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家長是最好的治療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要不要,我不喜歡!」手機影片中,孩子向著哥哥遞過來的不死雞搖手說不,我和家長都笑了,因為這孩子到上週都還只會用「你」造句(如:說「你要吃餅乾」然後自己伸手拿來吃),一堂課後隔沒幾天,他竟能講得正確又可愛。

每次經過大漢橋,總為這光景而喜悅,但更讓我開心的,是越過後遇到的幾戶案家。

每次經過大漢橋,總為這光景而喜悅,但更讓我開心的,是越過後遇到的幾戶案家。

走入自閉兒家庭,我評估認為有需要後,會推薦給父母《穩步‧慢行: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溝通、學習》這本書,一來它有免費電子版,家長不用特別花錢就能在手機上借閱;二來它是丹佛早療模式的親子教養書,可以讓家長比較看得懂我在做什麼,並在我走出家門後知道平常可以怎麼做--長照的重點是復能,能讓父母學會怎麼在生活中運用、和個案一同成長,把治療帶到日常,才能長久。

說是這麼說,但案家是不是真的會去看?我不曾特別去問,畢竟書只是輔助,讓家長在旁觀遊戲治療的過程中看到並理解一些什麼才是重點。因此,當有家長告訴我他買了書,並且受到這本書的前兩章療癒時,我既感動又驚訝。感動的是真的有案家把衛教聽進去並願意試著做做看,回顧那家小孩人際互動進步幅度飛快,一切似乎都合理了,合理的令人雀躍。

穩步慢行書影

穩步慢行書影

驚訝的是書中頭兩章帶來的力量,說來慚愧,除了第一次看這本書,我總是跳過這兩章,因為這兩章是很平常的自閉症衛教資訊,用來協助案家理解自閉症是什麼以及自我照顧,對我來說,後面教導的如何走進孩子的注意力範圍、和孩子一同互動的技巧指引更為重要。重讀一遍,才發現恰恰是這些理解,降低了案家對孩子的不解,增加了包容與指導性,恰恰是那些別忘了其他家人與自己的照顧叮嚀,重新使案家願意看向自己——不只是自閉症,任何照顧者都可能為了要照顧的對象犧牲自己、認為唯有照顧對象好,自己才能開心,連「照顧好你自己」這句話,聽起來都隱含「你垮了沒人能照顧他/她」的譴責,唯有當照顧者理解自己和照顧對象同樣是有情緒、有感覺、有權力疲累的個體,才有機會把自己和照顧對象稍稍分開,走向「我好是為了我自己,但如果我好,他也有機會更好」的想法。

「自己和照顧對象屬於不同個體」對照顧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概念,唯有如此,責任才不只歸屬某一方,而是每個人都需要承擔一些責任。相信每個人都有責任,其實也可說成是相信每個人多少有能力,能為自己發聲與決定一些事情。例如自閉的孩子或許對於理解人際脈絡和互動回應有先天缺陷,但在家長走入孩子的注意力範圍且孩子也注意到時,孩子就有跟隨或拒絕家長指示的選擇權,無論最後一起玩、直接說不、跑去做別的事或其他表達方式,那些都是孩子的選擇,比起直接歸類為教養問題而自責管不動小孩,不如思考孩子的拒絕是真的不喜歡,抑或是症狀導致他/她一成不變的說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將有機會看得更清楚,知道哪些是自己不好,哪些是孩子能力下的反應,哪些又是孩子做出決定,光是這些思考,就對孩子多一點理解,而能同時作為孩子的助力並照顧好自己。

