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拒絕」的養成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拒絕」,並不只適用於拒絕性騷擾,

也適用拒絕所有事情,

包含拒絕父母、老闆、推銷員、電話行銷、多年不見的賣保險同學...等

.

「拒絕」這個詞,是指一種人格特質?還是行為表現呢?

我認為是後者,「拒絕」是一種行為表現,

這篇文章也是以此觀點出發,#拒絕是個能夠養成的行為

(如果你深信「表態拒絕」是種人格特質,那你可以不用看下去了,這篇對你來說沒什麼用。)

.

把拒絕看待成「行為表現」之後,

那就很好理解「為什麼做不到拒絕」,

一來這不是從小有學習到的,

(無論性別,華人教育本身就反對拒絕,天天叫你順從呀!還有台灣的職場也受到日系影響不少,同樣也是順從為主!)

二來是後天想要將這個行為養成習慣,

會發覺正面回饋非常少甚至充滿風險,

那這個習慣自然很難養成。

(拒絕的風險:沒面子、不合群、激怒對方…,隨便想就一大堆)

.

擁有足夠的正面回饋,

較能養成新習慣。

重訓健身、飲食控制、學習語言..

可以發現有不少人持續地進行,

因為正面回饋是相對明顯的,

體力變強、身材變好、取得語言證照…

(這邊要補充一下,正面回饋是因人而異的,像是有的人學習語言是為了愛情,也有人學習語言是為了高薪)

.

而「拒絕」很難養成的主因,

就是正面回饋很不明確。

因此找到屬於自己的正面回饋,

我覺得是培養「拒絕」的關鍵。

.

對我來說「拒絕的正面回饋」,

就是「我贏了」的感覺。

雖然說有點像是精神勝利法,

但拒絕最能替自己帶來的,

就是「替自己做決定!」

感覺好像是個很弱的正面回饋!?

但生而為人,活在這相對自由的時代,

能替自己做決定是多難得的事!

我~還~不~做~爆!!!

.

勇於拒絕、常常拒絕、到處拒絕,

我應該貫徹拒絕超過 5 年了,

(尤其實踐開放式關係之後,拒絕得更迅速更果斷)

我拒絕陌生人的搭訕訊息,

也拒絕愛人想做愛的要求,

我拒絕父母叫我投票給韓國瑜,

也拒絕親妹傳給我的減肥資訊,

我拒絕老闆給我不適任的工作,

也拒絕面試官跟我殺價。

.

老實說,做了這麼多「拒絕」,

除了自己做主,

還真的沒什麼回饋啦!

但自己做主還不夠正面嗎!?超爽的耶!!

(希望到這邊,你也找到屬於自己的正面回饋)

.

萬事起頭難,

拒絕的正面回饋已經找到了!

已經完成一半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展開拒絕的行動,

但前面提到的那些風險還是存在呀!

這些都會讓我們的拒絕卻步。

.

因此我建議進行拒絕時,

轉換一下視角,

把對象當作「機器」。

.

通常詐騙電話很好拒絕吧?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把對方當人看呀!

覺得對方只是個重複念稿的「機器」。

請在遇到不合理或不喜歡要求的當下,

把對方當作機器看待吧!

這樣子就好拒絕多了!

.

通常是不合理或不喜歡的要求,

我們才會想提出拒絕,

代表著提出這要求的人,

其實也沒有顧慮太多,

甚至在提出要求的時候,

根本沒有同理和思考對方的感受。

.

天呀!你們知道嗎!?

思考和同理人類是非常珍貴的能力,

沒有這種能力的,

通常我們不會視為人,而是機器。

(看看那些科幻電影怎麼演的,就明白了吧!?)

.

因此遇到這些不合理或不喜歡的要求,

我都把自己想像成超強 AI 在回覆,

畢竟對話對象也是機器呀!!!

.

為了貫徹機械化拒絕,

我會找個閒暇無事、心情平淡的時候,

設定制式化回覆,

盡可能理性且不帶情緒地寫出來的

(就你們知道的,要和機器溝通,情緒他們不會懂,感性他們也不會懂,要像登記疫苗一樣,一項一項資料填好,他們才能把這些資料輸入進去,而且未必能理解)

.

大致上符合一些原則:

  1. 不怒罵對方和使用情緒性字眼:我知道克制自己的情緒很辛苦,但我生而為人所擁有的珍貴情緒,只保留給我親近的人見到。回覆拒絕時,我就是個機器人,一點情緒都不想浪費在對方身上,對方根本算不上是人,所以別用人的方式對待他。(畢竟你給他情緒,他也像個機器般收不到)
  2. 不使用「請」、「謝謝」、「對不起」、「不好意思」,同樣因為對方就是個機器,不值得我使用這些禮貌的詞句,而且有沒有用對他來說差異不大。(但對我來說有差!)
  3. 盡可能明確描述自己的感受,想想對方如果是機器人的話,他沒有天生的理型(哲學用詞),那說明不夠清楚,無法在他的資料庫有效建檔,那這個說明是無法讓他理解什麼的!在「我要贏」的心態之下,我是想讓他明白的!!!(你這機器給我搞懂呀!!!)

(以上我自己的作法,僅供參考)
(把對方看作「機器」,僅限於想要表達拒絕的當下,並非從此不把對方視為人,而是利用這個做法,減輕想拒絕時可能會有的不好意思、覺得抱歉、無法好好說明…等。)

.

基本上,

我並不接受特定性別就比較無法拒絕的說法,

我知道主流價值框架下,

確實有造成性別差異。

但已經認知到這些都是框架造成的,

而非我的生殖系統造成的,

(應該不是荷爾蒙讓我無法拒絕的吧!?)

