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周江杰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不應放棄思考與嘗試的是:政府和社會還能多做些什麼?

民主進步黨客家部主任兼發言人 周江杰

寫這篇推薦序的時候,東京奧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本次的代表團中有位桌球選手林昀儒,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被問到為什麼喜歡打桌球?
因為都會贏啊!林昀儒帶著自信的這樣回答。
聽起來即便非常直觀,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他贏球的背後,林昀儒每天要練上萬顆球。這上萬顆球也一定是經過專業設計過後的菜單,讓他可以在日復一日的訓練過程中,取得足以獲勝的能力。而一位選手若願意按照菜單持續地訓練,我想必然是站在相信的立場上。
相信,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裡,扮演很重要的力量。而關鍵通常在那一位「執行者」的身上。文炎的第三本書中,有許多內容很隱性地顯露出我認為的關鍵特質。
這必須從我在博幼基金會工作時的回憶開始談起。當時,我面對的學生大多數在學習成就的歷程中是不會"贏"的學生。而且多數在我進行學習能力「前測」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信心。任何力量要介入這樣的情況,不管是個人或者是機構,都必須要有足夠的信心才能說服學生:請相信我們。文炎在博幼基金會前十年的工作,從前二本書的內容看起來,就在培養這樣的底氣。
在有了這樣的經驗及信心的堆積之後。文炎第二個十年面對的,除了一般社會認知的偏鄉學生之外,更嚴峻的是博幼基金會嘗試進一步要說服國家,在政府體制中安置機構裡的學生也不能被放棄。這種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的教育觀,如果沒有足夠的底氣在,恐怕是沒辦法這麼霸氣地喊出來的。
做為一個曾經近距離的觀察者,我也曾經和文炎與許多安置機構的負責人商談。過去,我們或許只把安置機構視為補足家庭最基本的功能:讓進出的孩子至少能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但除此之外,我們不應放棄思考與嘗試的是:政府和社會還能多做些什麼?博幼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由文炎透過外展服務的模式,給了我們一個「公私協力」的啟示。只是這個嘗試,將過去在偏鄕來自學生、學生家長甚至教育系統的疑問;變成了安置機構負責人、生活教育老師及學員本身的問號!這其中轉變在這本書中也有很深刻的描述,建議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最後,在展望未來的部分。博幼基金會已經開始與對岸的NPO有所接觸。有趣的是,文炎擔心我的工作會不會有所顧忌。但兩岸民間彼此之間善意的交流,絕不該受任何政治立場的限制。以基金會或是文炎這樣具有強烈信念支持的「執行者」,我個人十分期待透過非營利組織的互動,能夠創造彼此之間「善」的循環。或許,這是文炎工作第三個十年最重要的使命也不一定。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文字,能留下這位專業社會工作者的歴史足跡。
第三本書<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預購開始了,新書預定2021.12.01上架,預購預定2021.11.01開始出貨。定價新台幣280元,即日起至2021.10.31止預購89折,優惠價250元(含運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2會員
191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文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見孩子改變-加入博幼課業輔導是機構一項絕對超值的投資 衛生福利部北區老人之家主任陳立庚 因為參與,看見了孩子的改變,所以,對博幼基金會「課業輔導」帶給機構孩子的激勵與啟發,特別有感!
讀萬卷社工書,不如行萬里社工路 我想說的是,文炎根本就是工作狂,他應該是「讀萬卷社工書,不如行萬里社工路」的行者。 本書有故事也有理念,可以提供社工人員許多經驗與啟示,而一般讀者也可以透過本書認識何謂社會工作,誠摯推薦給讀友。
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唐傳義 我很喜歡跟學生分享的一句話就是「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在人生的路上,只有把事情做好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盲目前進,往往是白費努力、徒勞無功。
困境 屬於母親的日子,一個年輕媽媽的痛苦抉擇 (2014 年)5 月 9 日早上的一則新聞引起我得注意,原來前一天被放在育幼院門口的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同居男友的收入不足以養活一家三口,只好將小孩放在育幼院門口,因為媽媽知道育幼院會照顧好小孩,衣食無虞,媽媽知道的原因是媽媽小時候就是在育幼院長大的。
愛無國界,更無時限 這本書不僅在時間上涵蓋了一個社會工作者二十年的經歷,在地理上甚至更從台灣拓展到大陸,對文炎來說,愛無國界,更無時限。每一個需要幫助人都是一樣的,在他們身上,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者在每一個故事情節裡找到問題的脈絡,進而發掘背後更深層的社會問題。
這是一本寫了很久很久的書,這本書大致可以歸納為主要是我在從事社會工作第二個十年的工作經歷與故事,這十年我也慢慢想通我對社會工作的概念,因此也將這些概念陸陸續續地寫下來,作為工作歷程足跡的記錄,否則以我記憶力不好的特質,最後恐怕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因此文字的記錄就成為我記憶力不好的救星與解方。
看見孩子改變-加入博幼課業輔導是機構一項絕對超值的投資 衛生福利部北區老人之家主任陳立庚 因為參與,看見了孩子的改變,所以,對博幼基金會「課業輔導」帶給機構孩子的激勵與啟發,特別有感!
