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平靜,快樂和喜悅,有辦法成為日常習慣?與其說,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如說,我希望這可以成為答案。

以前會以為,汲汲營營度日子,是一種代表自己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可是這樣吊詭的反饋是,生活並沒有相對應的踏實感,相對衍生的是一種對自我不夠肯定的追逐感。幫忙身邊的人,滿足他們的需求之後,自己是累透惹。

也因為如此,最近在進行一個練習“感受練習”。希望透過“感受練習”,有效建立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邊界感。例如:和這個人對話後,我感覺到滿滿的信任與安適。例如:參加完這個活動之後,我感覺累壞。透過“感受練習”,建立自己的直覺感。“直覺感”一直是我很渴望可以有效培養的一種敏銳度。

那我們今天就寫寫自己的感受。做為今天的隨筆練習:

  1. 我看到這個行程安排,覺得十分不妥,假如我們的目標是放鬆,這個行程安排太緊湊了。我希望可以調整。
  2. 我看到我被邀請到這個會議,心裡十分不妥。因為不確定我未來需要扮演的角色為何。
  3. 我看到這個行程,遲遲未被確認,心裡不是很確定,後續動作。
  4. 我看到樹葉從樹上落下,我感覺到生命的美麗。
  5. 我聽到這一首歌,感覺他在和我分享一場絕美的虐戀。歌詞在我腦海中,迴盪不已。
  6. 我看到這個老先生,一聽到不戴口罩進捷運站,要被罰1500,馬上戴上口罩。
  7. 我看到我自己正在為感受練習,建立習慣,心裡怕怕的,仍是多作嘗試。
  8. 我知道,我願意前行,不是因為公司有多好,而是因為我信任我眼前這個和我說明的人。很擔心被騙,但仍願意勇敢嘗試。
  9. 昨天,今天和明天,我想把今天先過好。
  10. 我發現,我可以和敏感的特質成為朋友。
  11. 我發現,我和這個人的距離很遠。他可以很溫暖的傳訊息給我,可是和本人相處很冷。
  12. 我發現我沒有很想和這個人處很好,但是事情要推進,還是得確認。
  13. 在我發現我很不舒服之後,我趕快看一支短片,轉移我的注意力。讓我自己離開那個不舒服的冷漠刺痛感。
  14. 最最最大的不舒服,是一個很神秘的操控感。越操控,我越想逃跑。
raw-image

