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新的事物後 人類都瞬間回到口腔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到新的事物時的後續反應,不分年齡,每個人都一樣。
我觀察到,不管年紀多大,當我們學到一個新詞彙或是新概念,就會一直想去使用它。
就像剛滿月的小孩一樣,學到一些新詞彙,就會想要用它來表達自己。
但這樣會產生一種狀況:容易讓人誤解意思。
有時候你問一個小朋友的需求,問他要不要喝奶;在某段時期,他會點頭,或是說「要」/「好」,但到了另一段時期,他會突然說「不要」/「不好」。
通常大人們會覺得奇怪,怎麼前陣子都說「要」/「好」,但現在卻又說「不要」/「不好」?
但實際上,很可能是他前陣子剛學會了說「要」/「好」,或是「不要」/「不好」,而你剛好在他剛學會某個詞或某句話的時候問他,於是他為了使用剛學到的符號、語句,因此遇到什麼事情都想使用剛學到的語句符號來表達。
所以這時期的小孩還是不能單靠其表達的語言來判斷他的需求,仍必須仰賴其他跡象作為輔助。
那為什麼我會說上述這種現象是不分年紀的呢?
主要是因為,今天學長跟我說,某民代(年過花甲)在質詢時,都會一直提倡「吃素救地球」這個議題。
由於這位民代從上任到現在,每一屆、每一任、每一會期,她都會利用每次部門質詢,用登記三次質詢的時間(大概30-40分鐘)來提倡「吃素救地球」這件事。
她也會在議事廳裡,質問官員們有沒有好好落實「一週一蔬果」的計畫。
如果沒有落實,她還會生氣氣。
寫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她是「素食恐怖份子」。
於是,身為撰寫此文的我,有必要在此說明,這位民代其實是吃方便素,在一般地方跑攤是不會強迫別人一定要吃素的啦,不然可能票都跑光了。
所以在把吃素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的態度上,她算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那種。
好。那這位民代跟「學習語言不分年紀都想趕快拿來用」這件事有什麼關聯呢?
學長跟我說,這位民代一如往常地利用部門質詢,登記三次發言,然後一樣不斷提倡「吃素救地球」這個議題。
質詢過程中,這位民代的嘴裡,突然說出了「非傳統安全」這個詞彙,且還質詢當場官員,懂不懂什麼叫作「非傳統安全」。
由於「非傳統安全」這個概念比較常出現在國防安全跟國際關係裡面;而學長也是念國際關係的,當下敏感神經被挑動,想說好端端地提倡吃素,怎突然講起非傳統安全?難道這位民代要講國際關係了?
後來學長推斷,這位民代應該是有看過類似的書或是去進修部上過類似的課,畢竟最近開學嘛。
然後看到非傳統安全的概念,覺得好像很潮,可以用,於是今天突然開始滿嘴非傳統安全。
後來我沒有繼續問學長質詢狀況,因為我有事,先忙其他的,但我還蠻想知道非傳統安全怎麼跟吃素扯在一塊。
所以,人類不管到幾歲,對於新到手的事物,無論是觀念還是工具,好像都會想要拿來試一試。
不過,是否會強烈地不斷使用,以及使用程度為何,似乎又跟情商與自制力有關係,這又是另一種說法了。
avatar-img
69會員
186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啓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姨喊帥哥, 大家都回應。
最近木棉花又重播中華一番了。溫故知新。除了看本體留言區外,我也在這波重播潮裡,更加認識蘭飛鴻(阿飛)這號人物。阿飛如果用現在的標準來看的話,就是個傲嬌、愛唱反調,且蠻機車的資優生。
透過思考解決問題的程序, 可以分散即將爆發的情緒。
這幾個禮拜天氣熱到爆,導致我只要劇烈勞動或吃點熱辣食物就會流汗。直到前兩天,老婆跟我說,我身上的汗味好像有點重。我問,難聞嗎?她說不至於,但氣味比之前重,聞起來不是那麼舒服。因此我決定調整我的飲食規劃,主要從蔬果佔比下手,也許這樣能夠改善我的體味。而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其來有自。
在這資訊充斥我們日常生活,或說是我們的生活是由各種資訊組成的年代,我們要面對的資訊繁雜多樣,且每個人在處理自己熟悉的領域時所需要的資訊體系也不一樣,所以容易出現彼此「常識」不一致的情況。但比起「沒有常識」,我認為沒有邏輯論證的能力,才是一件很嚴重的問題。
要在NBA的球場上生存下來當然不容易,在教練圈裡也是一樣。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幹到主教練的位置。你要說這位Lue教練只會「球星戰術」,也是可以,但並不是每個球星都願意接受教練的喝斥跟指導,尤其是巨星。但Lue他帶了James這個巨星整整四年,且這四年都闖進冠軍戰,其中還拿下一座冠軍...
阿姨喊帥哥, 大家都回應。
最近木棉花又重播中華一番了。溫故知新。除了看本體留言區外,我也在這波重播潮裡,更加認識蘭飛鴻(阿飛)這號人物。阿飛如果用現在的標準來看的話,就是個傲嬌、愛唱反調,且蠻機車的資優生。
透過思考解決問題的程序, 可以分散即將爆發的情緒。
這幾個禮拜天氣熱到爆,導致我只要劇烈勞動或吃點熱辣食物就會流汗。直到前兩天,老婆跟我說,我身上的汗味好像有點重。我問,難聞嗎?她說不至於,但氣味比之前重,聞起來不是那麼舒服。因此我決定調整我的飲食規劃,主要從蔬果佔比下手,也許這樣能夠改善我的體味。而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其來有自。
在這資訊充斥我們日常生活,或說是我們的生活是由各種資訊組成的年代,我們要面對的資訊繁雜多樣,且每個人在處理自己熟悉的領域時所需要的資訊體系也不一樣,所以容易出現彼此「常識」不一致的情況。但比起「沒有常識」,我認為沒有邏輯論證的能力,才是一件很嚴重的問題。
要在NBA的球場上生存下來當然不容易,在教練圈裡也是一樣。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幹到主教練的位置。你要說這位Lue教練只會「球星戰術」,也是可以,但並不是每個球星都願意接受教練的喝斥跟指導,尤其是巨星。但Lue他帶了James這個巨星整整四年,且這四年都闖進冠軍戰,其中還拿下一座冠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飲食習慣真的是從小養成的,因此父母師長的責任就特別重要,為了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真的必須多花點心思注意我們吃進了多少的東西啊!
