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方青年的伯樂,搭起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橋樑—王本壯國立聯合大學建築所教授

2021/09/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幾年,政府積極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其中,對於青年的挹注較過去明顯提升,對於計畫目標、執行手段與關鍵績效指標等要求也和過去大不相同。本專題訪問時常協助政府部門、私部門評選相關計畫的王本壯老師,分享他以評審的身分所觀察到的地方創生計畫青年提案有何趨勢;青年們又能如何掌握提案心法來為自己所愛的土地爭取資源,創造改變。

抓緊地方 DNA ,善用自身獨特優勢策劃創生行動

「每一個地點都是獨特的,但是還是有共通的特質。蹲點的青年要能看到深層的密碼、地方的 DNA 是什麼。」王本壯老師分享,評選計畫時,常常遇上青年提及自己的社區有高齡化、人口外流的情形,但進一步追問地方特性、場所差異為何時,往往掌握度還有待加強。王老師提醒,要同時能夠看見差異與共通特質,並思考這個特性能如何發揮。以都會型的社區來說, 王老師舉桃園為例,曾有研究顯示桃園的公寓大廈每過 5 年鄰居組成會變動 5 成, 這顯示都會有匿名性與流動性。匿名與流動性就讓在都會進行社造或創生行動和鄉村有所差異,而其中關鍵就在於機制、規範——鄉村有歲時祭儀或者鄰里默契來彼此約束,但都會的規範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住戶規約,尤其大多數當今社區皆採用既定範本,更加沒有約束力、無法形成共識。
王老師認為,青年要在辨明狀態後,來看自己要如何進入場域:有些人可以在此創造自己的遊戲規則;有些人則太過遵守規範;也有不確定遊戲規則的人。總而言之, 既然從事社會擾動,行動上要能夠開放自己、接納多種可能性。

投資青年,建立夥伴關係

當今的臺灣,無論是藝文或地方價值認同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今仍有許多地方青年團隊十分依賴各式獎補助計畫。王本壯老師參與計畫評選的經驗十分豐富, 從文化部、教育部、經濟部,甚至是私部門的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都有他的身影。王老師指出,他也看到一些團隊幾年下來有了慣性,常用熟悉的方式去提案,有些團隊甚至連拿了五、六年的獎。「拿補助,要回過來想青年提案時該如何認定政府的角色?對於政府來說,要想要給青年的支持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王老師引領我們思考,政府與青年的關係不僅僅是建立在補助上,在勞務、行政作業流程上的支援也都是支持青年的一環。如果單純談「錢」,補助金絕對可能是毒藥,但如果談規範上的改進、大環境面的支持, 參與政府計畫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提升機制。王老師指出,近期開始有許多法令規範、審計核銷機制都因青年的地方創生行動而產生改變,行政上鬆綁也是政府釋出的資源。
「政府和青年的關係,要成為夥伴關係。這個夥伴是不是互相信任的夥伴?我看到這個關係只存在部份的夥伴之間。不管是從最低層級的鄉鎮村里或高到中央部門,很多夥伴關係沒有建立在信任上,而是建立在防弊。」王老師總結,經營良好的夥伴關係要雙方共同努力,公部門制定獎補助規範後也要去思考做這個政策會吸引到那些年輕人?這是不是他們喜歡的夥伴? 努力嘗試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來,如此一來夥伴關係和信任感才會足夠。若是公部門只看見指標,而青年只看見金錢,在各取所需的概念下會吸引到的大多為投機者,最終結果就會和想像會有落差。然而,王老師話鋒一轉,指出雖然公部門在審查、核定很謹慎,但後續不易查核與追蹤,常有人詬病「頭過身就過」。王老師也提醒在地團隊,一個常見的問題是計畫執行到最後出現慣性思維,對於持續在做的事找不到深化或擴散的路徑,這樣的團隊會比較弱勢,在一些評審眼中,會覺得團隊步奏緩慢、不思進取。因此,有一些計畫這幾年積極修改遊戲規則,就是在因應僵化的提案或是思維,希望有些突破和改變。

共同拼一幅創生拼圖

「地方創生」一詞源自日本,臺灣推動地方創生相關政策初期也大幅度師法日本經驗。回到臺灣,不同社群、政府組織單位對政策的定義與掌握有各自的解釋。「社區營造是生活的過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是社區營造的一部分,讓生活好一點就是
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則是在社區營造的基礎下,針對某些主題、價值標準去做提升與改變。例如人口均衡、產業振興,或地域產業持續發展。」王老師指出,地方創生與社造的發展,政府都要有短中長期、階段性的目標設定,才能讓資源有效利用——白話來說,政府要能畫大餅,建構願景,也要有小餅,讓民眾在吃的過程可以漸漸成長、茁壯,最後民眾和政府一起來把大餅做出來。
不過,王老師也直指:「我們和日本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我也一直不承認臺灣的社區營造就是日本的町並計畫,在社造上我們甚至還可以輸出自己的經驗讓別的國家參考,但完全同名的『地方創生』就很難!」他提醒,臺灣城鄉差距比日本小,全臺又是一日生活圈,創生要創什麼樣的「生」?是生產?還是生活?有許多定義還不夠清楚。「現在各部會都在拼拼圖,但是每個人的圖案都不一樣。也許我們還在共同判斷價值標準、指標,正在找共識……這兩年又在談 SDGs,但這是國際訂定的,要有在地指標的設定」,王老師指出,目前地方創生政策還在滾動式調整,但若要有戰略方針,則必須要有數據資料,可惜臺灣數據統計資料較不完整, 幾乎沒有統計資料以村里為基礎,因此無法作政策判斷,無法設定地方創生拼圖外圍的框架。

後疫情時代的青年返(留)鄉

進行訪問時,臺灣正遭逢疫情的嚴峻挑戰。對此王本壯老師認為這也是一個刺激、也能加速地方創生的進程:「過去曾旭正老師擔任國發會副主委時,常常去宣講,提到要透過人口均衡、產業均衡來『均衡臺灣』,提倡去中心化、分散的概念。疫情就是去中心化的過程,但又不是去全球化」。他充滿希望地說,在疫情之下, 認同地方創生概念的夥伴更要思考我們可以做什麼?並趁此機會重新檢視:地方事務如何更公開、更透明,在非接觸的條件下怎麼去形成更多人與人的關係?彼此有關係才能流動,最終形成人的均衡、物的均衡。
不過,王老師也嚴肅地提到,均衡也包含線上、線下的均衡。在遠距操作的過程中, 能否平等?例如目前教學上就常看到數位與科技面有一些遊戲規則,造成無法公平 競爭的問題。村里、縣市也好,都要有具公共性、公平性的平臺,讓有需求的朋友 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流,也擴散一些正確的資訊,讓大家不會在數位競爭下陷於弱 勢,平臺建構就是疫情時代下行政部門要努力的方向。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2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見域Citilens
    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