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如何定價:從法律、商業、保險、醫療、政策、生育等切面,探究社會為人命貼上價格標籤的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本來打算在《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看完再來看的,結果因為追了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也追了東海狐的臉書,想說不然來先看這本好了,誰知道銅臭味滿點的話題,還真讓人一路看下去。
人皆生而平等喊得震天價響,但大家心裡都明白,喜歡祖人(?)的祖克伯,生命的價格肯定高過路邊大家名字都沒聽過的黑人。平等這檔事,講到錢感覺就是得退萬步言,法律想要保障的,老實說從經濟的角度切入,就是那麼不理性。那,人性嗎?呵呵。這本書說了很多,值得你翻翻看,你的命有多不值錢(並不是)。
本書從好幾個角度切入,討論起人命到底值多少錢,到健康該花多少錢換等等。簡直就是本銅臭到不行的書,但這一點也不俗氣,反而挺現實的。畢竟,假設一下明天萬一意外就搶先來臨,你的命到底值多少呢?不同的計算方式和評量方法,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而這些計算,都影響著保險、政策乃至於社會制度的設計。
先從那個驚世駭俗剛滿20年的911談起。大規模恐怖攻擊之後,米國政府拿了米國人的納稅錢大撒幣一番,想說平息民怨,但賠償金認真一看,就是一個命命不等值,價差來自於年齡、種族、職業、性別等等,最平等的就是每個人賠一樣多,但有權有勢的有錢人才不會答應(當然)。認真想想,一般民事計算賠償金是會考慮這些,但這是不是也就印證了人命並不等值這檔事,進而產生道德難題。答案是肯定的。
包含保險計算保費在內,這些針對特定族群的風險估計,導致保費不一;各利益團體在政府制定安全容許政策的遊說中,不斷的把內部成本外部化,轉嫁給中低階層的人。那些有錢人住在高級住宅區,旁邊沒有嫌惡設施,自然就不容易有汙染,開的是高級跑車,也不容易產生系統性問題而意外橫生,加成的效果就是他們的命比窮人長,一旦出意外得到的賠償金也比較多。
其他來自計算的風險包含女性常常沒有支薪的職業、小孩長大的成本有時根本與未來的薪資收入期望不成比例,再考慮變現(通膨)的影響,甚至有商業的分析報告指出,鼓勵吸菸讓這些老菸槍得肺癌死光,會降低社會成本,是個值得推動的政策(?)這麼政治不正確的結論。都顯示出這些估價罔顧人性尊嚴(不值錢的理想)和商業將本求利邏輯的矛盾。
談到醫療,不健康的成本真的比火葬場來的貴上許多。卡車撞到人萬一感覺會身障,再倒車輾死被害人真的是極其經濟理性的判斷,畢竟那賠償金真的是比人往生了更讓人也差不多往生。在計算公衛單位成本的時候,和計算保險費一樣,會遇到年齡歧視,不同的疾病成本也大不相同。如果知道米國人有1/4的醫療支出是發生在生命最後一年,而且醫療費用居然可以喊價,這些統計就不奇怪。在器官移植或罕見疾病的狀態中,就更顯貧富差距造成的有錢才生得起病。在種種狀態中,不論怎麼量化計算都會遇上道德難題,但為了運作又不得不,真是好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來著。
其他像是墮胎、養不起小孩和怎麼樣計算敵人和國人的生命價值,都值得我們思考。這些現象、事實呈現的就是,回到現實,到底我們期待怎樣的政策?以及了解各種計算的基本設算邏輯,可以大概知道自己的命是否值錢(不對),不斷的從可以定價的成本分析後,進一步進行敏感性分析,考慮公平的問題,來彌平這看似理所當然的不平。
推薦給也想知道自己值多少(不對)也想了解平等權在經濟邏輯中如何運作的朋友,或許,你無法推動這個社會制度改變,但你會更清楚知道你的選擇,以及為什麼。這麼多的OS只是呈現,這些現象造成的震撼,以及這本書的有趣之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7會員
512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又是一個標題長過字數限制的書,本來書名是《歡迎來到志祺七七!不搞笑、談時事,資訊設計原來很可以:從50人的資訊設計公司到日更YouTuber的瘋狂技能樹》。接在也好似少年得志大不幸的《后翼棄兵》後讀,特別有感。畢竟是事業有成的創業家,人家好像過得挺順利的,但這些挺順利背後,都有一些其實不在鎂光燈下的
