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本好書 ] 專注,是一種資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by 柚子甜


raw-image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也將專注力比擬成銀行資產,有收入與支出的相對關係。

也提到現多工的時代,造成許多人身心俱疲,其實沒有人能真正的同時處理多件事務,而只是大腦在快速切換罷了,過程中也流失掉許多時間、做事的品質、專注力被支出。

我們常常因為"很無聊"所以開始多工(因為科技進步的時代,使用最頻繁的工具就是比我們聰明的第二個大腦,手機):

  • 一上捷運馬上無意識拿出手機(想逃避這個無聊的空間)
  • 健身時追劇、聽音樂(逃避若非因為要減肥、有美好身材誰願意做這苦差事)
  • 一邊走路一邊用手機,擋人的人還會瞪被擋的人
  • 剛坐下來看書突然想到衣服可以丟下去洗(或什麼事還沒做)
  • 拿起手機只是要查公車時刻,結果用了半小時發現還沒查好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影片、手機、電視,大多數人認為咀嚼這個動作非常無聊,所以找點事做,但其實會發現在吃的過程通常會是狼吞虎嚥、囫圇吞棗。

我自己也是吃飯飛快的人,工作時常常趕時間就狂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肚子很餓,所以口中的飯咬到可以吞的大小後就趕緊夾下一道菜入口。

書中提到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練習專注力:

1吃飯的時候告訴自己:接下來是專注吃飯時間,不讓其他事打擾

我開始嘗試吃飯時專心多阻絕幾下食物比較細小才入口,仔細品嘗每道菜的味道、色澤、剛剛用了什麼調味料煮味道在哪裡,食物變得更好吃了!(對身體也比較好)

2起床後不要使用手機

這點算事已經成為我的習慣,大致是在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一滑2、30分鐘晃眼就過去,沒什麼產出,該吃的早餐也延後了,可以練自己在使用手機前告訴自己用的目的,然後只專心使用不被其他訊息、影片、廣告分心。(其實實際操作看看會發現不簡單)

3走路時專心

走路只專注在腳底接觸地面的力道、走路姿勢,而不聽音樂、邊查地圖(如果真的要查就停在路邊查完再走)或走馬看花。


4與人交談時專心

交談時放下其他事情只注意他人說話的語氣、動作,去理解、傾聽他,作者提及有次去他陪剛失戀的朋友,朋友見他就忙著泡咖啡、泡茶招待他,按照以前,作者大概會跟她朋友說:別忙了,你現在應該好好休息,然後哭他兩包衛生紙(並主動開始聊分手原因)。但他這次沒有,反而是仔細觀察他朋友的狀態,發現忙進忙出的他,是開心的(當然不是因為分手而開心,而是有被需要的感覺而開心),也不疾不徐的聊聊天,想開哪個話題就提,問問他新買的茶壺,一起煮想吃的晚餐等,想提舊傷疤,他自然會提,兩人就在低頻之間舒適的流動,當天結束兩人的狀態都還不錯(有復原的感覺),不會像是抱怨完各種怨事後的低、負能量狀態。

發現,其實許多人都以自己為出發點,認為怎麼樣才是對你好,以"我"的角度出發,給予類似指導的談話,說到這裡,我真是當頭棒喝!

作者也提及當別人提起妳沒興趣的話題,但她又滔滔不絕的說時,可以使用提問法,問相關類似話題(但是是你比較想知道的訊息),例如朋友在大談他極光之旅,但你一點興趣也沒有,可以問問:一趟多少錢,為什麼覺得值得、推薦等等,這樣對話就可以流動,分享者也能滔滔不絕地講,你也不會一直想拿出手機來滑。

對於專注對話這塊,是我需要多學習,我發現自己似乎常常給人"建議"、要求、命令,所以書中提到許多例子都有點醒了自己,在提書中一個例子,作者與媽媽的關係,他的媽媽總是上班前很匆忙、忘東忘西,每次作者都會碎念說你應該要怎麼樣做...然後...就不會遲到或忘記東了!媽媽當然也有自己的說詞,啊我就如何如何,所以就怎樣怎樣,因此十幾年來都不曾改善,當他開始改變並專注於母女的對話,他語不帶你應該...,而是詢問媽媽早上工作前的流程是如何,一個一個細數,並與媽媽一起釐清了原來早上吃早餐一邊滑手機所以要吃三十分鐘等等,最後媽媽連續數月都沒再匆匆忙忙、忘東忘西。

