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信念】「重大災害及意外的陪伴」原則:回歸人的基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要真的陪伴,就必需與他同在,從建立關係開始。
電影《神隱少女》千尋的父母變成豬,她被鎖在妖怪世界裡,她蹲在河邊說,「這一定是作夢。快消失、快消失!」,她的身體逐漸變得透明,整個人快要不見了。這時候白龍再度出現,他說:「我跟你是同一邊的。來,吃下這顆丸子,不吃這裡的東西你會消失的,這是我用魔法變的。」他塞丸子給千尋,起初她不願意但在半強迫下吃掉。白龍拿起她的手碰自己,「你看,是不是逐漸碰得到了。」白龍告訴她這是哪裡,她父母雖然變成豬但沒有危險,要救他們就要在留在這個世界,留下來要先有工作,等會該先去找鍋爐爺爺…
《神隱少女》劇照

《神隱少女》劇照

當重大災害或意外發生時,任何心理治療都不具任何效果,因為專業此刻距離他們太遠。我們的文化不善用言語表達情緒,更何況專業身份與他們非親非故,更沒什麼話可說。文化中唯一能如此突兀接近傷痛的只有「算命師」及「收驚廟公」,講一個過去921震災的窘境:在災區排隊收驚的攤位長長人龍,心理師的攤位則門可羅雀。

我並沒有到過現場的經驗,但曾陪過案主走過喪親之痛,那幾個案例給我一些領悟:「要真的陪伴,就必需與他同在,從建立關係開始。」

多數時候需卸下心理師身份,回歸人的基本,情真地與他做需要做的所有事;少數時候則成為心理師,以智慧的言語及專業,引導他重建日常生活。

前期:包括等待搜救、病房等候、官司調查及環境變動,案主仍未放棄等待、未確認事實前,與他同在一起經歷情緒起伏、處理行政瑣碎,提醒身體需求、一起共餐。如果我只是普通人,要對一個初次見面的人表示關心,其實也只是在現場陪伴,一起等待、祈禱奇蹟,經歷失望但不絕望,陪他吃飯喝水,提醒他睡覺穿衣。

不是要減輕對方的痛苦,而是減輕他的孤單。

中期事實已定、儀式辦完,日常之輪繼續轉動;後期生活穩定,但心理開始補償,情緒及傷痛緩慢浮起,失落悄聲影響生活、改變價值。

之前建立共患難的情誼有了,語言才具療效。

此刻才開始談未來、情緒及重建日常生活,這是心理專業開始的地方。老實說,所有助人歷程皆如此。

我們文化裡從來只說「時間會復原一切,只要等待不去想就會好」,當然不是這樣,重大事故對人們都是第一次遇到,更需要有人給予指導該怎麼做。不是讓他自己瞎子摸象與面對,而是同在。同在不是只有精神面,而是全面的:物質、身體、生活、心理、情緒…

千尋終於有工作,但她仍揣測不安睡不著,白龍約她在橋邊見面,給她三個白飯糰,她說:「我不想吃,沒胃口。」白龍說:「吃吧,那是我特製的,吃了會精神百倍。」千尋咬了一小口,好吃,大口大口吃起來,同時大顆淚水也一直滾下來,吃掉一個後,她大聲哭起來,伏趴膝蓋嚎啕大哭。白龍拍拍她,說:「哭吧。沒關係。」

這段劇情在電影中段,待處境明朗後,白龍做的正是一個心理師要做的,順著此時此刻讓千尋釋放情緒。

目前心理師處境要如此做很難,我們並無此條件從前期陪伴到後期,且主管機關仍希望掛著專業光環的人馬上評估/處理心理創傷,在這些限制下,我寧願以志工角色而不是專業心理師的觀點去思考。

就如校園危機案件裡,教官才是前線,而不是心理師到前線心戰喊話,強制性陪伴對方。悲傷輔導的開始至少是在事件後一個月,前期若不能同在,就等所有儀式落幕、塵埃落定後再介入。


備註:

