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厭世又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Photo by Adrià García Sarceda on Unsplash
如果說挫折是成長的養分,我最近成長的養分蠻充沛的。
被過多養分壟罩的感覺不是太好,就像霧一般,比較不容易穿透事情的本質,我必須老實承認,朦朧一點兒都不美。
不約而同,當多年的摯友在群組裡分享不是太順遂的近況,關懷人勝於關懷自己的天性讓我有了一些發現。
  1. 覺察自己的狀態非常重要,如果幾件事情下來,覺得自己的判斷偏負向,或是不同於以往的自己,需要靜下來檢視,只有與自己是24小時貼身相處,是自己的最佳觀察員。
  2. 這個世界的這一刻,不是只有你停下來,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樣,在不預期的情況下覺得挫折或是無精打采。
  3. 你的脆弱也能幫助到周圍的人,無須擔心會影響或拖累所在意的人,願意分享脆弱,代表對自己的理解,與對他人的信任,也幫助了朋友覺察自己,發起集體自我療癒。
一旦覺察自己被"養分"包圍,你可以採取的行動是:
短暫:透過幾次情境下的覺察,表示頭腦或是心理已經有點疲勞,這個時候需要轉移,起身離開現場,不管是去洗手間,或是走一段路,讓自己在軌道上但是又不在軌道上。
周末:比較徹底的,是給自己一個好好的休息,心靈與身體密不可分,我總在一個充足的睡眠後,感覺自己滿血復活,然後,透過一個小的整理儀式,增添了當日行動力的自信心。
有些人不是那麼容易入睡,這個時候,適當的而且喜歡的運動,會是你的選項之一。
核心:穩定身心後,來面對壓力源,最實質的,一定是找支援,心靈問題找專業諮商,壓力源問題找能協助的關鍵人物對談。當感覺到壓力不是只有自己扛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原本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回來了。
挫折感就像感冒,稀鬆平常而且一定會好,這次度過了免疫力就升級,我們會越挫越勇的。Fighting!
2020.12.05
avatar-img
192會員
213內容數
2021年開始接觸人類圖,仍記得自己一開始聽到的喜悅,還有剛接觸的困惑,化作一張張的圖,內心疑惑「我是這樣的人嗎?」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渴望,藉由課程學到了滿滿的知識,經過時間的沉澱,終於等到情緒清明,薦骨有回應,是時候可以慢慢寫出屬於自己的感受,我的探索人類圖之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光福利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憤怒沒有什麼不對,如果因為憤怒,可以使你採取行動,去改變世界上某些必須改變的事,那你絕對應該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你的憤怒。 如果你的憤努,是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覺得自己不在工作狀態內,對業務無所適從,有心卻無著力點,那麼你應該憤怒起來,一
因為聽了"吳淡如X施昇輝"的Podcast對談,兩大作家針對理財的心得交流,對施昇輝的著作有了興趣,雖然我很喜歡看大家分享的閱讀心得,我總習慣自己再想辦法閱讀同樣一本書,讓自己找答案。畢竟,每個人內建的經歷與思考模式不一樣,心有所感
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待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 我一直都很喜歡身心靈相關書籍,覺得就像音樂、畫作一樣;身心靈對情緒的不同的詮釋,就像藝術一樣,陶冶我們的性情,找到個人可以接受的說明與解釋,就像戴上不同特色的眼鏡看世界。 如果你內心沒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尋尋覓覓兩年多,一面存錢,一面看房子,除了預算,理想的家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能想像自己住在裡面的樣子。默默的,看了上百間房,看了超過五個行政區。 有一度,喜歡的社區在山上,幾乎每周末,抱著去爬
一個期許自己在工作上有成就感的人,上班時間都會精神抖擻。如果,發現自己會有週期性的倦怠迴圈,可以仔細思考一下,是否,掉入了一種情緒,總覺得是環境使然,其實,自己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你是否是個好好先生/小姐? 總是不計較得失的為專案、為公司著想,抱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心態努力做事,幫主管、幫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通勤或是下班時間,會習慣找一些YouTube影片或是Podcast,作為吸收知識或常識的管道。 記得不久之前,還是以YouTube影片為主,默默地被圈粉,按訂閱小鈴鐺,見證常聽的YouTube頻道越來越進步,欣賞的
憤怒沒有什麼不對,如果因為憤怒,可以使你採取行動,去改變世界上某些必須改變的事,那你絕對應該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你的憤怒。 如果你的憤努,是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覺得自己不在工作狀態內,對業務無所適從,有心卻無著力點,那麼你應該憤怒起來,一
因為聽了"吳淡如X施昇輝"的Podcast對談,兩大作家針對理財的心得交流,對施昇輝的著作有了興趣,雖然我很喜歡看大家分享的閱讀心得,我總習慣自己再想辦法閱讀同樣一本書,讓自己找答案。畢竟,每個人內建的經歷與思考模式不一樣,心有所感
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待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 我一直都很喜歡身心靈相關書籍,覺得就像音樂、畫作一樣;身心靈對情緒的不同的詮釋,就像藝術一樣,陶冶我們的性情,找到個人可以接受的說明與解釋,就像戴上不同特色的眼鏡看世界。 如果你內心沒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尋尋覓覓兩年多,一面存錢,一面看房子,除了預算,理想的家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能想像自己住在裡面的樣子。默默的,看了上百間房,看了超過五個行政區。 有一度,喜歡的社區在山上,幾乎每周末,抱著去爬
