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處,也能跟別人好好相處》-想要自己更好,先要疼惜自己

2021/11/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內容簡介】
成熟與幼稚之間的差別不在年齡,而在安放情緒的能力。學會「和自己相處」,從「我」了解「我們」,各種好關係就會隨之而來,而這一切只需要開始跟自己說:「我要,就能!」
想要自己更好,你得先疼惜自己。你要充當「慈母」的角色,安撫自己內心焦躁的負面聲音。
感受到壓力時,停下來面對這個情緒,不要直接躲入慣性的逃避行為。
透過了解你的內在小孩,學會既維持自己的獨特個性,又修正自己不理想的行為,當我們能自處,也能與別人好好相處時,那些原本擋在路上的絆腳石,將會成為向上爬的台階。
放慢你的心,打開這本書,你會更好的。
【閱讀動機】
2020~迄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帶來衝擊與巨大影響、改變了每個人的日常,但也因為宅在家防疫,多了和自己、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這段時間蠻常看到新聞報導:
❶ 很多人長期居家防疫悶得慌,除了看劇、打電動、划手機,不曉得還可以幹嘛?
❷ 跟家人朝夕相處,增加許多摩擦
❸ 不知道怎麼跟自己相處
劉軒老師在本書中以這幾年熱門詞為主題(例如:情緒勒索、玻璃心、冒牌者症候群…)、探索痛點,並以社會大眾能理解的生活化方式來闡述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當你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或原因,你就可進一步設定自己想改變的意圖與信念,讓自己活得更好更自在!!
非常喜歡劉軒老師在自序的一段話👉️
積小成大、滴水穿石,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只要每天挪出一點點時間,把腦波調頻在「好好自處,也要跟別人好好相處」的方向。一切只需要開始跟自己說:「我要,就能!」
擷自pexels

▪️ 掃除負面雜念,不糾結在一個念頭上

當你遇到問題、嘗試找出解決方法,這是好現象,代表你在反思進行自我檢討,但如果你思考的方向走偏、變成了「想的是無法改變的情節或是無法判斷正確性」,這就是一種「非理性的反芻思考」,包含自我批評、負面情緒、鬱悶懊悔等,這只會讓你陷入惡性循環、陷入更大的壓力中,這也是許多人無法擺脫憂鬱症的主因之一。
👓️劉軒老師建議:
❶ 當你一出現負面想法時,馬上按「暫停」,接著馬上補進能讓你變得更開心或是正面的想法,利用外在物品讓自己中斷現在的思考,這時候你的注意力也重新分配(此為快速脫鉤的技巧)。
❷ 在反覆思考中,改變你的感受與詮釋事情的角度,慢慢去「接納」你所碰到的問題。劉軒老師對接納提出一個很棒的詮釋👉️「就是正面迎向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事物,用直接、不閃躲、不逃避的方式,面對現在的狀況。而不閃躲,也就代表你不再為自己找藉口,不用過去來評判當下」。
正念練習也就是屬於這個概念,不僅能夠培養自己冷靜觀察的態度,也能讓自己用中立的態度去看待事情當你用預留的空間去調整心態,心理的彈性也會越來越好,自然而然可以不再被負面情緒牽著走!!
擷自pexels

▪️ 被情緒勒索是你想當好人,不夠愛自己

情緒勒索,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eward)提出,勒索人會透過不合理的要求、脅迫、施壓或沉默等手段,讓生命中重要的人產生挫敗、罪惡、恐懼或羞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劉軒老師建議:
❶ 被情緒勒索的當下,不用急著回應(因為跟勒索人溝通不能論理,要用”情”來說服他們),先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好好對待自己。
設立「情緒界線」來回應勒索者,即便你再如何重視對方,你也不需要為對方的情緒負責。
與對方一起重新定義「愛」,愛不應該把兩個人困在無法掙脫的深淵,愛也不是「沒有你,我會死」,真正的愛是讓對方知道你會和他一起面對各種難關,因為有你,所以我可以活得更好更快樂。

