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願能讀懂這身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跟朋友、家人pk減重效果也好一陣子了,我們通常約一個月用同一個體重計量一次,當然如果時間不巧早點晚點都沒差啦!而且非常凶殘的,要在晚餐後量,美其名「這時候的數字最能讓大家有減重的動力」!

當聊到體重,大家可能會開始好漢大提當年勇,說小時候多會吃、年輕的時候怎麼吃都吃不胖、怎麼吃都不會長痘痘等等等。某日突然靈機一動,好像體重的數字的變化算是最為明顯給自己的提醒了,配上中醫整體觀,嗯?好像有點意思!趕緊的來當靈感寫出來哈哈!

中醫的正常

首先,總要先了解什麼是正常吧!如果一個身體非常正常的人,那他的身體應該會是非常的機敏,會自行判斷需要的養分吸收掉,不需要的部份順利全部排出。當吃到該忌口的罪惡的美味,身體當然是判斷不需要的營養→當垃圾排出。

哀傷的只有自己體重變化可以舉例

  • 高中以前完全大食怪吃不胖星人,所以完全沒有在意過體重。最變態的功績是吃喜酒(擺路邊的那種,台南這種的菜色豐盛到嚇人)跟老哥兩人可以包一桌從頭吃到尾,吃的一乾二淨。
  • 高中畢業身高168cm,體重約在52-55kg之間,反正也沒認真量過,差不了太多。大學之前粉刺是什麼都沒見過,沒有任何保養,皮膚很好。天天排便,沒小腹,反正就是個現在想起來都會羨慕自己的狀態。
  • 大學體重約在56-59kg左右浮動,食量還是比一般男生大多了,吃到飽絕對划算。但是明明每天在學校要爬坡,運動量也大。就是覺得好像肉長得不太均勻,腹部到大腿自己覺得長肉有點明顯,所以開始注意體重。
  • 大學畢業後,突然從運動量大的大學生變成坐電腦前的上班族,很明顯感受到什麼叫做年紀帶來的代謝退步,繼續長肉之後覺得不妙,詢問武癡友人情報後開始空手道的學習,有運動兼強身護體覺得很安心。
    開始控制食量,覺得好像不能這樣吃下去了,體重大概控制在60-63kg左右。
  • 去日本打工度假前因為忙一些事情跑來跑去,維持在60kg。
    一年打工度假回來後57kg,在日本必須狂走路,打工因為時間關係沒辦法吃中餐。食量增加不少,人生走最多路的一年,身材線條變很不錯很顯瘦。
  • 回來後約聚餐、吃各種嘴饞美食,一年後68kg,史上最高!
    走路量少非常多,還是有在練拳,食量是在日本的狀態。
  • 有意識控制食量,中間遇到家裡體重計壞掉,心理上深覺危機感。
    開始會看各種改變飲食結構達到健康減肥的資料,當時有低血壓低血糖的症狀,也不敢輕易嘗試斷食法節食法,所以通常走吃飽飽瘦身路線。
  • 過了快一年還是買進體重計,一量約63-64kg,覺得減肥有成得意貌。
  • 在家裡各個公共空間執行斷捨離活動,整理至少三個月,61.8kg,覺得好像有機會回到大學年代。
  • 經過秋冬過年一連串被請吃被餵食管不住嘴覺得自己有本錢亂吃之後,64-66kg。
  • 歷經各種實驗,大概抓到身體目前能到的程度。這兩三年大約控制在62-65kg。雖然有跟親友比賽,但是其實也沒多認真執行,反正數字沒太誇張自己都是走放任路線的。
  • 近一兩年開始慢慢認真觀察實驗自己的體質,回憶起小時候的健康狀態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努力一下。最近疫情三級以來宅在家自己玩耍,今天突然想到量個體重,晚餐後62kg,本來以為會變胖的,畢竟在家爽爽過,不是坐在電腦前,就是坐在食物前。結果反而比上次量瘦了3kg。忽然間覺得體質好像有點進步了!
  • 2021.08.06更新:寫這文章後沒兩週,體重來到60kg,曾經如此努力也到不了的數字,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出現在面前,哇喔!簡直有種虛幻感~

靈機一動的想法:體重的背後是?

