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徐振輔《馴羊記》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徐振輔著:《馴羊記》,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2021年7月6日讀畢

raw-image

  1. 話口未完,上次讀完張大春《南國之冬》想到漢藏之間後,便在誠品找到這本書。而且這本書嘗試抽離漢人角度,從藏人的角度看藏地。
  2. 看完此書,自己再一次興起學習藏語的興趣。數年前曾經看到台北故宮博物館曾有藏文、漢文的暑期班。當然最後也沒有去讀。自己懂得的藏語,就是數年前去雲南義教時學會的「扎西德勒」。
  3. 縱管自己一直以來都很想去西藏,以前的我卻以為以後總有機會的。但如今因着疫症和政治風波,看來這個「以後」遙遙無期了。不過,如果我從前的確去過西藏也好,我想看完《馴羊記》後還是會再去一次。因為這本書讓我代入藏人的角度去看西藏,而不是以過客的身份,以異域的目光去看待西藏。
  4. 在張大春《南國之冬》中的藏地是一個抽背了歷史脈絡的地方,沒有明確的時代。而在《馴羊記》這篇小說裏的藏地就不同了,明確地座落在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這段時間中。這本書的書背介紹文字說「徐振輔以兩條不同時空的故事主線,輔以藏戲《文成公主》故事,將西藏七世紀、二十世紀和當代的重要歷史場景摺疊在一起」。可是我當下卻認為,《文成公主》對小說的結構、意義而言,並未如此重要。《馴羊記》始終是關注西藏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所面對的現代管治。
  5. 《馴羊記》中以雪豹為線索。主角反覆追尋雪豹不果,而徐振輔在小說中所陳架的故事中,亦都反覆出現了雪豹。在故事結尾處,主角被發現私闖西藏了,只好取道西寧搭飛機回台灣。等待回程時,主角去動物園探望早已被豢養的雪豹。那刻我相當震撼。吳明益在書中所附的後記中指雪豹隱喻故事。這種指向敘事自身的隱喻我沒有想過,自己也頗為同意。而我自己即時的解讀是,主角在野地找不到雪豹,一如主角已經找不到那個進入前現代的自然藏地、人文藏地。當主角在動物園遇上那隻懶洋洋、缺乏生氣的雪豹,便一如西藏被吸納進現代、以漢人為主的國家機器後的狀況。此外,《馴羊記》還提及了藏族青年強巴、仁青卡、南木卡獵殺了雪豹。對此,我會解讀成藏族的斷絕,新的一代已經不會再繼承「前現代」藏地的一切了。
  6. 以上我用了「現代」、「前現代」的字眼,但其實我自知這是不準確的。西藏所面對的不僅僅是現代化的問題,還有民族問題。不過本文既然重在速記,自己又不熟悉藏地歷史。於是還是暫用此詞,以為權宜。
  7. 《馴羊記》故事主要有兩層。除了「我」的一層,還有「宇田川慧海」的一層。宇田川慧海這一層相當有趣。過往自己對文化大革命的認知,都是很單純從「中國」的角度出發。宇田川慧海在拉薩的經歷卻讓我察覺到原來自己過往只想到漢文化、國族。記憶中看過而有關文革的小說便有余華的《活著》和天航的《愛因斯坦被摑了一把》。但是,這場政治運動實際上還牽扯了不同的文化、民族。而宇田川慧海的日本人身份,讓讀者能抽離漢藏的民族身份,甚或「中國」這個國族身份。《馴羊記》的「我」是台灣人,徐振輔在小說反覆強調當下這身份的尷尬。宇田川慧海和「我」都是以特別的身份入藏,觀察藏地。
  8. 看的時候想到,其實現今藏人會否用「漢人」、「漢地」這些概念,會的話「漢人」的指涉範圍是甚麼?台灣、台灣人包括在內嗎?

