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信念】「重大災害及意外的陪伴」原則:回歸人的基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真的陪伴,就必需與他同在,從建立關係開始。
電影《神隱少女》千尋的父母變成豬,她被鎖在妖怪世界裡,她蹲在河邊說,「這一定是作夢。快消失、快消失!」,她的身體逐漸變得透明,整個人快要不見了。這時候白龍再度出現,他說:「我跟你是同一邊的。來,吃下這顆丸子,不吃這裡的東西你會消失的,這是我用魔法變的。」他塞丸子給千尋,起初她不願意但在半強迫下吃掉。白龍拿起她的手碰自己,「你看,是不是逐漸碰得到了。」白龍告訴她這是哪裡,她父母雖然變成豬但沒有危險,要救他們就要在留在這個世界,留下來要先有工作,等會該先去找鍋爐爺爺…
《神隱少女》劇照
當重大災害或意外發生時,任何心理治療都不具任何效果,因為專業此刻距離他們太遠。我們的文化不善用言語表達情緒,更何況專業身份與他們非親非故,更沒什麼話可說。文化中唯一能如此突兀接近傷痛的只有「算命師」及「收驚廟公」,講一個過去921震災的窘境:在災區排隊收驚的攤位長長人龍,心理師的攤位則門可羅雀。
我並沒有到過現場的經驗,但曾陪過案主走過喪親之痛,那幾個案例給我一些領悟:「要真的陪伴,就必需與他同在,從建立關係開始。」
多數時候需卸下心理師身份,回歸人的基本,情真地與他做需要做的所有事;少數時候則成為心理師,以智慧的言語及專業,引導他重建日常生活。
前期:包括等待搜救、病房等候、官司調查及環境變動,案主仍未放棄等待、未確認事實前,與他同在一起經歷情緒起伏、處理行政瑣碎,提醒身體需求、一起共餐。如果我只是普通人,要對一個初次見面的人表示關心,其實也只是在現場陪伴,一起等待、祈禱奇蹟,經歷失望但不絕望,陪他吃飯喝水,提醒他睡覺穿衣。
不是要減輕對方的痛苦,而是減輕他的孤單。
中期事實已定、儀式辦完,日常之輪繼續轉動;後期生活穩定,但心理開始補償,情緒及傷痛緩慢浮起,失落悄聲影響生活、改變價值。
之前建立共患難的情誼有了,語言才具療效。
此刻才開始談未來、情緒及重建日常生活,這是心理專業開始的地方。老實說,所有助人歷程皆如此。
我們文化裡從來只說「時間會復原一切,只要等待不去想就會好」,當然不是這樣,重大事故對人們都是第一次遇到,更需要有人給予指導該怎麼做。不是讓他自己瞎子摸象與面對,而是同在。同在不是只有精神面,而是全面的:物質、身體、生活、心理、情緒…
千尋終於有工作,但她仍揣測不安睡不著,白龍約她在橋邊見面,給她三個白飯糰,她說:「我不想吃,沒胃口。」白龍說:「吃吧,那是我特製的,吃了會精神百倍。」千尋咬了一小口,好吃,大口大口吃起來,同時大顆淚水也一直滾下來,吃掉一個後,她大聲哭起來,伏趴膝蓋嚎啕大哭。白龍拍拍她,說:「哭吧。沒關係。」
這段劇情在電影中段,待處境明朗後,白龍做的正是一個心理師要做的,順著此時此刻讓千尋釋放情緒。
目前心理師處境要如此做很難,我們並無此條件從前期陪伴到後期,且主管機關仍希望掛著專業光環的人馬上評估/處理心理創傷,在這些限制下,我寧願以志工角色而不是專業心理師的觀點去思考。
就如校園危機案件裡,教官才是前線,而不是心理師到前線心戰喊話,強制性陪伴對方。悲傷輔導的開始至少是在事件後一個月,前期若不能同在,就等所有儀式落幕、塵埃落定後再介入。
備註:
除了陪伴與心理專業,關於災難前中後期服務的整體信念,從「安身」到「安心」,從「有形」到「無形」,黃龍杰心理師已經頗有研究,他的兩本著作《災難後安心服務》、《搶救心理創傷:從危機現場到心靈重建》有類似且完整的說明。兩書由張老師文化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4會員
22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防衛機轉」所要保護的東西,是案主害怕的、曾受傷的。雖然進度因此被阻擋,但是否也在提醒心理師,諮商過程仍欠缺案主所需要/相應的安全/信任關係。
當人們來到諮商室,總是說著問題(人際/感情)及症狀(焦慮/失眠),這些行為困境只是表徵,如果在理智上可以討論,那就討論方法策略。 進入諮商則跳脫這些表徵。
心理師得到最大的讚美,不是做了正確的診斷或處置,而是與案主共同經歷的真誠與變化,然後對方也真的有所改變,彼此都覺得高興。 大多數時刻是心理師去影響案主,然而案主常常也改變心理師,提醒總有更多元的可能開展在眼前,心理師該如何調整自己以更接近對方。他們釋放防衛,心理師也得坦誠擁抱。
心理師使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我揭露」。心理師的故事與感受是一種「工具」,也就有其目的性,案主的故事與感受是討論的焦點,心理師的並不是。
諮商的目標永遠脫離不了──教案主如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他的人生慘兮兮。 如果只分析出問題,甚至厲害到分析出案主極力隱藏的問題,然後「請」或「叫」案主回去面對、好好想一想,通常不會有效果,甚至是反效果。別忘記,大部分一般人都喜歡當老師,分析別人的問題,然後要對方自己看著辦。
