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寧缺勿濫」或是「人多好辦事」?(四)- 汰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終於來到這個系列文的最後一篇,也是我個人覺得最不好描述的一章,也許是內心的小小抗拒感使然,我一直到了這週的最後一刻才坐在書桌前經營這篇文章。所以說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微溫環境」,還是對於「穩定產出」、「跳脫舒適圈」是有幫助的。

瞭解自己想要營造的團隊類型

有關「汰弱」,我自己的經驗是,我對於「需要調整的成員」的看法,歷經了兩個階段的成長:
  • 第一階段是類似於「學校老師」的觀點,認為團隊成員必須以某些標準作為評量,不及格的成員則必須接受教育訓練或是轉調等安排。
  • 第二階段則類似於「球隊教練」的觀點,先瞭解總教練〈公司〉對於球隊的期許後,利用手上的現有球員,利用釋出、交換球員、選秀、招募等方法補強球隊。
這邊我依然使用大家耳熟能詳的「PM思考邏輯」〈黃金圈法則〉來協助各位瞭解「汰弱」的觀念與安排:
  • Why = 作戰團隊需求,瞭解自己想要營造的團隊類型。
    我在面對同事離職的那篇文章中,提到了我主觀分類的3種PM作戰團隊類型,分別是處理以下任務的各類團隊:
  1. 處理「無標準答案」的工作
  2. 處理「須嚴控風險」的工作
  3. 處理「以上兩類工作的混和類型」,風險可適度承擔、權力僅適度開放。
然後就可以依據以上作戰團隊的類型,決定自己經營社群風格的方式,不同的作戰團隊對於注重的「首要任務」皆有一些差異。
此外,別忘了「共通風格」喔!無論你所屬的作戰團隊首要任務為何,都有以下三種共通風格,屬於人性的基本需求,無論在哪個環境下都會受到成員的強烈需要喔。
  1. 安全感
  2. 成就感〈自我優越感〉
  3. 社群情懷〈參與感和利他行為〉

瞭解自己給不起的

回到這系列文的第一篇文章,我提到所有主管都懂的「識人三面向」,裡面利用觀察以下三個面向,嘗試在短短的面試時間裡,找到有潛力的優秀成員。
  • Why=使命感、願景。
  • How〈外顯、如何看待外在環境〉=格局、成長型心態。
  • How〈內尋、如何看待自身〉=耐挫度、精神力。
  • What=處理事情不拖泥帶水。
    我覺得有兩個台語中的詞〈扭掠跟媠氣〉,更符合我想表達的意思。
    扭掠〈liú-lia̍h〉:形容手腳快、動作敏捷。
    媠氣〈suí-khuì〉:事情做得很完美,叫人激賞稱讚。
而在「汰弱」的章節裡,我想指出一項很多主管〈包括以前的我〉常會踩到的「誤區」,就是使用類似於「學校老師」的觀點去進行汰弱。
你一定早就發現了,如果要用學校老師的觀點去進行汰弱,從以上的「識人三面向」裡,只有最後一項的工作效率跟技能比較容易被「量化」。
所以這個誤區就是,很多主管只習慣用「專業能力」去進行汰弱,而沒有多方觀察這位成員其他的面向。
再者,如果這位主管並沒有瞭解自己想要營造的團隊類型,那也「只能利用」容易量化的指標去篩選,而這種取捨的標準,讓造成失誤的機率相當高。
所以「汰弱」觀念與安排的第二步,就是「瞭解自己給不起的」。
  • How = 如何滿足成員需求,你瞭解你的成員想要什麼嗎?
如果你有成員的需求,跟你要營造的作戰團隊風格完全不容,那他的需求就是你給不起的,如果是你給不起的,那就要考慮請他去適合他的團隊發展,不要耽誤人家。
比如說,你的團隊常要處理「沒有標準答案」的任務,所以你已經很明確的指出,「資訊流通」跟「良好的跨部門人際溝通」是首要任務。
但若有成員本身的使命感與格局,就是認為一分錢一分貨,他認為主動的溝通都是多餘的工作,不是份內該做的。
身為處理「沒有標準答案任務」團隊的主管,你手上完全沒有可以滿足他使命感跟格局的任務,你不應該硬去創造「總教練不預期」你必須處理的工作,只為了留下這類使命感跟格局都跟此團隊差異甚大的成員。
放手吧!他也許在「需要嚴控風險」的團隊裡,會是一位明星球員喔。

