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以當飯吃嗎?」奧林匹克教育議題 - 曾荃鈺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運動可以當飯吃嗎? 運動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曾荃鈺老師在這門課拋出的第一個討論議題。

而這個議題,也在近期新興的平台-Clubhouse上面,成為荃鈺老師與馮勝賢秘書長與社會大眾談論的主題之一,並吸引超過百位民眾參與。

raw-image

在課堂上,大約有 75% 選手認為「可以」,而 25% 選手認為「不行」。

認為可以的理由,是覺得現今社會趨於高齡化,可以運用自己在運動訓練當中所學的專業知識讓大眾更重視運動,即使未來不往專項運動發展,也能將運動訓練所培養出的努力、堅持、刻苦耐勞等態度轉換至工作場域。認為不行的理由,則覺得未來少子化會導致職缺少、競爭激烈,體力活無法做一輩子;且目前民眾的運動意識及社會運動風氣尚且不足,大多數人不懂得判斷專業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不肖商人以及專業度不足的人投入,運動過於商業化,反而因為門檻太低讓專業的價值變得廉價,就長遠來看,對這個領域而言,反而不利。


運動與社會的連結 – 影響力

就上述同學們的回饋來看,當中其實有個脈絡可循 : 那就是跟社會的連結程度。

在選手生涯中,訓練靠自己、休息恢復靠自己,在通往卓越的路上,比得是誰能堅持得更久,孤獨是這條路上的常態。但是在社會上的成功,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對社會有多少貢獻。運動員在長期訓練中培養出剛毅、果敢、獨立,選手退役後也將運動員精神轉換至職場中,但這是一個互賴、互助的社會呀!有些時候,我們得要學會開口求助、學會互相合作、甚至要會借力使力。運動往往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是自己的身體有感覺、是自己的心情變得愉悅,如果將運動對於個人帶來的好處進行推廣、發揮影響力,與社會群體產生連結,自然就能從中找到運動對於個人所帶來的意義。


封閉的環境,是安全? 還是風險?

大家都說,體育圈封閉、人脈很重要。

封閉的圈子,是好是壞?我想,依照每個人的立場有不同的見解。我很幸運(也可以說是不幸),因為大學沒考好,意外闖進體育圈,也曾短期跟著校隊選手一同參與訓練,因而被運動員在場上的拼搏精神所吸引。有時候一個人對事情的熱愛與執著,是會影響週遭、給人感動與希望、並願意傾身投入的。

不過,運動員只需要把訓練做好就夠了嗎?我們的選手,對於自己所處體制的組織架構,有足夠的認知嗎? 在遇見來自訓練上、課業上、或是行政流程問題時,是否知道該主動向哪個單位尋求協助?

在課堂上,老師跟同學們討論了另個話題 : 訓練是一個機構(例如左訓)負責、課業(例如學校)是一個機構負責、幕後行政又由另個單位(例如單項協會)負責,體育圈其實不是沒有人投入,而是因為有太多單位負責與運動員相關事務,力量與資源反而分散掉了。有些選手開始會去反思:這樣的體制,是合理的嗎?但大多數的選手由於運動訓練的背景,仍習慣於遵從別人的安排。這就像我們在學生時期,從小就只被要求把書讀好。我們在還沒學會思考前,就先被要求聽話,是否有人質疑過,我們在課本當中學到的那些歷史知識,真的就是當年事件發生經過的全部了嗎?我們所知道的那些,到底是真相,還是只是當權者(既得利益者)願意讓我們知道的部分?

raw-image

選手的出路其實與封閉的風氣息息相關

還是回到今日課程的議題討論:「運動可以當飯吃嗎?」課堂中有些選手回饋:畢業後職缺少、競爭激烈。我想,選手所說的職缺少,指的是教練跟教師吧!但選手的出路,只能是教練跟教師嗎?這是否表示我們的教育對選手在其他方面的培育與誘導仍然不足?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華人社會,是否就如同唸書一樣:只要運動成績好,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在意了呢?

「運動員」這個身份,是一種榮譽,而不該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不該是社會大眾一聽到就產生負面聯想的標籤。

在課堂上,選手最先想到的畢業出路 - 教練與教師,恰恰體現了體育圈之所以封閉的脈絡:這兩者都被歸類為教學工作、都是屬於技術的傳承、是科班選手一直以來習慣的學長學弟制。這些不去改變的習慣,也才造就了社會大眾認為體育圈封閉的原因。


