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寫聲] 1972年 Kawasaki 川崎 Z1 90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距離上次前往老車事務所拜訪李老師也快要兩個月了,而這台Z1與之前的CB750其實是同一天錄製的,但因為工作上的壓力與精力消磨,一直拖到現在才剪輯完上傳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Anyway,既然都提到CB750與Z1常常被拿出來相比較,隨文附上前一篇Honda CB750的連結,方便相互對照!

--------------------------------------------------------------------------------

raw-image

在正文開始前,我想為Z1抱屈一下。看過蠻多評論會把Honda CB750拿出來與Kawasaki Z1相提並論其實蠻合理的,但這不代表慢了一步的Z1活在CB750的陰影下,其實Z1的外型下了「日系街跑車」的雛型,也為日後川崎Z系列、KZ系列打響品牌形象。所以,Z1仍然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raw-image

相較於中規中矩的CB750(當然中規中矩是我們現在回溯的主觀想法),Z1更顯得有個人特色:流線但陽剛、不會覺得什麼零件都大塊大的感覺。顏色的選用上也相較大膽一些,採用棕底橘色拉線,並且延伸到尾殼「鴨尾」,這也是CB750沒有的設計。題外話,前年川崎重工宣布要復刻Z1外觀的Z900RS時,認真有把當年的主要外觀特徵都重現了,其中一樣就是這個尾殼,算是非常有誠意XD。

我也有寫過一篇關於Z900RS的試騎簡記,不過是Cafe版的,歡迎前往參照閱讀~

--------------------------------------------------------------------------------

raw-image

1968年的本田與川崎,同時計畫著要推出搭載750cc級距四缸四行程引擎的super bike,彼此當然不知道對方在打定什麼主意,川崎這方進行著的是代稱N600的計畫。然而就在川崎即將宣告完工前,本田早了一步發表CB750 K0,這重挫了川崎的團隊。川崎於是果斷放棄原設計,就是為了造出更快、更優秀的車款擊敗CB750,所以續用DOHC的原設計、把排氣量提升到903cc(當時沒有打算在日本銷售,所以排氣量就不管它),擺明就是要刷掉CB750的紀錄。至少以上的說法較為多數車友所接受。

raw-image

不過設想一下自己是車廠的決策者,Honda與Kawasaki真的全然地是在競爭嗎?

raw-image

1969年CB750 SOHC版正式上市,一直到了1972年Z1 900推出且搭載DOHC引擎,隔年為了在日本上市,以Z1為基礎下修排氣量至746cc的Z2 750出現,就是漫畫裡那台紅蓮的Z2;然而CB750下一次的改版則是1979年,是為採用DOHC引擎的CB。

對真正的競爭來說,好像也就只有一開始比拚極速那時期是而已,後來就各自發展各自的版圖了,因為這兩台車終究還是不一樣。

raw-image

Kawasaki準備推出Z1之前,總是要先上路試車,很多人或許都聽過川崎刻意把測試車烤成CB750藍色金邊的塗裝,還貼上Honda的標,認為這是一種宣戰意味。但實際上並不是,因為試車是種機密,不可能大搖大擺地在「已經存在CB750」的世界騎著另一台四缸四出車,一定立刻就會被發現,所以如此的偽裝是不得不這麼做。當然也有人可能會想,何不像今日這樣全車貼滿黑白雜點貼紙呢?

raw-image

在當時,四缸四出車就只有Honda CB750而已......

