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本好書 ] 專注,是一種資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by 柚子甜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也將專注力比擬成銀行資產,有收入與支出的相對關係。
也提到現多工的時代,造成許多人身心俱疲,其實沒有人能真正的同時處理多件事務,而只是大腦在快速切換罷了,過程中也流失掉許多時間、做事的品質、專注力被支出。
我們常常因為"很無聊"所以開始多工(因為科技進步的時代,使用最頻繁的工具就是比我們聰明的第二個大腦,手機):
  • 一上捷運馬上無意識拿出手機(想逃避這個無聊的空間)
  • 健身時追劇、聽音樂(逃避若非因為要減肥、有美好身材誰願意做這苦差事)
  • 一邊走路一邊用手機,擋人的人還會瞪被擋的人
  • 剛坐下來看書突然想到衣服可以丟下去洗(或什麼事還沒做)
  • 拿起手機只是要查公車時刻,結果用了半小時發現還沒查好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影片、手機、電視,大多數人認為咀嚼這個動作非常無聊,所以找點事做,但其實會發現在吃的過程通常會是狼吞虎嚥、囫圇吞棗。
我自己也是吃飯飛快的人,工作時常常趕時間就狂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肚子很餓,所以口中的飯咬到可以吞的大小後就趕緊夾下一道菜入口。
書中提到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練習專注力:
1吃飯的時候告訴自己:接下來是專注吃飯時間,不讓其他事打擾
我開始嘗試吃飯時專心多阻絕幾下食物比較細小才入口,仔細品嘗每道菜的味道、色澤、剛剛用了什麼調味料煮味道在哪裡,食物變得更好吃了!(對身體也比較好)
2起床後不要使用手機
這點算事已經成為我的習慣,大致是在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一滑2、30分鐘晃眼就過去,沒什麼產出,該吃的早餐也延後了,可以練自己在使用手機前告訴自己用的目的,然後只專心使用不被其他訊息、影片、廣告分心。(其實實際操作看看會發現不簡單)
3走路時專心
走路只專注在腳底接觸地面的力道、走路姿勢,而不聽音樂、邊查地圖(如果真的要查就停在路邊查完再走)或走馬看花。
4與人交談時專心
交談時放下其他事情只注意他人說話的語氣、動作,去理解、傾聽他,作者提及有次去他陪剛失戀的朋友,朋友見他就忙著泡咖啡、泡茶招待他,按照以前,作者大概會跟她朋友說:別忙了,你現在應該好好休息,然後哭他兩包衛生紙(並主動開始聊分手原因)。但他這次沒有,反而是仔細觀察他朋友的狀態,發現忙進忙出的他,是開心的(當然不是因為分手而開心,而是有被需要的感覺而開心),也不疾不徐的聊聊天,想開哪個話題就提,問問他新買的茶壺,一起煮想吃的晚餐等,想提舊傷疤,他自然會提,兩人就在低頻之間舒適的流動,當天結束兩人的狀態都還不錯(有復原的感覺),不會像是抱怨完各種怨事後的低、負能量狀態。
發現,其實許多人都以自己為出發點,認為怎麼樣才是對你好,以"我"的角度出發,給予類似指導的談話,說到這裡,我真是當頭棒喝!