  • 小時候絕對是父母給的健康人代表,外加阿母不買零食,家裡只有蔬菜水果飯麵蛋。給予我可以在外面亂吃冰、回家路上買炸物之類禍害自己的扣打。
  • 大學以前,光看外表就能知道體質還不錯。
    不過高中某次開始越來越嚴重的經痛,已經是體質偏異的提醒了。當時還是跟從前一樣吃冰、亂吃自己想吃的。
  • 大學科系壓力重、熬夜是日常、基本上都是外食亂吃。體質明顯崩壞,比如說大爛臉、肉長得不平均、身體線條不均勻、運動量大但是體重回不到過去。種種都表示體質不正常越來越嚴重。但是年輕人根本不會專注在此,繼續燃燒身體。
  • 畢業上班後,外食減少,但是自己有錢更能輕易買想吃的亂吃,或是跟朋友出去聚餐,吃一堆基本上都是犯規的食物。
  • 在日本雖然有大量走路導致身材線條不錯,但是亂吃情況更嚴重了。畢竟賺的是日幣又難得在那生活,這個也想吃那個也想吃,光看照片就知道當時吃的多爽。但是經痛問題、甚至下班就斷電、到處都能秒睡補眠。可以知道出去玩大概都是靠腎上腺素在撐,體重雖有減但體質惡化的更嚴重。
  • 回來後因為不想久坐,找了個在外面跑來跑去的工作。公司冷氣房和外面大太陽的溫差冷熱交替、長期爆汗更虛、通常面對廠商的時候都不是太美好的情緒壓力、斷電情況更明顯。一次機會長期累積下來的自我糟蹋徹底爆發。
  • 現在有能參考的各種理論,用這些學習到的方法回頭看多出的至少10kg肉,看數字不過增長區區10kg,背後的變化卻已經天翻地覆了。想先揍每個時代的自己兩拳出氣。這世界上果然所有都是自做自受,怪不了外在怪不了他人,就是自己渣自己......唉!

最大的問題在?

