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旅程裡,別做自己的陌生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終點,相較之下,活著的這段期間,在宇宙中僅只是一瞬。然而,隨著人生不斷前進,我們背負著過往的遺憾與對未來的追求,活得越來越重。對於死亡這個終點,也開始帶著幾分雜思,它究竟遺憾還是解脫呢?

拉丁文裡有句memento mori,翻作中文叫「勿忘人終逝」,許多西洋靜物畫裡,會在鮮花、水果旁畫上一顆骷髏頭,便是這句話的象徵。勿忘人終有一死,思考死的同時,才是真正思考著生。本書即是岸見一郎在與死亡交錯的生命歷程裡,對於為什麼活著的省思。岸見的母親在他大學的時候生了重病,以致他必須休學照顧,母親卻在三個月後病逝;大學甫畢業不久,父親得了失智症,他開始每天陪著這個遺忘他是誰的人。岸見並沒有因此放棄升學,父親過世後,岸見也憑著多年苦讀當上了教授,某天教完課返家的路上突然心肌梗塞,搶救回來後半身不良於行。

閱讀至此,不免會讓人想努力有什麼用呢?即便一次又一次在應做與想做之事繳出漂亮的成績,世界並沒有因此變得溫柔。這時的岸見,想起了他以前和父親的對話。

──

臨終前的父親,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於是我在父親醒來時和他開玩笑說

「假如你都在睡的話,那我也不必過來了吧?」

父親卻回我

「因為你來我才能安心睡著。」

這時的岸見對父親來說,早已是個陌生人了。但父親仍因眼前這個人的陪伴感到溫暖,而岸見也開始察覺「即便只是活著就有其意義」。

作為對照,在閱讀書中〈「實用性」的無用〉篇時,我想起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裡的父親。並思考著他在說出「你去死!你還是個人哪,書不讀,試不考,去逛公園────」、「你不想讀書,想做什麼呀,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廢物一個,無恥!」這樣的話時,心裡想著什麼?主角之於父親的「意義」在哪?否則望子成龍之心怎會扭曲成如此惡言?人是否一定要「有用」才值得活?而這個「有用」,又是對誰而言呢?

歷經戰亂的人,光是活著就抱持莫大的感恩,曾被診斷過重病的人,會對待自己的身體如信仰般虔誠。但人卻會在平安的時期,因為工業化社會事事講求實用的思維,開始拿生命的價值來秤斤論兩。這亦是此書帶給我最大的反思。〈寂寞的十七歲〉裡主角其實一直都想回應父親的期許,也做過努力,最後卻還是只能留下一句「我也想變好,我全都試了,但全都做不到。」但其實他做不到的,只是社會對於「生而為人」所設下的標準。

誠如那些勉人把握時光的字句,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我們真正能夠擁有的只有現在。每個當下都是許多過往積累的結果,但它不應成為某個目的的彩排。所謂的未來,只是腦內一連串幻想的建構,是否值得我們為此拋棄活著的實感?


書籍資訊:《人生雖苦,但還是值得活下去》 岸見一郎著 平安文化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野若悠的沙龍
16會員
45內容數
河野若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行為只是結果,背後的內心故事才是真正需要被懂、被接住的關鍵。 生命即使只剩微光,也值得被陪伴到最後一刻。
Thumbnail
行為只是結果,背後的內心故事才是真正需要被懂、被接住的關鍵。 生命即使只剩微光,也值得被陪伴到最後一刻。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或者更應該思考的是: 什麼才構成真正活過的條件?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或者更應該思考的是: 什麼才構成真正活過的條件?
Thumbnail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Thumbnail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Thumbnail
人的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是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____大衛. 伊葛門《死後四十種生活》
Thumbnail
人的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是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____大衛. 伊葛門《死後四十種生活》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拉丁文裡有句memento mori,翻作中文叫「勿忘人終逝」,許多西洋靜物畫裡,會在鮮花、水果旁畫上一顆骷髏頭,便是這句話的象徵。勿忘人終有一死,思考死的同時,才是真正思考著生。
Thumbnail
拉丁文裡有句memento mori,翻作中文叫「勿忘人終逝」,許多西洋靜物畫裡,會在鮮花、水果旁畫上一顆骷髏頭,便是這句話的象徵。勿忘人終有一死,思考死的同時,才是真正思考著生。
Thumbnail
  如果可以預告死亡,我們還會這樣日復一日嗎?我們還會躺在沙發,像顆馬鈴薯手上還拿著包餅乾翹著腿看著電視嗎?我們還會做著這份工作嗎?還是我們會做別的工作?你真的會願意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嗎?你真的願意妥協你的人生嗎?妥協全部的一切,工作/事業/愛情,我們還會談論著鄰居的八卦嗎?
Thumbnail
  如果可以預告死亡,我們還會這樣日復一日嗎?我們還會躺在沙發,像顆馬鈴薯手上還拿著包餅乾翹著腿看著電視嗎?我們還會做著這份工作嗎?還是我們會做別的工作?你真的會願意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嗎?你真的願意妥協你的人生嗎?妥協全部的一切,工作/事業/愛情,我們還會談論著鄰居的八卦嗎?
Thumbnail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Thumbnail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Thumbnail
近期,自普悠瑪事件開始,沒幾日,又接獲自己認識的某位老師意外離世消息,今早則是金庸大師告別的新聞。短短十天內,三則與死亡相關的訊息出現在我生命中。尤其以這位老師意外的離開,不知為何,對我造成不小的影響.....
Thumbnail
近期,自普悠瑪事件開始,沒幾日,又接獲自己認識的某位老師意外離世消息,今早則是金庸大師告別的新聞。短短十天內,三則與死亡相關的訊息出現在我生命中。尤其以這位老師意外的離開,不知為何,對我造成不小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