讀萬卷社工書,不如行萬里社工路 我想說的是,文炎根本就是工作狂,他應該是「讀萬卷社工書,不如行萬里社工路」的行者。 本書有故事也有理念,可以提供社工人員許多經驗與啟示,而一般讀者也可以透過本書認識何謂社會工作,誠摯推薦給讀友。
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唐傳義 我很喜歡跟學生分享的一句話就是「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在人生的路上,只有把事情做好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盲目前進,往往是白費努力、徒勞無功。
困境 屬於母親的日子,一個年輕媽媽的痛苦抉擇 (2014 年)5 月 9 日早上的一則新聞引起我得注意,原來前一天被放在育幼院門口的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同居男友的收入不足以養活一家三口,只好將小孩放在育幼院門口,因為媽媽知道育幼院會照顧好小孩,衣食無虞,媽媽知道的原因是媽媽小時候就是在育幼院長大的。
愛無國界,更無時限 這本書不僅在時間上涵蓋了一個社會工作者二十年的經歷,在地理上甚至更從台灣拓展到大陸,對文炎來說,愛無國界,更無時限。每一個需要幫助人都是一樣的,在他們身上,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者在每一個故事情節裡找到問題的脈絡,進而發掘背後更深層的社會問題。
這是一本寫了很久很久的書,這本書大致可以歸納為主要是我在從事社會工作第二個十年的工作經歷與故事,這十年我也慢慢想通我對社會工作的概念,因此也將這些概念陸陸續續地寫下來,作為工作歷程足跡的記錄,否則以我記憶力不好的特質,最後恐怕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因此文字的記錄就成為我記憶力不好的救星與解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4年巴黎奧運的熱潮中,各國運動健將以其努力和勇氣成為人們的榜樣。臺灣運動員如麟洋配及林郁婷在奧運中的奮鬥故事,不僅激勵人心,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本文分享如何運用運動員的成就與經歷,幫助學生在寫作上更具深度,並鼓勵他們在這場體育盛事中發掘靈感,創造出新的故事與題材。
說到桌球,很多人應該都知道莊智淵吧, 今天要來小聊一下我覺得蠻勵志的故事, 他從雅典、北京、倫敦、里約、東京到巴黎奧運,莊智淵連6屆奧運都沒有缺席, 在2003年12月到達生涯最高的世界排名第3, 今年43歲的他還在奧運上奮鬥,這歲數是相當少見的,
Thumbnail
「麟洋配」創下奧運連續兩屆同搭檔獲金牌的羽球男雙紀錄。然而,他們並非一帆風順! 人生的選擇 王齊麟原先的搭檔是現任教練陳宏麟,然而陳在年齡與舊傷的壓力下,選擇退役轉任教練。當務之急是幫王找到與他球風能互補的夥伴。李洋:齊麟的國中同學,這個名字浮現在二人心中。不過王隸屬土地銀行,李隸屬合作金庫,況
Thumbnail
王睿廷,中華羽協B級教練,在從事羽球教學之前是竹科的工程師,儘管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但因不喜歡面對冰冷的產品,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定回到家鄉台中從事羽球教學。他充分發揮自己溫暖的特質,帶領更多人愛上這項運動。
Thumbnail
近日讀了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的自傳體隨筆《棋手無悔》。 去年有幸在台北和棋王有一餐之緣,這幾天讀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書的前半主要講述臉上的紅色胎記對他童年的影響,他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圍棋,進入中國棋院,成為世界棋王,再回台奉獻的故事。 小時候有下象棋,但我對圍棋的認識有限,大概就是金庸小說
先手執黑,白棋為後,不到最終,又能說誰贏呢?
