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負責的,是孩子的人格、還是孩子的人生?】

2021/12/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校園授課與輔導時,可以看到許多孩子們長成的樣態、與其他人互動的模式,以及孩子在學校裡的各種現象。
.
這裡面,都涵蓋著一個共同的因子:
「我,正在用什麼姿態生活在這裡的?」
.
會看到,有些孩子比較主動、有些孩子需要多一點邀請、有些孩子難以看到其他人的需求…等等等等。
.
而這些行為表現,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至少在我的觀點裡)。
孩子們是在用行為表達著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
而當其他人接收到這樣的訊息時,便會有所回應或不回應;於是,產生了所謂的「互動」。
.
這些互動,便形成了我們常常聽到的「人際」;而人際,在求學階段,特別是國小、國中,這兩個會跟同學互動特別密集的年紀裡,便顯得更舉足輕重了。
.
而這些人際中的一來一往、你丟我收、我投你接,很容易考驗著孩子們心裡內在的彈性與思考。
.
也就是,倘若孩子在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教育,或應對思考的空間相對侷限時;這時,孩子們的困境可能就會出現了。
.
而這樣的困境裡,便有了一個讓我們這些大人可以進一步省思的空間:
「我們是如何用著自己,去影響或教育我們的孩子?」
.
於是,再往下一步探尋,便很可能發現:
「啊~是我們的哪一句話,或哪一件事的處理,讓孩子記在心裡了!」
.
而這份記得,會在孩子的心裡,一點一點地累積成對自己的認識、甚至認同;到最後,形塑成一個人的「人格」。
.
於此,我們好像有一個機會可以去想想:
「我們,該負責的,究竟是孩子的人生?抑或是,孩子的人格?」




    禺見心理諮商
    禺見心理諮商
    諮商心理師、性別平等與生命教育主題講師、病人自主權利法核心講師。 信念:「讓我們有機會一起走往生命幽處,理解並接住真實的自己。」 曾任醫院諮商心理師、台積電專案心理師、國小輔導教師、社會福利基金會就業服務員。 喜歡在閱讀中被承接,也體會書寫時的靈魂流動,終而能走往在文字中感受彼此存在的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