  • 「自我忽略」:記憶中每個時期都覺得自己滿健康的沒什麼大問題,唉呦那些小毛病大家都有影響不大啦!虛弱感一定是練拳不夠認真啦!所有身體發出來的各種訊號各種細節完全忽視掉。
  • 「各種對年紀的誤解謠傳」:滿常聽到幾歲以後代謝變差,所以會有abc的症狀;幾歲以後會有def正常老化會出現的症狀。有時候這種言論只能說是片面的正確。不看過去怎麼糟蹋自己的,只用「老化、年紀到了」來安慰蒙蔽自己。老化會有耗損沒錯,但是拜託中肯點面對自己的一切好嗎!很多症狀不是老化!是體質偏異了!是病了!
  • 認真改變習慣、認真調整,依然可以擁有活力充沛的身軀。
    不要拿年紀當藉口,正視自己的狀態。
    的確年紀到哪會有一些相應的狀況,這連黃帝內經都講的明明白白。但是書裡也有說好好養身狀況還是能非常好。
  • 現代有活到一百多歲健康又長壽的長者,也有七八十依然比年輕人還耐操的阿公阿嬤,更有童顏鶴髮猜不出年紀的修行人。如果年紀是絕對的,那麼大好大壞的例子都不會存在!
  • 現在科學統計總是會給出各種平均值各種機率。但是對每個個體來說,健康只有0%和100%,如同電腦的0和1。只有健康不健康、生病不生病,不是正常就是偏異。管他情結輕重,都是有問題,嚴重程度只是跟治療方式和時間有關,但都是有問題,必須要正視這點!
    成功機率90%的手術,有沒有失敗的可能?有!對那個被動手術的患者來說,有那種「手術90%的部份是成功的,10%的部份失敗了」的講法嗎?沒有!對患者來說只有0跟1,不是成功就是失敗!
  • 大數據能有統計機率,但每一個個體,每一個決定都是全部,沒有曖昧模糊的餘地。我們之所以需要機率需要統計數據,只是因為智慧不足,沒辦法看透所有的因果,所以沒辦法一針見血的找出最佳解答。所有的醫學療癒,都是在統計數據之上確認一個範圍,再依照個人體質反應來做細部調整。
  • 像閱讀一本心愛的書一樣閱讀身體,可以分析推理誤解,但不要拒絕否定書裡給的所有線索。
  • 最後,我的目標是「正常體質」,相信在體質正常的狀況下,那個體重就是最適合的體重。跟親友比賽也是種趣味性也許可以讓大家更有動力,不特別糾結在體重,而是更加注意身體給自己的訊息,體重,也只是其中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鈴瀧編的千界沙龍
30會員
136內容數
生活裡的驚喜與精采,打開好奇心。
2022/12/31
2023年第一篇,當然要從好的開始喔耶~! ●隨喜祝福一切善行
Thumbnail
2022/12/31
2023年第一篇,當然要從好的開始喔耶~! ●隨喜祝福一切善行
Thumbnail
2022/10/28
對醫學充滿敬意,不管哪一種。更深入的說,可以說是對生命的敬意,能為之努力且付出大量時光的人,都值得令人敬佩!
Thumbnail
2022/10/28
對醫學充滿敬意,不管哪一種。更深入的說,可以說是對生命的敬意,能為之努力且付出大量時光的人,都值得令人敬佩!
Thumbnail
2022/08/04
寫在前面老實說 首先,如果體質超級健康正常人,愛怎麼呼吸就怎麼呼吸。 其次,如果有專門修行人,請依照自己受到的教導執行。 p.s.因為腹式呼吸那篇的好留言,於是動力滿滿的快速完成這篇哈哈XD 再p.s.紓緩改善程度完全看個人練習功力+日常各種習慣+原本問題的程度綜合影響。
Thumbnail
2022/08/04
寫在前面老實說 首先,如果體質超級健康正常人,愛怎麼呼吸就怎麼呼吸。 其次,如果有專門修行人,請依照自己受到的教導執行。 p.s.因為腹式呼吸那篇的好留言,於是動力滿滿的快速完成這篇哈哈XD 再p.s.紓緩改善程度完全看個人練習功力+日常各種習慣+原本問題的程度綜合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減重你可以什麼都吃,但不要過量,很多時候也許不是真的「吃了好多熱量太多的東西」而是「真的吃了很多你以為熱量不多但分量過多的東西!」
Thumbnail
減重你可以什麼都吃,但不要過量,很多時候也許不是真的「吃了好多熱量太多的東西」而是「真的吃了很多你以為熱量不多但分量過多的東西!」
Thumbnail
原則上就是「吃夠了就好」,可以「吃飽」但不要「吃撐」,偶爾可以「吃撐」但不要一天三餐都吃到撐; 「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但明知道會胖的東西,不要經常出現在飲食的組合裡,其他的日子就吃「本來就需要吃的正餐」。
Thumbnail
原則上就是「吃夠了就好」,可以「吃飽」但不要「吃撐」,偶爾可以「吃撐」但不要一天三餐都吃到撐; 「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但明知道會胖的東西,不要經常出現在飲食的組合裡,其他的日子就吃「本來就需要吃的正餐」。
Thumbnail
醫生建議R2要減到與初始體重相差10%,是基於研究在減肥初期有降低到這個幅度,往後能維持減肥成果的機率就越高,醫生建議的維持期是半年到一年,但也有研究建議維持期要拉長到五年,才算是真正的減肥成功,也跟這個定位點的理論有關,就是你的身體把定位點調降了
Thumbnail
醫生建議R2要減到與初始體重相差10%,是基於研究在減肥初期有降低到這個幅度,往後能維持減肥成果的機率就越高,醫生建議的維持期是半年到一年,但也有研究建議維持期要拉長到五年,才算是真正的減肥成功,也跟這個定位點的理論有關,就是你的身體把定位點調降了
