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與我們艱難的生活:讀《法國現象學的蹤跡:從沙特到德里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不同人、不同學科會給出非常多的描述與答案。如果要把這些答案都收集起來,可能必須建造一間地球也乘載不下的圖書館。但是,這好像不只是一個抽象的、與日常生活無關的問題;而是一個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對「人是什麼/我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回答,也幾乎決定了我們怎麼過日常生活,怎麼樣考慮別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地位。

俗話說的好:「隔行如隔山」。特別是在今天,各個學科都發展得非常深入、詳盡的年代,平常專注在不同學問上的人,很難去吸收一本專業的、但卻非本科的好書。因此,劉國英教授的《法國現象學的蹤跡:從沙特到德里達》,雖然在漢語哲學界是一本經典之作,但是對一般人來說,大概從翻開的第一頁,就會看到無數個不曾讀過的專業術語。不過,其實這本書裡的很多內容,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幫助很大的。因此,我們認為寫一篇比較簡單的、讓一般人能夠進入這本經典的地圖,是件很有益的工作。

說了這麼多,到底我們要討論什麼呢?為了避免讀者走入一座看不見前景的迷宮,我們先在這裡預報:我們要討論「身體」如何在世界中運作,以及怎麼樣協調外在世界與自己的衝突。

raw-image

在思考前,我最確定的是什麼?

哲學家常常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我們最確定、無法懷疑的事情,什麼可以作為知識最可靠、最穩固的起點?一個可能的答案是:我們在世界中存在。畢竟,不論我們如何去思考「人類」,人是意識、頭腦、或是神經系統,甚至即使人只不過是某種「錯覺」等等;那至少,確實有這種「錯覺」的存在。所以,「我們存在」似乎是一件無法否認的事實。

身體,是往世界去的存在

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我們存在,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嗎?為什麼要白費力氣提這件事?其實理由很簡單:透過這樣的強調,我們會更容易會發現「身體」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我們,總是依賴某些人際關係活著。但是,如果我們被傷透了心,對每個人都感到失望;那我們也可能會把心關起來,只和別人維持表面上的關係。我們的心、意識可以這樣做;但是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卻是不可能的。身體,總是需要水、空氣、陽光;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要這樣做,身體總是需要世界、持續的與外在世界交換一些物質。身體不但活在世界之中,並且總是主動的需求、走向這個世界。

器官與身體:身體怎麼協調各個部位?

不過,一旦我們把身體放置在世界之中,就會對身體的運作方式產生疑惑。在世界中,桌子與椅子是兩個不同的、可以互相獨立的東西;身體的各個部位之間,也是這樣的關係嗎?譬如說:我們的身體中有許多不同的器官,眼睛是用來看的、耳朵是用來聽的等等。身體,就是不同的器官分別運作,然後把所接收的資料與反應「相加」的總和嗎?

根據這本書的研究,我們有蠻大的信心說:應當不是。身體遠遠不是每個器官各自運作,然後簡單的相加而已。譬如說當我們在踢足球的時候,並不是先用眼睛測量腳與足球的距離,再用腳踢球;而是二者同時運作把球踢出去。

你可能會說:這只是眼睛與腳發揮作用的間隔時間很短,不代表兩個器官通過某種「非器官」的東西連結在一起。梅洛龐蒂/劉國英舉出了更明顯的例子:切除了四肢之一的人,他們在已經被切除的部位,還是會感到疼痛;這是醫學所說的「幻肢」現象(phantom limb)。如果身體只是器官的相加;那麼器官已經被切除了,怎麼還會有感覺呢?看來,各個器官的「感覺」不只是被記錄在那個器官當中,而是記錄在整個身體裡面。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作為一個整體,記憶著我們一直以來,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方式、習慣與感覺。

結語

OK,說了這麼多,好像還是在說一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啊?這些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相關?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剛才所提到的每一點,都可以應用在生活上。

如果我們知道「身體」不只是各個部位的結合,而是一個整體,連結各部位的感覺與行動。那就代表:我們對身體的保養,不能只是保養身體的每個部分;而是也必須發揮、訓練身體各個部位間的連結,去進行某種讓全身同時參與的運動。單獨訓練某些部位雖然好,但並沒有完整發揮出身體的正常機能。

再來是:我們始終都需要世界;我們只要還有身體的一天,就不可能擺脫自己對世界的需求。人際關係也在這層關係裡;因為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不可能凡事都自己來,而是必須仰賴來自其他人的商品。舉個極端的例子:即使是不踏出房間門的家裡蹲,也必須有人在他的門口送飯,才能夠活下去。因此,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生存都與他人有關,那我們怎麼可能逃避所有的人際關係呢?所以,如果我們重新檢視最普通、最熟悉的「身體」,可以幫助我們切實的選擇「A關係或B關係」,而不是選擇拒絕一切人際關係。


