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則因職場霸凌的新聞,讓"職場霸凌"這常見的現象以名詞的型態浮上臺面。工作現場可以掛上這標籤的,到處可見,殊不知,促成這現象的,除了霸凌者本身,旁觀者的沈默,也是一種犀利的武器。

小玲身處在學校,以為在這種無利害關係的環境,職場霸凌的事並不會出現在她們身上,誰知,直到一位會計主任小楓調來,她的情緒化,悄悄地改變了小玲的學校文化,也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發展。

一直以為小楓的工作,就是檢查是否有錯誤,有不對的地方,就退回去重改,但她的做法是情緒化的大罵同仁,有時還威脅不退回去,把所有的錯誤憑證影印起來,揚言要告學校;遇到審計室來查帳,小楓要學校承辦單位自己來影印要被檢查的憑證,卻發現整個下午,小楓都在打電話跟她的朋友抱怨她在這個學校多忙碌;常有同仁被小楓罵到哭,小楓有時為了撇責,也會叫同仁改憑證,一下子改成A版本,一下子改成B版本,改好了,過些日子,她又會叫同仁改回原先她認為錯的版本,因為她要加註一些撇責的字句。

出納組長佳佳和小楓關係匪淺,佳佳就自然而然地狐假虎威,利用搧動的言詞,利用小楓的情緒化去辱罵同事,去對付和佳佳不對盤的同事,甚至佳佳也有樣學樣,以怒吼的方式去掩飾自己的錯誤。

小楓常抱怨她工作量大,卻都準時下班,更是常打電話聊天;大家都儘量配合她,但配合的結果,就是換來一次次的怒罵,以及有心同事們茶餘飯後的謠言話題。

學校的氛圍不再以辦學為目的,大家為了怕出錯,最好什麼都儘量少做,遇到不合理的,只要不關自己的事,就最好裝做什麼都不知道;大家都只能祈禱小楓調走。

其實在小楓調來學校前,小楓就已是惡名昭彰,小玲常困惑的是,為什麼受害者眾,但大家都寧可沈默相對,息事寜人?小玲也實在不清楚,像這樣的公務員,為何只能一個學校一個學校的害下去,完全都沒有制止的一天?而事實上,大家在怕影響校譽的耽心下,又能做什麼呢?

