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要不要用藥?助人者如何協助照顧者思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用或不用,舉凡二選一的問題通常選哪邊都是錯的。
到底要不要服藥?重要的是過程,這個家(孩子與父母)是怎麼去想的?
教育照顧者如何獲取知識,解析人性心理歷程,再整理這些資訊從中思考,關於自己所面對的處境應該怎麼辦才好。教育和思考是唯一彌平家庭心理條件差距的方式,提升照顧者的知能和行動。

二選一的問題

要不要用藥,以ADHD為例,網路文章分為兩派,一是要長期持續服藥,二是不服藥,靠ADHD所欠缺的生理限制給予食療、運動、引發興趣、正向支持等陪伴作為。服藥派認為藥物萬能,說明與宣導也簡單,而不服藥派認為藥物是毒(沒錯,所有的「藥」其實都是改變生理機制的毒),另一爭論的點是不服藥派認為孩子吃藥只是讓父母方便而已,但剝奪了孩子的權力與自由,而服藥派認為藥物效果能替孩子快速適應社會、提升自信、關係和諧。兩派目的其實都希望孩子可以掌握自己、建立自信,只是採取的路徑不同。
然而,用或不用,舉凡二選一的問題通常選那邊都是錯的。
從我的經驗,有兩個部分是助人者要省思的,一是孩子的狀況(這不用多說,大家都是為了孩子…),二是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或照顧者)的狀況,這很少人留意,以為做父母的處理好自己本分是應該的,所以照顧兒童只是用不用心、投不投入時間的選擇。並不是。並不是每個父母的內外在條件都一樣,就跟孩子的個別狀況相似,每個人都不同,而當照顧者的條件是被侷限的,照顧兒童的方式也會受限。所以「藥物使用與否」根本是其次議題,它叫做「輔助工具」,端看人怎麼安排使用而已。

感冒時要不要服藥?

你感冒了,很難受,你都怎麼做?是服感冒藥一週會好,還是好好休息採自然療法等它7天自己好?
感冒是病毒引起,服藥不會殺菌(病毒類都是無藥可治),免疫系統工作讓身體恢復就大約這個時間,但是服藥會比較舒服(緩解症狀)還能繼續上班,不服藥最好是請假休息不要過勞。現實裡這2個選擇並非均等,社會多數人是依賴藥物的,因為他們時刻肩負工作、責任、賺錢,有些人甚至沒有休息的權利。我雖不是這類人,但也會依賴藥物,因為可以減少不舒服、價格不貴,這是習慣養成的結果。這裡說明了社會環境下,人因「生存位置」與「心理習慣」互相制約成生活方式,而誰有自覺可以脫離這些制約呢?

