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活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如往常的日子。當天氣是一樣的熱,南台灣的風吹過,帶給我們溫暖。路上有人走來,走去。他們的聲音夾雜著歡笑聲,但比歡笑更多的是沉默。當聲音都消散之際,我感到很難捱:從來沒有感覺到,我活過。至少我在這個當下這樣覺得。

在教室的講台上,陳佳銘教授在講解存在主義。不對,講過存在主義的是牟宗三,我們正在使用他的教材。我們講的是「《莊子》」。他說:

一旦生了下來,終有會死亡的一天。我們在世界受傷,歲月像是奔跑著過去,我們卻無法停止。難道不痛苦嗎。一生追逐著許多目標,卻從來無法實現。疲勞厭倦,卻不知道能走往哪裡,難道不悲哀嗎?即使還沒有死去,那生命又有什麼滋味?當肉體開始衰亡,我們的心也邁向絕望,這難道不是最悲哀的事嗎?人的生命,就是這麼茫然的嗎?還是只有我這麼茫然,而有人並不茫然的嗎?
——《莊子.齊物論》

當老師在台上奮力的講課時,我卻不由得想起窗外,天漸漸黑了。下午四點到七點的課,民雄極盛的太陽慢慢減弱,一直到七點,天完全黑了。路上的人——還有下課的我們——都沉入黑暗中。直到明天,太陽還會再度升起。我很喜歡這樣的規律,自然的運作;直到我失去了它。有些人已經享受不到,太陽的溫暖;再也享受不到,對明天太陽升起的期待。

陳佳銘老師常說:放開一步,讓萬物自己存在、生長;我們能通過這樣的心境,去契合萬物存在的意義。意義,意義在哪裡呢?我們終有一天不會看見明天的太陽,也不保持期待;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當我從窗外慢慢轉醒,回過神來,課堂已經進入問答時間。

思想總是需要討論的;特別進入了碩班的課程之後,幾乎每堂課的老師上到一個段落後,就會停下來讓我們發問。我緩過神來整理我的思緒,想像;我把我的情緒推開,放在一旁,想想書上的用詞,想想牟宗三的用詞,想想「《莊子》」的用詞。於是我舉起手來,說:「就儒家來說,『價值』就在於人因為應該做的事而行動;這我比較能理解。可是道家並不講『應當』,不規定人應該、必須做什麼;那它要怎麼講價值呢?如果依道家來看,『存在』和『價值』的關係會是什麼?」

我想到最近聽一個朋友說他喜歡小動物,畢業後,想去水族館工作;另一個朋友說他想唱歌,在舞台上,為了觀眾。不過,如果沒有人,誰來欣賞動物的可愛呢?另一種動物嗎?貓可以欣賞魚的可愛嗎?也許狗可以吧?(我也不確定狗會不會拿魚當食物)如果沒有人,那歌只不過是聲音而已。風吹過空隙,就會發出聲音;如果沒有人聽,那還有什麼感動呢?所以我想問的其實是:在人的視角之外,在人所看不見、與自己的生活無關的地方,世界還有什麼意義呢?

陳佳銘老師說:「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可以這麼回答:老子說:『大仁不仁』,真正的仁德是自然而然、不須要勉強的。以儒家的觀點來說,易經的『乾元』是價值的根源,也是存在的根源;乾元創造了萬物,也賦予萬物價值。所以在儒家來看,我們可以說『存在』和『價值』是合一的。可是道家說『大仁不仁』,就是要拉開『存在』和『價值』的距離。

道家對『價值』存而不論,先擱置自己對萬物的評價;讓萬物按照自己真實的樣貌,存在、發展和圓滿。但你說這沒有價值嗎?可能也不是這樣。讓萬物按照真實的樣子發展,成為無可取代、也不須比較的存在,『價值』可能就隱含在這之中。」

2021/12/15

結尾後PS

1.本篇文章是《道家思想專題研究》的上課筆記。另外,老師講「成心」與「道心」間的關係,也非常精彩;可惜難以安插進這篇文章中。

2.文章中引用的《莊子.齊物論》,原文如下: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圖片來自Unsplash,由Johann Siemens提供,特此致謝