我以為平靜,快樂和喜悅,是一個可以建立的生活習慣。可以透過小小日常儀式和感受,不斷建立起的習慣迴圈。這個假說,是否會成立。只有透過練習,才會明白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好寫字的沙龍
2會員
44內容數
以寫作為核心,整理生活
好好寫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5
人可以逃跑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標。 可以維持一個走得下的關係,不論是職場,婚姻,家人,朋友,可以走得下的關係,可能都不是因為誰比較完美,或誰互相配合才可以完成。 走得下的關係,是真實的反省與面對。
2022/03/15
人可以逃跑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標。 可以維持一個走得下的關係,不論是職場,婚姻,家人,朋友,可以走得下的關係,可能都不是因為誰比較完美,或誰互相配合才可以完成。 走得下的關係,是真實的反省與面對。
2022/02/07
碰到好人的時候,會怎樣?記住他的善念,就好。 固執&說不聽&聽不懂,我觀察很久,是因為害怕。而害怕,很多原因都是因為歷練不足,而把是非對錯當作是不願前行的理由。而與自己的好壞無關。 珍惜有學習&成長空間,真好
Thumbnail
2022/02/07
碰到好人的時候,會怎樣?記住他的善念,就好。 固執&說不聽&聽不懂,我觀察很久,是因為害怕。而害怕,很多原因都是因為歷練不足,而把是非對錯當作是不願前行的理由。而與自己的好壞無關。 珍惜有學習&成長空間,真好
Thumbnail
2022/01/25
一個在原生家庭中,長期在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有可能長成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我的答案是有可能,要非常努力建立一個新的自我對話習慣。可是長期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會不會成為一個患得患失(不相自己可以得到愛),yes。患得患失的焦慮感,會不會和感冒一樣傳染給別人:yes。
Thumbnail
2022/01/25
一個在原生家庭中,長期在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有可能長成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我的答案是有可能,要非常努力建立一個新的自我對話習慣。可是長期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會不會成為一個患得患失(不相自己可以得到愛),yes。患得患失的焦慮感,會不會和感冒一樣傳染給別人:ye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回顧過去一整年, 我的學習、看的書、寫的文章, 甚至是演講分享, 都是focus在「覺察感受」的重要。 今年新的期許: 『讓自己每時每刻都活在深度的感知裡』 期許能更深層的去感受身體的覺知、心靈的想望, 然後真誠以對,並且用心回應她。😊 ▪️ 前一段時間, 因為疫情攪局, 讓工作和家庭生活節奏變得
Thumbnail
回顧過去一整年, 我的學習、看的書、寫的文章, 甚至是演講分享, 都是focus在「覺察感受」的重要。 今年新的期許: 『讓自己每時每刻都活在深度的感知裡』 期許能更深層的去感受身體的覺知、心靈的想望, 然後真誠以對,並且用心回應她。😊 ▪️ 前一段時間, 因為疫情攪局, 讓工作和家庭生活節奏變得
Thumbnail
「溝通、專注、學習,甚至是跳舞,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所以,快樂是生活的副產品、副作用。我們應該不要只顧著尋找快樂,而忽略了體驗生命歷程裡的各種快樂。」——《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 那些維繫或者建構生活的習慣也好、儀式也好,最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齒輪,而我想著那些大大小小相接的齒輪,其實就挺快樂的。
Thumbnail
「溝通、專注、學習,甚至是跳舞,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所以,快樂是生活的副產品、副作用。我們應該不要只顧著尋找快樂,而忽略了體驗生命歷程裡的各種快樂。」——《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 那些維繫或者建構生活的習慣也好、儀式也好,最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齒輪,而我想著那些大大小小相接的齒輪,其實就挺快樂的。
Thumbnail
我覺得就像是摘要所說的,幸福感的來源並不在於新增新事物,而是透過新的目光來重新定義我們原本擁有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因為工作繁忙等因素而忽略掉許多事情其實是可以給予我們不只是表面上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生活上的動力,進而提升及找尋到更好的自己。 你會如何設計自己專屬的暫離日?
Thumbnail
我覺得就像是摘要所說的,幸福感的來源並不在於新增新事物,而是透過新的目光來重新定義我們原本擁有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因為工作繁忙等因素而忽略掉許多事情其實是可以給予我們不只是表面上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生活上的動力,進而提升及找尋到更好的自己。 你會如何設計自己專屬的暫離日?
Thumbnail
一開始我認為,幸福感是突然擁有了自己所沒有的事情而感到滿足,但《個人儀式的力量》摘要的第一句話: 幸福感不在於增加新事物,而是通過新的目光重新看待我們原本擁有的事物。 讓我豁然開朗,原來我們每天做的事情也可以成為幸福感的來源,差別就只在於自己的目光。 你會如何設計自己專屬的暫離日? 嘗試獨處 家中
Thumbnail
一開始我認為,幸福感是突然擁有了自己所沒有的事情而感到滿足,但《個人儀式的力量》摘要的第一句話: 幸福感不在於增加新事物,而是通過新的目光重新看待我們原本擁有的事物。 讓我豁然開朗,原來我們每天做的事情也可以成為幸福感的來源,差別就只在於自己的目光。 你會如何設計自己專屬的暫離日? 嘗試獨處 家中
Thumbnail
刻意練習,培養習慣,讓習慣成自然,需要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費力就能達到!當我無法習慣成自然時,我就需要檢視自己的動機、方法,問自己「我是否真心想這麼做?」「我的方法正確嗎?」 許多美好等著發生~
Thumbnail
刻意練習,培養習慣,讓習慣成自然,需要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費力就能達到!當我無法習慣成自然時,我就需要檢視自己的動機、方法,問自己「我是否真心想這麼做?」「我的方法正確嗎?」 許多美好等著發生~
Thumbnail
平靜,快樂和喜悅,有辦法成為日常習慣?與其說,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如說,我希望這可以成為答案。 以前會以為,汲汲營營度日子,是一種代表自己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可是這樣吊詭的反饋是,生活並沒有相對應的踏實感,相對衍生的是一種對自我不夠肯定的追逐感。幫忙身邊的人,滿足他們的需求之後,自己是累透惹。 也因為
Thumbnail
平靜,快樂和喜悅,有辦法成為日常習慣?與其說,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如說,我希望這可以成為答案。 以前會以為,汲汲營營度日子,是一種代表自己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可是這樣吊詭的反饋是,生活並沒有相對應的踏實感,相對衍生的是一種對自我不夠肯定的追逐感。幫忙身邊的人,滿足他們的需求之後,自己是累透惹。 也因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