這是一部改編成Netflix短劇之後大紅大紫的小說,也是友人說女主角有個角度很像諧星小甜甜就回不去了的遺珠,自此無法真的欣賞影片,倒也就用習慣的小說形式,端看這個改編故事。 不下西洋棋這小說還好看嗎?可能很多讀者也會有差不多的疑問。就和影集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總會有人不喜歡,但好看!那又好看在哪裡呢
書名長到標題無法完整呈現。原書名是《「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這是一本真的好看的訪談錄,體例上先呈現章節重點,再用訪談錄的方式,脈絡性的說明這些重點何來。在這週單口喜劇羅生門炎上的時間點讀完這本書,特別有感。 女權自助餐,說
如果想要留學、跑馬拉松、看一個階級流動實例,這本書應該都適合看一看。看起來應該也是舊文集結稍作編輯,但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談。 做為資料科學家,感覺就有種肥宅味,事實上跑步之前,也是挺有肥宅味的。成天坐在電腦前,監看各種程式運作與數據。而這趟開始跑馬拉松的冒險之旅,時序並不特別順,確實像是作者自
這本書除了想要減重之前先看一下之外,也很適合研究法當作選讀資料。除了透過新的證據說明食慾、體重和健康的關係之外,也提供了相應合理、可行的減重、健康法則。 有時候看這種書也毀三觀,真的是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之外(?)也不知道該相信誰了。對於減重、節食總是帶來許多的商機更養起一個又一個產業鏈:包含食品加工、
這本書的篇幅很小,個人也很喜歡這種作者很快把重點說一說的論述結構。如果看了許多另類事實、假訊息、資訊戰的報導、研究書刊,覺得好像哪裡搔不到癢處,那麼這本小書說不定會中。 作為指稱別人的說法似是而非,放屁根本直接到不行,單刀直入沒在客氣。但放屁終究跟說謊不同,而問題就在不同處。記得那位喜歡編故事的李大
又是一個標題長過字數限制的書,本來書名是《歡迎來到志祺七七!不搞笑、談時事,資訊設計原來很可以:從50人的資訊設計公司到日更YouTuber的瘋狂技能樹》。接在也好似少年得志大不幸的《后翼棄兵》後讀,特別有感。畢竟是事業有成的創業家,人家好像過得挺順利的,但這些挺順利背後,都有一些其實不在鎂光燈下的
這是一部改編成Netflix短劇之後大紅大紫的小說,也是友人說女主角有個角度很像諧星小甜甜就回不去了的遺珠,自此無法真的欣賞影片,倒也就用習慣的小說形式,端看這個改編故事。 不下西洋棋這小說還好看嗎?可能很多讀者也會有差不多的疑問。就和影集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總會有人不喜歡,但好看!那又好看在哪裡呢
書名長到標題無法完整呈現。原書名是《「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這是一本真的好看的訪談錄,體例上先呈現章節重點,再用訪談錄的方式,脈絡性的說明這些重點何來。在這週單口喜劇羅生門炎上的時間點讀完這本書,特別有感。 女權自助餐,說
如果想要留學、跑馬拉松、看一個階級流動實例,這本書應該都適合看一看。看起來應該也是舊文集結稍作編輯,但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談。 做為資料科學家,感覺就有種肥宅味,事實上跑步之前,也是挺有肥宅味的。成天坐在電腦前,監看各種程式運作與數據。而這趟開始跑馬拉松的冒險之旅,時序並不特別順,確實像是作者自
這本書除了想要減重之前先看一下之外,也很適合研究法當作選讀資料。除了透過新的證據說明食慾、體重和健康的關係之外,也提供了相應合理、可行的減重、健康法則。 有時候看這種書也毀三觀,真的是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之外(?)也不知道該相信誰了。對於減重、節食總是帶來許多的商機更養起一個又一個產業鏈:包含食品加工、