這些概念與想法,對作為治療師的我們很簡單,但不在家長帶孩子的常見概念中,聽了這戶人家的讀書分享,我才發現,前兩章的重點不只是概念,而是作為養分,培養家長從自責、全心為孩子的狀態中走出來一點,多理解孩子、照顧自己,並在這些照顧中,成為自己,以及夠好的、專屬於孩子的治療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與心交會之處
29會員
44內容數
回到山林,走入家庭,穿越小說、電影、動漫與各式創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在這裡我將引入臨床人文療癒作筆記,捕捉生命中的殘影,歡迎跟我一起從不同角度去觀看,生出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成長 :)
山與心交會之處的其他內容
2024/11/12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2024/11/12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2022/05/21
「嘔!為什麼連掃地機器人都要干擾我們!」 「雖然我們努力地撐出談話時光,還是很難忽略這家子的東西齁!」 在個案家中做治療,不似傳統諮商室的無塵空間,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最初我很困擾,但現在,這也是日常,也是值得被傾聽的語言。
Thumbnail
2022/05/21
「嘔!為什麼連掃地機器人都要干擾我們!」 「雖然我們努力地撐出談話時光,還是很難忽略這家子的東西齁!」 在個案家中做治療,不似傳統諮商室的無塵空間,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最初我很困擾,但現在,這也是日常,也是值得被傾聽的語言。
Thumbnail
2022/05/12
作為新手,當我們全神貫注投入孩子的遊戲,孩子會逐漸覺得和人玩是有趣的;作為大人,我們本來就知道一些遊戲的規則、玩法,只要持續觀察與模仿,一定能加入孩子的遊戲,到這個時候,我們開始看懂了孩子的遊戲,孩子也很期待與家長玩樂的時光,讓孩子想動手示範,教我們怎麼進入他的遊戲。
Thumbnail
2022/05/12
作為新手,當我們全神貫注投入孩子的遊戲,孩子會逐漸覺得和人玩是有趣的;作為大人,我們本來就知道一些遊戲的規則、玩法,只要持續觀察與模仿,一定能加入孩子的遊戲,到這個時候,我們開始看懂了孩子的遊戲,孩子也很期待與家長玩樂的時光,讓孩子想動手示範,教我們怎麼進入他的遊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你/妳是剛好家裡有小孩的人、或是正在備孕、自己或是家人懷孕中的,雖然是個人經驗;但想要先深深的強烈建議,真的不要覺得小孩天份很好就揠苗助長或是放任他/她隨便生長。
Thumbnail
如果你/妳是剛好家裡有小孩的人、或是正在備孕、自己或是家人懷孕中的,雖然是個人經驗;但想要先深深的強烈建議,真的不要覺得小孩天份很好就揠苗助長或是放任他/她隨便生長。
Thumbnail
以自閉症者家長而言,為了協助自閉症者融入社會,連針對自閉症者的〝言語霸凌〞用詞也強制理解。 其實,我認為,不妥。 與其拼命協助自閉症者理解所有的聽不懂抽象詞,不如顧好培養必要的能力就好 其實,真正的融入社會,不是和一般發展者平起平坐,也不是強制和一般發展者完全一個樣,強制要求自閉症者戴上一般發展者的
Thumbnail
以自閉症者家長而言,為了協助自閉症者融入社會,連針對自閉症者的〝言語霸凌〞用詞也強制理解。 其實,我認為,不妥。 與其拼命協助自閉症者理解所有的聽不懂抽象詞,不如顧好培養必要的能力就好 其實,真正的融入社會,不是和一般發展者平起平坐,也不是強制和一般發展者完全一個樣,強制要求自閉症者戴上一般發展者的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O-O-O,不-要-這-樣-」、「要講幾次你才聽得懂?」、「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些聽起來很嚴厲的句子,是我經常在晤談室聽到家長對孩子說的內容。遇到這種情況時,我總是微笑以對...
Thumbnail
「O-O-O,不-要-這-樣-」、「要講幾次你才聽得懂?」、「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些聽起來很嚴厲的句子,是我經常在晤談室聽到家長對孩子說的內容。遇到這種情況時,我總是微笑以對...
Thumbnail
西恩看完後,整理出「承認,父母也會犯錯」、「更好的溝通:用『我的感受』取代『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父母可以怎麼做?」、「互動頻率與幫助獨立」、「為什麼不用獎勵貼紙?」等六點,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西恩看完後,整理出「承認,父母也會犯錯」、「更好的溝通:用『我的感受』取代『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父母可以怎麼做?」、「互動頻率與幫助獨立」、「為什麼不用獎勵貼紙?」等六點,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你的世界有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規則,你喜歡把自己藏起來,你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沒有關係,媽媽陪你。 障礙兒童的母親們,通常都甩不掉那份自責,總覺得孩子的障礙「是自己的錯」,但是,「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正是我一直想說出口的。
Thumbnail
你的世界有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規則,你喜歡把自己藏起來,你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沒有關係,媽媽陪你。 障礙兒童的母親們,通常都甩不掉那份自責,總覺得孩子的障礙「是自己的錯」,但是,「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正是我一直想說出口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學校輔導老師十年的校園觀察紀錄,在不同孩子的故事中剖析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及苦楚,更談論關於親職教育及身為助人工作者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學校輔導老師十年的校園觀察紀錄,在不同孩子的故事中剖析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及苦楚,更談論關於親職教育及身為助人工作者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從親子衝突驚動警方上門,到母子一同追劇、做家事,吳蕙名老師由自身成功教養情緒障礙兒的經驗出發,結合專業背景與助人歷練,教你驗證有效的教養策略,找到親子共好的互動節奏,擁有無可取代的幸福。
Thumbnail
從親子衝突驚動警方上門,到母子一同追劇、做家事,吳蕙名老師由自身成功教養情緒障礙兒的經驗出發,結合專業背景與助人歷練,教你驗證有效的教養策略,找到親子共好的互動節奏,擁有無可取代的幸福。
Thumbnail
「不要不要,我不喜歡!」手機影片中,孩子向著哥哥遞過來的不死雞搖手說不,我和家長都笑了,因為這孩子到上週都還只會用「你」造句(如:說「你要吃餅乾」然後自己伸手拿來吃),一堂課後隔沒幾天,他竟能講得正確又可愛。
Thumbnail
「不要不要,我不喜歡!」手機影片中,孩子向著哥哥遞過來的不死雞搖手說不,我和家長都笑了,因為這孩子到上週都還只會用「你」造句(如:說「你要吃餅乾」然後自己伸手拿來吃),一堂課後隔沒幾天,他竟能講得正確又可愛。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