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

2021/06/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書名: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 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 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 作者:Jean M. Twenge
  • 出版社:大家出版
  • 陳揚的小小介紹:
        這本書是因為《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這本作者中寫到推薦的書籍。這本書是屬於社會學的書籍,它可以幫助你瞭解1995-2012年出生的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以及他們身處的狀態為何。就如本書的副標所寫的一樣,i世代是一群「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若你想瞭解更多有關於這個世代所面臨到的困境與可能的源由,歡迎你仔細閱讀這本書,如果你平常看社會學的書都很想睡覺的話,我建議你跳著看即可,覺得有興趣或跟你的經驗有關的,再看就好。因為讀書並不是要讀完全部,而是要讀進腦袋才是重點哦!
        本書的介紹我會挑幾個句子,就這些句子做一些評析或討論。
重點句子與評析:
人類天生傾向將事情歸為全好或全壞,但在文化變遷上,我們最好留意灰色地帶及得失抵換。(P.19)
從古至今,文化變遷都是一種權衡取捨的過程:事情的發展總是有利有弊。(P.336)
我認為這是我們看待社會學,甚至整個社會現象該有的態度。我太常想要做因果推論(A事件的發生造成了B事件的發生),但常常事情並非如此,這整個社會所發生事件的原因都應是「多重多元」的,不應該有單一解釋的因果推論。就如同家長或教師常會問我「為什麼孩子會說謊?變壞?打架?」,我能理解家長或教師都想著只要把源頭的A事件切斷,B事件就不會發生。但事情常不是如此,常是我們阻斷了A事件的發生,產生C、D、E、F更多不同的問題事件。
如今的青春期是兒童期的延伸,而非成年期的開始。(P.51)
今日青少年與年輕人的前額頁皮質之所以發展不完全,原因或許就出在他們曾未被賦予成年人的責任。(P.53)
換句話說,當個小孩時,他們可以活在蠶繭中,享受所有樂趣而不用工作。他們的父母將童年變成了一個夢幻世界,充滿了大量讚美,強調歡樂,且幾乎沒有任何責任。難怪他們不想長大。(P.57)
從不知道其他教養方式的i世代並不反抗父母的過度保護,相反地,他們接受這份保護。(P.58)
那麼,為什麼變得更安全的事界,沒有孕育出願意冒險的世代?孩子為何沒有因為覺得安全而敢於冒險?簡單來講,因為人性不是這樣。一般來說,人克服恐懼的方法是挺身面對,而不是畏縮逃避。舉例來說,治療恐懼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恐懼症患者起身迎戰最大的恐懼。此時若沒有任何壞事發生,恐懼就會減輕,接著消失。如果沒有類似的經驗,恐懼感則會持續存在—或許這就是i世代的遭遇。(P.194)
現代人生的孩子少,對於孩子給予大量的關注與保護,孩子可能經驗到過少的挫折與失敗,讓他們無法擁有相對應的危機處理及面對失敗的能力,簡單來說他們會一直處在一個安全的泡泡之中,而父母會讓這個泡泡不斷地增厚,直到他們無法再行動為止。就如同留佩萱於《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書中所描述腦部迴路發展的狀況一樣,腦部神經發展就如同在森林裡行走,很多人走的路,雜草與障礙物就會比較少,而較少走的地方阻礙與雜草就會很多,較難行走。腦部會挑最簡單的路去走。所以當危機事件發生,孩子會走的並不是去挑戰那些困難,而是會選擇躲回去泡泡之中,因為過去都是有父母的保護,他不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去開發新的路去走(他們也不會有動機),這樣的選擇既安全又省力,是大腦最佳的選擇。
