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Caroline Veronez on Unsplash
自從年初在河堤步行聽到了人類圖知識,就非常有興趣的閱讀相關書籍與上課。一面很驚訝這個學問的蓬勃;另一方面,周圍的人幾乎沒什麼人聽過,這個學問看起來像是占星又像是算命,我也沒有多做說明,畢竟,自己走在驗證的路上,正好奇這個學問在我身上所展現的力量。
走到現在,感受人類圖有點像是一碗美味的醬料,是由各種學問為基礎調製而成,但是又獨樹一格,一嚐讓人驚艷。曾經在誠品想找相關的參考書籍,疑惑到底是屬於心理學還是命理,最後兜兜轉轉,居然在宗教與哲學的區域找到,也是啞然失笑。
我仍記得當初對人類圖心動的感覺,來自於Joyce老師講述情緒中心的特性,關於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需要等待情緒的清明。身為一個情緒中心有定義的我,人類圖的說明讓長久以來對自己的疑惑,關於“我怎麼每次做決定都猶豫不決?”“只有不了解自己的人才會難以快速做決定。”“做決定慢,感覺就是不夠聰明”。這些內心戲終於有了解釋與出口!
藉由察覺課程,進一步感受“情緒中心有定義”的運作方式,對於一件人事物的看法與觀點,在每時每刻都不太一樣,莞爾的是,這些觀點不一定會前後一致,就像波紋一樣,細看任何一點都和全貌不同,我不需要去糾結自己是不是一個前後矛盾的人,而是需要耐心等待情緒跑過,找到自己無論情緒高低,薦骨都有回應的事情,再說出來成為我的看法。我會有滿滿的各種觀點,再從中確認自己真正有回應的事情,我的“難以馬上決定”不是缺陷,我需要做的,就是享受自己的設計,活出這個設計最舒服的狀態。
這是個美好的體驗,我不用急著在當下說話,就算話題在對談中已經溜走,我還是可以在感受明確後,禮貌詢問得到同意,再說明自己的觀點,不用緊張兮兮的一定要再時間內做出什麼決定,或是想要硬擠出話來說些什麼,反而無法專注聆聽正在講話的人,是一種身心釋放的感覺。
當我開始這樣想,來自頭腦的焦慮好像有漸漸減少的趨勢,感覺來自頭腦的“擔心”與“防衛”在降低,負面自我評價的聲量亦然變小。期待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透過有意識的逐步練習,改變想法上的能量運作模式,對自己與環境的信心與信任感會逐漸提升吧~繼續實驗中。
我是一個情緒中心有定義的純生產者,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約佔世界50%的人,而純生產者與顯示生產者佔世界70%的人,因此,比較慢能溝通出自己情緒的人並不是少數,我喜歡自己的平凡,因為某種程度,我更容易同理大多數的人。
https://humandesignasia.org/Get_Your_Chart
你的情緒中心有定義嗎?查一查看自己的
人類圖吧!右下角的三角形就是情緒中心,它非常容易辨認,因為是最顯化的動力中心與察覺中心,當你的情緒中心有定義時,你就是“情緒型權威”。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