說話方式很難改變,也許從傾聽開始,並審視自己即將說出的話語,共勉之。

天底下最笨的事,就是不斷用同樣的方法,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是提醒自己時時刻刻專注審視自己的心情狀態,並問為什麼會有這個情緒,不論時急躁的進食、衝動地想要購物、對日常小事莫名的發大火、急於爭論朋友間的輸贏對錯或為什麼覺得無聊,可試著釐清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是為了滿足什麼、是什麼壓力造成、童年的渴望、哪件是連動影響著這樣的情緒,靜下來,反思,並試著得出結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ana的沙龍
4會員
16內容數
我覺得人跟書很像﹐要去閱讀才會知道這本書對不對你的胃﹐ 不喜歡﹐就放下﹐ 每個人的taste不一樣﹐ 對我而言"好書"的定義不一定是人人必讀的經典或者哪個文學大鉅作﹐ 只是那些對我有"影響"的書 、 有"共鳴"的書﹐也可能是激發求知慾 、去思考 、想去探索更多的書
Dia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0
如提書中提到許多會影響學習的因素,令人印象較深刻的有: 1) 其實我們無法多工,只是快速的切換注意力
Thumbnail
2021/09/10
如提書中提到許多會影響學習的因素,令人印象較深刻的有: 1) 其實我們無法多工,只是快速的切換注意力
Thumbnail
2021/08/24
工作不代表你,銀行存錢多少不代表你,你開的車不代表你,皮夾裡裝的東西更不代表你 這本書主要幫助讀者尋找/釐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想要過的生活、什麼是對自己來說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一昧的教你怎麼投資賺大錢
Thumbnail
2021/08/24
工作不代表你,銀行存錢多少不代表你,你開的車不代表你,皮夾裡裝的東西更不代表你 這本書主要幫助讀者尋找/釐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想要過的生活、什麼是對自己來說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一昧的教你怎麼投資賺大錢
Thumbnail
2021/08/18
沒錯,用錢可以買到更多快樂! 書的一開始探究金錢與快樂的關係,我們並不知真的清楚知道,什麼事能讓我們快樂 金錢可以買到快樂,但不如我們想像的多,影響快樂的因素有太多太多並非擁有單一定義的簡單概念,例如快樂是比較出來的結果,
Thumbnail
2021/08/18
沒錯,用錢可以買到更多快樂! 書的一開始探究金錢與快樂的關係,我們並不知真的清楚知道,什麼事能讓我們快樂 金錢可以買到快樂,但不如我們想像的多,影響快樂的因素有太多太多並非擁有單一定義的簡單概念,例如快樂是比較出來的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出社會後一陣子,除了平常的8小時左右的上班時間,下班後帶著疲倦的身心處理日常瑣事的事物,有時甚至還在想工作案件的事,要想靜下心來專注的學習完成自己的目標,還真的是有點難阿! 跟以前求學時期比起來,真的沒有那種好好投入其中的專注感.....
Thumbnail
出社會後一陣子,除了平常的8小時左右的上班時間,下班後帶著疲倦的身心處理日常瑣事的事物,有時甚至還在想工作案件的事,要想靜下心來專注的學習完成自己的目標,還真的是有點難阿! 跟以前求學時期比起來,真的沒有那種好好投入其中的專注感.....
Thumbnail
只要手機出現在你的視野中,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受到影響,總是想點開看看,下意識的滑動手機畫面。 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 我常常發現,自己總會無意識的使用手機,無聊的時候滑一下、尷尬的時候滑一下,有時打開手機響查點資料,又不小心被跳出來的通知吸引,過了一回又忘記原本想做什麼。 手機的存在感 訊息通知 聊聊天
Thumbnail
只要手機出現在你的視野中,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受到影響,總是想點開看看,下意識的滑動手機畫面。 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 我常常發現,自己總會無意識的使用手機,無聊的時候滑一下、尷尬的時候滑一下,有時打開手機響查點資料,又不小心被跳出來的通知吸引,過了一回又忘記原本想做什麼。 手機的存在感 訊息通知 聊聊天
Thumbnail
適合人群 1. 容易分心,靜不下來 2. 為了生活每天都感到疲倦不堪 3. 讀書或做靜態的事情,五分鐘就受不了想睡 4. 工作總是無法在最後截止期限內完成
Thumbnail
適合人群 1. 容易分心,靜不下來 2. 為了生活每天都感到疲倦不堪 3. 讀書或做靜態的事情,五分鐘就受不了想睡 4. 工作總是無法在最後截止期限內完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
Thumbnail
專注產生內在察覺力,當我們頻繁地出現某些情緒或行為時,就是「挖掘課題」的最佳時機
Thumbnail
專注產生內在察覺力,當我們頻繁地出現某些情緒或行為時,就是「挖掘課題」的最佳時機
Thumbnail
一直覺得學會專注、學習活在當下,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課題。或許,這也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道課題。 對人生相當有益的特質。你認為自己具備這項特質嗎?
Thumbnail
一直覺得學會專注、學習活在當下,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課題。或許,這也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道課題。 對人生相當有益的特質。你認為自己具備這項特質嗎?
Thumbnail
其實從很久之前,我就已經自我覺察到我的專注力越來越不好。 表現出來的狀態大概就是: 每次做一件事情,總是無法專心做到底,從事的過程,只要眼前的事物,出現了可以讓我聯想到其他事物的線索,我就會被這條線索,拉到另一件事情上;然後在另一件事情上,又發現了新的線索,又再度被拉到另另一件事...。不受控的循環
Thumbnail
其實從很久之前,我就已經自我覺察到我的專注力越來越不好。 表現出來的狀態大概就是: 每次做一件事情,總是無法專心做到底,從事的過程,只要眼前的事物,出現了可以讓我聯想到其他事物的線索,我就會被這條線索,拉到另一件事情上;然後在另一件事情上,又發現了新的線索,又再度被拉到另另一件事...。不受控的循環
Thumbnail
一心多用不知道該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還是「特異功能」,如今連電腦視窗都得必須同時支援多工處理的時代,人腦就好像被逼迫得越來越停不下來。專注地去做一件小事,對我來說可謂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即便只是專心地聽完一首歌,亦能讓我在睡前回想起今日覺得不愧於此生,因為至少這一輩子我還能擁有過「活在當下」的專注..
Thumbnail
一心多用不知道該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還是「特異功能」,如今連電腦視窗都得必須同時支援多工處理的時代,人腦就好像被逼迫得越來越停不下來。專注地去做一件小事,對我來說可謂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即便只是專心地聽完一首歌,亦能讓我在睡前回想起今日覺得不愧於此生,因為至少這一輩子我還能擁有過「活在當下」的專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