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談談公衛的最強繪本

2021/11/1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了因應疫情順便普及有關於傳染病的知識,親子天下出版了這本繪本,但可別因為這本書是本繪本就小看了它!我必須要說,我好久沒有讀到思路這麼清晰、畫風精美注重整體美感、內容超硬但又能夠深入淺出的書,我真心佩服本書的製作團隊,說這是地表上最強的繪本之一真的不為過。
這本書用著童書來包裝,以為是要給小孩子看的,但書名「小大人」卻暗示著這本書給大人看肯定也是沒有問題的。由於書中不少知識算在專業領域的範疇,即便是大人閱讀肯定也能有所收穫。
除此之外,本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科普傳染病的相關知識,讓大眾理解在疫情期間所執行的各種政策,背後的考量是什麼?甚至像疫苗剛出來的時候,資訊相當混亂,但是書中卻能用短短一面篇幅就講清楚幾種疫苗的差異,而且用字又相當精準,實在厲害。
這麼厲害的一本繪本到底講了些什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拜讀一下吧!

傳染病與傳染途徑

我的手指跟書
書中的第一章講歷史,介紹各種傳染病的發現與人類防治的過程。
第二章則轉往介紹傳染病的詳細概念。
傳染病的發病
傳染病是由特定「病原體」,也就是引發疾病的病毒或微生物,侵入身體後開始「作亂」才引發身體的病變。而傳染病的類型依據傳入人體的方式可粗略分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膚、血液或體液傳染等。
那剛剛講的,這些病原體進入人體後要怎麼作亂呢?以細菌為例,通常細菌進入人體後不免要先跟免疫細胞打一仗,強的打贏、運氣好的可以躲過一劫,然後剛好給它遇到了宿主細胞,其表面受體吻合細菌的表面吸附分子的構造,兩相結合後細菌便成功附著在上頭。
有些細菌會先製造破壞物質,破壞宿主細胞的部分組織,好讓自己可以順利穿透到宿主細胞內部。這樣的行為能夠幫助細菌躲避身體免疫細胞的攻擊,因此身體不會有任何病徵,此時期通稱為潛伏期。
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繁殖,開始攻堅到更多部位進行感染,再來破壞身體裡面健康的細胞,有些靠搶奪原細胞的養分、有些則是分泌毒素,於是人體就會產生發炎反應,強力對抗病原體,產生各種病徵如發燒、感冒、暈眩等等。
傳染途徑
由於病原體大多是很輕很小的物質,它們又充滿了我們的四周,如果要避免感染,就必須知道它們怎麼傳染!
  1. 接觸傳染:最常見的途徑就是接觸傳染,就是病原體直接沾附到別人身上。包含如握手、擁抱的直接接觸傳染、觸碰到同個東西的間接接觸傳染、從別人講話、感冒噴出來的飛沫接觸傳染
  2. 空氣傳染:空氣傳染是靠著空氣中近乎看不見的灰塵或者飛沫核傳染。飛沫核是病人噴出的飛沫在水分乾掉以後形成的微粒,當病人從口中噴出病原體或是細菌時,它們可以倚靠灰塵或者飛沫核漂浮在空氣中,當其他人吸入就會造成其他人得病。
  3. 水傳染:水傳染指的是當病原體經由人們的某些行為如排泄、倒髒水等等,傳入了井水或河水等飲用水中,人們飲用到這些含病原體的水所造成的感染。
  4. 蟲媒傳染:顧名思義是透過昆蟲等動物引起的傳染病,包含像是引起瘧疾及登革熱的蚊子、傳染斑疹傷寒的蝨或蚤。
一般的傳染病以人傳人、或者接觸到病原體的情況最多,但還有人畜共通傳染病,因為親緣關係接近,使得在某些動物身上的傳染病也會感染人類。像是從狗身上傳來的狂犬病、從牛羊而來的炭疽病等等都是一例。