這本書的篇幅很小,個人也很喜歡這種作者很快把重點說一說的論述結構。如果看了許多另類事實、假訊息、資訊戰的報導、研究書刊,覺得好像哪裡搔不到癢處,那麼這本小書說不定會中。 作為指稱別人的說法似是而非,放屁根本直接到不行,單刀直入沒在客氣。但放屁終究跟說謊不同,而問題就在不同處。記得那位喜歡編故事的李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它更多的是在談論人生。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有可能根本沒人知道答案。晃晃悠悠數十載,我們終究只是頂著一副日漸老去的皮囊來世間走一走。對此,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你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政府官員們說十萬塊以內的保險費用不能夠強制執行, 我猜他可能是指喪葬費用吧, 但是我查了一下, 火葬最便宜要30萬, 土葬的話要60萬, 連最便宜的火葬都要30萬, 那一個人死掉十萬塊能幹嘛? 真的還不能幹嘛, 死掉一個家族人已經很難過了, 還要請喪假處理喪事, 要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好像是小時候看過讀者文摘的一個故事。馬克吐溫的年代吧,有位商人要求五大湖上的船長幫忙走私。商人的價錢一直往上加,船長突然變臉,掏出了手鎗,講了一句讓我很有感觸的話:該死,你的價錢快讓我心動了! 所以我了解到每個人都是𠕇價格的!不一定是錢,可能是仁義道德,可能是情濃,可能是氣節!而有價格就有想交換
Thumbnail
人的性命是無價的,生命的價值並不能用一條兩條來算 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背後都有屬於自己要背負的東西,沒有人有權力因為能救更多人而剝奪你生存的權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詳細探討了一個有趣的概念 :「公平法則」。這個概念揭示了人們對於合理定價存在一種根深柢固的心理認知和期待,與傳統經濟學對於完全市場的假設有很大出入。透過作者的描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價錢,問題在於那個價錢夠不夠丶時機對不對? 很怕跟人家講價錢,怕俗氣了? 現在要告訴你的是: 一, 不要怕為自己訂價錢 二, 願意出價請你幫忙的人才會真的看重你 三, 怎樣談價錢不傷感情,還有你要先等別人出價 談價錢是經濟學的賽局裡面很重要的實用推演喔! ◆重點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它更多的是在談論人生。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有可能根本沒人知道答案。晃晃悠悠數十載,我們終究只是頂著一副日漸老去的皮囊來世間走一走。對此,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你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政府官員們說十萬塊以內的保險費用不能夠強制執行, 我猜他可能是指喪葬費用吧, 但是我查了一下, 火葬最便宜要30萬, 土葬的話要60萬, 連最便宜的火葬都要30萬, 那一個人死掉十萬塊能幹嘛? 真的還不能幹嘛, 死掉一個家族人已經很難過了, 還要請喪假處理喪事, 要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好像是小時候看過讀者文摘的一個故事。馬克吐溫的年代吧,有位商人要求五大湖上的船長幫忙走私。商人的價錢一直往上加,船長突然變臉,掏出了手鎗,講了一句讓我很有感觸的話:該死,你的價錢快讓我心動了! 所以我了解到每個人都是𠕇價格的!不一定是錢,可能是仁義道德,可能是情濃,可能是氣節!而有價格就有想交換
Thumbnail
人的性命是無價的,生命的價值並不能用一條兩條來算 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背後都有屬於自己要背負的東西,沒有人有權力因為能救更多人而剝奪你生存的權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詳細探討了一個有趣的概念 :「公平法則」。這個概念揭示了人們對於合理定價存在一種根深柢固的心理認知和期待,與傳統經濟學對於完全市場的假設有很大出入。透過作者的描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價錢,問題在於那個價錢夠不夠丶時機對不對? 很怕跟人家講價錢,怕俗氣了? 現在要告訴你的是: 一, 不要怕為自己訂價錢 二, 願意出價請你幫忙的人才會真的看重你 三, 怎樣談價錢不傷感情,還有你要先等別人出價 談價錢是經濟學的賽局裡面很重要的實用推演喔! ◆重點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