瞭解自己拿不到的

強者有一百種類型,但效率不彰者,卻都驚人的相似。
我還記得,成為強者團隊主管的六個步驟中的第一條,
必須先認知,強者並不恆強,他/她可能會敗壞。
但同樣道理,我卻觀察到被認定「需要調整」的成員,其實轉好的機率並不高〈所以這部份是接近恆定的狀態〉。
當然極有可能是在充滿挫折感的環境中,容易產生對一切都放棄的心態。
我瞭解每個人產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元,這邊我不從家庭、公司氣氛、人生經歷或自我定位來探討,我自己的觀察中,還是跟有無習慣自律創造「微溫環境」,以及「成長型心態」最相關。
舒適圈就是微溫環境的對照組,離開舒適圈就一定會有挫折感。
所以「汰弱」觀念與安排的第三步,就是「瞭解自己拿不到的」。
  • What = 拿出貢獻團隊跟公司的本事。
以下這些「效率不彰者」相似的地方,提供給即將成為主管的你參考,你未必要因此氣急攻心,也未必要跟誰反目成仇。
你需要做的,就是認清以下就是你無法從這類成員身上得到的,強求不得。
  • 無法探知對方真正的需求〈訊息傳遞強調「行為要求」而非「目的」〉。
  • 較重視誰去執行〈而非誰受到影響〉。
  • 自視甚高〈總是擔心別人看低自己,重視個人面子,而忽視團隊成果〉。
  • 習慣塞滿時間,喜歡不必動腦的苦勞工作〈不採取規劃,等待指揮〉。
  • 覺得主管跟同事老是不友善〈將所有討論視為挑戰跟質疑〉。

主管要會保護自己

根據以上三個面向的篩選,
  1. 瞭解自己想要營造的團隊類型
  2. 瞭解自己給不起的
  3. 瞭解自己拿不到的
我相信各位主管內心對於如何補強自己團隊,已經有更清晰的想法,甚至原先猶豫的抉擇,也因此有了調整的依據。
可是,最後的部分,我要寫給主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會保護自己
身為主管,絕對不要用職場霸凌、冷落、辱罵、酸言酸語去逼成員離開團隊。
我瞭解主管受的委屈跟辛酸,但這樣處理事情,的確是一項「上檔獲利有限、但下檔風險無窮」的不明智選擇。
考績的基本功好好做,評分的標準公開公正,有需要時尋求人資與法務單位的協助,他們永遠都會是你最重要的後援。
在「汰弱」的過程中,你一定也會懷疑自己、也會擔憂跟恐懼、也會想退縮。
請記得理性的思維要大於感性,如同球隊教練一般的思考,一般上班族的去處其實真的很多,比職業球員的出路更寬廣,正確的堅決會協助我們彼此更加提升。
我們會即將邁向團隊營造的康莊大道,「找好人才」、「留強」、「汰弱」。
而他也會邁向他職涯階段的另一個階段,誰知道哪天,也許我們會在他鄉把酒言歡,一起再共同合作、貢獻跟奮鬥呢。

