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與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1/3(三)
  價值理論課,下週一之前要交出一份專題報告(小論文?之類的)。我一直想寫關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樣的想法,但具體要怎麼和價值理論掛勾(或至少不違背)是我不斷在糾結的問題。
  這堂課講了各種談論「什麼是令人生美好的要素」理論,包含:Hedonism(享樂主義,認為快樂是美好人生的必要且充分條件)、Desire-fulfillment Theory(認為滿足慾望是令人生美好的要件)、Objective List Theory(列出所有美好人生要件的表)、Perfectionism(運用了人的智性所做的事情,例如:自主性、理性、美感它們便是使人生美好的要件。)。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的書)則是在談,相比輕如鴻毛的人生,刻骨銘心的「重」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具體內容已經沒辦法如實陳述了,大抵的意思(我理解的意思)類似於,一個承受生命中很多苦難的人,他所獲得的那種充足感(或許在這裡可以理解為人生的價值)是勝過一段平凡人生的。
  或許愛過的人比較痛,但相較於沒有體會過深刻愛情的人,他的痛卻是一種神秘、高貴、想得卻不可得的一種獨特體驗。
  這樣子的說法,可以解決一些衡量價值判斷標準的算式,看起來有誤的問題。舉「海頓和牡蠣」為例,反對者提出一個假說:海頓活了精彩且燦爛的一生,但他的人生卻勢必終止於七十七歲;相對的,牡蠣過著平凡的人生,在水裡享受海浪的沖刷、太陽的沐浴——然而,它能活很久、非常久,直到它快樂的總數超越了海頓的總數。那我們是否可以說「牡蠣比海頓的人生更加幸福呢?」
  這顯然是與我們的直覺理解相違背的。
  又或是著名的「經驗機器」問題:給你一個機會進到一個與現實世界無異的經驗機器裡,在裡面可以獲得所有人生中你所渴望的、快樂的事物,你會選擇拋棄人生的真實性而進入一個創造出來的極樂世界嗎?(多數人的選擇是不)
  如果採納了衡量的標準——以事物對於人生的輕或重來衡量,海頓的人生顯然有了更充分的意義(海頓的人生質量更「重」);經驗機器也或多或少能套用相似的概念(體驗真實是人生中「重」的部分——相對於活在謊言中的「輕」而言)。
  這樣的說法,有點類似於Perfectionism(體現人類智性的行為),但又更深地去劃分了事物之所以有不同價值的原因。
  我會想談這個「輕或重」的概念,其實可以回歸到價值理論這道命題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東西令我們的人生變得更美好呢?
  然而,這是一道早已確定答案的題目,我們運用直覺以及社會給的價值觀,知道了什麼是好的人生、什麼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人生。哲學家所做的事情,只是在雜亂無章的世界中找出一個核心的規律,當我們無法分辨它是否為「有價值事物」時,成為一個判斷依準。
  改變自己去做了一件事,相對於不作為,改變永遠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不改變就會一直後悔、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最終只剩抱怨與悔恨(這也只是我的價值觀)。可以把改變視為對於人生「重」的選擇(結果不是大好就是大壞),保持現狀視為「輕」,那對於事物的衡量也有一個判準了。
  另外,「被需要感」也是很重要的。這是我休學期間感觸最深的事,無所事事的生活令人稱羨,但真的身在那個處境是很慌張的;好像身為人的重要性被剝奪了,變成了透明人,就算哪一天死掉了也沒有人會發現。當自己再也不被大家需要、再也不被大家視為礙眼的存在,那個人才算是真的死掉了。
  「覺得自己是值得的(幸福的)」這樣的想法,便是活著的意義了。
  工作的目的是這個才對——為了維持身為人的尊嚴,與周遭人保持適當的互動關係。當失去與周圍世界的連結時,這不單單是孤單的問題而已,它會把你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價值感抽得乾乾淨淨。真的還好疫情快結束了,所以我們還能開心地談論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抱怨上課無聊、嫌棄蚊子很多之類的東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豬快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1/1(一) 去剪頭髮了(非常臨時且突然)
10/30(六) 買了一件想都沒想到自己會穿的裙子
10/28(四) 回去看日記,覺得到清大很開心
10/27(三) 獨處的時間不見了
10/24(日) 吳背心的朋友,自殺走了(我大哭)
10/24(日) 鼓起勇氣和吳背心約吃飯
11/1(一) 去剪頭髮了(非常臨時且突然)
10/30(六) 買了一件想都沒想到自己會穿的裙子
10/28(四) 回去看日記,覺得到清大很開心
10/27(三) 獨處的時間不見了
10/24(日) 吳背心的朋友,自殺走了(我大哭)
10/24(日) 鼓起勇氣和吳背心約吃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生命旅程中,即使生活常常達不到我們所定的目標,甚至有時我們質疑生命本身的意義,努力突破層層關卡和快樂生活無疑是生命重要價值。 在生活的深處,有些事物擁有「內在價值」,它們不需為了任何目的而存在,本身就是美好的。這些事物教導我們,真正的價值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不在於外界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生命旅程中,即使生活常常達不到我們所定的目標,甚至有時我們質疑生命本身的意義,努力突破層層關卡和快樂生活無疑是生命重要價值。 在生活的深處,有些事物擁有「內在價值」,它們不需為了任何目的而存在,本身就是美好的。這些事物教導我們,真正的價值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不在於外界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