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滿山滿谷的商品,前陣子在健身界炒的水深火熱,各個品牌摩拳擦掌要進入市場。終究會給消費者去篩選出符合大眾的口味及價錢。而這項東西只要接觸到健身就不得不提到的。所以本篇的主體就是...
到處都是
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每次要吃東西的時候,大部分想到的都是關於"雞"的料理。從正餐的雞肉飯、雞肉丼到消夜的雞排、炸雞,真的都是雞
雞肉也有分類型!
可以直接生吃嗎?
雞肉會有沙門氏菌 Salmonella、大腸桿菌 E. coli 以及禽流感 AI 的風險。美國農業署 USDA 表示,雞肉中心溫度必須達到 74°C (165°F) 並維持 30 秒,才能確保安全
*若想降低溫度,使肉不會過柴,又要確保安全,就必須拉長維持時間
有 2 種低溫處理方法給各位參考 :
- 使雞肉中心溫度達到 65.6°C ( 150°F ) 並維持 3 分鐘
- 使雞肉中心溫度達到 62.8°C ( 145°F ) 並維持 9 分鐘
*或著像我吃過的"野人舒食"系列的雞胸肉,除了口味多種以外。最重要的是退冰就可以直接食用了。這樣就不會有肉質乾柴的問題了喔~~~
主要肉質部位介紹
國內每人平均每年消費 32 公斤的雞肉,去年消費量甚至超越肉豬市場。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平均一個人一年吃掉 30 公斤雞肉,將近是 20 隻雞,可說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雞胸( Breast )
位於雞脖子下方,與我們胸口的位置類似,有一塊圓弧形的胸部,中間有一塊胸骨,可以分出2塊雞胸。有吃過的人都知道它非常潔白純淨,沒有什麼筋、脂肪與軟骨
雞胸屬於白肉,平時的運動量很少,所以幾乎都是瘦肉。正常情況下肉質非常軟嫩,適合快速烹調,不過切記不要烹調過熟,以免肉質乾澀
里肌( Tenderloin )
又被稱為雞柳,位於雞胸肉的後方,呈現類似雞胸的形狀,竹葉形,上寬下窄。里肌這塊肉在雞的一生中,幾乎不會運動到,造就出這一塊,細緻淡雅的瘦肉
口感較雞胸更為軟嫩,幾乎沒有味道,上方有白色的筋膜,烹調前建議挑除,因為里肌適合快速烹調,筋膜會影響口感
三節翅( Wing )
大概許多人一生中至少吃過一次吧(素食不算),它會命名為"三節翅"是因為包含了翅腿( Drumette )、翅中( Winglette )、翅尖( Tip )。反之雙節翅就是只有翅中跟翅尖
雞翅運動量稍大,肉質稍微結實,但肉很少,多為骨頭、結締組織、油脂,導致雞翅吃起來味道較雞胸、里肌豐富。
雞腿( Leg )
骨腿,從雞腳一路延伸至大腿與身體接合處,也就是我們大腿與小腿的位置。包含了兩個部分,棒棒腿( Drumstick ) (小腿)與雞腿排( Thigh ) (小腿+大腿)
骨腿屬於雞運動量最大的部位,肌肉與結締組織交雜,也是黑肉最代表的部位,肉質十分結實,富含結締組織與脂肪,比起雞胸肉,容易烹調許多
為甚麼運動完要吃雞胸肉?
- 相對飽和脂肪含量較低,雞胸肉去皮後幾乎不含脂肪,也就是說對於身體的負擔將對少(炸的除外)
- 雞肉的肌肉纖維較短,相對豬、牛、羊等其他的肉類來說更容易咀嚼,長輩如果牙齒不夠健壯,吃雞肉會更方便
- 雞肉也含有豐富的"精胺酸",精胺酸能幫助改善血管功能、讓免疫功能正常運作
- 以價格來說,雞胸算是蛋白質補充之中便宜的了,最多就輸給高蛋白而已。但建議還是偶爾換一下口味,不然吃到吐可不是我的責任
*記得,運動完的 30 分鐘內是身體吸收最好的時候,別忘了補充喔~
雞胸肉每 100 公克的熱量為 109 卡,蛋白質含量 24.2 公克、脂肪含量 0.6 公克。其中的蛋白質含量比雞腿、牛肉、豬肉、鮭魚、雞蛋...還要高,脂肪為 0.6 g,相較於雞腿富含 14g 的脂肪,足足少了 20 倍左右。當然更符合增肌減脂需求
我的看法
以前有一陣子都在吃雞胸,一開始很好吃,到後面直接吃不下去。所以基本上我建議一定要調味。不用因為要減脂就甚麼都不加,畢竟吃到好吃的味道能讓心情好上一整天呢。所以趕快尋找出屬於自己適合的料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