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讀書,,講到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幾乎都會首推董仲舒。
這是《漢書》留給我們的印象。
對於當代人司馬遷而言,真正讓儒家思想影響漢武帝至深的,反而是公孫弘。
公孫弘是齊菑川國薛縣人,孟嘗君的封地。
出生於西元前200年,也就是白登之圍的時候。
大約在呂后統治的時期,公孫先生在薛縣擔任獄官。
後來犯罪被免官,只能去牧豬。
薛縣這個地方,就在儒家大本營:曲阜的南面。
漢初的儒家宗主叔孫通,也是薛縣出身。
但窮困的公孫弘,一直到了四十多歲,才開始學習儒家的知識學問。
當漢武帝即位時,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了。
建元末年的賢良招募,公孫弘也去了,但實際任官不得皇上歡心,公孫老先生就又辭去官位。
六年過去,元光五年,權相田蚡過世一年,取回權力的漢武帝再次要求各地推薦賢才。
菑川國人不顧公孫弘反對,再次推薦七十歲的老先生進京趕考。
是的,當時招募賢才,不是你來了國家就會用你。
基本上都是去參加考試,擇優錄取。
這個六十歲考上台大休學的公孫弘,六十六歲再考一次,六六大順,榜首輕鬆落袋。
漢武帝跟儒家之間的恩怨,可是反覆糾葛的很。
一開始,奶奶竇太皇太后尊崇黃老,儒家學者則大推天子應該親政,太后不要多嘴。
劉徹這時候對儒家頗有好感。
後來權相田蚡執政,壓得漢武帝喘不過氣來。
偏偏田蚡也好儒家,劉徹這時候的印象就不挺美了。
然而,在主父偃的黑暗兵法之下,劉徹真正奪回政權。
這時候看見六十好幾的公孫弘,劉徹突然覺得:「聖賢應該就是長這樣吧?封你個博士先。」
成為博士的公孫弘,就此飛黃騰達嗎?那可不。
漢武帝劉徹正要推動攘夷大業,對主父偃那套趨利避害的縱橫學說,仍是十分重視。
但要知道,攘夷這套,本來就是董仲舒推薦的。
公孫弘論事兩大原則:君王要有天下之志,臣子要節儉忠誠。
這基本上還是很對劉徹胃口的。
而公孫老先生在朝議中,也向來只做開場白,不干涉任何決議,整天一副道貌岸然世外高人的模樣。
嗯,公孫弘都是穿布衣,不是朝廷華服。
劉徹越看越覺得這老先生有門道,幾經考察,其儒家思想又若干符合劉徹的心思……
漸漸的,漢武帝想:有這樣的臣子,不就是天子的德行嗎?
元朔三年,公孫弘當上了御史大夫。
離丞相之位,只有一步之遙。
但漢朝傳統,只有列侯才能擔任丞相。
你說漢朝不過百年?其實春秋時代的卿大夫,本來就是侯爵領主。
一直到戰國客卿盛行,才有先相後侯的情況出現。
然而,公孫弘真的像他外表那樣敦厚老實嗎?