Thumbnail
在過去一年的四月底我開始吃素到今年四月底,總共一年,雖然過程中還是有不小心吃到肉,但馬上就吐掉了,因為還願的關係。但其實吃素沒有我想像中困難,只是在跟朋友吃飯有點不方便而已,但若不能理解自己選擇的朋友不交也罷,反而從中獲益。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喜歡吃菜,而且不喜歡的理由五花八門,口感不好不吃、味道不好不吃、名字取的不好不吃、長的醜的也不吃。所以偶爾會被爸媽提醒不要挑食,什麼都吃才有營養,身體才會健康。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每個習慣吃葷的人,都難以想像自己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但是當大部份的人都錯了的時候,事情一樣永遠不會變成對的。 —— 一位小小孩從牧場玩回來之後,對我說:「以前我還以為『巧克力牛奶』是乳牛吃了巧克力,接著擠出來的奶就是巧克力牛奶……」說完,他又問我:「為什麼每隻乳牛身上
最近又開始了食安問題 不知道這是否是宇宙的訊息 要告訴我 自己實驗不食 食汁 是一個可以繼續的道路 也許之後還能和有緣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昨天嘗試吃了一家人都很喜歡的三明治 但一樣 還是不甚舒服 身體越發知道 輕盈 輕鬆 沒有重量感是他喜歡的狀態 欲望也是負擔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其實我不是「專業」吃素人員,而且吃素年齡目前才八歲,不過這些年來,我遇到各種疑問跟質疑,所以有點想打下自己的心得,但我先買個保險,我真的很不專業,而且超級不hardcore,有時候嫌麻煩,甚至會吃方便素(毆,如果想瞭解各種吃素面向還有知識,可以直接上網google會更全面
Thumbnail
台灣老輩人吃早齋的比率算是高的,問他們為什麼老了才要吃,他們的回答是,老人家不用吃太好,吃清淡身體才會健康。我問老人家,為什麼不年輕就吃早齋,身體會更健康,老人家也答不出來。 今天是初一,初一十五吃素以及吃早齋已經二十五年了,完全不麻煩,因為台灣是美食天堂,有些素菜做得比葷菜好吃。前陣子聽到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飲食習慣真的是從小養成的,因此父母師長的責任就特別重要,為了孩子一輩子的健康,真的必須多花點心思注意我們吃進了多少的東西啊!
Thumbnail
在過去一年的四月底我開始吃素到今年四月底,總共一年,雖然過程中還是有不小心吃到肉,但馬上就吐掉了,因為還願的關係。但其實吃素沒有我想像中困難,只是在跟朋友吃飯有點不方便而已,但若不能理解自己選擇的朋友不交也罷,反而從中獲益。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喜歡吃菜,而且不喜歡的理由五花八門,口感不好不吃、味道不好不吃、名字取的不好不吃、長的醜的也不吃。所以偶爾會被爸媽提醒不要挑食,什麼都吃才有營養,身體才會健康。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每個習慣吃葷的人,都難以想像自己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但是當大部份的人都錯了的時候,事情一樣永遠不會變成對的。 —— 一位小小孩從牧場玩回來之後,對我說:「以前我還以為『巧克力牛奶』是乳牛吃了巧克力,接著擠出來的奶就是巧克力牛奶……」說完,他又問我:「為什麼每隻乳牛身上
最近又開始了食安問題 不知道這是否是宇宙的訊息 要告訴我 自己實驗不食 食汁 是一個可以繼續的道路 也許之後還能和有緣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昨天嘗試吃了一家人都很喜歡的三明治 但一樣 還是不甚舒服 身體越發知道 輕盈 輕鬆 沒有重量感是他喜歡的狀態 欲望也是負擔
Thumbnail
食物是人與土地最近的距離,而農業也是文明與文化的起點,但是人口朝都市集中後,我們失去了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且過多的包裝食品與人工調味料,也純化了我們品嘗食物真滋味的能力。這些安全有疑慮的食物,形成新的文明病,對健康產生莫大的威脅。
Thumbnail
其實我不是「專業」吃素人員,而且吃素年齡目前才八歲,不過這些年來,我遇到各種疑問跟質疑,所以有點想打下自己的心得,但我先買個保險,我真的很不專業,而且超級不hardcore,有時候嫌麻煩,甚至會吃方便素(毆,如果想瞭解各種吃素面向還有知識,可以直接上網google會更全面
Thumbnail
台灣老輩人吃早齋的比率算是高的,問他們為什麼老了才要吃,他們的回答是,老人家不用吃太好,吃清淡身體才會健康。我問老人家,為什麼不年輕就吃早齋,身體會更健康,老人家也答不出來。 今天是初一,初一十五吃素以及吃早齋已經二十五年了,完全不麻煩,因為台灣是美食天堂,有些素菜做得比葷菜好吃。前陣子聽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