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國朋友的中文練習紀錄(一)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距今將近一年前,我在臉書的語言交換社團上放上了簡短自我介紹後說:「我最近對教中文蠻有興趣的,希望可以認識大家!」原本不怎麼期待會有回音,但才一個下午,我的私人訊息就被灌爆。在這排山倒海的訊息堆中,不免出現一些只想交朋友的人。我不排斥,但回訊息回的有點心累。
  最後,M先生的老婆來訊,詢問語言交換的事情。在討論過後,我決定幫助M先生練習中文,也與他成為了語言交換的夥伴。
  交流的過程氣氛很輕鬆,在這之間也有一些文化知識的交流。我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能夠傳遞所學、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中文。而且過程輕鬆沒有負擔,偶爾遇到的難題就是解釋「語感」,雖然這類抽象的問題往往讓我頭疼,但還是很有趣,思考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而答案往往充滿驚喜。
  第一次見到M先生,他身穿球衣,手抱著一顆籃球。燦爛的對我笑了下後,我們轉進咖啡廳,開始了第一堂課。
你還記得你是如何學習母語的嗎?
  在第一次看到M先生自學中文的課本時,書頁字句間滿是抄寫練習,說是幫助肌肉記憶,同時習慣中文的書寫方法。在這瞬間我想起語言學提到的:不同於英語體系的詞彙,中文是由一個字一個字組成,字字為一單位;而英語則是由字母堆砌而成,在我看來相對地更加穩固。除了想起中文與英文之間的極大差距,那些被重複寫下的單詞讓我想起小時候討厭的其中一項作業──圈詞。一個詞寫一行太不人道了,小小的手握著重重的筆,幼小的我揉揉犯睏的眼,噙著委屈的淚水再一次完成作業(第一次寫的圈詞因為字太醜被老師撕掉)。混雜著自己的回憶和眼前發生的事情,我好像又看到了年幼的自己在中文的世界裡探索文辭,而所有的不清楚不明白,正在以透過更有條理的方式一一解釋。
  說是討厭那時候惱人的抄寫作業,但或許不這麼做,長大以後的我會忘記怎麼寫字呢。你還記得你是如何學習母語的嗎?耳濡目染四字很明確的就是答案。簡單來說,M先生正在以我們習得母語的方法學習中文哦!
  從腦中貧弱的語言學知識庫裡面抓出幾項資訊,孩童習得一項語言的順序為:模仿、發現規律、創造新詞。在這之後,針對各項生活內容建立language frame,透過與生活周遭不同人的交流,取得、擴大或是加深對一項language frame的內容。
  小時候還有一個題目是照樣造句,重複練習一個語言的某一種使用方法。小時候常常亂寫蒙混過這項作業,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幸好沒有花太多時間想破頭(大笑)。沒錯,照樣造句確實對熟悉一個語言是一個好的練習方法,但多半的時間,老師往往要我們背下自修上的答案交差。而在這個學習模式下逐漸長大的我,差點失去了對文字的創造力以及想像力。同理可知,造句也是有一樣的情形發生。最討厭被要求記下那些硬梆梆的罐頭句子了,但在老師拿著熱龍膠條或是木棍的淫威下,我不得不耐著性子逐字把造句吞下肚。
  研究中提到的模仿以及在使用語言時發現規律,前者比較容易被成年人做到,後者的話卻難以實現。以我活這麼久(才21歲)以來的觀察,身邊的人太習慣以背誦例外取代探索規律,導致這項能力逐漸弱化。而至於原因呢,就是不論是學校老師或是補習班老師,都以公式化的教學、背誦技巧,拭去我們對探索一件事情的熱忱,而此舉也淡化了我們知識學習的深度。

  你有印象是怎麼學習母語的嗎?除了抄寫和背誦,觀察字的部首,也是分類文字的一大關鍵。而M先生正以這種方式認識中文詞彙呢。
為什麼一定要把字寫出來?
  我問M先生是否學過注音,他回答注音以及拼音他都有學。這邊就有了第二個問題:聽就懂了,為甚麼一定要把字寫出來?