「運動可以當飯吃嗎?」

對於這個議題,我還沒辦法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我想,如果對於一個議題,我的立場無法明確的說出 YES 或NO,那其實也表示我還不夠認識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郁婷的沙龍
21會員
56內容數
盧郁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18
正逢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參與了由中區50嵐集團嵐星文藝體育事、以及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於2022年底主辦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即便活動當天天氣寒冷又下雨,依舊澆不熄小球員們的熱情。 結合運動與公益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以8人制足球賽制,讓8個足球俱樂部與公益團體連結
Thumbnail
2022/12/18
正逢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參與了由中區50嵐集團嵐星文藝體育事、以及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於2022年底主辦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即便活動當天天氣寒冷又下雨,依舊澆不熄小球員們的熱情。 結合運動與公益的「嵐星盃公益兒童足球邀請賽」,以8人制足球賽制,讓8個足球俱樂部與公益團體連結
Thumbnail
2022/10/23
上集在這裡 : 連結企業與運動員,找出共識、共創價值 - 運動員生涯讀書會紀實(上) 【Part2 : 閱讀經驗分享(足球選手程昊、運動心理師夏顯詠、跆拳金牌朱木炎)】(接續上篇) 奧運金牌跆拳選手朱木炎,現在也還在國體任教。他特別提到,書中的很多事都經歷過,也因為書中都是以運動員舉例,讓他特別有
Thumbnail
2022/10/23
上集在這裡 : 連結企業與運動員,找出共識、共創價值 - 運動員生涯讀書會紀實(上) 【Part2 : 閱讀經驗分享(足球選手程昊、運動心理師夏顯詠、跆拳金牌朱木炎)】(接續上篇) 奧運金牌跆拳選手朱木炎,現在也還在國體任教。他特別提到,書中的很多事都經歷過,也因為書中都是以運動員舉例,讓他特別有
Thumbnail
2022/10/23
昨天參與了一場以運動員&企業家為對象、聚焦於運動員生涯問題的讀書會,很難得有這樣的活動,直接串接運動員與企業的連結,而我報名今天這場活動的目的,就是想聆聽企業家與運動員各自的想法。 我把今天的活動詳細記錄下來,但因字數過多,分成上下集,或許你也能從活動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 短短3小時的活動分成
Thumbnail
2022/10/23
昨天參與了一場以運動員&企業家為對象、聚焦於運動員生涯問題的讀書會,很難得有這樣的活動,直接串接運動員與企業的連結,而我報名今天這場活動的目的,就是想聆聽企業家與運動員各自的想法。 我把今天的活動詳細記錄下來,但因字數過多,分成上下集,或許你也能從活動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 短短3小時的活動分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面講了一大推體育班學生的難處、學校端的想法及世俗的觀感....但還是沒回答 「能不能讀體育班?」這個問題就像在問「運動彩券能不能買?」能,也不能。(小賭怡情大賭敗家..)體育班所擁有資源(高中端)不僅在授課時數上與普通班不同,科目上也有所不同。多了選修:基礎運動按摩、運動防護...
Thumbnail
前面講了一大推體育班學生的難處、學校端的想法及世俗的觀感....但還是沒回答 「能不能讀體育班?」這個問題就像在問「運動彩券能不能買?」能,也不能。(小賭怡情大賭敗家..)體育班所擁有資源(高中端)不僅在授課時數上與普通班不同,科目上也有所不同。多了選修:基礎運動按摩、運動防護...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的成長背景下,大多家長常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先不論對錯(雖說世間本就少有非黑即白的正確答案),但我想流傳多年的金句,或多或少也是有道理在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身邊永遠不缺恨不得將這句用跑馬燈的方式黏在衣服上的家中長輩或是學校師長,而叛逆的我必定不從大人所願,導致家人曾數度考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的成長背景下,大多家長常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先不論對錯(雖說世間本就少有非黑即白的正確答案),但我想流傳多年的金句,或多或少也是有道理在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身邊永遠不缺恨不得將這句用跑馬燈的方式黏在衣服上的家中長輩或是學校師長,而叛逆的我必定不從大人所願,導致家人曾數度考
Thumbnail
這是我在 StanCave 主辦的「台灣運動 IP 周邊商品展」擔任協辦以及籌畫商務導覽交流後,成立的「運動商務提案社群」當中舉辦的第一場運動主題論壇,主題是「運動從事與職場人才培訓」。
Thumbnail
這是我在 StanCave 主辦的「台灣運動 IP 周邊商品展」擔任協辦以及籌畫商務導覽交流後,成立的「運動商務提案社群」當中舉辦的第一場運動主題論壇,主題是「運動從事與職場人才培訓」。
Thumbnail
在社會上生存,只要有專業知識就夠了嗎? 學期第一堂正式課程,便讓我有了這樣的反思。 過去社會注重學歷,認為知識能翻轉貧窮、改變人生;隨著時代漸漸進步,除了知識,人們開始注重實務經驗,能靈活運用知識、讓知識為每次的經驗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法,漸漸成了現代社會的樣貌。 但未來的時代呢? 只要有知識、有經驗,
Thumbnail
在社會上生存,只要有專業知識就夠了嗎? 學期第一堂正式課程,便讓我有了這樣的反思。 過去社會注重學歷,認為知識能翻轉貧窮、改變人生;隨著時代漸漸進步,除了知識,人們開始注重實務經驗,能靈活運用知識、讓知識為每次的經驗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法,漸漸成了現代社會的樣貌。 但未來的時代呢? 只要有知識、有經驗,
Thumbnail
還記得五年前剛進體育大學,在一次演講上,荃鈺老師分享了冰山理論 :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而運動教育,就是從最根本,改變那看不見的東西。 運動員能帶給社會的價值在哪裡? 選手退役後,只是缺乏第二專長,這麼簡單嗎?
Thumbnail
還記得五年前剛進體育大學,在一次演講上,荃鈺老師分享了冰山理論 :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而運動教育,就是從最根本,改變那看不見的東西。 運動員能帶給社會的價值在哪裡? 選手退役後,只是缺乏第二專長,這麼簡單嗎?
Thumbnail
這是運動員生涯規劃展,但生涯規劃,不僅僅是運動員該做,展覽內的每個主題,雖然都是以運動員為主,但一般大眾,也都能從這些運動員身上的痛點、這些迷茫、覺察自身、探索自己跟社會的連結中,找到自己的可能性,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這是運動員生涯規劃展,但生涯規劃,不僅僅是運動員該做,展覽內的每個主題,雖然都是以運動員為主,但一般大眾,也都能從這些運動員身上的痛點、這些迷茫、覺察自身、探索自己跟社會的連結中,找到自己的可能性,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從能力與資源、從個人特質、從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 多多留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被讚美的地方,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天賦排列組合。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從能力與資源、從個人特質、從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 多多留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被讚美的地方,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天賦排列組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