--------------------------------------------------------------------------------

如果對照我上次錄製的CB750聲音檔,可以很明顯地聽出Z1的聲音更粗勇(相較於CB750的綿密),或許這也是某種程度對車主來說有「陽剛氣息」的地方吧~

raw-image

儀錶板的部份,比起本田CB750的綠底大錶配有尾的白指針,我覺得Z1的設計上相對新穎一點,略有高科技感;而指示燈則獨立成一排,置於鎖頭下方。

raw-image

這裡稍微偷渡一下我之前拍的Z900RS儀錶板,你不覺得這復刻地很有誠意嗎XD

raw-image

綜觀來說,Z1其實是獨特的,雖然我們常常喜歡把它拿來和其他車比較,不過它可是開啟川崎Z系列的先驅。用Z來命名正是因為它是英文字母的最後一位,沒有可以再超越的涵義。所以CB750被戲稱「King of the bike」之時,我覺得Z1應該要算是「Dynasty of the bike」。

上下圖對照Z1與Z900RS~

raw-image

--------------------------------------------------------------------------------

本次謝謝老車事務所讓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川崎Z1,也謝謝李老師的講解與分享!

raw-image

每一次來到這裡,都會有一種refresh和renew的感覺,隨時隨地都在學習與認識!

--------------------------------------------------------------------------------

最後附上我與Z1的合照,如果要我在CB750與Z1間擇一的話,我選Z1!

