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v.s非主流:醫療能量快爆炸的時代,我們可以......?+生活習慣實驗小目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主流v.s非主流

對醫學充滿敬意,不管哪一種。更深入的說,可以說是對生命的敬意,能為之努力且付出大量時光的人,都值得令人敬佩!

➤主流醫學

能去念醫學院的人群,要嘛超天才、要嘛超努力、要嘛要變態。別說其他,抗壓性不高的人,如何能在來自醫院經營管理方面的瑣碎以及幫助病人承接生命重量之間拿捏平衡,尋求能讓自己呼吸喘口氣的夾縫求生?
網路上有不少醫學知識型youtuber,對於主流醫學的資料也相當豐富繁瑣,還需要自己研究主流醫學嗎?有需要的時候能有管道可以諮詢/搜尋就行啦!再怎麼研究想來是拼不過每天為此付出大量時光的天才們呀!與其半桶水不如靠這些專業人士才是上策!

➤非主流醫學

必須承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來自網路上偶然看到的論戰,大大引起了我的興趣......吵成這樣實在太令人好奇了!看下方「飲食綜合相關」的列表,裡面筆記的幾款方式哪個沒被論戰過?通通都有啦!可真的每款都好好玩好有趣呀!
有人真的因此受惠,也有人因此更糟糕,其實仔細想想,就算去醫院,也不是百分百能治好,連手術都有成功率的問題,基本上這點大家都差不多真沒啥好說的。更別說很多人在不是非常了解的情況下自己亂用誤用後回頭批評的情況也是常有。
許多非主流醫學都是各民族於時光長河中流傳下來的瑰寶,或是用非常清奇角度切入的觀點,學習的過程裡非常有趣且快樂,讓喜歡各種奇妙事物的好奇心大大滿足。
或短期、或中期、或長期的實踐實驗裡,不再無視自己的身體,不再讓自己對身心只是非常粗大的感知(→有很明顯嚴重的症狀才意識到生病不對勁,會有:「怎麼突然就生了病呢?」的想法)。
越來越細緻的覺察、感受,且一步步用各種角度理論深入了解食物、習慣、經絡、運動等等各種綜合因果影響,可以在當初各種不在意的小症頭出現時,就即時修正,使其不惡化。即使真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感冒生病了,也能快速的緩解或依照所在各種特殊情形下應用相應的解法。
能留下記錄筆記的,大概都是相對來說好實踐、不會太麻煩、實踐後至少曾經對自己和家人有益的部份。
另一個小因素是......非主流除了少數完全公開的資訊,絕大部分都沒有健保支援啊!就算真的找到非常專業的人士,燒錢程度簡直讓人心驚膽跳,比起來一些專業參考書簡直太便宜啦!選擇偏飲食相關、經絡按摩、中醫理論、必要物品好取得的方式,學起來未來一直有用,還能讓家人受惠,那還等啥呢?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中醫也有專業課程專業中醫師......就不能是從小懷抱武俠夢的小興趣咩?XD就覺得講氣啊講陰陽講五行和那些穴道名字很酷很帥氣啊!最近看到考古界發現失傳的上古中醫醫書,上古中醫已經失傳兩流派現存也只剩下黃帝內經這系列,不覺得聽起來就超級厲害超級夢幻傳說(星星眼)!這麼酷的好物,自己學習研究實踐實驗,不必負擔他人生命的重量,也沒有各種考試醫院的壓力,當然要玩起來啊!
賞個花再繼續

不看醫生不去醫院可行嗎?

  • 看個人,如果是高壓環境、亂吃飲食、混亂生活習慣的人,推薦還是來點相應的定期健康檢查比較好。
特別回憶一下幾年前故去的超強奶奶,89歲,講到醫院醫生口頭禪就是:「醫生都是騙人的。」非常強大的自我意志,覺得外面的東西都不乾淨基本上都自己煮,無辣不歡四川人,餓了才吃,覺得沒啥力氣煮就吃飯配自製醃辣椒。最後幾年腿部有點退化,走路很慢,偶而會腿軟跌倒。一輩子都沒去醫院過,健保局甚至還給過奶奶好幾張獎狀。自己獨居,老爹去照顧她平均兩天會被趕回家一次,說:「不把自己的家管好就好,老是待在我這幹嘛?」於是只好陪二休一XD
最後那次跌倒應該是摔到肋骨,誰扶都痛,於是直接叫奶奶人生第一次救護車(原來這種狀況可以用被單抬起人非常好移動呀!學到了學到了!),因為奶奶自己都動不了於是被迫推進急診,醫生照例詢問一下有沒有過往病史,老爹說她是第一次進醫院,據說醫生當時的反應非常有趣的傻眼,急診室醫生護士還圍觀之(剛好那天急診室只有奶奶一人)。然後藉機做點簡單的血液檢查之類,挺健康正常沒啥大問題,肋骨有點裂,住院幾天觀察看看吧!
然後每天都精神大好的鬧著要回家,在第三天一早,一覺睡到故去。留下傳奇又津津樂道的一生。
  • 奶奶留給我最大的影響是:
簡單生活絕對對健康有益處;心裡的灑脫與堅定的意志對健康有益處;老年後腿真的容易退化/出問題(原因很可能來自吃重鹹→水腫),趁年輕的時候多鍛鍊鍛鍊保養保養。
我家隔壁鄰居有個96歲目前仍健在的阿嬤還可以自己走路去附近的小市場買菜、可以自己煮飯洗衣、背部挺直,所以好好養護能活蹦亂跳是絕對可能!這兩位奶奶記性都非常好~以前常常都被奶奶的記性給驚嚇驚豔到!