司馬遷表示並沒有。
「弘為人意忌,外寬內深。諸嘗與弘有卻者,雖詳與善,陰報其禍。殺主父偃,徙董仲舒於膠西,皆弘之力也。」
公孫弘是一個表面上都跟你好啊好啊沒關係,事後必定在私下想辦法報復的人。
而他最擅長的計策,就是把大臣「流放」到藩國去。
元朔年間,是漢武帝最意氣風發的年代。
衛青平定河套,準備建立朔方郡。
張騫司馬遷前往開通西南。
同時也規畫著攻打朝鮮。
這個讓四夷來朝,以順天意的中心思想,是董仲舒提出的。
同為儒家,公孫弘並不欣賞董仲舒,這時候就跳出來一力反對。
漢武帝則要「覆水難收」朱買臣跟公孫弘當廷辯論。
大家都知道的朱買臣休妻,是戲曲故事,其實覆水難收跟他並沒有關係。
相對來說,可能較少人注意到的是,朱買臣是個將軍。
朱買臣四十幾歲的時候,碰上了漢武帝招募賢才。
喜歡讀書家裡又貧困的他,覺得機不可失,就像東方朔一樣帶著著作上京去了。
東方朔是齊人,朱買臣則是吳人。
二十幾歲的東方朔肯定先到,而且漢武帝光看東方朔的東西,就看了兩個月。
朱買臣就給晾著了。
後來也是運氣好,同鄉的嚴助在竇太后時期就已經通過策對,正要拉幫結夥,於是推薦了朱買臣為官。
嚴助這個派系來自吳越,也正因這個地頭蛇身分,嚴助敢於跟權臣田蚡對著幹,取得了漢武帝的天下廣德計劃中,東南一角的重要話事權。
閩越之地的爭戰,同時也影響了淮南王劉安的反叛計劃。
簡單說,劉安原本是打算趁著閩越亂來搞事,但嚴助跟朱買臣的活躍,不但平定了閩越,也安撫了淮南國的異動。
悲慘的是,等到漢武帝收拾劉安的時候,嚴助就被當成同謀者處死了。
這是後話。
在元朔年間的這個時候,朱買臣能被欽點與御史大夫抬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天下廣德計劃,在文獻上被強調由董仲舒提供。
但我們也聊過,董仲舒本身並沒有進入朝廷當官,根本上是個邊緣人。
漢武帝貌似採用了許多董仲舒的建議,是因為其他人也有相同的意見。
說穿了,老董比較像PTT鄉民,PO了幾篇文,然後政府「剛好」也照樣實行……於是鄉民們只知老董好棒棒,不察政府中有多少智囊。
是的,真正推動漢武帝「廣德」的人,當然是智囊主父偃。
而嚴助朱買臣也是這套計劃的參與者。
原本,該跟公孫弘對辯的應該是主父偃。
可剛好這個時候,主父偃被公孫弘設計弄死。
公孫老兒擺明了是欺廣德派大老已死,想要趁機解決落水狗們。
「天子乃使朱買臣等難弘置朔方之便。發十策,弘不得一。」
想不到朱買臣善辯……才怪。
「弘乃謝曰:『山東鄙人,不知其便若是,願罷西南夷、滄海而專奉朔方。』上乃許之。」
真正決定這場廣德計劃辯論會成敗的,根本不是公孫弘跟朱買臣。
注意到嗎?三個計劃取消了兩頭,唯有匈奴不能放。
只有衛青不能撤!
是天子的意思,也是衛子夫的力量。
是衛氏外戚的成功。
公孫弘雖然是個機八人,但他很明智的察覺到事情的關鍵。
檯面上看起來像他不敵朱買臣,可事實上到底是公孫弘勝出。
一來,其他各線還是撤了,朱買臣派系擅長的東南線也沒打。
二來,漢武帝最終還是用了公孫弘的建議。
以退為進的招數,劉徹特別愛。
這不是儒家懂玩,其實韓安國也是略懂。
總之,看起來輸了一陣的公孫弘,更得劉徹跟衛子夫的歡心。
元朔五年,衛青受封大將軍,原丞相薛澤遭免。
自古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徹這邊甚至演示了:「欲加之功,何患無辭。」
公孫老兒正式打破無功不封侯的慣例,從一介布衣,憑三寸不爛之舌,在非亂世的情況下,先成為列侯,隨即任相。
我幾乎都可以想像,當時的儒家會多麼的歌功頌德,稱讚公孫弘完成孔夫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光憑想像無法明白的是,僅僅百多年後,風向就變成了揚董抑弘。
總之,公孫弘當了兩年丞相後,正好碰上淮南王劉安叛亂事發。
公孫弘上書漢武帝,自承又老又病,無行無德,應該辭官罷侯。
就說了,這套劉徹特別的愛,當下不准他辭職,反而更加賞賜,送醫送藥。
但也許這次,公孫弘不是耍心機來著。
不久,公孫弘便因病卒於任內。
關於孔夫子一生的職志,一直都有兩派看法。
一個是想要做大官,做大事。
另一個是追求智慧,並且流傳下去。
第一個比較現實,第二個有點宗教意味。
兩者的共通處,則是為天下蒼生盡心力。
老實說,漢武帝並沒有獨尊儒術。
事實是隨著公孫弘從平民一步步登上丞相,儒家才在大漢朝廷裡茁壯起來。
但儒家真正把第一點走到極致的人,到底不是公孫弘。
而是王莽。
王莽的成功與失敗,讓儒家這個組織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