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與其撕裂大家,何不撕裂自己?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在Line有一些群組,都是由以前的同學、同事、朋友、親戚相約而成立,平日交流一下近況,提供各種好玩、好吃、好看的資訊,增進彼此情誼與增廣見聞,倒也其樂融融。但近幾年,很多群組都開始出跟政治有關的貼文,雖然我點擊進去閱讀的次數不多,但從文章標題或露出的頭一兩句即可窺知,大抵是具有鮮明意識形態或黨派色彩的觀點。
  這些貼文幾乎都是轉貼自他處。很顯然,轉貼者不僅個人認同這些觀點,而且還想在群組裡宣揚這些觀點,希望能廣為周知。但不久,就會有人發難,指出某些貼文其實是「假訊息」,或者轉貼觀點相反的貼文,彼此針鋒相對;由暗箭變為明槍,互相嘲諷、爭辯、反目,最後落得有人憤而退出群組,有人出面呼籲說群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要談政治請大家到別的地方去談!但在偃兵息鼓一小段時間後,通常就會有人按耐不住,又故態復萌地在群組裡藉轉貼文章宣揚他的政治觀點,或發洩他對某人某團體的敵意。
 在Line群組出現的這種現象,只是當今網路資訊傳播的一個縮影。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有自由表達其信仰、觀點的權利,而對不同的信仰與觀點,也都需要有包容的義務;如果能彼此坦誠交流、理性辯論,那就更加理想,因為它們是維持一個社會思想、信仰、價值觀、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樣性、豐富性、健全性與創造力的必要條件。
 但衡諸現實,我看到的卻不是這回事。在Line群組裡,我很少看到有人根據他個人的實際經驗去研判、思考而得到什麼觀點或推論,然後提出來和大家分享;幾乎全是轉貼網路上「別人」的文章或資訊,藉以間接表明他的立場和看法。在我的觀察裡,發現這些轉貼文章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針對某問題心平氣和地在就事論事,理性、客觀地分析不同方法的良窳、利弊,再推銷某特定觀點;一是強調他所說的是知情人士提供的「內幕」、「真相」,要為大家揭發某些人「真正的動機」、「陰謀」,說得頭頭是道,儼然是洞悉一切的「全知全能者」;一是立論相當偏頗,且充滿情緒性字眼,不是無情的謾罵、侮辱某些人或作法,就是給予肉麻的吹捧、歌頌。
 第一類文章雖然能讓人多了解一些情況,開闊視野,以免「蔽於一枝」,可惜並不多見;第二類文章像在「寫小說」,看一看笑一笑也就算了;但第三類文章在比例上卻最多,而且讓人看了頗為鬱卒。鬱卒的並非大家的情緒為什麼變得這麼高昂?而是那些原本讓人覺得既善良又可愛的親戚、同學和同事,為什麼要在群組裡轉貼這樣的文章?是他們認同這樣的無情謾罵與肉麻歌頌?或是覺得這些說法才是在反映他們不敢表白的「真正心思」?
 當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一個訊息或一篇文章想要吸引目光,就得「語不驚人死不休」,使用偏激、重鹹、聳動的語彙和話術,已是司空見慣的伎倆,大家其實也不必大驚小怪。但從說服心理學來看,如果我們想和持不同觀點者溝通,說服他們理解、接納、甚至轉而贊同我們的觀點,應以「扣其兩端」的持平、客觀、理性的論述較有效果;偏激的片面之辭、容易挑起愛憎情緒的聳動字眼,雖然能讓處於同溫層的支持者拍案較好、大快其心;但卻也會使持不同意見者感到嫌惡、鄙夷、憤怒;所以,這樣的表達方式很難有「增進彼此了解,尋求共識」的作用,難怪有人會認為,它反而是在為「撕裂社會、製造仇恨」推波助瀾。
 多數以親戚、同學、同事為主體的Line群組,是社會的縮影,成員不僅有不同的意識形態、統獨立場、政黨傾向,而且都是有了些年紀,思想觀念多已定型,很難再改變。在一個群組裡,不管你轉貼什麼色彩的政治性文章,固然有近半的組員會覺得「深獲我心」,但卻也會有另半的成員「無法苟同」,然後暗箭明槍,開始爭辯不休;雖有人出面提議休兵,但過沒多久,就又有人故態復萌,進入另一個惡性循環。我想某些人的「按耐不住」,並非想要藉一再轉貼這些文章「企圖改變」老同學、老同事的政治立場,更非有意要在難得的群組裡「撕裂大家,製造仇恨」,那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另外,「為什麼」在群組裡看到某些老同學、老同事一再轉貼跟我們政治立場相左的文章時,我們又會產生異樣的嫌惡、鄙夷與憤怒呢?