圖片來自Unsplash,由Johann Siemens提供,特此致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7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從姑丈走了後,從一開始的無法接受,到後來的悲痛與哀傷,感嘆於生命之脆弱與面對死亡的不知所措與恐懼,不由得開始思考這個我從未思考的課題。 從小遇到任何事件,總習慣去翻翻書並且思考本質性的問題或者是分析自己,比如生命意義,還記得有某陣子的自己是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者,那種哲學觀的選擇活得還真
Thumbnail
自從姑丈走了後,從一開始的無法接受,到後來的悲痛與哀傷,感嘆於生命之脆弱與面對死亡的不知所措與恐懼,不由得開始思考這個我從未思考的課題。 從小遇到任何事件,總習慣去翻翻書並且思考本質性的問題或者是分析自己,比如生命意義,還記得有某陣子的自己是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者,那種哲學觀的選擇活得還真
Thumbnail
谷川: 自己並不認為生和死是恰恰相反的。 所以生存和死亡是相同的,這成了我的書寫題材。 詩 「生存」 草 為何低偃 藍天 延伸至宇宙 我生存著 甚麼也沒做 腳邊傳來 甚麼聲音? 是蟲鳴嗎? 微弱的 生命之聲 又或歌聲 甚麼也不必解釋 我活出自己 不需歌唱不需祈願 從某處 花芬香 海
Thumbnail
谷川: 自己並不認為生和死是恰恰相反的。 所以生存和死亡是相同的,這成了我的書寫題材。 詩 「生存」 草 為何低偃 藍天 延伸至宇宙 我生存著 甚麼也沒做 腳邊傳來 甚麼聲音? 是蟲鳴嗎? 微弱的 生命之聲 又或歌聲 甚麼也不必解釋 我活出自己 不需歌唱不需祈願 從某處 花芬香 海
Thumbnail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Thumbnail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Thumbnail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Thumbnail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Thumbnail
老師在講台上說:放開一步,讓萬物自己存在、生長;我們能通過這樣的心境,去感受它們存在的意義。意義,意義在哪裡呢?我們終有一天不會看見明天的太陽,也不保持期待;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當我從窗外慢慢轉醒,回過神來,課堂已經進入問答時間。
Thumbnail
老師在講台上說:放開一步,讓萬物自己存在、生長;我們能通過這樣的心境,去感受它們存在的意義。意義,意義在哪裡呢?我們終有一天不會看見明天的太陽,也不保持期待;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當我從窗外慢慢轉醒,回過神來,課堂已經進入問答時間。
Thumbnail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終點。但是,困擾我們的往往不是死亡,而是「為什麼這麼快」、「為什麼是我?」因此,當我們遇到意外、疾病、青壯年的突然逝去,常經歷到一種絕望的沉默。生命中熟識的一切都不再有滋味、意義。 任何人談論死,都只能夠談論「死亡」對活人的意義;而不再能了解對離開的當事人、對我們摯愛卻已經不在的那
Thumbnail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終點。但是,困擾我們的往往不是死亡,而是「為什麼這麼快」、「為什麼是我?」因此,當我們遇到意外、疾病、青壯年的突然逝去,常經歷到一種絕望的沉默。生命中熟識的一切都不再有滋味、意義。 任何人談論死,都只能夠談論「死亡」對活人的意義;而不再能了解對離開的當事人、對我們摯愛卻已經不在的那
Thumbnail
    2012/12/19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這兩天重新翻閱舊約聖經《傳道書》,回想起來港前半年,曾在台中市中台神學院修讀鍾平貴牧師講授的《傳道書》課程。其後又承鍾牧師介紹,加入港島北角馬寶道華匯中心「香港聖經教會」,參與每週的主日崇拜及團契活動,結識了一批講國語的屬靈伙伴。三個多月的互動,
Thumbnail
    2012/12/19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這兩天重新翻閱舊約聖經《傳道書》,回想起來港前半年,曾在台中市中台神學院修讀鍾平貴牧師講授的《傳道書》課程。其後又承鍾牧師介紹,加入港島北角馬寶道華匯中心「香港聖經教會」,參與每週的主日崇拜及團契活動,結識了一批講國語的屬靈伙伴。三個多月的互動,
Thumbnail
睜開眼,躺在床上,不想起身。思索著被稱為2021的新的一年,然後思索著就「只有這麼一天的2021第一天」。 今年寒假,和樹設計了給孩子的思辨課。我們從莊子的《逍遙遊》談起,其中在「小年與大年」的討論裡,有個活動設計是,體驗「朝生暮死」的「朝菌」,那指的是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天,從出生到死亡就只有這麽
Thumbnail
睜開眼,躺在床上,不想起身。思索著被稱為2021的新的一年,然後思索著就「只有這麼一天的2021第一天」。 今年寒假,和樹設計了給孩子的思辨課。我們從莊子的《逍遙遊》談起,其中在「小年與大年」的討論裡,有個活動設計是,體驗「朝生暮死」的「朝菌」,那指的是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天,從出生到死亡就只有這麽
Thumbnail
這本斷斷續續看得很慢,因為想細品,中間還插進一本《厭世講堂》,《厭世講堂》看得較快,或許是因爲和作者的共鳴較多之故。 《醫道同源》的內容口吻一如作者蔡璧名老師在台大線上課程的幽默風趣,有些段落我看了都不禁失笑,然而更多的部份是心有戚戚焉,覺得作者真是洞明世情,走過生死關的人,眼界真的不同。  本書揉
Thumbnail
這本斷斷續續看得很慢,因為想細品,中間還插進一本《厭世講堂》,《厭世講堂》看得較快,或許是因爲和作者的共鳴較多之故。 《醫道同源》的內容口吻一如作者蔡璧名老師在台大線上課程的幽默風趣,有些段落我看了都不禁失笑,然而更多的部份是心有戚戚焉,覺得作者真是洞明世情,走過生死關的人,眼界真的不同。  本書揉
Thumbnail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Thumbnail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