2021年7月6日屯門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錦鯉的沙龍
9會員
17內容數
記錄完整看過的書籍、文章,以及閱讀過後的感發。文章不求深刻精練的看法,只求看法消失之前盡快寫下,作為日後的思想發展的里程碑。
錦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6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Thumbnail
2022/08/26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Thumbnail
2022/08/10
劉雲:《語言的社會史——近代《聖經》漢譯中的語言選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2022年8月9日讀畢。
Thumbnail
2022/08/10
劉雲:《語言的社會史——近代《聖經》漢譯中的語言選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2022年8月9日讀畢。
Thumbnail
2022/07/31
毛升:《歷史不止一種寫法:十篇書評裹的歷史學景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Thumbnail
2022/07/31
毛升:《歷史不止一種寫法:十篇書評裹的歷史學景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與動物的相處與相知,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這本書的主題是追尋雲豹,雲豹就像是某種真理,是一段旅行的目的。但一如前面一直提到的,重要的不是得到那個結果,是好好感受這個過程。就算一直錯過雲豹又怎樣?
Thumbnail
與動物的相處與相知,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這本書的主題是追尋雲豹,雲豹就像是某種真理,是一段旅行的目的。但一如前面一直提到的,重要的不是得到那個結果,是好好感受這個過程。就算一直錯過雲豹又怎樣?
Thumbnail
徐振輔類自傳式的小說書寫,第一人稱主角便是一個寫作者,為了書寫關於雪豹的故事,因而前往西藏尋找雪豹。故事交錯著真實與虛構,時間上以現代與歷史交會重疊(非常吳明益的影子),甚至更有趣的是以文本裡有文本的有趣手法建構起整個故事。
Thumbnail
徐振輔類自傳式的小說書寫,第一人稱主角便是一個寫作者,為了書寫關於雪豹的故事,因而前往西藏尋找雪豹。故事交錯著真實與虛構,時間上以現代與歷史交會重疊(非常吳明益的影子),甚至更有趣的是以文本裡有文本的有趣手法建構起整個故事。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徐振輔的文章是〈文成公主〉,才讀完第一行就迫不及待往下讀,看到《馴羊記》問世,反而捨不得一口氣讀完。一直很喜歡無論是中國電影或是小說刻畫街景的黃沙感,那是當地獨有的氣質,像是胡遷的小說、賈樟柯的電影,感情多一點顯得矯情,少一點又太過冷漠,徐振輔的小說正能拿捏到那種傷感的距離。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徐振輔的文章是〈文成公主〉,才讀完第一行就迫不及待往下讀,看到《馴羊記》問世,反而捨不得一口氣讀完。一直很喜歡無論是中國電影或是小說刻畫街景的黃沙感,那是當地獨有的氣質,像是胡遷的小說、賈樟柯的電影,感情多一點顯得矯情,少一點又太過冷漠,徐振輔的小說正能拿捏到那種傷感的距離。
Thumbnail
會知道《馴羊記》是看到朱宥勳在他2021年十大文學書中力薦此書,甚至還說「如果你喜歡吳明益,那絕不能錯過徐振輔,因為你可能正在見證一位重要作家的崛起。」都說成這樣,不讀好像對不起自己(?)
Thumbnail
會知道《馴羊記》是看到朱宥勳在他2021年十大文學書中力薦此書,甚至還說「如果你喜歡吳明益,那絕不能錯過徐振輔,因為你可能正在見證一位重要作家的崛起。」都說成這樣,不讀好像對不起自己(?)
Thumbnail
他可能也察覺到,為什麼於現實中的自己感到迷茫、毫無方向時會被西藏所吸引、來到這塊意義過度飽和的高原?又為什麼會花上諸多筆墨書寫該地,以至於創作出這本《馴羊記》,他是否真如他所調侃的上班族那樣,僅是被擁擠浪潮趕赴西藏的講者之一?
Thumbnail
他可能也察覺到,為什麼於現實中的自己感到迷茫、毫無方向時會被西藏所吸引、來到這塊意義過度飽和的高原?又為什麼會花上諸多筆墨書寫該地,以至於創作出這本《馴羊記》,他是否真如他所調侃的上班族那樣,僅是被擁擠浪潮趕赴西藏的講者之一?
Thumbnail
「圖博抗暴」進入第63週年,流亡政府似乎已成常態,無法離開的人們,歷經入侵、文革等各種事件後,仍被視為威脅政權的未爆彈,依舊受到嚴格管控。以尋找雪豹為題,《馴羊記》作者徐振輔帶領讀者走進這個台灣並不那麼熟悉的國度,其中包含西藏的人文、歷史與環境,表面談的是旅行,實際上卻也為人文與自然日漸凋零而哀悼。
Thumbnail
「圖博抗暴」進入第63週年,流亡政府似乎已成常態,無法離開的人們,歷經入侵、文革等各種事件後,仍被視為威脅政權的未爆彈,依舊受到嚴格管控。以尋找雪豹為題,《馴羊記》作者徐振輔帶領讀者走進這個台灣並不那麼熟悉的國度,其中包含西藏的人文、歷史與環境,表面談的是旅行,實際上卻也為人文與自然日漸凋零而哀悼。
Thumbnail
雖書名為馴羊,卻是徐振輔三度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的過程。 作者帶著地理本科生的專業理性,夾雜對人文社會的柔軟視野,讓我們得以貼近當地藏人視角,感受到天地萬物。看見不同於昔日的西藏,過往與今時交錯,對這土地上發生的歷史惋惜,著實是本西藏風土人文誌。
Thumbnail
雖書名為馴羊,卻是徐振輔三度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的過程。 作者帶著地理本科生的專業理性,夾雜對人文社會的柔軟視野,讓我們得以貼近當地藏人視角,感受到天地萬物。看見不同於昔日的西藏,過往與今時交錯,對這土地上發生的歷史惋惜,著實是本西藏風土人文誌。
Thumbnail
徐振輔著:《馴羊記》,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Thumbnail
徐振輔著:《馴羊記》,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Thumbnail
《馴羊記》以「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為主線,輔以作者對西藏風土的觀察;另外也將歷史脈絡巧妙地埋進故事中,從唐代文成公主和親一直到文革後的現在。政治現實固然令人不勝唏噓,但自然環境的危殆更是令人憂心。透過作者獨到的眼光與凝鍊的筆,帶領讀者神遊那片蒼茫大地,一同為雪豹的足跡驚嘆、為藏人傳統文化的消亡憂傷。
Thumbnail
《馴羊記》以「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為主線,輔以作者對西藏風土的觀察;另外也將歷史脈絡巧妙地埋進故事中,從唐代文成公主和親一直到文革後的現在。政治現實固然令人不勝唏噓,但自然環境的危殆更是令人憂心。透過作者獨到的眼光與凝鍊的筆,帶領讀者神遊那片蒼茫大地,一同為雪豹的足跡驚嘆、為藏人傳統文化的消亡憂傷。
Thumbnail
人生如等待雪豹。有時我們費盡心思卻一無所獲,有時,就在絕望之際,峰迴路轉,什麼也說不定。
Thumbnail
人生如等待雪豹。有時我們費盡心思卻一無所獲,有時,就在絕望之際,峰迴路轉,什麼也說不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