作者也提及當別人提起妳沒興趣的話題,但她又滔滔不絕的說時,可以使用提問法,問相關類似話題(但是是你比較想知道的訊息),例如朋友在大談他極光之旅,但你一點興趣也沒有,可以問問:一趟多少錢,為什麼覺得值得、推薦等等,這樣對話就可以流動,分享者也能滔滔不絕地講,你也不會一直想拿出手機來滑。
對於專注對話這塊,是我需要多學習,我發現自己似乎常常給人"建議"、要求、命令,所以書中提到許多例子都有點醒了自己,在提書中一個例子,作者與媽媽的關係,他的媽媽總是上班前很匆忙、忘東忘西,每次作者都會碎念說你應該要怎麼樣做...然後...就不會遲到或忘記東了!媽媽當然也有自己的說詞,啊我就如何如何,所以就怎樣怎樣,因此十幾年來都不曾改善,當他開始改變並專注於母女的對話,他語不帶你應該...,而是詢問媽媽早上工作前的流程是如何,一個一個細數,並與媽媽一起釐清了原來早上吃早餐一邊滑手機所以要吃三十分鐘等等,最後媽媽連續數月都沒再匆匆忙忙、忘東忘西。
說話方式很難改變,也許從傾聽開始,並審視自己即將說出的話語,共勉之。
天底下最笨的事,就是不斷用同樣的方法,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是提醒自己時時刻刻專注審視自己的心情狀態,並問為什麼會有這個情緒,不論時急躁的進食、衝動地想要購物、對日常小事莫名的發大火、急於爭論朋友間的輸贏對錯或為什麼覺得無聊,可試著釐清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是為了滿足什麼、是什麼壓力造成、童年的渴望、哪件是連動影響著這樣的情緒,靜下來,反思,並試著得出結論。
avatar-img
4會員
16內容數
我覺得人跟書很像﹐要去閱讀才會知道這本書對不對你的胃﹐ 不喜歡﹐就放下﹐ 每個人的taste不一樣﹐ 對我而言"好書"的定義不一定是人人必讀的經典或者哪個文學大鉅作﹐ 只是那些對我有"影響"的書 、 有"共鳴"的書﹐也可能是激發求知慾 、去思考 、想去探索更多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ia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九歲作者那年看了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和阿姆斯壯(NeilArmstrong)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轉播,播下了成為太空人的種子。曾上過太空三次,太空漫步一次,擔任國際太空站(簡稱ISS)指揮官時長六個月。
作者是一名日本精神科醫師,每年持續出版三本書籍、每日更新部落格及發表文章,主張”輸出”的重要性,例如每讀完一本書,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容易忘記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就要透過與他人分享,或是寫出心得感想來加強記憶﹐所謂"輸出"。
 會讀這本書,完全是因為作者,此源於2013年在英國自學烹飪在YouTube上偶然遇到「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個頻道,學會了簡單又好吃的地中海烤雞腿,記得當時還效仿她去市場買了新鮮的羅勒植栽養在窗邊備用。莊祖宜的文字及影片作法都非常親民,讓人讀了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有別於一般專業
以書攤開兩面為一個主題,可以隨時中斷或適合短時間閱讀的書籍
看到書名大概就知道是本什麼樣的書﹐ 不是一本故事性的書﹐是歸屬好奇心架上的書 是 解說各式各樣的物理
九歲作者那年看了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和阿姆斯壯(NeilArmstrong)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轉播,播下了成為太空人的種子。曾上過太空三次,太空漫步一次,擔任國際太空站(簡稱ISS)指揮官時長六個月。
作者是一名日本精神科醫師,每年持續出版三本書籍、每日更新部落格及發表文章,主張”輸出”的重要性,例如每讀完一本書,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容易忘記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就要透過與他人分享,或是寫出心得感想來加強記憶﹐所謂"輸出"。
 會讀這本書,完全是因為作者,此源於2013年在英國自學烹飪在YouTube上偶然遇到「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個頻道,學會了簡單又好吃的地中海烤雞腿,記得當時還效仿她去市場買了新鮮的羅勒植栽養在窗邊備用。莊祖宜的文字及影片作法都非常親民,讓人讀了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有別於一般專業
以書攤開兩面為一個主題,可以隨時中斷或適合短時間閱讀的書籍
看到書名大概就知道是本什麼樣的書﹐ 不是一本故事性的書﹐是歸屬好奇心架上的書 是 解說各式各樣的物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現代社會中,專注的力量無法被替代,彰顯在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本文探討了幾種強化專注的方法,包括冥想、正念及番茄鐘等,並提供具體步驟與練習,幫助大家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找回專注力,增強內心平靜與滿足感。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這本書 無論是字款、排版、手寫圖表 特大引句的使用 都處理得很舒服 讓閱讀變成ㄧ種享受 書的內容分三大部分 最令我震撼的第一部分 就是作者將很多固有迷失打破 把雞蛋放在很多籃子裏投資並不ㄧ最安全 我看到都開心了 因為我就是那種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的人 我連一邊看書一邊吃零食也辦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現代社會中,專注的力量無法被替代,彰顯在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本文探討了幾種強化專注的方法,包括冥想、正念及番茄鐘等,並提供具體步驟與練習,幫助大家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找回專注力,增強內心平靜與滿足感。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這本書 無論是字款、排版、手寫圖表 特大引句的使用 都處理得很舒服 讓閱讀變成ㄧ種享受 書的內容分三大部分 最令我震撼的第一部分 就是作者將很多固有迷失打破 把雞蛋放在很多籃子裏投資並不ㄧ最安全 我看到都開心了 因為我就是那種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的人 我連一邊看書一邊吃零食也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