 先說後者。在Line群組裡,當別的組員對旅遊、美食等提出跟我們不同的看法時,多數人不僅不會動怒,甚至還會感謝他們提供的資訊;但在看到或聽到跟我們相左的政治觀點時,為什麼就會不自主的「血壓上升、肌肉緊繃」呢?從生物學來看,那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威脅」;什麼「威脅」呢?從心理學來看,並非只是我們的信念受到「挑釁」而已,更關鍵的是對方的言論踩到了我們的「心靈痛點」——在內心深處,我們對自己的政治信念「是否正確」,其實一直存在著「懷疑」與「不安」。
 這就好像當有人說我們是「駝背」時,多數人會一笑置之,因為我們「確知」我們不是「駝背」。但當有人說我們是「傻瓜」時,多數人就容易動怒,而忍不住要與之爭辯;為什麼呢?並非覺得受到侮辱,而是對方踩到我們的「心靈痛點」,我們在內心深處對自己「是否是個傻瓜」(這是一個深奧的哲學問題)其實有相當的「懷疑」。我們之所以會對跟自己的政治信念相左的觀點感到嫌惡、鄙夷、動怒,多少也有這個意思。
 其實,在政治議題上,到底是藍的好還是綠的好?是獨立好還是統一好?是自由民主好還是專制極權好?是資本主義好還是社會主義好?乃至於什麼是自由、民主、公義?每個人都各有主張,並形成信念,但所謂「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每個人都說得天花亂墜,但「人人有信心,個個沒把握」,在內心深處,我們知道我們所堅持的信念並非「絕對的對」,為了強化自己「對的信心」,除了拉幫結黨,「搜尋證據」,樂於看到跟它有關的正面訊息,並忍不住想在群組裡廣為傳播外;對具有否定、挑釁、威脅性的負面訊息,則會產生異乎尋常的嫌惡、拒斥與憤怒。
 這就是我對最近出現在Line群組裡一些「政治現象」的觀察與理解。某些人之所以會在群組裡一再轉貼政治文章、一再大動肝火地爭辯,他們其實不是想「改變」你或「撕裂」大家,而是他們不願「撕裂」自己,不願意反省、認識到自己的立場或信念「有可能是錯的」;但在藉一再轉貼「別人」提供的訊息來強化自己是「對」的信心時,他們卻忽略了他們的這種「自我取悅」,已讓群組裡近半數的人感到「嫌惡」;這種行為所可能產生的最大功效是:對群組乃至社會帶來實質的「撕裂」。
  其實,「撕裂」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立場和信念「有可能是錯的」,又有什麼關係呢?人生,說不定可以因此而免除不少重擔,變得更開闊。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28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腦中又浮現昔年在大體病理實習課上所看到的,殷海光那一堆「被痛苦所盤纏的辛酸內在」,我想,他是在和整個時代、還有他自己進行英勇戰鬥的人,任務艱鉅、永不退卻、下場辛酸;但唯其如此,始成為令人景仰的一號人物。
在左思右想、胡思亂想了好一會兒,電終於又來了。書房再度大放光明,我不自覺地將燭火吹熄,才突然想到,某些值得再好好尋思的心念,似乎也跟著化為一縷輕煙,消失在亮麗的燈光中。
對同一現象的不同解釋,可以讓人產生南轅北轍的領會。但對現在的我來說,「真相」是什麼顯然已比得到什麼「領悟」更重要。白枯木的形成,是因為一場大雪還是一場大火?原因實在差太多了,但「一場大火」才是我目前最相信、也最接近「真相」的解釋。  那我得到了什麼啟示呢?沒有。有時候,沒有啟示才是最合宜的啟示。
看來,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像這樣能留住好夢、驅除惡夢、並對所有的夢都做「美好詮釋」的捕夢網。
麻芛的吃法在進化,上廁所的方法也在進化。也許這就是「文明」,但我想在享受文明的成果時,如能了解前人在這方面曾經有過的「文化」,那生命將更踏實、也更有深度。
西川滿為什麼認為台灣是他的故鄉呢?因為他從三歲就隨父母到台灣來,大半生都在台灣度過,台灣當然是他的故鄉。這跟我朋友的兒子認為美國才是他的故鄉一樣,乃是「人之常情」,常者,正常也。而我那些小學同學,認為他們是「山東人」或「湖南人」,其實是不太「正常」的。
我腦中又浮現昔年在大體病理實習課上所看到的,殷海光那一堆「被痛苦所盤纏的辛酸內在」,我想,他是在和整個時代、還有他自己進行英勇戰鬥的人,任務艱鉅、永不退卻、下場辛酸;但唯其如此,始成為令人景仰的一號人物。
在左思右想、胡思亂想了好一會兒,電終於又來了。書房再度大放光明,我不自覺地將燭火吹熄,才突然想到,某些值得再好好尋思的心念,似乎也跟著化為一縷輕煙,消失在亮麗的燈光中。
