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是由四種運作過程而組成:
識(認知)、想(辨別)、受(感受)以及行(習性反應)。
「認知」是心純粹接收所發生的現象及接受到任何訊息的原始資料。
「辨別」是辨識認知所接收的訊息,分辨、歸類,並作出正負面評價。
每當接受到任何訊息,「感受」就會立即生起。它是一個訊號,傳遞著事件正在發生。不對訊息加以評價,感受就會保持中立。一旦對感受有了價值起伏,隨之生起的感受就會變得愉悅或不愉悅。
如果感受是愉悅的,就會期待這愉悅的體驗能夠延長、更加強化。如果是不愉快的,就想要排除終止。這時,心就會生起喜歡或厭惡的「習性反應」。
從感官接觸到任何物質的瞬間,這四種心理運作過程,一再迅速的重複發生著。
來的很快,以致我們無法覺察到正在發生的實相。《佛陀的內觀法》
愛:
人,時時刻刻就在不斷流動、不斷形成的過程中。
整個有生命、無生命都是處在一種持續變化的狀態當中—不斷地生滅、生滅。
心的習性反應,造就對事物的價值判斷感受。在每次喜愛與厭惡的習性反應裡,首先就從觀察自己,清楚覺(感覺)察(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爲,學習奉行在日常裡。
剛開始有些混亂,身在哪、心在哪,我在哪?
這時
只要成為「鏡子」,映照出原來的樣子—如實
珊蘋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真誠的努力,去嘗試、去感覺存在,去成為自己的主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花花世界 的其他內容
沒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走到最終
「命運」是指我們所不能掌控的事物,是天意、是命中註定。 而「業」是行為。
經由自身的努力而發現,直接了知、親身體驗。 向內觀照、觀察自己。
沒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走到最終
「命運」是指我們所不能掌控的事物,是天意、是命中註定。 而「業」是行為。
經由自身的努力而發現,直接了知、親身體驗。 向內觀照、觀察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心智代表的不只是思想,還包括情緒。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心智代表的不只是思想,還包括情緒。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