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把健康託付給醫生,出問題的時候就請求/要求醫生一定要治好?
還是自己負責,把日常小事慢慢的調整,不仗著年輕糟蹋身體(雖然已經糟蹋過了...汗...)。不放縱自己的口腹之慾,用點小心思讓自己可以吃健康且美味的好食物,健康美食與療癒身心不是對立而是可以同時領受的!覺察且清楚自己的各種狀況,即使真的需要去看醫生,也能清楚描述醫生需要的相關重點。
  • 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可以最小限度的利用醫療資源,紓解醫療能量的壓力。
  • 不斷的學習、實踐實驗、觀察自身後,逐漸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 方法不是一成不變,如同一艘船載你渡河後,船就可以放下,硬背著船前行不就產生新的負擔了嗎?某個時期最適合的方式改善到某個程度也許就要換方法會更好,所以沒有絕對的好方法,只有適合不適合的考慮而已。

不「自以為正常」。通常「自以為正常」會有幾個特點:

  1. 不會想改變調整目前的飲食、生活習慣。
  2. 小症狀出現容易一概用「老化啦!退化啦!」合理化,於是繼續完全不想改。
  3. 很難接受自己生病,會覺得「怎麼這麼突然」。通常希望醫生可以短時間治好還不復發。
  4. 一旦嗑藥可以壓制/維持,就繼續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活習慣實驗小目錄

感謝自己有愉快的時間陸陸續續整理出許多筆記,未完成草稿還有不少,有空想到還會不定期修文,希望能以正面介紹特色、好理解、閱讀愉快的方式記錄之。
  • 小目錄不定期更新,希望能給舊雨新知都能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部份❤

飲食綜合相關

淨化放鬆相關

呼吸運動相關

生活小事相關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36內容數
生活裡的驚喜與精采,打開好奇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鈴瀧編的千界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寫在前面老實說 首先,如果體質超級健康正常人,愛怎麼呼吸就怎麼呼吸。 其次,如果有專門修行人,請依照自己受到的教導執行。 p.s.因為腹式呼吸那篇的好留言,於是動力滿滿的快速完成這篇哈哈XD 再p.s.紓緩改善程度完全看個人練習功力+日常各種習慣+原本問題的程度綜合影響。
認真畫完圖只覺得古人的數學也太好了,最基礎的天干地支記日,一個是十進位一個是十二進位,還要知節氣,有時候加入變數,所以要定義好能確定的,最終流傳至今仍適用,簡直奇蹟了! 其中註記的日期以北半球為主,南半球冬夏相反所以應該剛好差半年。
自古以來,流傳的呼吸法有非常多種。 到現代,運動、科學紛紛加入對呼吸的研究,偏重的目的不同、中心思想基礎觀念邏輯不同,練氣的方式自然也不同。希望發達的資訊量能帶來更多百花齊放的正面影響。
❤祝大家輕鬆洗衣服、內外香噴噴!
回憶到目前為止的文字生成方式,嘗試的想統計出某種可以分享容易理解的寫作模式,不知道該說是五花八門還是亂七八糟......客倌們仔細聽我說來~ 自律型v.s.自嗨型 規劃型v.s.靈感型 專注型v.s.斜槓型 整理型v.s.大綱型 他人型v.s.自我型 文字。寫作
月相、潮汐、太陽黑子、陰雨氣候、體質異常...有非常多原因會誕生彷彿「無來由」的情緒起伏。 我們可能會注意到窗外近處的氣候變化,但是很難注意到離的遠的月相、潮汐、甚至是更遠的太陽變化。某天一睜開眼就覺得暴躁、看哪個都不順眼;或是一起床就憂鬱低落,明明待辦清單滿滿的但什麼都提不起勁。
寫在前面老實說 首先,如果體質超級健康正常人,愛怎麼呼吸就怎麼呼吸。 其次,如果有專門修行人,請依照自己受到的教導執行。 p.s.因為腹式呼吸那篇的好留言,於是動力滿滿的快速完成這篇哈哈XD 再p.s.紓緩改善程度完全看個人練習功力+日常各種習慣+原本問題的程度綜合影響。
認真畫完圖只覺得古人的數學也太好了,最基礎的天干地支記日,一個是十進位一個是十二進位,還要知節氣,有時候加入變數,所以要定義好能確定的,最終流傳至今仍適用,簡直奇蹟了! 其中註記的日期以北半球為主,南半球冬夏相反所以應該剛好差半年。
自古以來,流傳的呼吸法有非常多種。 到現代,運動、科學紛紛加入對呼吸的研究,偏重的目的不同、中心思想基礎觀念邏輯不同,練氣的方式自然也不同。希望發達的資訊量能帶來更多百花齊放的正面影響。
❤祝大家輕鬆洗衣服、內外香噴噴!
回憶到目前為止的文字生成方式,嘗試的想統計出某種可以分享容易理解的寫作模式,不知道該說是五花八門還是亂七八糟......客倌們仔細聽我說來~ 自律型v.s.自嗨型 規劃型v.s.靈感型 專注型v.s.斜槓型 整理型v.s.大綱型 他人型v.s.自我型 文字。寫作
月相、潮汐、太陽黑子、陰雨氣候、體質異常...有非常多原因會誕生彷彿「無來由」的情緒起伏。 我們可能會注意到窗外近處的氣候變化,但是很難注意到離的遠的月相、潮汐、甚至是更遠的太陽變化。某天一睜開眼就覺得暴躁、看哪個都不順眼;或是一起床就憂鬱低落,明明待辦清單滿滿的但什麼都提不起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慈祥奶奶在神經復健中心的勇敢和決心。她的故事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強。文章中充滿了對她的敬意和祝福。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慈祥奶奶在神經復健中心的勇敢和決心。她的故事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強。文章中充滿了對她的敬意和祝福。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