結尾後PS

本篇文章的重點在於「普及」,所以盡量只提到最基礎的幾個觀念;如果想看關於「身體」的更進一步探討,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催眠術,可以治療當代社會的文化病症?畢來德談《莊子》X艾瑞克森〉

本文首刊於Readmoo閱讀最前線,特此致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9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地球上,以感官體驗為主,以物質為真,這是專屬於地球頻率的設定,地球的大教室,是以體驗各種感受與經驗的地方。 在妳/你們阿卡西紀錄中包含了在地球上或其他次元中累生累世的經驗,這資料庫能幫助妳/你們憶起自己心的意識與源頭相映,這些過去的經驗與身體感受是要讓妳們再次與心連結,身與心的狀態是流動的,源頭
Thumbnail
在地球上,以感官體驗為主,以物質為真,這是專屬於地球頻率的設定,地球的大教室,是以體驗各種感受與經驗的地方。 在妳/你們阿卡西紀錄中包含了在地球上或其他次元中累生累世的經驗,這資料庫能幫助妳/你們憶起自己心的意識與源頭相映,這些過去的經驗與身體感受是要讓妳們再次與心連結,身與心的狀態是流動的,源頭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人類存在和連結的哲學性觀察。儘管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文化和環境中,我們都共享著地球這個共同的家園。我們的意識和慾望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使我們能夠共感和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和願望,儘管我們可能從未相遇。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人類存在和連結的哲學性觀察。儘管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文化和環境中,我們都共享著地球這個共同的家園。我們的意識和慾望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使我們能夠共感和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和願望,儘管我們可能從未相遇。
Thumbnail
我們不是被設計成獨自生活的。這不符合我們的本質。我們只是在分離的幻覺中。你也永遠不會成為你的設計。你只是一個主題,就是你的設計,在「大程序」海洋中不斷地漂浮著,然後我們是一種生物學上相互聯繫、生物學上相互約束的物種。所有種類的驅動力都在我們身上——特殊驅動力、動物驅動力。我們需要彼此。
Thumbnail
我們不是被設計成獨自生活的。這不符合我們的本質。我們只是在分離的幻覺中。你也永遠不會成為你的設計。你只是一個主題,就是你的設計,在「大程序」海洋中不斷地漂浮著,然後我們是一種生物學上相互聯繫、生物學上相互約束的物種。所有種類的驅動力都在我們身上——特殊驅動力、動物驅動力。我們需要彼此。
Thumbnail
※把自己的心回到『簡單』。 ※我們需要相信生命有意義。那個信念很可能是一個生物上的必要。 ※死亡、輪迴、疾病……都是我們發明的。 ※在最初,是有個神聖的心理完形。 ※肉體感官是內在感官的延伸。內在感官提供給所有物種一個內在的溝通方法。那麼,細胞擁有內在感官。 ※原子的感知能力。
Thumbnail
※把自己的心回到『簡單』。 ※我們需要相信生命有意義。那個信念很可能是一個生物上的必要。 ※死亡、輪迴、疾病……都是我們發明的。 ※在最初,是有個神聖的心理完形。 ※肉體感官是內在感官的延伸。內在感官提供給所有物種一個內在的溝通方法。那麼,細胞擁有內在感官。 ※原子的感知能力。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你要它發生。 哇,這什麼東西?! 那些發生的"好事情"我可以了解,那些"壞事情"我為什麼要它發生?#頭腦正常的人不會這樣選擇吧?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你要它發生。 哇,這什麼東西?! 那些發生的"好事情"我可以了解,那些"壞事情"我為什麼要它發生?#頭腦正常的人不會這樣選擇吧?
Thumbnail
       我們的肉身其實是由能量所構成,包含細胞、經絡、脈輪、思想、意念都是能量,若沒有覺知意識的存在,那我們的身體是不會動起來的,而當人們往生,其實就是覺知意識離開了身體,回歸本靈。        因為能當人類的靈魂能量都頗大,有的靈魂能量甚至超過整顆地球(有些靈魂的資歷與年齡比蓋婭年長),但
Thumbnail
       我們的肉身其實是由能量所構成,包含細胞、經絡、脈輪、思想、意念都是能量,若沒有覺知意識的存在,那我們的身體是不會動起來的,而當人們往生,其實就是覺知意識離開了身體,回歸本靈。        因為能當人類的靈魂能量都頗大,有的靈魂能量甚至超過整顆地球(有些靈魂的資歷與年齡比蓋婭年長),但
Thumbnail
目前在地球人類世的體驗中,主要有三大類親密關係:業力伴侶(Karmic Soulmate)、靈魂伴侶(Soulmate)和雙生火焰(Twin Flame),本部分將介紹這三種關係原型的體驗主題、連結動力、基本功能及常見模式讓讀者參考。
Thumbnail
目前在地球人類世的體驗中,主要有三大類親密關係:業力伴侶(Karmic Soulmate)、靈魂伴侶(Soulmate)和雙生火焰(Twin Flame),本部分將介紹這三種關係原型的體驗主題、連結動力、基本功能及常見模式讓讀者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