的就是怨天尤人了,其實我的原生家庭只是在我兒時管得較嚴些罷了,而且父母只是希望身為孩子的我能在未來過上可以自立的生活。
而因著日常裡的孤僻,即便當一些人接近我,甚至,後來還不知怎麼地就成為朋友,我卻還是很容易陷入逃離與他們見面聊天好一陣,接著又對著他們道歉的窘態。幸好不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台灣,這群朋友總是等著,並說:「沒事呀!」他們接受了我古怪的步調,以溫柔的方式進行。這於我而言,是份極度的幸運。
因此,當這五個月來,我赫然發現自己雖然孤僻,雖然也有點羞於發表文字,可竟然也漸漸發現,書寫如果不再僅是個人的活動,似乎讓某部分的我變成了一個更溫柔的人。而正是如此,也許,敏感猶在,可是也被更大程度地療癒了吧。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自己是如此幸運。生在一個網路發達的時代,生在一個擁有許多資源的時代,雖然,對於文字的注意力,在這個年代裡因為太豐沛的資源而被搶奪,可是不得不說,正因為大環境對文字的注意力減少,反而讓持續喜歡文字的人們,彼此成為堅實的夥伴,而且,甚至因為這份堅實的情誼,我總覺得熱愛文字的人,總是那麼溫柔。
在紛亂中,有時難免會因外在的資訊和氣氛而讓自己落入負能量。比如 2020 年的德國,或 2021 年最近的台灣。雖然人在國外,可是當看到台灣又是斷水斷電,累積病例數又一直上揚時,還是不免擔心起遠在另一洲的家人朋友。透過訊息乃至視訊,關心卻仍是那麼片面,而每日各種忙活,心裡深處繫著的,行動出來的卻還是難免打了不少折扣,只剩下冰山一角。
難怪有人說:記掛太多,是很沉重的。
然而,生命中,或許正是因為這樣負重前行,才會更加明白每一步都是足跡,都印在道路上,並不會輕易地消失。也是直到這時,讓我更加明白自己能做的太少,時間太少,因此,太多的憂思或是猶豫,其實都無濟於事。
最近德國解封了,雖然每日染疫病例還是相當驚人,昨天竟然還有 6400+人染疫,然而,當政府一下令解封,街上就沒人再戴口罩了!透過外出採買的朋友,聽聞這種情形,最終我決議繼續待在屋子裡。在這裡,身為一個外國人,選擇安全一點的方式過生活,讓自己多點保險,總好過萬一染疫後可能產生的一連串麻煩。
所幸,在屋裡我有極多的事情可以做,也必須做。這種忙碌的生活,竟然在這仍持續受疫情打亂生活節奏的日子裡,又產生了新的秩序,並且,因為符合了我的孤僻本性而讓我有了更多時間檢視過往的生活,思考,偶爾寫文療癒。
因此,說起來,在紛亂中停一停,改換一種生活的節奏,真的是挺好的。尤其,透過寫作慢慢挖掘自己,在打字或寫字的片刻裡,享受最純粹的快樂,並在書寫後,感受那份傾吐後平靜,並做回更真實的自己,很幸運。
**
感謝閱讀到這裡的妳/你~
因為有你們的閱讀,這篇文章才一次次存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雖然現實使人臉貓,可是逃進書裡臉不凹。 是以建一個專題,存放與書、與文字共舞的記憶:3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ne Minute Fly 影片分享。 因為只貼影片太奇怪了。而寫下這些文字除了不讓只有影片這件事看起來奇怪外,真的沒其他用處了... 當然,如果有懂哲學的人,能指點一下關於存在主義的部分,那最好不過,也拜託了~
算是第一次用英文寫小故事吧!目的如標題。靈感來自之前學英語口語時隨筆記下來的句子“I am over you” & “I am all over you.” 結果今天又讀到這筆記便突發奇想出一堆小故事。
前陣子所居城市下探 -17 度,每日睜開眼,感受著天地寒氣穿過屋牆、穿過暖氣(雖然也許因為屋老所以暖氣效能很是不行)、穿過厚棉被、穿過穿了三層的衣服,直擊我的胸腹。那種冷,雖然不至冷入骨髓,可不可諱言的是,還是讓不耐寒的我因精神不好、思路不清而整日鬱鬱。 在太冷的環境下,無論處理什麽...
在上一篇提到了康采恩與金融市場在新自由主義學派的宣傳下,似乎應該要全面政策鬆管以達到全然的自由,但作者透過歷史脈絡與案例指出,資本主義必須接受政治控管才能繁榮興盛 (p. 132) 因此,在第三篇作者透過深入了解「金錢」與金錢衍伸出的各種業務,更加鞏固她的理論。
在第一篇作者架構了資本的崛起,在第二篇作者要解決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在這一篇包含了三章,分別為「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不是國家的對立面」以及「全球化並不新」這三個觀點...