除了陪伴與心理專業,關於災難前中後期服務的整體信念,從「安身」到「安心」,從「有形」到「無形」,黃龍杰心理師已經頗有研究,他的兩本著作《災難後安心服務》、《搶救心理創傷:從危機現場到心靈重建》有類似且完整的說明。兩書由張老師文化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5會員
24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2/04
【線上課-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114/2/8(六)10:00-12:00進行 #主題:從《同理心的力量》,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 。 我們很多事情都知道,但是做不到,連起床都有困難呢 認知當機的時候,就是情緒卡關了,情緒沒有流動,被悶在當事人身體裡,那種感覺非常「痛苦」,常常痛苦。
Thumbnail
2025/02/04
【線上課-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114/2/8(六)10:00-12:00進行 #主題:從《同理心的力量》,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 。 我們很多事情都知道,但是做不到,連起床都有困難呢 認知當機的時候,就是情緒卡關了,情緒沒有流動,被悶在當事人身體裡,那種感覺非常「痛苦」,常常痛苦。
Thumbnail
2025/01/10
飲食從來不是單純填飽肚子的,它是各種記憶,甚至是意識覺醒的跳板
Thumbnail
2025/01/10
飲食從來不是單純填飽肚子的,它是各種記憶,甚至是意識覺醒的跳板
Thumbnail
2024/12/20
一位50多歲的女性,雜物堆滿屋,30坪的住家客廳、房間,物品堆積如山,就像資源回收場,從地板一直堆到半牆高,行走時都要跨越層層障礙。家屬說道:「物品被堆到離天花板剩下不到二十公分,然後我們家所有的走道,都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她最喜歡留的就是紙盒和布丁杯,或者是各種空瓶子,我們家甚至有輪胎。」
Thumbnail
2024/12/20
一位50多歲的女性,雜物堆滿屋,30坪的住家客廳、房間,物品堆積如山,就像資源回收場,從地板一直堆到半牆高,行走時都要跨越層層障礙。家屬說道:「物品被堆到離天花板剩下不到二十公分,然後我們家所有的走道,都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她最喜歡留的就是紙盒和布丁杯,或者是各種空瓶子,我們家甚至有輪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情緒像是萬聖節裡帶著惡魔面具的小朋友,不給糖就搗蛋!它敲敲門、吼叫鬼來了,但你知道這是「請求」,你預備好他們來,有默契地完成這個遊戲,最後小鬼歡樂地離開。 情緒反應只是一種習慣,你需要馴養它。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如同小王子馴養狐狸,要有耐心,要努力認識所馴養的,不可以把它忘掉,永遠要對所馴養的負責。
Thumbnail
情緒像是萬聖節裡帶著惡魔面具的小朋友,不給糖就搗蛋!它敲敲門、吼叫鬼來了,但你知道這是「請求」,你預備好他們來,有默契地完成這個遊戲,最後小鬼歡樂地離開。 情緒反應只是一種習慣,你需要馴養它。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如同小王子馴養狐狸,要有耐心,要努力認識所馴養的,不可以把它忘掉,永遠要對所馴養的負責。
Thumbnail
靈性療癒與家庭共鳴:從能量收驚探索孩子內在靈性想法與母親的壓力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
Thumbnail
靈性療癒與家庭共鳴:從能量收驚探索孩子內在靈性想法與母親的壓力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
Thumbnail
2001年《神隱少女》席捲了全世界…… 那年,10歲的千尋,2023年已經32歲 不知道,在夜深人靜時,會不會想起當年那段神隱的日子 2001年,也是我剛從物理系畢業,轉換到研究所念心理系的關鍵轉折年 仔細想想,這個轉折,也挺像在油屋世界裡,重新認識自己有多大能耐
Thumbnail
2001年《神隱少女》席捲了全世界…… 那年,10歲的千尋,2023年已經32歲 不知道,在夜深人靜時,會不會想起當年那段神隱的日子 2001年,也是我剛從物理系畢業,轉換到研究所念心理系的關鍵轉折年 仔細想想,這個轉折,也挺像在油屋世界裡,重新認識自己有多大能耐
Thumbnail
  因為我來,我去,人生而如此。家庭是種族延續的制度,親情不過是浮動的詮釋。無從,然後無須依戀;無可,所以無法治療。無物可依並不哀愁,喊冷是溫熱過的特權。終究我們看見的千尋已然完成,用駱以軍的形容,就是「人類靈魂髒污的巨大濾篩」,和藹、包容,美好,難以親近。
Thumbnail
  因為我來,我去,人生而如此。家庭是種族延續的制度,親情不過是浮動的詮釋。無從,然後無須依戀;無可,所以無法治療。無物可依並不哀愁,喊冷是溫熱過的特權。終究我們看見的千尋已然完成,用駱以軍的形容,就是「人類靈魂髒污的巨大濾篩」,和藹、包容,美好,難以親近。
Thumbnail
在向心理醫生諮商前,不少人會期望從心理學書籍中得到解答,我提供一些經驗供參考,是我和周圍的人曾經不小心踏入的誤區。
Thumbnail
在向心理醫生諮商前,不少人會期望從心理學書籍中得到解答,我提供一些經驗供參考,是我和周圍的人曾經不小心踏入的誤區。
Thumbnail
心靈工坊總編輯徐嘉俊在致詞時表示,一般人都以為心理諮商都在聊天而已,好像沒什麼用,但她引用王浩威醫師的話請大家可以想想:有什麼人能以你為主體,不帶評斷的聽你說話20分鐘? 最後就是處理當事人的傷口。曹老師說,這不意味要重現當事人的傷痛歷程,而是要以「當下」傷口的處理為重 博客來 金石堂 學思行
Thumbnail
心靈工坊總編輯徐嘉俊在致詞時表示,一般人都以為心理諮商都在聊天而已,好像沒什麼用,但她引用王浩威醫師的話請大家可以想想:有什麼人能以你為主體,不帶評斷的聽你說話20分鐘? 最後就是處理當事人的傷口。曹老師說,這不意味要重現當事人的傷痛歷程,而是要以「當下」傷口的處理為重 博客來 金石堂 學思行
Thumbnail
雖然有將近兩三年、在校內心輔中心的晤談經驗,但我一直無法將其視為諮商,甚至最後還是因為對心理師感到太生氣了而中止的。在要進入下一段治療關係之前,決定好好地了解「健康的治療關係」可能會長成什麼樣子,因此好奇地打開了這本小書。
Thumbnail
雖然有將近兩三年、在校內心輔中心的晤談經驗,但我一直無法將其視為諮商,甚至最後還是因為對心理師感到太生氣了而中止的。在要進入下一段治療關係之前,決定好好地了解「健康的治療關係」可能會長成什麼樣子,因此好奇地打開了這本小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