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影像反思】讓人民相信《我愛金正恩》,是政治宣傳的手段?卻忘了我們都是遊戲的一份子

2021/08/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註:本篇文章屬性為觀影反思,反倒更像是哲學思辨,希望能帶給你/妳們不一樣的解讀眼光,也非常歡迎留言一起交流突破盲點!謝謝。

前言

英文片名「The Propaganda Game」直譯為「宣傳遊戲」,在片名即揭示了其實我們都是政治宣傳手段這個遊戲裡的一份子,參與其中,被操弄著卻全然無知,任由國族仇恨掀起對立,究竟誰才是這套遊戲規則下最大的受益者
作為一部紀實的紀錄片,卻好似電影一樣不真實,因為編導的成份高到「眼見不一定為憑」,真相是什麼?真相重要嗎?或許維持現狀就是最好的安排,因為中國需要北韓在國土疆界作為緩衝區,而美國也需要南韓作為戰略位置的佈局,又或許北韓為人詬病的共產思想,正是某些飽受資本主義荼毒的人的嚮往。
雖然這是一部藉由實地攝訪北韓,並在影像中穿插訪問各國國際關係領域學者的紀錄片,但看完後,我得到更多的是反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的正當性,資本主義市場經常性的揶揄北韓對於領導人的過度崇拜,那由資本市場打造出來的偶像團體呢?無非不是在操控著「偶像崇拜」帶來的信仰利益,只不過因為打著「自由」的旗幟,便合理化了一切。
紀錄片《我愛金正恩》(導演:Alvaro Longoria / 上映:2015年)
如果能讓人類自由的選擇國籍?
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且鮮明的存在,但為何社會又要求所有人都得保持思想一致呢?北韓雖然提供了三個免費制度,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但其中卻藏匿著荒謬滑稽的成份,因為免費的醫療系統沒有足夠的藥物提供、支應到大學的教育,需要強制性的學習意識形態、住家不能擇其所好,只能等待分配。脫北者唾棄著種種共產主義下的產物,來自西班牙的亞歷山卓卻成為了宣揚北韓最佳的外交代表。
亞歷山卓與朝鮮人民合影
每個人追求的公平與正義,不盡相同
青少年時期的亞歷山卓,便開始探尋他認為最適合人類社群的政權與思想,後來他接觸到了北韓的共產主義,他認為人人享有一樣的居住權、受教權就是最好的正義。(延伸閱讀:政府給地、你蓋屋:荷蘭青年合作造屋實驗中,台灣能否跟上多元住宅生產模式?)相較於美國極致的資本主義,競爭角逐,越優秀的人越成功,也越「有用」,成功沒有固定模式,因為自己也是最需要突破的對象,因而造就了新創基地——矽谷,趨之若鶩前往那裡的人,他們認為擁有美國夢才是最正確的公平正義。
所以你問公平正義是什麼?我會說,公平正義還需要一點幸運的成份,亞歷山卓就很幸運,因為他有「選擇」喜歡北韓的權利,反觀出生在北韓的人民,他們需要無條件的相信、頌揚他們的領導人,否則就會被社會「糾正」,每個人享有的配給還依照對領導人的忠誠度做排名,但......誰說資本主義就不獨裁?(延伸閱讀:[專題] 真相總是醜陋的!七部「反美國夢」的優秀作品
越沈浸在信仰裡,就越無法接受現實的衝擊
每次影片中出現亞歷山卓的發言時,我都會聯想到《浪潮》這部電影的主角。亞歷山卓全心全意的捍衛著熱愛的北韓,但他終究不是土生土長的北韓人,他享有他所認同的部分文化與權利,不用背負深沉的國族情懷重擔,而忽略了北韓人民不可違抗的宿命。他著急、小心翼翼的回答著導演拋出的問題,也同朝鮮人民為金正日哀悼,都像是重演了一遍《浪潮》的男主角面對“浪潮”這個極權即將瓦解時的態度一樣,他們自信的宣揚所認為的美好,同時又慌張於異己的出現,而最終電影裡的結局是,主角舉槍自盡,因為他無法想像該如何面對新的現實。(延伸閱讀:《惡魔教室》:你以為納粹式獨裁政權,不會再發生嗎 ?

結語

面對媒體的誇大渲染與資訊來源的混雜,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都不是真正生活在北韓的人,或許多關心被遺忘的人民,會比臆測真相來的更重要。
許多報導說著北韓只願意呈現平壤給遊客看,只願展現最虛假的一面,試問哪一個國家不是如此呢?機場到市區的主要幹道永遠會鋪上最新鮮的柏油,殊不知拐個彎就是鐵皮工廠林立的工業區,裡面可能還住著領不到最低工資的黑工,這時怎麼沒有人談人權、談居住正義?又或每個人都試圖在社交媒體上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儘管那是經過編修、竄改而成的,但......誰又真正的在乎呢?其實是自身的虛榮心作祟。
遊戲都有它的一套規則,說不定,真有比人類智慧高好幾萬倍的外星人存在,而他們正在某處觀望著這一切,像人類打賭奧運的積分一樣,賭著共產與資本的對立將如何抗衡,不管真相如何,無可避免的,我們都屬於遊戲中的一份子。
紀錄片中還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北韓這個純正的共產主義之所以還存在,是因為有人不希望它消失。」

後記

在資本主義的運行下,剝削是賺取利益很有效的一種方式,共產確實削弱了人類貪婪的慾望,卻限制了人們發揮自我的極限。有一款桌遊叫「烏托邦賽局」,遊戲人物分為六種階級,政治家、學者、勞工......等,還可以開發收稅制度,第一次玩的時候是系上教授為了帶領我們討論「合作社」的理念,過程中不斷感受到制度帶來的壓迫,每次玩不同的階級角色時,在進攻的策略上也會有所不同。
玩遊戲嘛,總想著贏,但!當你在玩這款遊戲依然總想著贏時,其實就掉入了資本主義的陷阱,因為若要實現烏托邦,必須最富有玩家與最窮玩家的財富相距2倍以內才有機會成就烏托邦,所以遊戲名稱才會叫烏托邦「賽局」,不管是遊戲規則、人物設定、桌遊質感,都非常推薦大家入手一套,或者有機會到桌遊店時可以玩玩看,保證讓你在遊戲進行後,對身處資本主義有更深的感觸!也會感受到,共產真的很難實現。

影像觀賞

延伸閱讀


我還想說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予晞🌸
予晞🌸
193追蹤者
172內容數
不知道太平洋什麼時候會召喚我。還在尋找想過哪種生活,還在定位自己的座標。喜歡獨遊、喜歡紀錄片、喜歡閱讀心靈成長書籍;在瑜伽與文字之間觀照自己,同時療癒自己。夢想清單有很多,譬如做一個數位遊牧,過上每天靠近海的日常。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