raw-image

錄音:Roland BOSS BR-80

攝影:Canon 5D Mark IV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5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城市寫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7/29
豪爽的推出就是主打美國車,有點自我風格的呈現。可以想像自己活在1980~1990年的臺灣,沒有太多額外進口車選擇的環境裡,能有這樣「類進口車」的選擇已經是不得了的突破了。如果只單注意豪爽的引擎聲,那無法顯出這台車特殊的地方。因為豪爽是騎精神的:精神如果對了,豪爽就真的豪爽了!
Thumbnail
2022/07/29
豪爽的推出就是主打美國車,有點自我風格的呈現。可以想像自己活在1980~1990年的臺灣,沒有太多額外進口車選擇的環境裡,能有這樣「類進口車」的選擇已經是不得了的突破了。如果只單注意豪爽的引擎聲,那無法顯出這台車特殊的地方。因為豪爽是騎精神的:精神如果對了,豪爽就真的豪爽了!
Thumbnail
2022/05/24
這是1982年的日規老刀GSX750SS,外觀改成外銷車GSX750SZ的樣子。這台老刀會來到我的工作室是因為Euphoria Speed Cafe Taiwan的神宮前輩沒有時間查找它無法點火的原因,才將Katana載送到我這裡研究。既然問題解決了,引擎狀況也還ok,那就順便記錄一下吧!
Thumbnail
2022/05/24
這是1982年的日規老刀GSX750SS,外觀改成外銷車GSX750SZ的樣子。這台老刀會來到我的工作室是因為Euphoria Speed Cafe Taiwan的神宮前輩沒有時間查找它無法點火的原因,才將Katana載送到我這裡研究。既然問題解決了,引擎狀況也還ok,那就順便記錄一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1969年,HONDA CB750 K0問世,除了宣告日系廠將在世界稱王外,也鳴響了「SuperBike」戰國時代的第一槍,SUZUKI的第一台四衝四缸性能車,就是GS750,加入戰局,也是第一台鈴木的四行程四缸Super Bike。
Thumbnail
1969年,HONDA CB750 K0問世,除了宣告日系廠將在世界稱王外,也鳴響了「SuperBike」戰國時代的第一槍,SUZUKI的第一台四衝四缸性能車,就是GS750,加入戰局,也是第一台鈴木的四行程四缸Super Bike。
Thumbnail
第一章 傳說 第十四回 開跑之際 作者:不及格の惡魔 不願意透露身分的政宇,將車停放在山腳集合處的路邊,遲遲並未把安全帽摘下來,僅坐在車上等待著亦博。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神祕騎士,騎乘機械增壓的Z H2,難怪那麼猛!」不斷有人在議論紛紛著。 待續-第十五回 #內容純屬虛構 #請勿模仿駕駛
Thumbnail
第一章 傳說 第十四回 開跑之際 作者:不及格の惡魔 不願意透露身分的政宇,將車停放在山腳集合處的路邊,遲遲並未把安全帽摘下來,僅坐在車上等待著亦博。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神祕騎士,騎乘機械增壓的Z H2,難怪那麼猛!」不斷有人在議論紛紛著。 待續-第十五回 #內容純屬虛構 #請勿模仿駕駛
Thumbnail
看過蠻多評論會把Honda CB750拿出來與Kawasaki Z1相提並論其實蠻合理的,但這不代表慢了一步的Z1活在CB750的陰影下,其實Z1的外型下了「日系街跑車」的雛型,也為日後川崎Z系列、KZ系列打響品牌形象。所以,Z1仍然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Thumbnail
看過蠻多評論會把Honda CB750拿出來與Kawasaki Z1相提並論其實蠻合理的,但這不代表慢了一步的Z1活在CB750的陰影下,其實Z1的外型下了「日系街跑車」的雛型,也為日後川崎Z系列、KZ系列打響品牌形象。所以,Z1仍然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Thumbnail
關於CB750,是一台背負著很多期望、標籤、指標的出現,它於1968年尾發表第一台prototype,而對當時世界生產機車的各大廠擲下一枚震撼彈,尤其是當時也在策畫類似概念的川崎。這段過程也常被許多國內外車友戲稱是本田與川崎競爭的起點。
Thumbnail
關於CB750,是一台背負著很多期望、標籤、指標的出現,它於1968年尾發表第一台prototype,而對當時世界生產機車的各大廠擲下一枚震撼彈,尤其是當時也在策畫類似概念的川崎。這段過程也常被許多國內外車友戲稱是本田與川崎競爭的起點。
Thumbnail
我跨上野狼SS80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台車真的好小、好細長,比過往騎過的Honda CB100、CS90等等還要更輕盈。長油箱與低把手,跑車的感覺整個瞬間都出來了XD。
Thumbnail
我跨上野狼SS80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台車真的好小、好細長,比過往騎過的Honda CB100、CS90等等還要更輕盈。長油箱與低把手,跑車的感覺整個瞬間都出來了XD。
Thumbnail
老實說騎馬赫上高架有種奇特的感覺,和CB400完全不一樣:一台二行程黃牌重機吐著白色煙團,就像一位紳士抽著菸斗不疾不徐地吐煙圈的感覺,是種穩重的態度,但是加速起來卻又俐落快速不含糊,能文能武。這大概就是川崎馬赫散發的氣質了。
Thumbnail
老實說騎馬赫上高架有種奇特的感覺,和CB400完全不一樣:一台二行程黃牌重機吐著白色煙團,就像一位紳士抽著菸斗不疾不徐地吐煙圈的感覺,是種穩重的態度,但是加速起來卻又俐落快速不含糊,能文能武。這大概就是川崎馬赫散發的氣質了。
Thumbnail
波音(Boeing)125,型號CB125S,其實就是日本本田的CB125S,只差在波音改用鐵片後搖臂和包覆式鍊條蓋、檔位是循環四檔,而原裝CB125S是國際五檔與圓管後搖臂,其他幾乎雷同。而波音這個名字就只是三陽工業在臺灣上市要幫車取個名字這樣,不過在當時聽起來確實很新鮮啊XD。
Thumbnail
波音(Boeing)125,型號CB125S,其實就是日本本田的CB125S,只差在波音改用鐵片後搖臂和包覆式鍊條蓋、檔位是循環四檔,而原裝CB125S是國際五檔與圓管後搖臂,其他幾乎雷同。而波音這個名字就只是三陽工業在臺灣上市要幫車取個名字這樣,不過在當時聽起來確實很新鮮啊XD。
Thumbnail
小弟不才我滿18歲後沒多久,自己購買的第一台車是2003年三陽野狼傳奇125,也就是俗稱"三錶狼"的第二代狼傳。 我對改裝沒什麼概念,就只是很喜歡Honda CB的樣子,所以就開始了這漫長的改裝路。
Thumbnail
小弟不才我滿18歲後沒多久,自己購買的第一台車是2003年三陽野狼傳奇125,也就是俗稱"三錶狼"的第二代狼傳。 我對改裝沒什麼概念,就只是很喜歡Honda CB的樣子,所以就開始了這漫長的改裝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