Thumbnail
喝水會胖,但尿尿可以少掉300g左右;睡覺多的話可以少500g;洗澡多的話也會有300g。睡覺前的體重會比起床多。而運動或是飲食的變化,不會在「隔天」就會看到,要延後2~3天才會有變化,另外「吃多了」的確會突然增加比較多,偶爾吃多了只要維持一定量的熱量消耗,它也會在幾天後減少,不要太容易沮喪就不持續
Thumbnail
喝水會胖,但尿尿可以少掉300g左右;睡覺多的話可以少500g;洗澡多的話也會有300g。睡覺前的體重會比起床多。而運動或是飲食的變化,不會在「隔天」就會看到,要延後2~3天才會有變化,另外「吃多了」的確會突然增加比較多,偶爾吃多了只要維持一定量的熱量消耗,它也會在幾天後減少,不要太容易沮喪就不持續
Thumbnail
第一篇文章就有提過我從國中就開始減肥,所以這系列就想單純分享我試過的一些方法的經驗。所以~大朋友、小朋友快來一起坐上時光機,跟著錶子一起看看,錶子怎麼節食減肥的喔~(娃娃音)
Thumbnail
第一篇文章就有提過我從國中就開始減肥,所以這系列就想單純分享我試過的一些方法的經驗。所以~大朋友、小朋友快來一起坐上時光機,跟著錶子一起看看,錶子怎麼節食減肥的喔~(娃娃音)
Thumbnail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管好自己的嘴巴!』,餐餐七分飽,在搭配運動,我想慢慢會有成果的。
Thumbnail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管好自己的嘴巴!』,餐餐七分飽,在搭配運動,我想慢慢會有成果的。
Thumbnail
我最後一次看見我的鎖骨是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體弱多病,家人費了很多心力幫我吃中藥進補、煮很多好吃的菜,讓我的健康狀況在兩年的時間內迅速提升,但我也就此開啟了橫向發展的人生...... 減肥對我來說是人生的課題,對我的家人來說則是飯桌上少不了的話題。小到吃餅乾大到吃年夜飯,我手上拿著的食物,都逃
Thumbnail
我最後一次看見我的鎖骨是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體弱多病,家人費了很多心力幫我吃中藥進補、煮很多好吃的菜,讓我的健康狀況在兩年的時間內迅速提升,但我也就此開啟了橫向發展的人生...... 減肥對我來說是人生的課題,對我的家人來說則是飯桌上少不了的話題。小到吃餅乾大到吃年夜飯,我手上拿著的食物,都逃
Thumbnail
當聊到體重,大家可能會開始好漢大提當年勇,說小時候多會吃、年輕的時候怎麼吃都吃不胖、怎麼吃都不會長痘痘等等等。更想分享的是幾年之間累積的想法。藉由體重,看見了什麼?
Thumbnail
當聊到體重,大家可能會開始好漢大提當年勇,說小時候多會吃、年輕的時候怎麼吃都吃不胖、怎麼吃都不會長痘痘等等等。更想分享的是幾年之間累積的想法。藉由體重,看見了什麼?
Thumbnail
小時候胖,真的就是胖!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是個胖子,從小胖子一路變成大胖子,但前半段時期我從沒想過要減肥,一方面是當時的我不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以為大量的運動本來就需要補充大量的體力,但當時的我不懂,雖然都是肌肉,可是雞胸肉和炸雞排所攝取到的養分和熱量是截然不同的。 本人的腳至今還是長這樣
Thumbnail
小時候胖,真的就是胖!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是個胖子,從小胖子一路變成大胖子,但前半段時期我從沒想過要減肥,一方面是當時的我不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以為大量的運動本來就需要補充大量的體力,但當時的我不懂,雖然都是肌肉,可是雞胸肉和炸雞排所攝取到的養分和熱量是截然不同的。 本人的腳至今還是長這樣
Thumbnail
在幾年前,我的體重是一直降不下來的。 即便一直努力少吃飯、努力運動,體重計上的數字仍然不變,為此感到焦慮。多次自我懷疑後就是自暴自棄開始亂吃,甚至憤世嫉俗的批評現在的審美觀。之後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家人的不斷數落、體檢報告的脂肪肝警告後,才又滿懷罪惡感、灰頭土臉的繼續少吃飯和做著又累又沒效的運動,多
Thumbnail
在幾年前,我的體重是一直降不下來的。 即便一直努力少吃飯、努力運動,體重計上的數字仍然不變,為此感到焦慮。多次自我懷疑後就是自暴自棄開始亂吃,甚至憤世嫉俗的批評現在的審美觀。之後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家人的不斷數落、體檢報告的脂肪肝警告後,才又滿懷罪惡感、灰頭土臉的繼續少吃飯和做著又累又沒效的運動,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