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失控的正向思考》| 高張情緒的感性麻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ony Robbins Unleash The Power Virtual Event
雖然勒龐在《烏合之眾》一書不斷描述群體是智商低下的弱智(他在書中還真的這麼說!)但是,勒龐指出群眾的影響不僅是負面現象,而且還可能產生積極影響。而這種積極影響,也接連催生出「正向心理學」、「正向思考」的出現;不僅如此,在美國更是被許多直銷、宗教、團康、教練(coaching)發揚光大,彷彿一切痛苦的根源,來點正向思維就能排解。
不管你有沒有關注正向心理學,你也許都聽過「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有些人認為這是生命裡的救贖,有些人則認為這只不過是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在作祟而已。因此這也造成一種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鮮明立場。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們一直浸泡在如吸引力法則這樣完美無缺的正向思維中,會招致甚麼危機?
  • 教會與禱告
我在大約3年前加入了學校附近的一個教會「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有些宗教學者認為這是一個邪教,不過我對於邪教的定義不甚了解,在此不做評論)你可以從名字判斷,這是一個很強調家庭和諧的教會;我剛加入的時候還是大一,聽了許多講座、讀了很多經典甚至還去幫忙帶營隊的小朋友,一直到現在我可以說是裡頭最資深的學生會員。
不過我也注意到一件事,這裡幾乎沒有負面情緒。我曾經為了轉系而重考,最後結果不是很理想,教會的叔叔阿姨也有問了消息,但都無法給出甚麼反應;相反地,當我說「大不了我可以再準備暑假的轉學考就好」,他們瞬間恢復精力,並對我加油打氣還說著要替我禱告。兩個禮拜過後,雖然重考的結果不佳,但我還是上了想要的科系;同樣的一批人,聽到我上榜的消息便跟我說
「還好那時候有替你禱告,看來神真的很照顧你呢!」
我當時心裡正想著,這不正是確認偏誤嗎?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 Sided便提到,許多教會提倡的禱告,最終都會淪為確認偏誤的展現。如果我跟神禱告希望學業優良能拿獎學金,最後我真的實現了,我便認為禱告真的有效;相反地,如果最終沒有達成,我便跟自己說「因為神是全知全能的,代表神正在給我考驗」
我在我的教會也看到了同樣的禱告狀況,似乎所有的事情透過禱告就可以好轉,教會甚至會舉很多過往名人禱告成功的案例,有的想要成家立業、生小孩、募款......不管他們欲求的是甚麼,最終都會實現。等等,讓我們退一步思考,把禱告以及願望分開,如果兩者單獨發生,統計學上則稱「獨立事件」;如果將兩者送作堆,大腦便開始會編織兩者的因果關係。而這樣本然的大腦思維被電影用得淋漓盡致,也就是剪接(montage
.
透過剪接讓觀眾對單一事件產生不同認知(來源:Filmdaft)
上面是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示範因為剪接所產生的 庫里謝夫效應(Kuleshov Effect。同樣是一個老男人面露微笑,前一格畫面是媽媽抱著小孩時,我們便認為這老男人是個溫暖的人;如果前一格畫面一位身著比基尼的女孩,我們便認為這老男人是個變態。同樣的一個獨立事件(老男人的微笑)透過剪接穿插不同的畫面,我們便會為其尋找關聯,因為這也是大腦的功能,建立連結。
原本僅僅只是獨立事件的禱告與個人行動,當我們自行將兩者剪接在一起時,就讓兩個原本互不相關的事件,變成了彼此依賴性的互存。當我們越是追求透過禱告、正向情緒來振作自我,我們就越會依賴這些行為來安撫自我;當我們認為這些正向思考對我們有效時,便會開始忽視自己的努力、想法。作者在《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中便提到
「人若終其一生只追求正向情緒,會感覺不到真實與意義。而人若感覺不到真實與意義,絕對不可能獲得真實的快樂。」
一個人單獨保持正向情緒似乎有點怪,若是一整個群體陪他這麼做,這件事情就會變正常了。而這也就是為甚麼教會、直銷往往會讓正向思考、氾濫情緒,因為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歸屬感,不會有人把你當成是異類。處於這個狀態時,自我不會分為改善者或接受者,自我會消失;滿溢的高張情緒只不過讓人開始對感性麻木,無法與負面情緒共存,而將一部分的自我截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6會員
181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 書|我可能錯了|2023|人生|轉念、放下、傾聽內心、順其自然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5-29
📚情緒是被動激發?還是主動建構?📚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avatar
阿馨
2024-05-29
📚 書|順勢溝通|2022|人際|順著對方的特質來對話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花費3年時間寫作,結合自身經驗、觀察與學習,透過分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面向,學會什麼是溝通?怎麼說比較好?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5-08
📚 書|被討厭的勇氣|2014|心理|學會課題分離,人生更輕鬆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4-17
📚 書|鈍感力|2023|心理|適時地讓自己變遲鈍才能更健康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avatar
Dawn
2024-03-20
📚 書籍圖解: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 #學習閉環 #知識體系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3-02-01
📚 書籍圖解:知識生產的5大前提 #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 序章:知識生產 5 大前提」 👉 前提1 媒體4種型態:水平、垂直、中立、偏頗 👉 前提 2 解讀新聞的流程: 👉 前提 3 閱讀主要目標:獲得多樣觀點和知識 👉 前提 4 閱讀最終目標:形成自己世界觀知肉 👉 前提 5 利用散漫力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3-01-03
📚 圖卡筆記【從0開始搭建個人知識體系】 📚 圖卡筆記【從0開始搭建個人知識體系】 這陣子持續在看知識管理資訊 把它做成筆記,提醒自己一下 (金魚腦ing 圖卡屬於一種資訊視覺化的知識設計 而知識設計是為了讓知識進行 從〈無序〉到〈有序〉的熵減過程 初步的知識萃取是重要且關鍵的 決定了後許圖卡的品質 提升知識萃取力 = 提升圖卡知識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1-12-03
📚 圖卡筆記【發現你的天職】8  圖卡筆記【發現你的天職】8 關於為什麼我想找到真正想做的事:  我想是因為,自己內心有傷口,我是一個沒有那麼符合社會規範的人,但也很想被人認同。 有些人會認為,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是因為覺得自己很特別,所以可以不遵守規則。 我想現況會不會是:那人沒覺得自己特別,反而覺得無法融入世界感到困擾。 那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1-11-27
📚 圖卡筆記【發現你的天職】6 作者指出專長(擅長的事)是看待特點的角度,就像「謹慎」用優點來看是零失誤,若用缺點來看是低工作效率。 〔閱讀心得〕 八木仁平在書中有舉一個研究報告,A與B兩組要進行速讀訓練,原先A組一分鐘能閱讀90字,B組一分鐘能閱讀350字。 訓練後A組提升成150字,B組提升至2900字,是原先的8倍,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