上一篇概略簡介了這本書所探討的議題與其基礎,今天就從第一篇的五章,來了解資本的崛起吧!在這一篇中的五章分別為:「成長奇蹟:財富形成的時候」、「古羅馬人熱愛金錢,卻不是資本家」、「偶然?為何中國的經濟未曾大幅成長?」、「恰好在英國: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即「抄襲:得國人千方百計迎頭趕上」
One Minute Fly 影片分享。 因為只貼影片太奇怪了。而寫下這些文字除了不讓只有影片這件事看起來奇怪外,真的沒其他用處了... 當然,如果有懂哲學的人,能指點一下關於存在主義的部分,那最好不過,也拜託了~
算是第一次用英文寫小故事吧!目的如標題。靈感來自之前學英語口語時隨筆記下來的句子“I am over you” & “I am all over you.” 結果今天又讀到這筆記便突發奇想出一堆小故事。
前陣子所居城市下探 -17 度,每日睜開眼,感受著天地寒氣穿過屋牆、穿過暖氣(雖然也許因為屋老所以暖氣效能很是不行)、穿過厚棉被、穿過穿了三層的衣服,直擊我的胸腹。那種冷,雖然不至冷入骨髓,可不可諱言的是,還是讓不耐寒的我因精神不好、思路不清而整日鬱鬱。 在太冷的環境下,無論處理什麽...
在上一篇提到了康采恩與金融市場在新自由主義學派的宣傳下,似乎應該要全面政策鬆管以達到全然的自由,但作者透過歷史脈絡與案例指出,資本主義必須接受政治控管才能繁榮興盛 (p. 132) 因此,在第三篇作者透過深入了解「金錢」與金錢衍伸出的各種業務,更加鞏固她的理論。
在第一篇作者架構了資本的崛起,在第二篇作者要解決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在這一篇包含了三章,分別為「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不是國家的對立面」以及「全球化並不新」這三個觀點...
上一篇概略簡介了這本書所探討的議題與其基礎,今天就從第一篇的五章,來了解資本的崛起吧!在這一篇中的五章分別為:「成長奇蹟:財富形成的時候」、「古羅馬人熱愛金錢,卻不是資本家」、「偶然?為何中國的經濟未曾大幅成長?」、「恰好在英國: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即「抄襲:得國人千方百計迎頭趕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對作者的意義,創作如何幫助作者紓解壓力和表達情感,以及創作對作者成長和情感處理的影響。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寫文章對我來說是一種療癒。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細細聆聽內心的聲音,這段時間像是在享受紅茶或威士忌的香氣一樣,帶來幸福感和治癒。 雖然常讓人感到意外,但我其實是個害羞又愛說話的人。我的話常常不著邊際,和朋友聊天後,經常感到後悔。「如果那時那樣說,或許會更傳達心意吧」「會不會被認為我只是想講自己的事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蔡美娟《生命之旅:一趟自我療癒之旅》:「書寫自我,其實是個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和欲望,那是個我們想要統合自己內在雜音,黏合散亂脫落的生命歷史之欲望行動。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欲望本身,終究會發現生命中有種孤單不是找人陪伴就能排解的,那是一種存在的孤單,那種孤單是因為我們離自己很遙遠。」
發現人的喜怒哀樂愛悪欲到了極點的時候,無論是天賦還是後天受了什麼訓練,文筆都有可觀之處!不管字句如何舖陳,都能體會到那濃濃的情緒。 所以我常覺得,能隨手就寫來一篇好文章的人,真的好可憐?因為他們隨時都在把自己的情緒極大化!而這世間,是要人把情緒極小化、甚至是冷淡無情,才能過上舒服的日子的。 如果
「善意」、「愛」和「幽默」,是最近腦袋裡很常出現的關鍵詞,近期所有發生的事,彷彿生命再進化,少了慌張,多了勇敢,不知道極限也不想挑戰極限,只是想這樣按照直覺式的喜歡,慢慢的一步步向所愛的人事物靠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對作者的意義,創作如何幫助作者紓解壓力和表達情感,以及創作對作者成長和情感處理的影響。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寫文章對我來說是一種療癒。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細細聆聽內心的聲音,這段時間像是在享受紅茶或威士忌的香氣一樣,帶來幸福感和治癒。 雖然常讓人感到意外,但我其實是個害羞又愛說話的人。我的話常常不著邊際,和朋友聊天後,經常感到後悔。「如果那時那樣說,或許會更傳達心意吧」「會不會被認為我只是想講自己的事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蔡美娟《生命之旅:一趟自我療癒之旅》:「書寫自我,其實是個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和欲望,那是個我們想要統合自己內在雜音,黏合散亂脫落的生命歷史之欲望行動。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欲望本身,終究會發現生命中有種孤單不是找人陪伴就能排解的,那是一種存在的孤單,那種孤單是因為我們離自己很遙遠。」
發現人的喜怒哀樂愛悪欲到了極點的時候,無論是天賦還是後天受了什麼訓練,文筆都有可觀之處!不管字句如何舖陳,都能體會到那濃濃的情緒。 所以我常覺得,能隨手就寫來一篇好文章的人,真的好可憐?因為他們隨時都在把自己的情緒極大化!而這世間,是要人把情緒極小化、甚至是冷淡無情,才能過上舒服的日子的。 如果
「善意」、「愛」和「幽默」,是最近腦袋裡很常出現的關鍵詞,近期所有發生的事,彷彿生命再進化,少了慌張,多了勇敢,不知道極限也不想挑戰極限,只是想這樣按照直覺式的喜歡,慢慢的一步步向所愛的人事物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