這裡闡述移情(transference)的心理學概念與諮商關係。 三個重點: 1.移情是類似親子關係的再現。 2.不要害怕移情:案主會混淆生命早期的需求與成人性欲,但心理師可以辨識。 3.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防衛機轉」所要保護的東西,是案主害怕的、曾受傷的。雖然進度因此被阻擋,但是否也在提醒心理師,諮商過程仍欠缺案主所需要/相應的安全/信任關係。
當人們來到諮商室,總是說著問題(人際/感情)及症狀(焦慮/失眠),這些行為困境只是表徵,如果在理智上可以討論,那就討論方法策略。 進入諮商則跳脫這些表徵。
心理師得到最大的讚美,不是做了正確的診斷或處置,而是與案主共同經歷的真誠與變化,然後對方也真的有所改變,彼此都覺得高興。 大多數時刻是心理師去影響案主,然而案主常常也改變心理師,提醒總有更多元的可能開展在眼前,心理師該如何調整自己以更接近對方。他們釋放防衛,心理師也得坦誠擁抱。
心理師使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我揭露」。心理師的故事與感受是一種「工具」,也就有其目的性,案主的故事與感受是討論的焦點,心理師的並不是。
諮商的目標永遠脫離不了──教案主如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他的人生慘兮兮。 如果只分析出問題,甚至厲害到分析出案主極力隱藏的問題,然後「請」或「叫」案主回去面對、好好想一想,通常不會有效果,甚至是反效果。別忘記,大部分一般人都喜歡當老師,分析別人的問題,然後要對方自己看著辦。
這裡闡述移情(transference)的心理學概念與諮商關係。 三個重點: 1.移情是類似親子關係的再現。 2.不要害怕移情:案主會混淆生命早期的需求與成人性欲,但心理師可以辨識。 3.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這本小說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低谷中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鷲幫助的故事。書中以故事形式解釋了許多心理學名詞,適合對心理諮商好奇、想學習心理學的人以及想療癒自己的人。
Thumbnail
現實不是童話,真正的魔鬼不會被純真和善良感動…
Thumbnail
龍哥本職是一名經絡推拿師,也就是幫人整骨的。 他會與經理熟識也是在一場普渡法會上,那時候…經理的妻子因為憂鬱症而輕生,留下兩個小的便跳樓走了。有一陣子經理過得痛苦萬分,要照顧尚且年幼的子女,又要上班,根本沒有時間讓他宣洩心中悲傷的情緒。 而就在那時候…家中異事頻傳,兩個孩子都會莫名其妙的對著空氣喊阿
上週六、日到九族文化村賞櫻、坐纜車,尋求另類的放鬆,然而與旅客的行走間,又體驗出不一樣的命理。
Thumbnail
“怎麽辦?落離已經出去好久了。李欣姐,我們要不要出去找她?剛剛還有一聲吼叫,該不會...該不會落離遇上妖獸了吧?”郭河有些擔心的説道。 其實,她們現在還是過於單純了,不明白社會的險惡,在野外或進入迷境的時候,到處都是妖獸,在那裏歷練的人,通常是把妖獸尸體上的肉切下來,然後烤一烤吃了,大家通常也不會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這本小說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低谷中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鷲幫助的故事。書中以故事形式解釋了許多心理學名詞,適合對心理諮商好奇、想學習心理學的人以及想療癒自己的人。
Thumbnail
現實不是童話,真正的魔鬼不會被純真和善良感動…
Thumbnail
龍哥本職是一名經絡推拿師,也就是幫人整骨的。 他會與經理熟識也是在一場普渡法會上,那時候…經理的妻子因為憂鬱症而輕生,留下兩個小的便跳樓走了。有一陣子經理過得痛苦萬分,要照顧尚且年幼的子女,又要上班,根本沒有時間讓他宣洩心中悲傷的情緒。 而就在那時候…家中異事頻傳,兩個孩子都會莫名其妙的對著空氣喊阿
上週六、日到九族文化村賞櫻、坐纜車,尋求另類的放鬆,然而與旅客的行走間,又體驗出不一樣的命理。
Thumbnail
“怎麽辦?落離已經出去好久了。李欣姐,我們要不要出去找她?剛剛還有一聲吼叫,該不會...該不會落離遇上妖獸了吧?”郭河有些擔心的説道。 其實,她們現在還是過於單純了,不明白社會的險惡,在野外或進入迷境的時候,到處都是妖獸,在那裏歷練的人,通常是把妖獸尸體上的肉切下來,然後烤一烤吃了,大家通常也不會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