一個期許自己在工作上有成就感的人,上班時間都會精神抖擻。如果,發現自己會有週期性的倦怠迴圈,可以仔細思考一下,是否,掉入了一種情緒,總覺得是環境使然,其實,自己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你是否是個好好先生/小姐? 總是不計較得失的為專案、為公司著想,抱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心態努力做事,幫主管、幫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通勤或是下班時間,會習慣找一些YouTube影片或是Podcast,作為吸收知識或常識的管道。 記得不久之前,還是以YouTube影片為主,默默地被圈粉,按訂閱小鈴鐺,見證常聽的YouTube頻道越來越進步,欣賞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其實已經比上星期好很多已經可以吃下飯,但是傷心還是會偶然來襲。本來我以為我已經好很多,但是還是會一個不留神,傷心難過突然讓我墮進了黑暗的漩渦,然後我要很用力的游,才可以掙脫這個黑暗。有時候我看見了陽光,但是很多時候我還是在烏雲底下。我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默默的,安靜的過日子,不用突然很開心,我只是希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當一個人接連不斷受到挫折,無論付出再多努力都無法避免失敗,因而表現出消極、抑鬱的內心狀態,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習得性無助」。 比如說,如果一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否定:「你怎麼什麼事都做不好,笨死了!」那麼,當他長大後遇到相似的困境,便只能被絕望的感覺支配著。 你是否經常有無助感呢?當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孤單寂寞時,遇見一個心靈契合又能溫暖己心的人,會讓人快速的掉進情感的漩渦。生命像是開了場玩笑,快樂來得多快,痛苦就有多強烈。像是給人的一場考驗般。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唯有學會才能適時的放手。狹不及防的關係,總帶著幾分衝動,沒有深入的了解,便投入的感情往往如曇花一現。 理性的對待及處理感情課題似乎
Thumbnail
挑戰和困難 人生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困難,這些阻礙有時會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然而,當我們將焦點轉移到事情的好處時,我們就能夠找到內在的動力和力量,克服逆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因困難而沮喪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因為出現困難而感到沮喪。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確定性、個人的挑戰等等,
Thumbnail
2022.6.17 這陣子覺得挫折,生活似乎一直在某個地方打轉沒有太大的進展,而進入療癒時,也對各種傷心難過的苦痛情緒感到厭世,療癒連結到爸媽時,也對他們丟下我一個人在這裡受苦感到滿滿的怨與恨,療癒每每到這裡就停住無法再深入,這時也只能耐心的等待與陪伴,直到這卡住的狀態藉著金錢焦慮的議題到達頂點,
Thumbnail
『成長總是伴隨著痛苦和混亂,那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因為你正在拋棄過去的自己。』 『成長並不總是在舒適區,而是在跳脫舒適區的那一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其實已經比上星期好很多已經可以吃下飯,但是傷心還是會偶然來襲。本來我以為我已經好很多,但是還是會一個不留神,傷心難過突然讓我墮進了黑暗的漩渦,然後我要很用力的游,才可以掙脫這個黑暗。有時候我看見了陽光,但是很多時候我還是在烏雲底下。我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默默的,安靜的過日子,不用突然很開心,我只是希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當一個人接連不斷受到挫折,無論付出再多努力都無法避免失敗,因而表現出消極、抑鬱的內心狀態,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習得性無助」。 比如說,如果一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否定:「你怎麼什麼事都做不好,笨死了!」那麼,當他長大後遇到相似的困境,便只能被絕望的感覺支配著。 你是否經常有無助感呢?當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孤單寂寞時,遇見一個心靈契合又能溫暖己心的人,會讓人快速的掉進情感的漩渦。生命像是開了場玩笑,快樂來得多快,痛苦就有多強烈。像是給人的一場考驗般。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唯有學會才能適時的放手。狹不及防的關係,總帶著幾分衝動,沒有深入的了解,便投入的感情往往如曇花一現。 理性的對待及處理感情課題似乎
Thumbnail
挑戰和困難 人生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困難,這些阻礙有時會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然而,當我們將焦點轉移到事情的好處時,我們就能夠找到內在的動力和力量,克服逆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因困難而沮喪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因為出現困難而感到沮喪。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確定性、個人的挑戰等等,
Thumbnail
2022.6.17 這陣子覺得挫折,生活似乎一直在某個地方打轉沒有太大的進展,而進入療癒時,也對各種傷心難過的苦痛情緒感到厭世,療癒連結到爸媽時,也對他們丟下我一個人在這裡受苦感到滿滿的怨與恨,療癒每每到這裡就停住無法再深入,這時也只能耐心的等待與陪伴,直到這卡住的狀態藉著金錢焦慮的議題到達頂點,
Thumbnail
『成長總是伴隨著痛苦和混亂,那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因為你正在拋棄過去的自己。』 『成長並不總是在舒適區,而是在跳脫舒適區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