請記得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免費註冊一般公民,推薦人:tomatochuan,好人一生平安呀!》。
【直接的鼓勵】讓我分享更多的創作,歡迎用此連結加入Likecoin讚賞公民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6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MBA PM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57會員
59內容數
針對PM職涯五個階段更深入淺出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科P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我花了一段時間,來解釋「多元化思維」的重要性。 主要原因是,我的親身經歷中,很多主管對於「留強」的觀念,停留在遊戲跟卡牌的「神器」概念,以為就跟打牌一樣,把好牌留下,必要時候就可以給個致命一擊!
2021年開始,如果你是擔任負責雇用電子業PM或是工程師的主管,我相信都會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台灣電子業求才若渴,導致有些職缺懸宕已久,合適的人選總是有諸多工作選擇,各方一流公司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以爭取人才。 職缺懸宕時刻一拉長,用人單位不免陷入長考,是堅持「寧缺勿濫」呢?還是先求「人多好辦事」?
2013年的12月底,日本東京隆冬裡的深夜時分,幾位大男人剛回到狹小而精巧的宿舍裡,他們剛結束幫客戶舉辦的忘年會,酒意未醒、盡顯疲態。 老闆提起行李,在深夜1點多的時分,準備出門前往機場。 「你們都沒有要參加商科PM明天的婚禮嗎?」 聽說他就在大家的驚訝未定中,深夜中出門,直奔機場。
但閱讀「實戰型」的文章,我們追求的目的,就是能幫助更多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上班族,能利用「PM邏輯思維」去思考,所有跟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大小決策。
延續上一篇文章的買房需求分析,本文中我特別針對「上班族」的身份特質,以及現下的總經環境,做出鼓勵上班族要先買一間「自住房」的建議。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我花了一段時間,來解釋「多元化思維」的重要性。 主要原因是,我的親身經歷中,很多主管對於「留強」的觀念,停留在遊戲跟卡牌的「神器」概念,以為就跟打牌一樣,把好牌留下,必要時候就可以給個致命一擊!
2021年開始,如果你是擔任負責雇用電子業PM或是工程師的主管,我相信都會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台灣電子業求才若渴,導致有些職缺懸宕已久,合適的人選總是有諸多工作選擇,各方一流公司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以爭取人才。 職缺懸宕時刻一拉長,用人單位不免陷入長考,是堅持「寧缺勿濫」呢?還是先求「人多好辦事」?
2013年的12月底,日本東京隆冬裡的深夜時分,幾位大男人剛回到狹小而精巧的宿舍裡,他們剛結束幫客戶舉辦的忘年會,酒意未醒、盡顯疲態。 老闆提起行李,在深夜1點多的時分,準備出門前往機場。 「你們都沒有要參加商科PM明天的婚禮嗎?」 聽說他就在大家的驚訝未定中,深夜中出門,直奔機場。
但閱讀「實戰型」的文章,我們追求的目的,就是能幫助更多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上班族,能利用「PM邏輯思維」去思考,所有跟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大小決策。
延續上一篇文章的買房需求分析,本文中我特別針對「上班族」的身份特質,以及現下的總經環境,做出鼓勵上班族要先買一間「自住房」的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今的企業需要網羅不同領域的人才來組建跨部門團隊一起共創商業價值。當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成員組建成一個團隊,也為團隊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到底要如何管理團隊,才能激發成員的潛力,提高團隊效率呢? 我認為《高績效獲利團隊》書中點出了高效率團隊的本質,也就是良好的團隊氛圍和團隊共同基礎,這都會影響
瞭解業務團隊面臨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本文介紹了七大智慧,包括資源充足的管理、建立信任與共鳴、應對消極成員、協同作業的調和、合理的業績目標設立、衝突解決的技巧、以及變化應對的冷靜面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以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的角度處理人際關係,其中包括擁抱多元聲音、傾聽是黃金、簡單直白的溝通、個體發展是共同責任、以身作則、知人善用和調動團隊情緒等七項黃金準則。
Thumbnail
在工作執行中,部門一定會遇到同仁請假或是人員異動,代理人機制設計可以降低同仁請假或是離職所產生的風險,也就是營運上作業風險。本文將會說明如何進行「代理人機制設計」。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今的企業需要網羅不同領域的人才來組建跨部門團隊一起共創商業價值。當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成員組建成一個團隊,也為團隊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到底要如何管理團隊,才能激發成員的潛力,提高團隊效率呢? 我認為《高績效獲利團隊》書中點出了高效率團隊的本質,也就是良好的團隊氛圍和團隊共同基礎,這都會影響
瞭解業務團隊面臨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本文介紹了七大智慧,包括資源充足的管理、建立信任與共鳴、應對消極成員、協同作業的調和、合理的業績目標設立、衝突解決的技巧、以及變化應對的冷靜面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以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的角度處理人際關係,其中包括擁抱多元聲音、傾聽是黃金、簡單直白的溝通、個體發展是共同責任、以身作則、知人善用和調動團隊情緒等七項黃金準則。
Thumbnail
在工作執行中,部門一定會遇到同仁請假或是人員異動,代理人機制設計可以降低同仁請假或是離職所產生的風險,也就是營運上作業風險。本文將會說明如何進行「代理人機制設計」。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