防疫作戰

攝影師:Ketut Subiyanto,連結:Pexels
面對這些傳染病,最重要的就是自保,不要讓這些病原體有機會找到新宿主。
那自保要怎麼做呢?簡單說就是讓上面所提到的傳染途徑消失就是個好方式!
阻絕傳染途徑
  1. 阻絕接觸傳染:如果傳染病已經進入國內,那就得要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包含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彼此間架設隔板、減少群聚的機會、戴口罩降低飛沫傳染的可能等等。
  2. 阻絕空氣傳染:由於空氣傳染難以防範,所以一旦發現空氣傳染病的確診者,就要盡速隔離,嚴重時甚至封閉整棟建築物,並將病患生活圈中的人都做一次篩檢,確認空氣傳染的途徑散播。透過戴口罩,在空氣吸入身體前先經過一層過濾,也可以大大降低空氣傳染的機會。
  3. 阻絕水傳染:以前英國倫敦市民使用的水取自泰唔士河,後來抽水馬桶盛行,政府允許居民把家中污水排入河中,再加上許多人會在泰唔士河附近隨地大小便,最後整條河川變得惡臭。而泰唔士河又是當地重要的水源,許多居民會汲取河水來喝,這些骯髒物質飲用下去便造成了水傳染,像是霍亂等。後來為了解決這事,政府修建了污水處理系統才解決問題。現在有了前車之鑑,各國政府都建立了污水處理廠與淨水廠來處理公共水資源的問題,降低了水傳染發生的可能。
  4. 阻絕蟲媒傳染:以前在聽到預防登革熱的宣導內容,不外乎就是要清理會積水的地方,因為病蚊常會在積水處孳生,所以減少有利於他們生長的環境是避免該疾病的方法之一。
產生抗體
對付病原體的方法除了避免接觸之外,就是即便接觸了也能夠將其清除。因為外來物質都具有獨特的蛋白質構造,稱之為抗原,而人體中的免疫系統能依靠抗原來辨識敵我,發現是敵人就用力驅趕!第一次見到該病原體,免疫細胞可能會不太確定該怎麼對付這樣的敵人,而打了場硬仗。一旦免疫細胞成功消滅該病原體,免疫細胞便會記下「攻略法」,等到下次再遇到類似的病原體,就可以快速使用之前學過的攻略法打擊病毒。
依循這個概念,人們研發了幾種方式來讓身體習得這套攻略法!
  1. 接種疫苗:科學家透過施打「較弱的病原體」進入人體內,讓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學習如何對抗該病毒。而這個「較弱的病原體」就是我們所知的疫苗。隨著科技進步,近年也有越來越多的疫苗型態出現,書中介紹了下面五種,分別是破壞病原體結構、將其殺死的不活化疫苗(狂犬病疫苗)、把病原體減弱的活性減毒疫苗(卡介苗)、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製作出的類似病原體表面的蛋白質疫苗(高端疫苗)、將病原體 DNA 片段放入無毒性腺病毒中的腺病毒載體疫苗(AZ 疫苗)、直接將病毒的基因或核酸序列 mRNA 打入體內讓人體自行產生片段的病毒蛋白質,作為疫苗抗原的核酸疫苗(BNT、Moderna 疫苗)。
  2. 捐血治療:如果有些人遇過該病原體,並且已經康復,就表示身體裡的細胞已經跟病原體打過一仗,而且也學習到對抗該病原體的「攻略法」。這時可以透過抽取這些人的血液,並注射在其他病患或高風險族群身上,讓他們的身體裡也習得這些「攻略法」。唯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在輸血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排斥反應,或者捐血者帶有其他疾病就不適合用該方式處理。

結論

貫穿本書的內容除了傳染病之外還有時間線的排列。第一章講到過去利用牛痘病毒對抗天花、黑死病、霍亂、痲瘋病、瘧疾等等,講的都是人類一開始只能簡單地去對抗疾病。後來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發現微生物與細菌、有能力產製抗生素後,傳染病才開始大幅下降。隨著小兒麻痺的擴散,人們發現了病毒的存在,並發明了接種疫苗,讓人們能夠抵禦小兒麻痺病毒。
第二章講到近代科學對傳染病的研究、第三章講如何預防傳染病,都是近五十年來才有的觀念與發現。而最後第四章展望未來,思考著疫情下的全球化傳染危機、如何透過 AI 幫助人們診斷疾病或協助病患需求、透過大數據查看人類活動趨勢加以研判傳染足跡。
以公衛為主題而言,我覺得這本書講得非常透徹,雖然第三章很明顯是為了 COVID-19 與政府政策而寫,但了解政策背後的原因又何樂而不為呢?不過除了疾病本身,傳染病也影響了經濟層面或者心理層面,如同在《疫後大未來》那本書所提的有關於傳染病造成經濟變化的問題,又或者大家居家隔離太久產生的心理不健康。所幸在有科技的現代,人們仍能夠透過網路相互聯繫,也有足夠的彈性應付經濟活動的變化,這些問題所產生的利弊也值得大家關注!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
作者:陳建仁、胡妙芳
出版社:親子天下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96會員
13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