  一開始聽到問題時,有點慌張,難道我要在第一堂課就顏面盡失!靜下心來想想後,腦中分析到:同音字會造成誤解,進而使雙方尷尬;同意字帶來的問題較小,但如果就此不用,也是可惜了中文字的美。好的,回答完文字帶來的困惑,接下來有更棘手的問題:「全部寫注音不就好了?」現在想想,這問題不意外會被問出來,但當時真的嚇死我了。
  「全寫注音不就好了?」拉丁語系國家,應該說,這世界上不是使用「圖像文字」的人們,或許會有相同的疑問(笑)。聽是可以聽懂,甚至也能唸出書上的注音,幫助自己將語意聽進腦中。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我認為,注音只是工具,不可能取代文字,硬要說的話,我覺得只有「ㄉ」勉強可以拿來取代模稜兩可的「的」和「得」。說到底,注音只是工具,但為何只是工具呢?為什麼可以把聲音變成更多不同的字呢?依稀記得國中的課程告訴我,中文字分成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意旨,這四個不同的造字規則建構了整個中文體系。再加上,以前的人會指著一個東西叫出聲來讓身邊的人知道他在說什麼,在指著什麼。這種暗示隱約成了現在的「字的聲音」的起源,最後以注音輔助呈現。而四個造字規則,成就了中文的外觀。
  現在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了。全寫注音不就好了?是阿,但你怎麼知道這個注音寫的是河水流動的刷刷,還是樹葉被風吹動得唰唰?輔以上下文,單聽聲音,或是單看注音,還是會讓字句的深度變得淺薄,不夠乘載更多意義。
  
  講了這麼多,卻只提了兩個問題。以第一堂課的紀錄來說也夠了(笑)。只能說語言交換真的很有趣,他們夫妻倆對我也很好。在與M先生一起進步中文的這段時間,我總是被問起「為什麼想要做這件事情?」。第一,這是我想做的事情,不必為了向誰回報進度和結果的條件下,我可以很輕鬆的參與;第二,因為是想做的事情,所以總是特別有動力;第三,也是這個問題的最中心解,就是好奇。
  好奇就夠支撐我辦事了。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ronnmaio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外出取材 | 《小說中的壞女人與壞女人的道德世界》◎胡淑雯 - 演講紀錄《小說中的壞女人與壞女人的道德世界》演講紀錄 ◆ 講者:胡淑雯 ◆ 時間:2009.05.07 ◆ 地點:台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Thumbnail
avatar
brownshale
2021-08-20
12星座外國學生,學中文的特性因緣際會下,經歷了一些事情,開始對靈性、宗教感到好奇,認真地研究了一點星座。才發現星座裡面的學問知識很深,雖然沒有厲害到可以發展成專業,但我覺得不管是星座、血型或生肖也好。 如果可以先預測學生的個性、可能有的地雷,真的能夠大大地縮短彼此的磨合期,知己知彼是一件很棒的事。
Thumbnail
avatar
Helen賴
2021-07-31
說故事YouTube Shorts短片怎麼做?用老高與小茉的潘博文事件來示範練習如何使用長度限制為60秒的YouTube Shorts格式,製作出說故事類型的短影片?我採用老高與小茉的「消失的同學-潘博文事件」,製作這支示範影片供你參考,幫助你企劃出適合短秒數呈現的說故事內容。
Thumbnail
avatar
我幫你做YOUTUBER
2021-02-19
歷史上的今天─11月8日(金氏世界紀錄日、共產黨中國記者日)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和平之路~胡錦濤時期
Thumbnail
avatar
吳僑生
2020-11-08
釜山 #2 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國沙發友「嗨,不好意思讓你等我這麼久。」一個聲音傳來。 抬頭一看,是一位目測大約十九歲的女孩,嬌小的身形配上笑容給人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Thumbnail
avatar
Sunny Tsai
2020-05-16
如何用火箭般的速度學習英文的文法與單字?(一)如果你是母語人士,而且要求只是能夠對話就好,那就暫且把文法放在一邊吧;而如果你追求的,不僅僅只是日常簡單的對話,而是考試、演說、寫作,或者在對話的時候,想要增加專業感,諸如此類的目標。
avatar
雷鷗
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