Thumbnail
2024 年 Young Lions 選手——Get the Lucky Take the Money(豬式會社)團隊自訪+遺珠 idea+賽後大師講座心得分享
Thumbnail
“無心信其可成,則千方百計;無心信其不可成則千難萬難。" 好書大分享:極限賽局 作者:謝文憲 天下文化出版,劉子寧採訪撰文 有一個人熱愛演說,相信著麥克風加上信念可以影響這個世界。有一個人熱愛體育,相信著體育是振興國家的根本,然後投入運動推廣。有一個人已經是千萬講師等級,還是
Thumbnail
這兩年國際賽事中不少得到獎牌的選手都是由桃園出身,負責體育事務的桃園市體育局,除了在競技體育項目上持續發掘培養選手外,對於一般市民的運動也相當重視,尤其在疫情後如何讓民眾回復疫情前的運動習慣,全民運動是去(112)年的工作重點,體育局長許彥輝日前接受《桃園電子報》的專訪,細說桃園的體育政策。
Thumbnail
這兩年國際賽事中不少得到獎牌的選手都是由桃園出身,負責體育事務的桃園市體育局,出了在競技體育項目上持續發掘培養選手外,對於一般市民的運動也相當重視,尤其在疫情後如何讓民眾回復疫情前的運動習慣,全民運動是去(112)年的工作重點,體育局長許彥輝日前接受《桃園電子報》的專訪,細說桃園體育政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4年巴黎奧運的熱潮中,各國運動健將以其努力和勇氣成為人們的榜樣。臺灣運動員如麟洋配及林郁婷在奧運中的奮鬥故事,不僅激勵人心,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本文分享如何運用運動員的成就與經歷,幫助學生在寫作上更具深度,並鼓勵他們在這場體育盛事中發掘靈感,創造出新的故事與題材。
說到桌球,很多人應該都知道莊智淵吧, 今天要來小聊一下我覺得蠻勵志的故事, 他從雅典、北京、倫敦、里約、東京到巴黎奧運,莊智淵連6屆奧運都沒有缺席, 在2003年12月到達生涯最高的世界排名第3, 今年43歲的他還在奧運上奮鬥,這歲數是相當少見的,
Thumbnail
「麟洋配」創下奧運連續兩屆同搭檔獲金牌的羽球男雙紀錄。然而,他們並非一帆風順! 人生的選擇 王齊麟原先的搭檔是現任教練陳宏麟,然而陳在年齡與舊傷的壓力下,選擇退役轉任教練。當務之急是幫王找到與他球風能互補的夥伴。李洋:齊麟的國中同學,這個名字浮現在二人心中。不過王隸屬土地銀行,李隸屬合作金庫,況
Thumbnail
王睿廷,中華羽協B級教練,在從事羽球教學之前是竹科的工程師,儘管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但因不喜歡面對冰冷的產品,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定回到家鄉台中從事羽球教學。他充分發揮自己溫暖的特質,帶領更多人愛上這項運動。
Thumbnail
近日讀了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的自傳體隨筆《棋手無悔》。 去年有幸在台北和棋王有一餐之緣,這幾天讀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書的前半主要講述臉上的紅色胎記對他童年的影響,他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圍棋,進入中國棋院,成為世界棋王,再回台奉獻的故事。 小時候有下象棋,但我對圍棋的認識有限,大概就是金庸小說
先手執黑,白棋為後,不到最終,又能說誰贏呢?
Thumbnail
2024 年 Young Lions 選手——Get the Lucky Take the Money(豬式會社)團隊自訪+遺珠 idea+賽後大師講座心得分享
Thumbnail
“無心信其可成,則千方百計;無心信其不可成則千難萬難。" 好書大分享:極限賽局 作者:謝文憲 天下文化出版,劉子寧採訪撰文 有一個人熱愛演說,相信著麥克風加上信念可以影響這個世界。有一個人熱愛體育,相信著體育是振興國家的根本,然後投入運動推廣。有一個人已經是千萬講師等級,還是
Thumbnail
這兩年國際賽事中不少得到獎牌的選手都是由桃園出身,負責體育事務的桃園市體育局,除了在競技體育項目上持續發掘培養選手外,對於一般市民的運動也相當重視,尤其在疫情後如何讓民眾回復疫情前的運動習慣,全民運動是去(112)年的工作重點,體育局長許彥輝日前接受《桃園電子報》的專訪,細說桃園的體育政策。
Thumbnail
這兩年國際賽事中不少得到獎牌的選手都是由桃園出身,負責體育事務的桃園市體育局,出了在競技體育項目上持續發掘培養選手外,對於一般市民的運動也相當重視,尤其在疫情後如何讓民眾回復疫情前的運動習慣,全民運動是去(112)年的工作重點,體育局長許彥輝日前接受《桃園電子報》的專訪,細說桃園體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