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舊約聖經《傳道書》有感

李建崑.Paulos
發佈於珠海雜記 個房間
2021/07/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2/12/19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這兩天重新翻閱舊約聖經《傳道書》,回想起來港前半年,曾在台中市中台神學院修讀鍾平貴牧師講授的《傳道書》課程。其後又承鍾牧師介紹,加入港島北角馬寶道華匯中心「香港聖經教會」,參與每週的主日崇拜及團契活動,結識了一批講國語的屬靈伙伴。三個多月的互動,身心靈命均有些微增長,感到非常歡喜。
在未讀《傳道書》之先,對於「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這一句經文,總是懷著「與佛法相近」之想法,深入研讀之後,才知錯誤。《傳道書》道出「日光之下」的真相,意在啟示我們面對上帝時,要更為敬虔、要更加信靠;而非在虛空的人間世界作無謂的「自我稱義」、作徒勞無功地「自我救贖」。記得鍾牧師曾問同學們幾個問題,要大家依《傳道書》中的啟示來回應。我選擇了幾個問題,作了以下的期末報告。
《傳道書》啟示的人生
舊約《傳道書》旨在論證:僅從人和現世的角度觀照人生,只會導向虛無與悲觀主義。傳道者提出:人生的希望在於對神的謙卑、順從和絕對地信靠;一直到最後的審判。如果我們僅從人類自身的層面作自我的努力,「日光之下」的人生,充滿矛盾、絕望,是虛空、捕風,缺乏實質意義。單憑人類的智慧,無從探索神所命定和掌管的一切;因為,那些都屬於神的領域。
人一旦了解自身的「有限」,願意絕對信靠神,堅執一種「敬虔的人生觀」;神將在最後審判中,判定人生一切的善惡,並消除生命中令人困惑和是非顛倒的現象。我們要「行你心所願行,看你眼所愛看」,努力保有健康、享受青春;喜樂地與妻兒、子女、兄弟、姊妹共享上帝賜與的恩典;品嚐努力工作之後的成果。這樣的人生,才有真正喜樂。
《傳道書》的上帝
《傳道書》中的上帝,仍是永恆良善的創造者、公平正義的審判者。耶穌道成肉身,以上帝智慧的化身,向祂的跟從者啟示智慧;人透過對基督的信心,可以獲得來自上帝的智慧。
《傳道書》中的傳道者,呼籲信徒敬畏與順從;此與《新約》呼召人「領受基督的福音,即神的智慧」之主題相呼應。雖然基督已經降臨,《傳道書》提醒我們:上帝的選民,仍將如客旅般生活在世間;即使基督已經使用寶血使我們的罪獲得赦免,我們仍將生活在高度的壓力與打擊之下,直到基督終結這罪惡的世代。在末日到來以前,我們仍將面對令人困惑的生命情境,仍需為生存而掙扎。
《傳道書》論財富
舊約《傳道書》中論及財富帶來三個麻煩:「使人萌生貪念」、「花費隨之而增」、「帶來愁煩與憂慮,使人無法安眠」。《傳道書》舉出很多例子,說明累積財富,反而拖累自己;財主大多孤獨、痛苦、終身為煩惱所困;肉體與精神,雖然可能因為財富之增加感到短暫的快樂;卻至死都必須為如何繼續保有財富而擔憂、而受盡折磨。 傳道者提到上帝的恩賜,可以使人吃喝享受勞碌得來的好處。「神賜他豐富資財,卻使他得以吃用」,這是《傳道書》的「財富觀」。
《傳道書》論生死
萬物皆有定時,生有時,死亦有時。生是人之始,死為人之終。從舊約《傳道書》的角度來看,人無法投胎轉世,成為另一個時空的存在物。人只能選擇「如何面對死亡」,無法「改變死亡」;人無從預知未來的吉凶,「未來」屬於上帝掌管的範圍。
舊約《傳道書》沒有告訴我們為何上帝會給人「永恆意識」,傳道者只告訴我們如何接受「永恆意識」,並且建議我們過一種「有智慧的人生」。人對永恆的意識與追求,只有在人遇見這位永恆的上帝時,才能真正得到滿足。正如奧古斯丁所云:「上帝造人時,在人心中留下一個空處,只有他自己能夠填滿。」神永恆存在著,要人在祂面前存敬畏之心。
《傳道書》與逍遙遊
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曠達的人生觀。他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道」生成:萬物的變化,無目的、無方所、無意志(「無方自化」),而且是循環反覆的。世間的尊卑、貴賤、高下也都是相對的,因為,「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 (《莊子‧秋水篇》)我們必須認識到世間一切的權勢、地位、榮耀、財富的虛幻性;洞悉權勢、地位、財富只會帶來束縛,才能得到真正的「心靈自由」與「身體自在」(「逍遙」)。
面對生死問題,莊子認為:人之生,是「氣之聚」;人之死,是「氣之散」;「氣聚氣散」,屬於自然現象,人不必為自然現象,而感到悲傷。(莊周妻死,鼓盆而歌,道理在此。)人唯有「法天」、「法自然」、「順應自然」、「與道相通」;「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懷著「無己」、「無功」、「無名」的態度,「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才可能免於痛苦,獲得永恆的逍遙與快樂。
但莊子思想畢竟是一種「哲理思維」,沒有「生命救贖」觀念;莊子所執持的「天道」,也沒有「位格」、不能「禍福人類」。莊子雖然看出「日光之下」的虛幻性、人間價值的相對性、人類智慧的矛盾性;但也只能勸人「超越自我」,無法仰賴自力獲得救贖;此與舊約《傳道書》主張「敬畏神」、「謹守誡命」,有著根本的不同。(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K會員
505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