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因職場霸凌的新聞,讓"職場霸凌"這常見的現象以名詞的型態浮上臺面。工作現場可以掛上這標籤的,到處可見,殊不知,促成這現象的,除了霸凌者本身,旁觀者的沈默,也是一種犀利的武器。
小玲身處在學校,以為在這種無利害關係的環境,職場霸凌的事並不會出現在她們身上,誰知,直到一位會計主任小楓調來,她的情緒化,悄悄地改變了小玲的學校文化,也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發展。
一直以為小楓的工作,就是檢查是否有錯誤,有不對的地方,就退回去重改,但她的做法是情緒化的大罵同仁,有時還威脅不退回去,把所有的錯誤憑證影印起來,揚言要告學校;遇到審計室來查帳,小楓要學校承辦單位自己來影印要被檢查的憑證,卻發現整個下午,小楓都在打電話跟她的朋友抱怨她在這個學校多忙碌;常有同仁被小楓罵到哭,小楓有時為了撇責,也會叫同仁改憑證,一下子改成A版本,一下子改成B版本,改好了,過些日子,她又會叫同仁改回原先她認為錯的版本,因為她要加註一些撇責的字句。
出納組長佳佳和小楓關係匪淺,佳佳就自然而然地狐假虎威,利用搧動的言詞,利用小楓的情緒化去辱罵同事,去對付和佳佳不對盤的同事,甚至佳佳也有樣學樣,以怒吼的方式去掩飾自己的錯誤。
小楓常抱怨她工作量大,卻都準時下班,更是常打電話聊天;大家都儘量配合她,但配合的結果,就是換來一次次的怒罵,以及有心同事們茶餘飯後的謠言話題。
學校的氛圍不再以辦學為目的,大家為了怕出錯,最好什麼都儘量少做,遇到不合理的,只要不關自己的事,就最好裝做什麼都不知道;大家都只能祈禱小楓調走。
其實在小楓調來學校前,小楓就已是惡名昭彰,小玲常困惑的是,為什麼受害者眾,但大家都寧可沈默相對,息事寜人?小玲也實在不清楚,像這樣的公務員,為何只能一個學校一個學校的害下去,完全都沒有制止的一天?而事實上,大家在怕影響校譽的耽心下,又能做什麼呢?
(編者按)霸凌的可怕,往往不是霸凌本身,而是氛圍的籠罩,無論是惡意的欺凌,或是旁觀者的冷漠,都是一種傷害,而被霸凌者這時候應該要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的身上,專注於自身實力與心理素質的增強,因為,唯有自己的實力夠厚實,才抵得過霸凌的寒風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