許多青少年心目中,Snapchat是一種和朋友說話的「安全」方式,因為沒有令人尷尬的永久記錄可讓人分享。Snapchat有個新功能,會在有人想要用螢幕截圖保留訊息時對使用者發出警告,「然後他們就會生你的氣」某個青少年這樣對我說。(P.69)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重要的提醒,社交通訊平台可能是父母泡泡的延伸。他們擔心面對面所產生的尷尬感及許多不知道如何處理的人際議題,因此可能會更傾向躲在如Snapchat這種APP之中,越是能夠隱藏自己的資訊、避免他們所擔心的尷尬、複雜人際議題的APP,就越受他們青睞。在網路世界中,他們能保有光纖亮麗的外表,又可以在受保護的狀態下與人有限度的連結。我認為這樣的現象我只能陳述,並不能論是否好或壞,就如同前面所述,單一事件的現象陳述並非能成為因果推論的理由。
「我並不真的喜歡閱讀。我很難這麼長時間只讀一本書。我就是沒辦法乖乖坐著然後一聲不響。我們每天都要閱讀二十分鐘,但如果一本書要等上一段時間才會有趣,有就很難讀下去。」(P.72)
為什麼?也許是因為書的速度不夠快。對一個成長在幾秒間就可以點及連結或滑到下一頁的世代而言,書籍就是抓不住他們注意力。(P.72)
研究發現,每個學生平均每隔十九秒就切換工作。所有學生的電腦螢幕尚有超過75%的是窗開啟不到一分鐘。這與坐著讀幾個小時的書相比,是非常大的不同。(P.76)
這就是我們教育現場看到的問題,孩子的專注力越來越低。這跟我前面提的大腦機制(森林走路)的狀況一樣。我們過去受到快速的刺激後,那些簡單、方便、快速的事情就會佔據我們大腦的迴路,除非這個刺激夠強、更快速,不然我們很難阻擋過去大腦的迴路要走這個迴路。簡單來說,每一次我去注意那些手機上的影片、圖片跟資訊,我腦部就會獲得大量的刺激,那為何我的大腦要去習慣讀這些書?這些書會比手機有趣嗎?會比書更快讓我得到我想要的刺激嗎?我想這是很困難的。
在心理健康上,社群媒體似乎對年紀最小的青少年影響力最強;設群媒體能在情感豐富的人心中煽動焦慮感;那些最在乎「點閱量」或按讚數的人,也常是心理健康最脆弱的人。(P.97)
受到網路霸凌的青少年常說找不到方法避開折磨他們的人—這和真人霸凌不同,他們無法避開特定的某些人。除非完全放棄手機、否則霸凌仍會持續。(P.100)
今天這個時代,霸凌不再只是把你推進置物櫃裡鎖起來…他們遠遠躲在帳號和偽造的自我介紹後方,不斷痛罵、羞辱無辜者。(P.101)
社群媒體創造了一個完美的霸凌空間,霸凌者只要點一點屏幕,就可以24小時影響著被霸凌者。但常常這是在實務現場最難處理的,我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到底有受到多少欺凌,處理掉一個帳號,又會有另一個帳號出現,無法處理完。
由於我們的大腦(或許特別是青少年的大腦)對社會排斥如此敏感,於是簡訊與社群媒體便成了負面情緒的沃土。即便是情進展順利,電子通訊的節奏仍會產生問題。不像面對面互動,用電子通訊來交談經常會有延遲。試想這種狀況:你送出一則訊息,如果對方未立刻回覆,你或許會猜是為什麼。她生氣了嗎?她不喜歡我說的話?你在社群媒體上發佈圖文時也一樣。每個人都想看到按讚數,如果太久才有人按讚或根本沒人按讚,便會感到焦慮。(P.104)
社群媒體可能會導致這樣的無能感:很多人在網路上發文只報喜不報憂,所以許多青少年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朋友其實也有不如亦的時候。如果多花點時間跟朋友相處,青少年也許就能發現不只有自己會失敗。(P.116)
我記得當出FB出現的時候,可以從上面找到國小同學的聯絡方式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但很像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平台變成了一個生活的延伸舞台,它已不單單是聯絡彼此感情的地方,更多是展現自我的地方。孩子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否會認為大家都是很完美的錯誤價值觀,是令人堪憂的。
陳揚 諮商心理師
陳揚 諮商心理師
我是一名諮商心理師。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被好好地承接、涵容,創造一個共好的世界。 諮商、演講、合作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同步發佈於Wordpress:https://yangchencounselor.wordpress.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