對照顧者教育、促思考

每個家庭條件不同,資源充足又會做功課的父母選擇很多,相對資源少習慣相信權威的照顧者就沒什麼選擇,可能連問問題都不會,他只管帶孩子看醫生聽建議就是了,只是有時候反而更糟。助人者要做的,是視每個家庭的條件及需要,提供不同層次的協助,尤其是對父母(照顧者),因為他們的態度、價值、知識會直接影響孩子,給父母希望、信心和工具,正向支持並引導他們思考——為自己的處境做出選擇。
教育照顧者如何獲取知識,解析人性心理歷程,再整理這些資訊從中思考,關於自己所面對的處境應該怎麼辦才好。教育和思考是唯一彌平家庭心理條件差距的方式,提升照顧者的知能和行動。
教育父母何謂ADHD特質:如何出現、心理機制如何運轉、引發的表徵行為是哪些。這當然不是一種病,能夠理解就不可怕,能夠接受就有應對之道。說明時要用照顧者可以懂的話及譬喻(如「過動症狀」就像鍋爐一樣,身體自己產生動力才能對抗注意力缺乏的特質,所以要引導出口,讓「氣」有地方正常出去;對孩子則可形容他像「閃電俠」,要選他適合與喜歡的事來做,壓抑只有反效果)。
傳授給照顧者的資訊、知識越多,他才有內容進行思考,然後考慮自身環境、條件、能力,產生符合實際的應用策略,也許為讓孩子先有成就感而決定用藥的時機,也許讓孩子快樂最重要而先用有限的時間親子共樂,家庭可以討論,稍大的孩子也可以參與表示意見,從被重視的關係裡學會與自己的ADHD特質相處(而不是放任)。
有些照顧者因為習慣或性格使然,他不想這麼麻煩,此時助人者的教育態度就可有些嚴厲(也許運用專家權威),但以正向支持及帶討論的方式,讓父母安心接起/學習父母的責任。現場互動是動態的,助人者本身也要具備足夠的知識、敏銳感知,並考量怎麼說怎麼做才能成為家庭思考的支持與催促者,這個以身作則的角色,就是给他們最好的觀摩學習。
到底要不要服藥?重要的是過程,這個家(孩子與父母)是怎麼去想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2會員
174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日本兒童節:為什麼兒童節要掛鯉魚旗?日本兒童節的由來,是五月五日被稱作端午傳統節日(たんごのせっく),當時也是用來祝賀男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當時稱為「男童節」,後來認為兒童節不應有性別之分,因此在1948年正式訂定五月五日為兒童節,不論男孩、女孩都能一起歡度此節日,每到此日家中有孩童的家庭就會有裝飾....
Thumbnail
avatar
尚進美日韓語
2024-05-10
超推兒童劇場,一定要帶小朋友來一次!《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兒童劇場 #勾勾手合作社 《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 ▌ 完整說明請見:https://bit.ly/4a5UMdD 肚子裡有了二寶金元寶後,突然發現小元寶好像長大了? 但「長大」是甚麼? 是當姊姊就算長大了? 還是開始上學就是長大? 儘管說出關於長大的一百個解釋,也回答不了孩子對於
Thumbnail
avatar
天兵媽與小元寶
2024-05-01
兒童服用中藥,教學影片(下篇)🔥🎬【兒童服用中藥沒問題👌😉❗~藥粉篇】 用診所提供的小湯匙🥄挖出藥粉適量,放入小碟子,加水拌勻,用小口慢慢喝。 多練習幾次,兒童服用中藥當然🆗️的!(🎬影片2021年4月拍的,👧外甥女1歲多,吃中藥😄“面不改色”,😎厲害吧!) 👉另外還有“藥錠篇”及其他…… 有什麼小孩
avatar
太壹中醫
2024-05-01
兒童服用中藥,教學影片(上篇)🔥🎬【服用中藥沒問題👌~藥錠處理篇👍】 對於已經有長牙齒🦷的孩子,咀嚼藥錠也沒問題👌另外,➡️也可以把藥錠壓碎,變成小粒或粉狀,或者加入少量水💧變成液體狀。 (太壹的藥還會兼顧“口感”😌,絕對比你想像的“好吃”👀看看小朋友的反應就知道😊) 各種不同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參考,當然除
avatar
太壹中醫
2024-05-01
兒童為什麼要學習財商? 越早學習正確的觀念越好!財商(FQ)是什麼呢? 廣義財商是邏輯性的思考金錢的運用與操作智慧。簡單來說就是錢會從哪裡來、可以做什麼事,做完之後會有什麼結果和影響。 財商工具-SOE財商邏輯: S(Source)來源、O(Operation)操作與運用、E(Effect)結果與影響。 學習財商的目標-自我實現:財務自
Thumbnail
avatar
橘子汽水
2023-10-11
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如果孩子真的不想要,為什麼大人可以用“我是為你好”來強迫他們?Photo by Jordan Whitt on Unsplash 先前台灣發生的柔道教練將男童重摔27次導致孩子顱內出血的新聞,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之前在韓國的虐童案件也引起了很大的社會迴響。 報導裡面寫到,孩子在被摔的過程中,已經多次表達很痛及不要了,但是教練沒有停止,孩子的舅舅在旁邊也沒有阻
Thumbnail
avatar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
2021-10-19
零時差攻擊|當有攻擊者要入侵您的電腦,任何防毒軟體都是沒有用的這位白帽駭客進一步說道:「如果中國網軍鎖定要入侵你的電腦,他們會利用世人都還不知道的軟體漏洞,開發出連防毒軟體都無法辨識的新型攻擊程式,直接就穿越防毒軟體,堂而皇之的入侵電腦。」
Thumbnail
avatar
麥田出版
2021-10-07
最好不要用自己的角度去揣測別人的心理,這樣除了會讓人厭惡,啥都得不到。生活中,我們周圍常常都有這類型的人,喜歡用自己所謂的“常規”的邏輯來揣測別人的心理,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認知,嘗試去揣測別人的心理,人抓摸別人的内心世界。但是,你們知道嗎?適當揣測是可以的,這樣可以做到“善解人意”,過度揣測,但是跟別人心中所想的不一樣的時候,你還據理力爭,就會引起別人的厭惡。
Thumbnail
avatar
芷汐你好
2021-09-05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B面:20如果生在千禧年後的網路世代,我可不可以不要上學?如果我生在千禧年之後(或說網路世代之後),我想我真的會問父母「能不能不要去學校上學?網路上就有很多好玩的事可做!為什麼一定要上學?」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21-01-13
AI可不可以當總統或法官?機器人要不要繳稅?思辨人類與人工智慧該如何共生【洋蔥式閱讀!當代關鍵議題系列】 AI可不可以當總統或法官?機器人要不要繳稅?思辨人類與人工智慧該如何共生 洋蔥式分層閱讀,按內容深淺階梯式排版── 依個人閱讀喜好,自由跳接、由簡至繁,秒懂當代不可不知的世界議題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