(編者按)霸凌的可怕,往往不是霸凌本身,而是氛圍的籠罩,無論是惡意的欺凌,或是旁觀者的冷漠,都是一種傷害,而被霸凌者這時候應該要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的身上,專注於自身實力與心理素質的增強,因為,唯有自己的實力夠厚實,才抵得過霸凌的寒風刺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娃娃魚的沙龍
7會員
18內容數
娃娃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8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劉軒的podcast上聽到的,當時,他邀請這本書的發起人CC,來談論這本書的源起;一個在北美創業,至今已達到財富自由的人生引導師,邀請其他四位成功者(藝人Janet、奧丁丁集團創辦人王俊凱、作家劉軒和國際名廚江振誠)一起來談論人生奮鬥的過程
Thumbnail
2023/04/08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劉軒的podcast上聽到的,當時,他邀請這本書的發起人CC,來談論這本書的源起;一個在北美創業,至今已達到財富自由的人生引導師,邀請其他四位成功者(藝人Janet、奧丁丁集團創辦人王俊凱、作家劉軒和國際名廚江振誠)一起來談論人生奮鬥的過程
Thumbnail
2023/03/14
"沈默"是工作態度,"低調"是生活方式,在都市叢林裡,小白兔和大野狼的角色分配,就是權力和名利追逐的成果。
2023/03/14
"沈默"是工作態度,"低調"是生活方式,在都市叢林裡,小白兔和大野狼的角色分配,就是權力和名利追逐的成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在看的韓劇剛好是青少年學生題材,某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到國中時候的風紀股長,一位土星氣質極強的女孩。 風紀股長總是不苟言笑,很少,幾乎只有一兩次看過她笑。她的髮量不多,因此在還有髮禁的時代剪個清湯掛麵頭,頭髮仍然筆直、一絲不苟而整齊劃一,正如她的性格。 學校是非常高壓傳統的升學主義國中,導
Thumbnail
最近在看的韓劇剛好是青少年學生題材,某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到國中時候的風紀股長,一位土星氣質極強的女孩。 風紀股長總是不苟言笑,很少,幾乎只有一兩次看過她笑。她的髮量不多,因此在還有髮禁的時代剪個清湯掛麵頭,頭髮仍然筆直、一絲不苟而整齊劃一,正如她的性格。 學校是非常高壓傳統的升學主義國中,導
Thumbnail
教育部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要將「持續性」去除,也就是說,只要單次的欺負行為即可構成「霸凌」。 就實務面來說,霸凌的認定已經在事件發生的後端,真正需要著重的是前端的預防才能有效保護學生免於受到霸凌的傷害,也同時學會反霸凌的技能。
Thumbnail
教育部預告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要將「持續性」去除,也就是說,只要單次的欺負行為即可構成「霸凌」。 就實務面來說,霸凌的認定已經在事件發生的後端,真正需要著重的是前端的預防才能有效保護學生免於受到霸凌的傷害,也同時學會反霸凌的技能。
Thumbnail
早上看了一篇文章,裡面談到霸凌的社會性成因。 就我的理解是很多的霸凌者是為了主導地位的失去,為了重新奪回,開始進行所謂的霸凌,這件事我拿我國小轉學當例子。 我本來就讀於礁溪市區一個學校,成績都在十名以內,父母後來搬回山上老家,我也只好轉學到礁溪這處偏遠小學。 成績在原學校算不上什麼,可是到了這處偏遠
Thumbnail
早上看了一篇文章,裡面談到霸凌的社會性成因。 就我的理解是很多的霸凌者是為了主導地位的失去,為了重新奪回,開始進行所謂的霸凌,這件事我拿我國小轉學當例子。 我本來就讀於礁溪市區一個學校,成績都在十名以內,父母後來搬回山上老家,我也只好轉學到礁溪這處偏遠小學。 成績在原學校算不上什麼,可是到了這處偏遠
Thumbnail
來自城市的女孩 小芬,台北人大學就讀會計系,自己對人生的規劃其實都照父母方式去做,在兩年前是順利到了這間公司上班,過著招八晚五的生活,看似平凡順遂的日子,工作壓力卻非常大,因為是會計中最年輕的一位,總是被前輩各種壓榨,因為長的還不錯,所以被很多男上司言語、肢體騷擾,曾有對上面主管提出抗議,但總都
Thumbnail
來自城市的女孩 小芬,台北人大學就讀會計系,自己對人生的規劃其實都照父母方式去做,在兩年前是順利到了這間公司上班,過著招八晚五的生活,看似平凡順遂的日子,工作壓力卻非常大,因為是會計中最年輕的一位,總是被前輩各種壓榨,因為長的還不錯,所以被很多男上司言語、肢體騷擾,曾有對上面主管提出抗議,但總都
Thumbnail
霸凌,隱藏在我們生活中,不管是職場還是學校,霸凌總是無處不在。雖然大家常口口聲聲倡導著反霸凌,但真正出手幫助被害者的又有多少人?受害者的數量又有任何減少嗎?好像也沒有。可能我們在無形之中已經加劇霸凌這個狀況的發生,也可能我們就是被害者。
Thumbnail
霸凌,隱藏在我們生活中,不管是職場還是學校,霸凌總是無處不在。雖然大家常口口聲聲倡導著反霸凌,但真正出手幫助被害者的又有多少人?受害者的數量又有任何減少嗎?好像也沒有。可能我們在無形之中已經加劇霸凌這個狀況的發生,也可能我們就是被害者。
Thumbnail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很忌諱強欺弱;但更怕「軟土深掘模式」的沒完沒了!想在職場上安穩立足,到底要淪為弱者,委屈度日?還是晉升強者,不被欺凌?抑或是成為一個智者,既不欺人,也不被欺凌?在職場需要大智慧。
Thumbnail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很忌諱強欺弱;但更怕「軟土深掘模式」的沒完沒了!想在職場上安穩立足,到底要淪為弱者,委屈度日?還是晉升強者,不被欺凌?抑或是成為一個智者,既不欺人,也不被欺凌?在職場需要大智慧。
Thumbnail
小冰剛換身分,脫離職場在家當全職婦女快20年了,最近重新步入職場是個2度就業婦女。 脫離職場環境太久一度感到懷疑人生,找工作找了半年,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終於有面試通知,報著雀躍的心情前往面試。 1. 沒底薪所以對老闆態度都不好。(原來都是朋友) 2. 會計對老闆更兇因為是女朋友。(還是金主)
Thumbnail
小冰剛換身分,脫離職場在家當全職婦女快20年了,最近重新步入職場是個2度就業婦女。 脫離職場環境太久一度感到懷疑人生,找工作找了半年,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終於有面試通知,報著雀躍的心情前往面試。 1. 沒底薪所以對老闆態度都不好。(原來都是朋友) 2. 會計對老闆更兇因為是女朋友。(還是金主)
Thumbnail
職場上的「理性」確有必要,永遠該記得「對事不對人」;但過度的軟弱退讓,也會在這噬血的現實社會中,被貼上「軟腳蝦」標籤,欺負你剛剛好。
Thumbnail
職場上的「理性」確有必要,永遠該記得「對事不對人」;但過度的軟弱退讓,也會在這噬血的現實社會中,被貼上「軟腳蝦」標籤,欺負你剛剛好。
Thumbnail
等這些受害人長大了,進入職場,遭到職場霸凌。同樣的,會有人質問受害人:這是真的嗎?(你的證據呢?)你為什麼不反抗?(你其實也默許了吧?)你為什麼不尋求法律救濟?(這是不是利益交換?) 你知道受害人心裡在想什麼嗎?「愚蠢的大人,為什麼只會檢討受害人,你為什麼不敢將加害人關起來?」
Thumbnail
等這些受害人長大了,進入職場,遭到職場霸凌。同樣的,會有人質問受害人:這是真的嗎?(你的證據呢?)你為什麼不反抗?(你其實也默許了吧?)你為什麼不尋求法律救濟?(這是不是利益交換?) 你知道受害人心裡在想什麼嗎?「愚蠢的大人,為什麼只會檢討受害人,你為什麼不敢將加害人關起來?」
Thumbnail
『霸凌』這個詞尚未被廣泛認知前,它就已經是存在的事實,只有是否被發現或重視的差異。然而很多被忽視的案例源於加害者缺乏分辨因果的緊密關聯,在無知的情況下將他人推進終生監禁的痛苦牢籠中。
Thumbnail
『霸凌』這個詞尚未被廣泛認知前,它就已經是存在的事實,只有是否被發現或重視的差異。然而很多被忽視的案例源於加害者缺乏分辨因果的緊密關聯,在無知的情況下將他人推進終生監禁的痛苦牢籠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