對同一現象的不同解釋,可以讓人產生南轅北轍的領會。但對現在的我來說,「真相」是什麼顯然已比得到什麼「領悟」更重要。白枯木的形成,是因為一場大雪還是一場大火?原因實在差太多了,但「一場大火」才是我目前最相信、也最接近「真相」的解釋。  那我得到了什麼啟示呢?沒有。有時候,沒有啟示才是最合宜的啟示。
看來,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像這樣能留住好夢、驅除惡夢、並對所有的夢都做「美好詮釋」的捕夢網。
麻芛的吃法在進化,上廁所的方法也在進化。也許這就是「文明」,但我想在享受文明的成果時,如能了解前人在這方面曾經有過的「文化」,那生命將更踏實、也更有深度。
西川滿為什麼認為台灣是他的故鄉呢?因為他從三歲就隨父母到台灣來,大半生都在台灣度過,台灣當然是他的故鄉。這跟我朋友的兒子認為美國才是他的故鄉一樣,乃是「人之常情」,常者,正常也。而我那些小學同學,認為他們是「山東人」或「湖南人」,其實是不太「正常」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寫於2021/06/04     Hi there,我相信 The Kid LAROI 這個名字在前不久應該還沒有太多人聽過,不過當〈WITHOUT YOU〉這首歌釋出之後,應該就有不少人聽過這位歌手了。LAROI 是來自澳洲的饒舌歌手,不過沒想到讓他紅了一波的歌曲〈WITHOUT YOU〉竟也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奇特現象是:有左派傾向的主流媒體民調,早就在說拜登是領先的。然而拜登真的有領先嗎?
Thumbnail
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先是帶來經濟繁榮,然後是社會撕裂,最後造成政治上的衝撞。
Thumbnail
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先是帶來經濟繁榮,然後是社會撕裂,最後造成政治上的衝撞。
Thumbnail
經過混亂的第一場辯論會,我們再次看出美國總統大選背後,全球化造成的社會撕裂。
Thumbnail
經過混亂的第一場辯論會,我們再次看出美國總統大選背後,全球化造成的社會撕裂。
Thumbnail
外號「瘋狗」、生涯豪奪超過350勝的麥達克斯(Greg Maddux),向來以驚人投球實力、準確如機械般的控球,以及對昔日競爭對手採取「友善的批評」聞名於棒壇,然而另一位強投前輩卡特(Jim Kaat)最近說的一個故事,卻讓麥達克斯另個較少為人知的特質再度傳開來...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寫於2021/06/04     Hi there,我相信 The Kid LAROI 這個名字在前不久應該還沒有太多人聽過,不過當〈WITHOUT YOU〉這首歌釋出之後,應該就有不少人聽過這位歌手了。LAROI 是來自澳洲的饒舌歌手,不過沒想到讓他紅了一波的歌曲〈WITHOUT YOU〉竟也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奇特現象是:有左派傾向的主流媒體民調,早就在說拜登是領先的。然而拜登真的有領先嗎?
Thumbnail
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先是帶來經濟繁榮,然後是社會撕裂,最後造成政治上的衝撞。
Thumbnail
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先是帶來經濟繁榮,然後是社會撕裂,最後造成政治上的衝撞。
Thumbnail
經過混亂的第一場辯論會,我們再次看出美國總統大選背後,全球化造成的社會撕裂。
Thumbnail
經過混亂的第一場辯論會,我們再次看出美國總統大選背後,全球化造成的社會撕裂。
Thumbnail
外號「瘋狗」、生涯豪奪超過350勝的麥達克斯(Greg Maddux),向來以驚人投球實力、準確如機械般的控球,以及對昔日競爭對手採取「友善的批評」聞名於棒壇,然而另一位強投前輩卡特(Jim Kaat)最近說的一個故事,卻讓麥達克斯另個較少為人知的特質再度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