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理健康(10.1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今天是國慶日,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聯合報的「願景工程」調查發現,全台約有百分之七的人曾受情緒問題之苦。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2020人類失能疾病以憂鬱症居首;根據衛服部的統計:台灣地區2019年因情緒障礙症就醫人數達209萬人,占人口的百分之九。聯合報A5版的小標題都令人深思:「他們反擊精神病污名」、「別再叫我加油了,好嗎?」、「別只看到病,卻不見人。」病友們的書寫、現身,既是求救訊號,也是渴望被理解。


我掙脫不了內心的痛苦(取自方格子)

我掙脫不了內心的痛苦(取自方格子)

還沒看報之前,上網查找資料,觀看到的竟然就與情緒困擾有關(咖啡思維:如何度過低潮期?3個讓你馬上快樂起來的方法);而隨手拿起準備閱讀的書竟然是想看的<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杮子文化出版)。


我一直相信時候到了,該來的自然會出現。之前已經蒐集過資料寫過一些相關的文章,但今天再見到類似題材,似乎就表示之前所說還不夠完全。事實上,內在創傷之所以難處理,乃因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對某人有效的對其他不見得,因此必須多方嘗試;再者,復原的過程極其漫長,張愛玲的戀父情結,至死未休;大陸以原生家庭研究聞名的心理學者武志紅,諮商了五年,還在繼續當中…三者,因為患者情緒起伏不定,因此旁人很難-甚至-無法感同身受,也不知如何協助,例如患者是你的家人或朋友,但你有心協助,主動關懷,問他「你現在很難過,需要我做什麼嗎?」他不耐煩的咆哮著要你別管他,都是因為你…他的反應和口氣,令你生懼,又有點不知所措。結果下次他再發作時,你不敢開口,他卻又怪你不關心他…都只管自己…。你動輒得咎,束手無策,不能不受影響…。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患者,自己不知如何安頓自己;旁人又插不上手,以致雙方都有不知所措的感覺。


醫學上對此其實也沒有太好的解決方式,如果有的話,此症也不會人數愈來愈漫延,症狀愈來愈嚴重。而且你可以找到的資料,不管是書刊或網路文章愈來愈多,可以找到的視頻也愈來愈多,可是他們所說是否符合當事人的需求?是否像他們所說的只要怎樣就會得到什麼成果?其實我都抱持可看看、可試試、可參考,但最終還是必須靠當事者自己,找出自己的病因,試出對自己較有效、較能抒解痛苦、抒發情緒的具體做法。



在我看的<複雜性創傷…>書中,我喜歡留佩萱在序中所說的「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我想說的是「沒錯,你受過傷,但你可以不再那麼痛,也可以不再無止境的痛。」


什麼是情緒創傷呢?如果你經常性的認為自己不夠好、不被愛、沒價值、不安全、沒人理解,以致人際關係欠佳,對人生抱持負面的、悲觀的想法,有時會因細故而控制不了情緒,那麼你很可能就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挫折,不安,懷疑自己的時候,但也會有得意、快樂、自信滿滿之時,如果你在得意時也覺得落寞,快樂時又感到哀傷,那麼你可能就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應該去檢查、鑑定一下了。)



有了心理或情緒上的創傷,除了心理諮商外,尋找現上或現場的支持團體。互助諮商也可以考慮。事實上,在網路可以找到的有關的書寫即有此功能,因為藉此可以知道自己並非特殊,只是傷了,病了而已。我們沒辦法要求或了解別人如何看待此事,但最少當事者自己應該明白自己的狀況。


憂鬱或情緒困擾的特徵是陷溺在自己的情緒當中,攀爬不出來,或者掙脫不出來,舉個例子好了,突然感覺很難過;然後呢?就愈想愈難過,愈來愈難過…難過的情緒愈積愈多,愈積愈深,愈積愈重累…可能就這樣躺在床上,只哭,不吃,不說,甚至自殘…。在這過程中,當事者就是關在自己房中,什麼也不想做,覺得什麼都無意義。所以呢?它的特徵就是:陷溺在情緒中,封閉自己。所以我所蒐集的三個視頻分別指出,你要知道情緒是起起伏伏,上上下下的,因此,情緒來時,你靜靜的隨它浮沈,不要抗拒,不要逃避,它終究會過去的(陳永儀);如果你知道自己快陷溺在負面情緒中,那麼在它來臨前,你靜下心來「覺知」到它就要來了,你準備迎接它的到來了;然後你跟著它在一起,觀察著它,陪伴著它,讓它知道它現在是很安全的(吳若權);或者你先去動一下,到健身房去,動個三十分鐘,讓汗水噴灑,此法可以去除一些負面情緒;其次感恩默念,你有得住,有得吃,挺得住,有人關心,甚至沒病痛,沒戰亂…能呼吸,能聽聞…許多人連這些都沒有,這不值得感恩嗎?感恩的心,讓你不再只想到自己;第三設法助人,想辦法給人家一點點幫助,即令只是讚美,只是感謝,只是禮貌,都能讓自己想到別人,關照到別人,對負面情緒的消減多少有幫助(思維咖啡)。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因人而異,最少你在嘗試著自救了。



