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習是雙向的,不是永遠只有學生挑老師,老師也會挑學生的。」


我很常跟學生這麼說,這麼說的目的並不會為了打擊他們,而是希望可以藉由這樣的觀念讓他們正面思考和面對自己所做出的選擇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我教課教到現在發現,台灣的小孩「不敢」問問題,寧願「一知半解」的答錯挨罵也不願意舉手發問,不知道是「舉手發問」會丟臉還是不想跟別人「不一樣」,這都是讓人很擔憂的,學習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比較,對我而言,學習的目的在於「過程」和「初衷」,你會為了喜歡這件事選擇他這是初衷,而享受自己的成長則是過程、和別人比較好壞也是過程,但非必要,只要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點點,那就是學習最大的成就感。


「不怕你問問題,只怕你有問題不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政式的沙龍
0會員
14內容數
此版主要以建立健康的生活體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及觀點。
政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09
「耳垂和你肩膀之間的距離可以讓我看出你對自己的身體認知有多高」
Thumbnail
2022/09/09
「耳垂和你肩膀之間的距離可以讓我看出你對自己的身體認知有多高」
Thumbnail
2022/09/02
「你應該要相信上天賜予你這麼好的環境」 就這些事情已經足以讓我相信很多人不信的事,但回歸到原點,最後在過人生的還是我們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當覺得很痛苦的時候,就是時候讓自己的思維轉個彎,路不轉人轉,希望我們都能轉出自己的一條路。 有信仰是為了堅定自己的立場 沒信仰是為了走出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2022/09/02
「你應該要相信上天賜予你這麼好的環境」 就這些事情已經足以讓我相信很多人不信的事,但回歸到原點,最後在過人生的還是我們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當覺得很痛苦的時候,就是時候讓自己的思維轉個彎,路不轉人轉,希望我們都能轉出自己的一條路。 有信仰是為了堅定自己的立場 沒信仰是為了走出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2022/08/26
「老師,如果太輕易的評斷一個人,你會忽略他的格」 我們都要學會後退一步,就像廣角一樣,放大自己的格局
Thumbnail
2022/08/26
「老師,如果太輕易的評斷一個人,你會忽略他的格」 我們都要學會後退一步,就像廣角一樣,放大自己的格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在學習上,永遠記得這句話
Thumbnail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在學習上,永遠記得這句話
Thumbnail
今天剛好我英文課的成人學生問我有沒有教小孩跟小孩的課怎麼上,我們做了一些討論。 我覺得這部分也可以幫助到老師,再加上我被滿多老師問過類似問題應該都可以在這幾點裡找到解決辦法。 怎麼讓未成年學生願意上我的課? 1. 我的課有用嗎? 孩子不喜歡上課最大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來上這個課,只覺得是爸媽
Thumbnail
今天剛好我英文課的成人學生問我有沒有教小孩跟小孩的課怎麼上,我們做了一些討論。 我覺得這部分也可以幫助到老師,再加上我被滿多老師問過類似問題應該都可以在這幾點裡找到解決辦法。 怎麼讓未成年學生願意上我的課? 1. 我的課有用嗎? 孩子不喜歡上課最大的原因是他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要來上這個課,只覺得是爸媽
Thumbnail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Thumbnail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Thumbnail
「學習是雙向的,不是永遠只有學生挑老師,老師也會挑學生的。」 「不怕你問問題,只怕你有問題不問」
Thumbnail
「學習是雙向的,不是永遠只有學生挑老師,老師也會挑學生的。」 「不怕你問問題,只怕你有問題不問」
Thumbnail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
Thumbnail
傳統的家庭教育體系,一直有著反對詢問問題的養成習慣,認為「小孩有耳沒嘴」或是只看重結論判斷對錯,不思索背後的脈絡與原因,一說明原因則被認為是「頂嘴」反責備一頓。 長期以往,便在學生時期培養出這樣的認知,只看重結論,不思索討論「形成結論之前」的脈絡與原因。不僅不容易舉手發問,就連問題意識也一併消失,
Thumbnail
以學生為主體還是以教師為主體?什麼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 實驗兩周,又停課兩周的課堂,終於又重新見面了。我心裡盤算著調整課堂的運作,但希望能好好跟彼此談談各自的學習經驗、夢想與期待,而非以教師為主體。 在了解大家的夢想與期待的同時,才發現有許多需要重新核對的地方。例如,學生可能不知道真實世界到底
Thumbnail
以學生為主體還是以教師為主體?什麼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 實驗兩周,又停課兩周的課堂,終於又重新見面了。我心裡盤算著調整課堂的運作,但希望能好好跟彼此談談各自的學習經驗、夢想與期待,而非以教師為主體。 在了解大家的夢想與期待的同時,才發現有許多需要重新核對的地方。例如,學生可能不知道真實世界到底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教學應該是網狀結構,亦即A的學習可對B、C、D等有正向驅動。
Thumbnail
教學應該是網狀結構,亦即A的學習可對B、C、D等有正向驅動。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Thumbnail
學習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在於看見自己與不懂之間的關係,這種連結大致上可以放大到知識、常識、課業、各領域的專業、做人處事的態度,更可以放大到對世界、社會的認識...等等。對人生抱有希望與活力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力。在某些教育方式下,孩子學了好多好多大人也說不出來的知識,可卻一點一點地消逝對生命的熱情
Thumbnail
學習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在於看見自己與不懂之間的關係,這種連結大致上可以放大到知識、常識、課業、各領域的專業、做人處事的態度,更可以放大到對世界、社會的認識...等等。對人生抱有希望與活力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力。在某些教育方式下,孩子學了好多好多大人也說不出來的知識,可卻一點一點地消逝對生命的熱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