▪️ 為什麼你對有些人事物,就是很難斷捨離

斷捨離,源自於佛家,也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劉軒老師以心理學兩種理論來說明為何難以斷捨離?
❶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你願意為一個物品付的價錢和你願意與它割捨的價錢。(舉例:你花300元買一件衣服,在你心中這件衣服有500元的價值,所以你會以500元來賣給別人,但倒過來問你一開始仍只願意花300元買這件衣服) 這中間存在一個價差,也就是代表你高估它的價值,這是因為你不喜歡「失去」的感覺!!
❷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在獲利與損失相同的狀況下,會覺得損失更難以承受。損失的痛感永遠大於獲得的快感。(舉例:損失100元的痛,大於賺100元的爽)根據統計分析,效果差別高達2-2.5倍。
這是因為「我們會高估自己所擁有的,也會特別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
👓️劉軒老師建議:
❶ 給自己設立一個停損點,在這個時間內一定要做出斷捨離的決定。
❷ 若是充滿回憶的東西難以割捨,告訴自己,刻苦銘心的回憶已常駐心中,你在意的不是這個東西,而是背後的回憶,所以當你要丟掉或是捐掉他們時,可以向他們道謝,對這個物品做一個內心的交代。
❸ 反問自己「若不是我的,我願意出多少錢買下它?」你若發現,有人送你當時很喜歡的東西但你現在不一定想要,你又何必捨不得割捨呢?
擷自pexels

▪️ 網路的互動,其實只是一種「代糖」

我相信大多數人在瀏覽社群軟體之後,一定會有一種空虛感,好像剛剛花了1-2小時幫朋友按讚留言之後回歸現實面,腦袋卻對剛剛的按讚文章想不太起來,或是看了別人多采多姿的社群生活,反觀自己一成不變的空虛感…,劉軒老師解讀為「在社群網站感受的甜蜜,沒有真實的互動與接觸,只能說是吃代糖」,也就是說,你花時間去經營社群媒體,但無法換取真正的快樂。
劉軒老師提出一個看似簡單但實際執行有點難度的建議,就是與朋友建立真實的互動,例如一起吃飯、喝咖啡、一起登山路跑,你一定會發現面對面的相處愉悅跟使用社群媒體的感受一定不同,回憶也更真實、也更能在心中長久保存。
(補充說明:我認為有點難度的原因是大家長期依賴社群媒體來維繫感情,真的要邀約成功,有些困難度,但網路成癮症勢必要正視與克服)

▪️ 完成比完美更好

(補充說明:這篇是我最喜歡的文章,與完美主義者的同類分享~)
在心理學中,完美主義者算是一種「多維特徵」,包括對自己、對他人的完美要求,也來自於父母親、來自於對社會的完美要求,但因為完美的標準太主觀,真的很難定義你到底有沒有達成「完美」的標準,所以就會給自己或是周遭人許多隱形壓力,相對也伴隨焦慮、強迫症等。
但以一個工作人來說,完美主義者也許是最有能力的人,但也就是因為過度講究細節而忽略大局而變成工作效率最差的人,劉軒老師建議「可以保留完美主義的好,去除它的不好」可以這麼做:
❶ 堅信80/20法則,80%效果來自於20%付出;反之,剩餘的20%效果則需要你花80%力氣。先把一件事情做到及格,準備開始花力氣去追求完美之前,先想想80/20法則,就能夠接受good enough(夠好)的感覺了。
❷ 開始動工前,先定義「必須達成的目標」是甚麼? (換言之,當這些目標達成了,等於事情已經及格了) 等達成基礎目標、行有餘力,再來完成你的「加分題」。
❸ 聆聽並接受別人的回饋,才能看到不同的觀點、找出自己的盲點。
在臉書總部的牆上,有一句來自臉書營運長Sheryl Sandberg的口號〰️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完成,比完美更好。
🎵凱樂蒂出沒之處【MediumMatters方格子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在LikeCoin的拍手👏或是追蹤我🍀、按讚👍️、留言💬,就是給予我繼續創作的鼓勵,謝謝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Caridee | 凱樂蒂的研究日誌
Caridee | 凱樂蒂的研究日誌
🌴從電影白日夢冒險王得到體悟,that keeps reminding me to keep my faith🌴熱衷有趣學習,因為才能打造有靈魂的人生🌴以研究者角度來分享閱讀的神奇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