那我想該去做的是拆除框架,

找尋各種可能性,

才有機會自由選擇,

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

今天分享我的拒絕心路歷程,

也算是一種拆框吧XDDD

希望大家在追求自我之路,

都能拆掉更多框架,找到更多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媽從來不說謊
48會員
38內容數
不只是想介紹開放式關係,更想分享追逐自由的歷程,欲拆除關係性別既有框架,以激發出更多探索和想像。
三媽從來不說謊的其他內容
2024/04/19
賣名牌包的經驗一直都不是很好,拿去名牌二手店估價,很容易因為品牌不夠大、包款不夠經典、包裝不夠完整,出現賣了心都會淌血的價格。 󠀠
Thumbnail
2024/04/19
賣名牌包的經驗一直都不是很好,拿去名牌二手店估價,很容易因為品牌不夠大、包款不夠經典、包裝不夠完整,出現賣了心都會淌血的價格。 󠀠
Thumbnail
2024/03/30
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又被稱為哈希樹或雜湊樹 ( Hash Tree ),由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Ralph Merkle 提出並申請專利,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 的默克爾 ( Merkle ) 就是他的姓氏。
Thumbnail
2024/03/30
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又被稱為哈希樹或雜湊樹 ( Hash Tree ),由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Ralph Merkle 提出並申請專利,默克爾樹 ( Merkle Tree ) 的默克爾 ( Merkle ) 就是他的姓氏。
Thumbnail
2024/03/30
「軋空」這個連中文都無法直接唸出來的字詞,更難一眼辨識了解該詞彙代表什麼意思。不要怕!就是不好懂才有這篇文章嘛~ 軋空 ( short squeeze ) 中文唸起來是「亞空」,為金融用詞,通常用在股票交易,是指市場有些人因為預期股價會下跌而做空,但實際上股票卻上漲,為了回補而持續買入,導致股價暴
Thumbnail
2024/03/30
「軋空」這個連中文都無法直接唸出來的字詞,更難一眼辨識了解該詞彙代表什麼意思。不要怕!就是不好懂才有這篇文章嘛~ 軋空 ( short squeeze ) 中文唸起來是「亞空」,為金融用詞,通常用在股票交易,是指市場有些人因為預期股價會下跌而做空,但實際上股票卻上漲,為了回補而持續買入,導致股價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們常常因為害怕拒絕而變成濫好人,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斷妥協。而解決的方法並非告訴自己對方的拒絕不會傷害到自己,而是透過健身或練技擊運動,找回原始的動物本能,守護自己的底線,不惜衝上去跟對方撕咬的氣場。
Thumbnail
人們常常因為害怕拒絕而變成濫好人,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斷妥協。而解決的方法並非告訴自己對方的拒絕不會傷害到自己,而是透過健身或練技擊運動,找回原始的動物本能,守護自己的底線,不惜衝上去跟對方撕咬的氣場。
Thumbnail
拒絕其實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你要把發牌權拿到自己手裡,在任何溝通場景中都把握主動權。 開門見山地表達拒絕,用「第一時間 + 第一人稱」表明立場,不要拐彎抹角。表明立場之後,馬上給出理由,讓對方能下台階。這是溝通高手的作風。但要注意,絕不撒謊。 重新發牌時,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方案力。如果你一時想不到合適的
Thumbnail
拒絕其實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你要把發牌權拿到自己手裡,在任何溝通場景中都把握主動權。 開門見山地表達拒絕,用「第一時間 + 第一人稱」表明立場,不要拐彎抹角。表明立場之後,馬上給出理由,讓對方能下台階。這是溝通高手的作風。但要注意,絕不撒謊。 重新發牌時,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方案力。如果你一時想不到合適的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漸漸忘了該有的拒絕,是對自己的禮貌。
Thumbnail
漸漸忘了該有的拒絕,是對自己的禮貌。
Thumbnail
「拒絕」,並不只適用於拒絕性騷擾, 也適用拒絕所有事情, 包含拒絕父母、老闆、推銷員、電話行銷、多年不見的賣保險同學...等 . 「拒絕」這個詞,是指一種人格特質?還是行為表現呢? 我認為是後者,「拒絕」是一種行為表現, 這篇文章也是以此觀點出發,#拒絕是個能夠養成的行為。 (如果你深信「表態拒絕」
Thumbnail
「拒絕」,並不只適用於拒絕性騷擾, 也適用拒絕所有事情, 包含拒絕父母、老闆、推銷員、電話行銷、多年不見的賣保險同學...等 . 「拒絕」這個詞,是指一種人格特質?還是行為表現呢? 我認為是後者,「拒絕」是一種行為表現, 這篇文章也是以此觀點出發,#拒絕是個能夠養成的行為。 (如果你深信「表態拒絕」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說「不」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我們鮮少去練習拒絕別人,也造就人與人的界線總是模糊,我們容易與他人的情感共生。 我們總是把拒絕卡在心頭,我們習慣委屈自己,讓別人忽視自己的需求,久了就怨恨他人,造成世間上無數的悲劇,這些原因都在於我們對於拒絕的想法,以及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從小時候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說「不」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我們鮮少去練習拒絕別人,也造就人與人的界線總是模糊,我們容易與他人的情感共生。 我們總是把拒絕卡在心頭,我們習慣委屈自己,讓別人忽視自己的需求,久了就怨恨他人,造成世間上無數的悲劇,這些原因都在於我們對於拒絕的想法,以及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從小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