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國內衛福部的統計都可以看出情緒困擾的嚴重性,而從其嚴重性也可概推:其實目前並沒有較好的對策,患者除了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的協助外,更重要的可能是設法自救,因為情緒狀況多元且複雜,每個人的狀況可能都不太一樣,因此沒有什麼方諸四海而皆準的單一有效方法,患者最清楚自己的狀況,也最知道什麼方法對你最有效(也許要經過一段時的摸索和嘗試),既然碰到了,那就接受它並面對它。然後再來設法,而只要對你有幫助的都是好方法,例如神壇仙姑,求神問卜,我覺得都無妨,畢竟你-你的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也最寶貴的


看到一則有意思的格言或諺語嗎?它說:「健康的人有千百個希望,不健康的人則只有一個希望:希望自己能恢復健康。」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財富、名車、珠寶、豪宅…少了健康,都只是個0。有了健康就像最前面有了個1,那些0才有了意義和價值。

值此「心理健康日」,祝大家心想事成,健康快樂。

來聽首<快樂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9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負面事件,不需要重播的功能 兒時,經歷過的某些事,即使始末已有點模糊,但當時的悲傷、委屈,生氣、恐懼,只要輕輕觸及,當年的情緒仍會和著淚,不斷在心中翻攪。即便我已長大,依然如此。而成年之後,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卻一再被視為理所當然,我既惱怒又失落。 我,若獨處於冬風偕雨的午後,潛藏的哀傷、懊悔雲湧直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復原力不只關乎社會文化如何教導我們看待失敗,也關乎每個人的容納差異的能力、是否有勇氣擁抱自我的陰影。
Thumbnail
復原力不只關乎社會文化如何教導我們看待失敗,也關乎每個人的容納差異的能力、是否有勇氣擁抱自我的陰影。
Thumbnail
日常總會發生許多事,有時是他人的情緒波盪,有時是新聞事件的衝擊,紛紛擾擾的外在容易影響我們的內心狀態,或許會跟著難過傷心,又或者無奈與失望。 也許每天只是一些短暫的時間,都能抽空讓自己的身心放鬆,像是去接觸大自然、聽個音樂、畫圖、閱讀、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
Thumbnail
日常總會發生許多事,有時是他人的情緒波盪,有時是新聞事件的衝擊,紛紛擾擾的外在容易影響我們的內心狀態,或許會跟著難過傷心,又或者無奈與失望。 也許每天只是一些短暫的時間,都能抽空讓自己的身心放鬆,像是去接觸大自然、聽個音樂、畫圖、閱讀、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婚姻的挫折,常常成為一個人憂鬱的開始。不管事業多麼成功,面對婚姻挫折,也很難逃脫自我質疑。有時候這樣的質疑,帶來更多的憤怒甚至是憂鬱。面對影響到生活與工作的情緒,身心科可以透過藥物、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與心理治療來幫助。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試著喜歡上自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婚姻的挫折,常常成為一個人憂鬱的開始。不管事業多麼成功,面對婚姻挫折,也很難逃脫自我質疑。有時候這樣的質疑,帶來更多的憤怒甚至是憂鬱。面對影響到生活與工作的情緒,身心科可以透過藥物、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與心理治療來幫助。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試著喜歡上自己。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我也在思考, 我的心是不是也生病了, 是不是也該去諮商一下, 不然怎麼還一直走不出低落的情緒呢!? 還在想著解決之道, 原本得到控制的疫情突然大爆發, 在沒事不要出門的前提下, 我開始尋找其他方法, 看能不能消化那些情緒, 找回以往的平靜.......
Thumbnail
我也在思考, 我的心是不是也生病了, 是不是也該去諮商一下, 不然怎麼還一直走不出低落的情緒呢!? 還在想著解決之道, 原本得到控制的疫情突然大爆發, 在沒事不要出門的前提下, 我開始尋找其他方法, 看能不能消化那些情緒, 找回以往的平靜.......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